北大學子弒母案:讓人窒息且必須警醒的青春物語

2020-12-11 紅網

消失了三年多的吳謝宇,終於被抓獲了。「吳謝宇」這三個字也迅速成為絕對的熱點。

根據紅網輿情中心的數據,圍繞著「吳謝宇」這個關鍵詞,在4月25零點到4月26日15:02分期間,網際網路共採集到122465條信息,其中以新浪微博最為集中。網友的集中關注點,依然在:如何看待高智商罪案北大學子弒母?有網友慨嘆:一個高智商的天才和一個超智慧的魔鬼只差一念之間。針對吳謝宇被抓時身上有30多張網購來的身份證,有很多網友提出:假身份證的源頭真的要好好抓一抓。

數據來源:紅網輿情中心

吳謝宇是誰?94年生人,北大學生,在很長時間裡,因常年考試拿第一,被周邊人稱為「宇神」。進入高手如雲的北大,關於他的網絡痕跡,幾乎全部與表彰有關,他延續了中學時代的「宇神」形象。如他同學所說,他曾是神一般的存在。

懸賞通告

最早讓他進入大眾視野的,是一起命案。2016年3月3日,福州警方發布一則懸賞令,通告稱,2月14日警方發現受害人謝天琴被人殺死在福州市晉安區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內。謝天琴是吳謝宇的母親,吳謝宇的名字也赫然出現在懸賞令中——他有重大作案嫌疑。

隨著案情的披露,這起北大學子弒母案著實讓人錯愕。

弒母,吳謝宇是有預謀的,在從北京回家之前,就已經在網上購買系列作案工具。在殘忍殺害母親後,他用塑料膜把母親的屍體層層包裹,每一層的縫隙中,還放入了活性炭,然後在家裡安裝監控和報警器。隨後,他又以母親的名義,向親戚借錢,幫他母親向學校辭職,他幾乎矇騙了所有人。當然,也可能是沒有人對這個北大學生起過任何疑心。所以,直到半年之後,人們才發現謝天琴已經遇害,而非如吳謝宇所說,陪他出國留學。而當人們把懷疑的目光投向吳謝宇時,他已經失蹤多時。

等他落網時,距離他的作案時間已經過去了差不多四年。根據目前披露的信息,這幾年,他一直在國內,警察在他身上搜出了30多張網購來的身份證。吳謝宇的歸案,或許會很快讓我們獲悉案情的全貌。

面對「北大學子弒母」的悲劇,我們應該做什麼樣的思考?特別是近年來,弒母事件已不鮮見,作案者既有不滿十二歲的幼兒,也有像吳謝宇這樣的成年人,這樣的仇母心理,是否是一種新的社會病症?

弒母,或許是很多人不敢言說甚至不敢想像的詞彙,但它作為一種病態心理,就是客觀存在的,特別是一些西方國家頻繁曝出此類惡性事件。

在本世紀初,有學者甚至在美國大眾心態史中總結出流行於美國的「弒母文化」。這種文化的出現,有其獨特的社會原因:在美國興起的女權運動,讓很多美國母親想通過對男孩子管制、限制,表達對丈夫的管制,這樣無形中扼殺了男孩子的陽剛之氣,於是男孩們開始反抗,心理上仇恨母親,出現一系列弒母慘案。學者們把這種面臨難以克服的家庭衝突、心理變態的文化危機,稱為「弒母文化」。

在我們這個深受儒家傳統文化影響的國度,「弒母」心理的滋生,除了孩子自身的原因外,顯然還有著另外的社會文化土壤,比如對親子關係的封建認知、對孩子成功的單一評價體系、對家庭角色扮演的家長權力設定等。我們目前無從知道在此前的生活中,吳謝宇與他的母親到底是如何相處,但可以確信的是,一定是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直至讓吳謝宇孽生出弒母的心理。

在這裡,八百君想重點談談人格培養的重要性,必須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重視,嚴防悲劇重演。

