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返還361件中國流失文物 已故工程師全球"盜墓"60年令人昨舌

2021-02-07 美中網

"提示點擊上方"美國中文網"↑訂閱本微信推廣平臺



星期四下午,印第安納州的Eiteljorg博物館裡舉行了一場美國返還中國流失文物儀式,FBI代表將361件文物藝術品交到中國外交官員的手中。這是美中兩國2009年籤署《限制進口中國文物政府間諒解備忘錄》以來,美方第三次返還中國流失文物,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


美中官員籤署返還協議。


這361件文物從新石器時代直至清代,時間跨度很長,包括石器、玉器、青銅器、陶器、錢幣、盔甲、塑像、木雕建築構件等,多為中國古代墓葬隨葬器物。


周四儀式現場展示了30餘件(套)文物。


2014年4月,FBI根據前一年得到的線索,在印第安納已故居民米勒(Don Miller)的農場中發現了超過大約42,000件文物,其中一半都與印第安原住民有關,比如大量印第安原住民骸骨,另外一半則來自世界各地,南北美州、加勒比海地區、亞洲、歐洲、非洲巴布亞紐幾內亞等等,從猛獁象牙到馬賽克工藝再到前哥倫布時期的器皿,無所不包。當時,FBI花了6天時間,才從米勒家中運出7000多件文物。


FBI表示,許多文物都是米勒在60多年週遊世界的過程中,陸續以非法或不正當方式獲取的。


返還中國的文物中的一部分(FBI提供)


米勒其人


米勒出生在印第安納當地,二戰時參加陸軍預備隊。據他自己稱,在被派駐新墨西哥州時,他參與了研發原子彈的「曼哈頓計劃」。後來米勒回到印第安納,在位於印第安納波利斯的海軍航空電子中心工作了30多年。他的一位前同事透露,米勒放假的大多數時間,都是去了某個考古遺址。


米勒訃告照


幾十年來,米勒還同妻子一起多次以基督教傳教士的身份前往海地、哥倫比亞等國。此外他也是社區裡有名的慈善家。


FBI不願透露米勒多年來到底是如何成功跨國搬運文物的,不過他表示,五六十年代的邊境管理比較鬆懈,那時候偷運可能很容易。


在FBI搜查後近一年,91歲的米勒於2015年3月去世。死前直到現在,他都沒有被指控任何罪名。


返還工作極為不易


過去5年裡,FBI一直在進行文物返還工作,加拿大、哥倫比亞、厄瓜多、西班牙、紐西蘭等國都獲得了部分返還。然而有關文物收集的法律規定十分複雜,每一件文物都必須分別調查其購買日期、來源、當時的交易法規、來源國法規、文物價值等等,因此返還工作進行得十分緩慢。


據悉,FBI聯合考古學家、人類學家、部落專家和外國政府工作了近5年,至今仍然只返還了約15%。FBI還表示,想要確認文物返還資格的機構或個人,可以通過artifacts@fbi.gov聯繫。


