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C Coffee Co.
CTI cafetour Vol.63
在香港,精品咖啡館的起起落落也許沒有上海這麼激烈和瘋狂。但是在高租金、商業空間增長速度遠不及人口增長,以及市民對茶餐廳文化的習慣和痴迷(在茶餐廳喝咖啡似乎才是正經事)的影響下,香港精品咖啡行業的發展並不算快。
在這樣的背景下,有家叫 NOC Coffee Co. 的精品咖啡館卻在三年內開了三家,並且一家比一家大,每家都受到不少好評。
我們與NOC的創始人之一 Benny Leung(梁達)聊了聊,發現NOC的故事雖不能代表整個香港精品咖啡行業對規模化的探索路程,但卻是個很有價值的成功案例。對於熱愛咖啡的你來說,也是一個值得打卡的地方。
" NOC是Not Only Coffee
(不僅僅是咖啡)的縮寫。"
Benny在開咖啡館之前在酒店和高端會所工作多年,NOC的另一位創始人是2011年香港咖啡師大賽冠軍Sam Chan(陳澤森)。所以從這個組合上來看,NOC的成功秘訣大概就是Sam負責咖啡,Benny負責其他。
右一為Benny;pic fromNOC Coffee Co.
一杯好咖啡是首要也是必要的,但是除此之外的「其他」,往往是樹立品牌形象和實現規模化的決定性因素。
Fizzpresso;pic fromNOC Coffee Co.
2015年,第一家NOC開在了中環和上環的交界處。在中環出沒的大多是忙碌的上班族,而上環則是畫廊、文藝小店的聚集地。處於這二者之間則可以覆蓋這兩種消費者人群;而這兩種人群,正是香港精品咖啡市場的消費主力。中環的上班族收入水平較高,能夠接受茶餐廳以外的精品咖啡;上環除了有文藝場所,還是在香港的外國人主要居住的區域。
第二家店;pic from NOC Coffee Co.
之後的兩家分別於2017年4月和11月開業。前兩家NOC的空間都不大,首家店類似於即買即走的窗口店。
第三家店;pic fromNOC Coffee Co.
第三家作為烘焙旗艦店,設置了烘豆和存豆的空間,就餐的空間也擴大很多,供應更豐富的配餐。
澳白;冬季特調:生薑牛奶和生薑拿鐵
pic from NOC Coffee Co.
除了因為空間大小和客群的區別,導致每家店供應的食物不同(最新店以澳洲輕食為主)之外,三家店的咖啡飲品的種類和品質基本相同,新店會推出更多應季特調。咖啡飲品涵蓋意式和手衝兩大類別,Benny尤其推薦NOC的澳白,在奶咖愛好者中最受歡迎。
三家店的外觀設計有統一的元素:白色和灰色為主調的極簡風格,但是每一家通過設計所傳達出來的定位和故事卻都不相同。
NOC的最新店由於有烘焙和製作元素的加入,Benny希望呈現出一個倉庫的概念,所以在設計上加重了「工業化」的感覺,在細節上的體現之一是地板上對不同區域的路線指引,非常有宜家的即視感。
pic from NOC Coffee Co.
在服務方面,Benny在酒店行業多年的工作經驗讓他更加重視細節,比如店內的衛生和清潔問題,以及店員的對工作和顧客的態度。來過NOC的人都會對店內員工的親切以及高顏值印象深刻。
Benny表示,NOC對員工的培養也十分看重,鼓勵員工去參加各種比賽、在休息時間交流拉花技術,同時在新店的烘豆空間還會為員工開設烘豆和杯測課程。
pic from NOC Coffee Co.
在以品質為主導的精品咖啡行業,咖啡師的重要性應當是不言而喻的,但卻時常被人忽視,把他們視作服務員一般的存在。Benny希望看到更多咖啡師成長、收穫自己的事業,不僅僅是在自己的店裡,也在整個咖啡行業。同時他認為,咖啡館的規模化發展可以為咖啡師提供一個更加有保障和發展前景的平臺。
pic from NOC Coffee Co.
隨著第三家店——烘焙旗艦店的開張,NOC也將更多精力放在烘豆和銷售自己的咖啡豆方面。Benny告訴我們,2018年NOC會推出自己的豆子,同時也籌備第四家店的開業,仍然會是在香港。
pic from NOC Coffee Co.
NOC Coffee Co
中環嘉鹹街34號
中環歌賦街18號
西環德輔道西321號瑧璈地下4號鋪
- End -
- 同場加映 -
CTI CHANNEL
CTI CHANNEL Citrus Soul
更多咖啡資訊 請關注「CTI咖啡茶與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