翻看此前類似的案例,有一個非常明顯的共同點,就是作案者往往在平常表現優秀,至少在外人看來如此,在中國家庭的評價體系裡,優秀往往只需要孩子學習成績優異,至於性格是否有缺陷,人格是否健全,心理是否健康,往往是被忽略的。片面的評價體系,往往會讓孩子的精神世界陷入惡性循環,在成績優異的表面,更容易製造出如吳謝宇這樣的「孽子」。這也符合犯罪心理學中的「情緒障礙理論」,很多高智商犯罪者,往往是因為不能得到願望滿足和欲求的表現,而這些願望往往是被嬌慣出來難以實現的。

最近,有一部非常火的電視劇《都挺好》,非常逼真地揭示出一個原生家庭環境,對一個人成長所產生的影響是巨大的,也揭示出,一個人的人格健全,之於成才的重要價值。在成績和人格面前,一流的人格遠遠重要於一流的成績,要形成這樣的共識,是許多家長的必修課,也是我們社會需要為之努力的目標。

最近,還有一部美劇也頗具啟示意義。劇名被翻譯為《惡行》,劇情從真實故事改編而來,講述的就是一個病態的母親無所不用其極地把女兒控制在童年狀態,哪怕用藥物來欺騙所有人。但殊不知,隨著女兒的長大,對這樣荒蠻的控制逐漸質疑,直到最後必須用「殺死母親」的決絕來獲得自由的故事。