相關焦點

  • 美國返還361件中國流失文物
    北京時間今天凌晨,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交接儀式在美國舉行。中國國家文物局與美國聯邦調查局代表籤署並互換文物返還證書。此次,美國政府向中國歸還361件(套)流失文物。這是自2009年以來,美方第三次向中國返還流失文物,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文物返還。
  • 美國最大規模返還中國文物背後 涉事工程師曾全球「盜墓」
    中國文物返還儀式現場展示了其中20餘件(套)文物。圖據中新網當地時間2月28日,361件中國文物返還儀式在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舉行。據新華社報導,此次返還的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是中美兩國2009年籤署相關備忘錄以來美方第三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中國流失文物返還。這批文物,曾被保存在印第安納州一個農場倉庫裡,其背後竟是一個類似真人版《奪寶奇兵》的故事。而故事主角收集的大量文物中,一些為非法所得。過去五年裡,FBI悄悄地開始了文物的返還工作,但至今只返還了約15%。
  • 美國向中國返還361件流失文物,全來自91歲美國老人家裡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馬黎 通訊員 楊琳惜北京時間3月1日(美國當地時間2月28日),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交接儀式,在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Eiteljor博物館舉行。美國聯保調查局(FBI)還發了推文——美方返還的中國文物藝術品共361件,時間跨度從新石器時代直至清代,涉及石器、玉器、青銅器、陶器、錢幣、木雕建築構件等多個門類,多為中國古代墓葬隨葬器物。這是自2009年中美籤署限制進口中國文物政府間諒解備忘錄以來,美方第三次、也是規模最大一次中國流失文物返還。
  • 361件美國返還文物安家南京博物院
    在中國國家文物局、中國駐美使領館、美國國務院和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共同努力下,這批文物藝術品於去年得以全部返還。這是中美兩國2009年籤署相關備忘錄以來美方第三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中國流失文物返還。「它們不僅豐富了南京博物院的文物藝術品收藏,還補充了收藏的缺項。」
  • 361件流失文物南博「安家」
    361件!這個數量在南京博物院幾十萬件的館藏文物中,可謂九牛一毛,卻意義重大!上周末,南京博物院迎回了這一批特殊文物。這批2019年2月美國向中國返還的流失海外的361件(套)文物藝術品,正式由國家文物局移交南博,順利在南京「安家」。這些珍品,不僅深藏著悠久的歷史情感和文化記憶,更擁有一段歷時五年多的漂洋過海重回祖國的動人故事。
  • 361件美國返還文物藝術品「安家」南京博物院
    原標題:361件美國返還文物藝術品安家南京博物院近日,一場特殊的文物劃撥儀式在南京博物院舉行新石器時代的石鑿、玉壁,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戈,漢代的彩繪陶鍅、繭形壺,明代陶俑、模型明器,清代木雕建築構件等共計361件珍貴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把從美國「回家」的文物藝術品,正式移交給南京博物院。
  • 361件美國返還文物移交南京博物院,多為中國古代隨葬器物
    361件美國返還文物移交南京博物院,多為中國古代隨葬器物 劉湘攸/央視新聞 2020-11-16 15:21
  • 361件流失文物南博「安家」記
    361件!這個數量在南京博物院幾十萬件的館藏文物中,可謂九牛一毛,然而意義卻重大!上周末,南京博物院迎回了這一批特殊的文物。這批2019年2月美國向中國返還的流失海外的361件(套)文物藝術品,正式由國家文物局移交南博,順利在南京「安家」。
  • FBI(聯邦調查局)竟幫我們返還361件中國文物
    這是今年1月中美再次籤署限制進口中國文物政府間諒解備忘錄後的首次中國流失文物返還,也是自2009年備忘錄籤署以來,美方第三次、也是規模最大一次中國流失文物返還。在關注文物的同時,我們不該忽略在這次文物回歸的背後,美國聯邦調查局在其中的作用。
  • 美國返還3961件(套)中國流失文物 陝西為追索提供專業支持
    華商報訊(記者 馬虎振)據來自陝西省文物局的消息,3月1日(美國當地時間2月28日),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交接儀式在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舉行,美國政府向中國一次返還361件(套)非法流失文物。  陝西省文物保護研究院參與了文物鑑定工作  此次返還的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於2014年4月由美國聯邦調查局印第安納波利斯分局查獲,共有361件(套)。
  • 361件美國返還文物藝術品安家南京博物院
