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老孑遺物種|國家Ⅱ級保護珍稀瀕危植物:水青樹
文:花木君
前不久我們介紹了一種我國特有的珍稀瀕危變色樹種,不但可以變色,還可以散發出香甜氣味,那就是連香樹。連香樹是單科單屬植物,而和連香樹在植物系統分類學上最為接近的科屬,則是另一種古老的孑遺物種,也是單科單屬,還是僅有1種,同樣屬於我國稀有的瀕危植物,這就是——水青樹。
水青樹(學名:Tetracentron sinense Oliv.),水青樹科、水青樹屬落葉喬木。高可達30米,胸徑達1.5米,全株無毛;樹皮灰褐色或灰棕色而略帶紅色,片狀脫落;長枝頂生,細長,幼時暗紅褐色,短枝側生,距狀,基部有疊生環狀的葉痕及芽鱗痕;葉片卵狀心形,頂端漸尖,基部心形,邊緣具細鋸齒,齒端具腺點,兩面無毛,背面略被白霜,掌狀脈5-7,近緣邊形成不明顯的網絡。
花小,呈穗狀花序,花序下垂,著生於短枝頂端,多花;花被淡綠色或黃綠色;雄蕊與花被片對生,花葯卵珠形,縱裂;心皮沿腹縫線合生。果長圓形,棕色,沿背縫線開裂;種子4-6,條形。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水青樹科僅有1屬1種,分布於中國的陝西、甘肅、湖北、四川、貴州、雲南等省及印度的北部、緬甸北部、尼泊爾和不丹,生於海拔1700-3500米的溝谷林及溪邊雜木林中。
水青樹的化石出現在新生代始新世(第三紀第二個世)地層中,是古老的孑遺植物,堪稱植物活化石。水青樹起源古老,系統位置孤立,生態環境特殊,在被子植物中,水青樹的木材無導管,對研究我國古代植物區系的演化、被子植物系統及其起源等方面都有重要的科學價值。
水青樹材質堅硬,結構緻密,紋理美觀,是製作家具的優質木材和造紙的優質樹種,而且水青樹樹形美觀,樹姿婆娑,因而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可作道旁樹或者景區觀賞樹,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
水青樹雖然分布較為廣泛,然而屬於零星分布,自然種群更新慢,造成種群稀少;另外由於自然環境惡化以及人為砍伐,使得水青樹面臨瀕危的境地,因而在國務院1999年8月4日批准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中,水青樹被列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
水青樹喜溫暖氣候,但不耐溼熱不耐寒涼,氣候過熱或者過冷都會導致生長不良,分布地土壤為酸性或中性山地黃壤或黃棕壤,PH值4.5-5.5。水青樹人工栽培頗為成功,現在不少地方有栽培,水青樹生長較快,1年苗可達1.5-2米高,3年生高達9米,10年生高約20米,20年生高約30米,以後生長漸慢,6年生即可開花結實,15年後進入盛果期。
近些年有報導,陸續發現新的水青樹種群,比如2016年在雲南臨滄地區和保山昌寧縣等地,就發現水青樹群,其中保山昌寧縣天堂林場發現水青樹100餘株,其中胸徑在20釐米以上的有32株,最大一株樹高約為40米,胸徑有64釐米,地徑有85.9釐米,幼樹有70多株,屬於極為罕見的大水青樹種群,同時也說明了當地生態環境優良,植被保存完好。希望以後有更多的野生水青樹種群被發現,從而早日脫離瀕危境地。
2019-12-13易花得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