吳謝宇的故事,顯然不是複製於此,但是,這其中是否有雷同之處?雖不敢妄自揣測,但或許可以合理推測。

相關焦點

  • 北大學子弒母案:讓人窒息且必須警醒的青春物語
    網友的集中關注點,依然在:如何看待高智商罪案北大學子弒母?有網友慨嘆:一個高智商的天才和一個超智慧的魔鬼只差一念之間。針對吳謝宇被抓時身上有30多張網購來的身份證,有很多網友提出:假身份證的源頭真的要好好抓一抓。數據來源:紅網輿情中心吳謝宇是誰?
  • 「北大學子弒母案」,人與惡之間的距離
    北大學子吳謝宇,一個無數光環籠罩、近乎完美的天才,弒母后潛逃多年,近期被捕後,此案再度進入公眾的視野,引起了廣泛的關注。相關的報導網上很多,對於吳謝宇弒母的動機,真相公布之前,各方的猜測也是各異。了解案件和相關報導後,除了震撼更多的是對吳謝宇為何弒母的不理解,迫切的想要知道他的作案動機。關於作案動機網友也是眾說紛紜:1、許多網友看到關於吳謝宇的家族精神病史的報導,還有同學採訪曾說過吳謝宇太壓抑,懷疑吳謝宇可能因此導致精神狀況的問題,是引發他弒母的關鍵因素。
  • 北大學子弒母案:吳謝宇自述弒母動機,並將犯罪行為合理化
    2020年12月24日,福州中院公開審理吳謝宇故意殺人罪一案。庭上,吳謝宇當庭痛哭並認罪,供述自己的弒母動機是想幫助母親解脫,並稱看過母親書信日記,覺得母親活得太累了。著名犯罪心理學專家認為他合理化自己的犯罪行為。雖然親屬都給他籤諒解書,並稱其有家族精神病史,可能弒母原因正是精神病發作。
  • 北大學子弒母案兇手落網:地獄空蕩蕩,魔鬼在人間
    多麼讓人驕傲的孩子啊!多麼幸福的母親啊!如果沒有發生下面的事,我會鼓勵我的孩子向他學習。2016年,福州警方發現一名女子,她就是上文說的謝女士,死在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內,就讀於北大的兒子小吳,有重大作案嫌疑。
  • 福州中級人民法院24日上午將開庭審理「北大學子弒母」故意殺人案
    據福州法院網消息,福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將於2020年12月24日上午9時整在第二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被告人吳謝宇故意殺人罪一案。犯罪嫌疑人吳謝宇就讀於北大,作案後封死了住處,將屍體用塑料布層層包裹,還放入了活性炭吸臭。弒母后,還以母親名義貸款。2019年5月27日,福州市晉安區人民檢察院依法以涉嫌故意殺人罪、詐騙罪、買賣身份證件罪對「北大學子弒母案」犯罪嫌疑人吳謝宇作出批准逮捕決定。
  • 北大學子弒母案:從一個學神到「惡魔」,路上究竟經歷了什麼?
    導語:北大學子弒母案:從一個學神到「惡魔」,路上究竟經歷了什麼?最近的新聞可以說是被北大學子弒母案被霸屏了,都說虎毒不食子,相反的孩子也是如此,一個母親含辛茹苦的將自己拉扯大,不管做出什麼事情,都應該不至於向自己的母親伸出魔爪吧?
  • 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帶給我們的啟示:人之初,性本惡
    道德體系崩塌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案近日有出新進展,吳謝宇改口說弒母動機是為了「幫母親解脫」,決定殺了母親之後跳樓自殺,當吳謝宇用槓鈴砸了第一下母親後腦勺後看到了睜大雙眼的母親那種痛苦的表情之後,他突然清醒了,他不想死了,處理好母親的屍體之後,便開始了逃亡之路。
  • 從北大學子弒母案想到《紅樓夢》「好了歌」:養兒能防老嗎?
    4月26日,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被警方抓獲。此時,從母親謝天琴遇害至兒子吳謝宇被公安機關抓獲,已經過去1380天。2016年3月3日,福州警方發布了一則懸賞通告。通告稱,2月14日警方發現受害人謝天琴被人殺死在福州市晉安區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內,其22歲兒子吳謝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懸賞緝捕。之後,犯罪嫌疑人相關信息被媒體披露,吳謝宇就讀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事發前後,他網購了多種刀具、防水防腐材料和隔離服。命案發生後,其偽造母親的辭職信,以母親名義向親友借款140餘萬元,隨後銷聲匿跡。該事件在網絡上引發關注:虎毒不食子,子惡不弒母。
  • 「北大學生涉嫌弒母案」:「學神」與惡的距離
    3年前轟動一時的「北大學子弒母案」,或許就呈現了這樣的二元結構。該案最新消息是:嫌疑人吳謝宇被抓了。據新京報報導,吳謝宇於4月21日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身上帶了30多張身份證,而三年多來,他都在國內活動。
  • 北大學子弒母案:別讓道聽途說的東西,抹去了一位母親的遺憾
    全民「福爾摩斯」探案4月21日,「北大學子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在重慶機場被警方抓獲,隨即移交福建警方。據相關報導透露,吳謝宇在被捕後,警方對其進行了約8個小時初步審訊。至於吳謝宇為什麼會對自己的母親痛下殺手,餘季認為:「吳謝宇弒母的動機繫心理遭母親壓抑太久,吳謝宇的母親是一名傳統女性,同時又是中學老師,她希望兒子讀書的目的是賺錢,畢業之後照顧贍養自己。」但是生活中吳母在外人面前表現的和在家裡完全不同。餘季稱:「吳母善於潑別人冷水,在家會把最不堪的一面留給兒子。」餘季稱吳母是一個「自視甚高」又對兒子「要求太高」的人。