    新石器時代的石鑿、玉壁,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戈,漢代的彩繪陶鍅、繭形壺,明代陶俑、模型明器,清代木雕建築構件等共計361件珍貴文物,由國家文物局把從美國「回家」的文物藝術品,正式移交給南京博物院。在劃撥儀式上,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一級巡視員吳曉林介紹:「這是自2009年中美籤署限制進口中國文物政府間諒解備忘錄以來,美方第三次也是規模最大的一次中國流失文物返還。」
  • 361件美國返還文物藝術品「安家」南京博物院
    新華社南京11月17日電(記者朱筱)記者從南京博物院獲悉,國家文物局近日將361件美國返還文物藝術品正式劃撥南京博物院。這批文物藝術品囊括了新石器時代的石鑿、玉璧,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戈,漢代的彩繪陶鍅、繭形壺,明代陶俑、模型明器,清代木雕建築構件等,涉及石器、玉器、青銅器、陶器、錢幣、木雕建築構件等多個門類。據悉,這些文物藝術品2014年4月被美國聯邦調查局印第安納波利斯分局查獲。
  • 美國返還361件中國文物!
    美國返還361件中國文物!美國返還361件中國文物!  近日,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交接儀式在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舉行,美國政府向中國返還361件(套)流失文物。這些文物大多是中國古代墓葬隨葬器物,為美國聯邦調查局在一次大規模的收繳行動中所查獲。
  • 中國文物從流失到回歸,義大利返還796件文物,中國:歡迎回家
    近日,一則「義大利返還796件中國文物」的新聞,迅速席捲各大新聞媒體平臺的頭條板塊。義大利此舉預示著,即將有796件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踏上回家的路程,這是近年來,中方在文物返還之路上,一次最大規模的成功行動。
  • 361件美國返還文物安家南京博物院
    日前(14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向南京博物院劃撥361件文物。這批珍貴文物是歷經五年追索返還工作後,從海外回歸祖國的。今後,它們有望與觀眾見面。這批文物中,有新石器時代的石鑿、玉壁,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戈、錢幣,漢代的陶鍅、繭形壺、罐、倉,以及明代的陶俑、模型明器,清代的木雕建築構件等。這批文物時間跨度很長,涉及多個文物門類,其中不少頗具研究價值。
  • 361件美國返還文物安家南京博物院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日前(14日),國家文物局正式向南京博物院劃撥361件文物。這批珍貴文物是歷經五年追索返還工作後,從海外回歸祖國的。今後,它們有望與觀眾見面。這批文物中,有新石器時代的石鑿、玉壁,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戈、錢幣,漢代的陶鍅、繭形壺、罐、倉,以及明代的陶俑、模型明器,清代的木雕建築構件等。這批文物時間跨度很長,涉及多個文物門類,其中不少頗具研究價值。
  • 跨越25年帶68件文物回家!凡我流失文物,追索不會止步
    曾經流失海外百餘年、由澳門企業家何鴻燊購得的圓明園馬首銅像,將在年內回到圓明園;11月14日,涉及石器、青銅器、木雕建築構件等多個門類的361件從美國歸來的文物,被移交南京博物院。一件件價值非凡的中國古代文物,不幸流落異域,最終平安歸來,凝聚了文物追索工作者的心血,更是祖國日益強大的見證。與以往國寶回家之旅相比,此次68件文物歸來,具有重要標誌性意義。
  • 361件美國返還文物安家南京博物院歡迎回家
    【361件美國返還文物安家南京博物院歡迎回家!】新石器時代的玉壁,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劍,漢代的彩繪陶鍅,明代陶俑,清代木雕建築構件……14日,國家文物局把從美國「回家」的361件珍貴文物,正式移交給南京博物院。這些文物經國家文物局5年的努力,於去年2月成功從美國政府接收。
  • 2019年中國千餘件流失文物回歸 文物回歸數量多、等級高
    美國返還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361件(套)、義大利返還796件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2019年,中國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取得豐碩成果。據不完全統計,全年有1000多件文物回歸。 北京《人民日報》報導,近年來,中國主動有序推進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工作,為建立更加公平正義的流失文物追索返還國際規則貢獻中國力量、中國智慧。
  • 義大利返還796件/套文物,近20年最大規模中國文物藝術品歸來!
    3月23日,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義大利總理孔特共同見證下,中意雙方代表交換關於這批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的證書。這是近20年來最大規模的中國文物藝術品返還2007年,義大利文物憲兵在本國文物市場查獲一批疑似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藝術品,隨即啟動國內司法審判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