  • 北大學子弒母原因不清,網友推測3條原因,條條都有可能
    導語:北大學子弒母原因不清,網友推測3條原因,條條都有可能北大學子吳同學不知道在什麼樣的環境下,什麼樣的情緒下中對自己的母親痛下殺手,將母親殺害之後將屍體放入活性炭中,防臭,之後又以母親的名義向親朋好友借了144萬,
  • 「北大學子弒母案」大量細節曝光,讓人更困惑了......
    被懸賞抓捕三年後,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在重慶被警方抓獲。本文由微信公眾號「觀察者網」(ID:guanchacn)綜合自紅星新聞、澎湃新聞,原文首發於2019年4月26日,標題為《「北大學子弒母案」更多細節曝光,讓人更困惑了》,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
  • 一個老母親,兩隻烤紅薯,如此簡單的幸福,被北大弒母者親手毀滅
    4月25日,福州市公安局消息,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已經被抓獲。接近警方的內部人士透露,吳謝宇於4月21日在重慶江北機場乘機時被抓。身上帶了30多張身份證,都是通過網絡購買,這三年來一直在國內活動。通告稱,2月14日警方發現受害人謝天琴被人殺死在福州市晉安區一所中學教職工宿舍內,其22歲兒子吳謝宇有重大作案嫌疑,警方懸賞緝捕。之後,犯罪嫌疑人相關信息被媒體披露,吳謝宇當時就讀於北京大學經濟學院。吳謝宇殺母動機有待於警方審訊。本文旨在從吳謝宇案目前所知的信息,來談一談世間為兒女的,應當如何對待母親。
  • 北大弒母案,清華碩士偷拍女生底裙,高學歷並不代表高素質!
    而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經過警方的信息核對,這名涉嫌偷拍女性底裙的男性,竟然是一名法律工作者,並且是清華大學的法學碩士畢業,這讓受害者和處理民警十分吃驚,作為一名法學碩士,一名法律工作者,知法犯法,作為一名清華大學畢業的高材生,竟然在公共場合作出如此行為卑劣的事情。
  • 弒母北大學子吳謝宇:典型陰陽人 或因負面情緒累積
    2019年4月25日,福州市公安局宣傳處負責人處透露,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於4月21日晚在重慶江北機場被抓。  銷聲匿跡三年後,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再一次闖入了公眾的視線,而隨著新聞的發酵,吳謝宇迷霧重重的人生,逐漸向世人顯露出了一個邊角。  熟悉他的同學、朋友無法想像,一向陽光、孝順,大家眼中如神一般人物的吳謝宇竟會與「弒母」這樣聳人聽聞的詞彙聯繫在一起。  吳謝宇到底有怎樣的內心世界?他弒母的動機又是什麼?成了縈繞在公眾心中的謎團。
  • 北大學子弒母,悲劇的背後隱藏了什麼問題
    最近,涉嫌弒母的北大學子吳謝宇在重慶江北機場被抓。吳謝宇,曾經是「天之驕子」,被稱為「宇神」,常年考試第一,後進入北大學習,在學校也是多次獲得獎學金,取得了優秀的成績。就是這樣一位「天之驕子」,讓人想不到的是竟然會發生弒母悲劇,這背後究竟是什麼原因呢?吳謝宇和母親長期生活在一起,父親則是早年就離世。據說,吳謝宇父親是患肝癌離世,其家族有精神病史,只有吳謝宇父親是正常的。並且,吳謝宇父母背後的家庭都比較貧困,來自於農村。
  • 北大學子弒母:人性面前「為你好」沒用,高智商敗給底層需求
    2016年,北大學子吳謝宇弒母后,用30張身份證,在國內藏匿了三年,近期被抓。震驚之餘,很多人都想知道,北大學子,這麼成功了,為什麼要這樣做,還是自己的母親。有人說你又不是吳謝宇,你怎麼知道他的動機?這就好比是人病了,他知道得了什麼麼病麼?怎麼病的嗎?不知道怎麼辦,想必大家都知道該怎麼做?
  • 北大弒母案揭底——來自中國心理哲學家的視野報告
    北大弒母案揭底——來自中國心理哲學家的視野報告 本文撰稿為《之我精神導論》作者 (註:之我或靈魂之我——靈魂之王、靈魂的主宰、靈魂的主人、哲學之我或哲學層次的我。)
  • 北大學子弒母案:別讓道聽途說的東西,抹去了一位母親的遺憾
    全民「福爾摩斯」探案4月21日,「北大學子弒母案」嫌疑人吳謝宇在重慶機場被警方抓獲,隨即移交福建警方。據相關報導透露,吳謝宇在被捕後,警方對其進行了約8個小時初步審訊。至於吳謝宇為什麼會對自己的母親痛下殺手,餘季認為:「吳謝宇弒母的動機繫心理遭母親壓抑太久,吳謝宇的母親是一名傳統女性,同時又是中學老師,她希望兒子讀書的目的是賺錢,畢業之後照顧贍養自己。」但是生活中吳母在外人面前表現的和在家裡完全不同。餘季稱:「吳母善於潑別人冷水,在家會把最不堪的一面留給兒子。」餘季稱吳母是一個「自視甚高」又對兒子「要求太高」的人。
  • 北大學子弒母后逃亡軌跡:曾多處現身,以當酒吧男模為生?
    絕大多數人對吳謝宇的印象始於3年前福州警方發出的通緝令,照片中的少年面目清秀斯文,卻涉嫌親手殺害了與之相依為命的母親謝天琴。銷聲匿跡3年後,弒母天才少年再次闖入公眾視線,留下諸多待解的謎團:他弒母的動機是什麼?他是否如外界猜測患有精神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