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揚揚:一枚原鄉柿餅,守護一生柿柿如意

2020-12-24 騰訊網

果實,是屬於樹的

亦屬於大地

屬於珍護著每一棵樹

每一顆果實的人們

你從春的芬芳而來

穿越夏季繽紛

於深秋掛滿枝頭

時光流轉,霜降經釀

無論世間幾度輪迴

你總是大自然最好的孩子

它予你無私的供養

讓你成為徜徉心底久久的甘甜

不負大地不負卿

一方水土

每一種食物,都負載記憶,因為它們走過時光,經過歷史,滿足著人們的味蕾喜好,亦熨貼著他們的心靈。

當然,如今我們講究的風味人間,是讓食物呈現它最佳的狀態,然而這種狀態,也許因火而生,因水而來,又或是某一種佐料,或是它其他的夥伴,甚至只是依靠光的襯託。但今天我們說的柿餅這樣一個小小的柿果製品,它的長成,更是離不開那一方水土。

明月巍巍,順陽迢迢。富平地處渭北大地,是關中平原與陝北高原的過渡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半乾旱、半溼潤季風氣候,四季乾濕冷暖分明,物產豐富,素有「九峪肥田」之稱。

來自於富平的柿餅、流曲瓊鍋糖、富平甜瓜、富平墨玉、富平羊奶粉、富平九眼蓮均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

優渥的自然地理環境,讓富平大地廣為種植大尖柿,各大頂尖,富含14種營養物質和微量元素,每百克含鈣量超163毫克,居國內同類產品之冠,被專家譽為「制餅珍品」。

這方厚土數千載繁衍,歷經無數春華秋實日月輪迴,見證著歷史變遷、文化沿襲,也回贈給這片土地上的人們,淳樸至真的原鄉之味。

千年文化

傳說中,2000多年前,秦國名將王翦在順陽河兩岸千頃良田廣種柿樹,用柿子烤面做乾糧,從家鄉富平出發出徵六國,橫掃天下,立下赫赫戰功,功成名就後,回到到賢故裡,柿子園外,落葉歸根。而阿房宮被楚霸王項羽火燒殆盡,唯有樂工們逃了出去,將秦宮樂舞帶到了富平等地,數千年絕唱阿宮腔,唱八百裡秦川,唱武成侯王翦,亦唱火紅火紅的柿子。

1300多年前,唐高祖李淵第六女深受皇帝寵愛,被欽封為大長公主,她最愛吃的水果就是富平柿子果。1975年,富平縣房陵大長公主墓出土畫作——《託果盤仕女圖》,而據史考究,侍女為公主獻上的果盤中正是來自富平的柿子。

元末明初朱元璋曾在遭遇困境時靠柿子充飢活命,後來當了皇帝,便對柿樹「解赤袍以被之」,封其為「凌霜侯」。

到明代,富平柿餅的製作工藝已十分成熟,萬曆年間,太子太保孫丕陽曾向神宗皇帝進獻,明、清兩代,多充為貢品。

柿子與如意,是漢族傳統的吉祥圖案,舊時婚俗中,柿是必備的祥果,表示婚後「事事如意」、「事事安順」,齊白石等許多國畫名家都有傳世的繪柿名作。

國人詠柿由來已久,從柿葉、柿花、柿果,再講到帶霜柿餅,風生樹影移,紅如染,滋殊絕……而南宋著名詩人楊萬裡在《謝趙行之惠霜柿》一詩中,更是盛讚帶霜柿餅:「凍幹千顆蜜,尚帶一林霜。核有都無底,吾衰喜細嘗。」他還略帶慚愧地說自己,無甚瓊玖句,對柿餅的真愛可謂溢於言表。

造化綢繆

初夏時節,一樹輕風落柿花,柿樹綠陰合,王家庭院寬。

院中那棵柿樹,枝丫茂密,葉子婆娑,它為這第一次的掛果,已經積蓄了七個春秋。

霜天時候葉殷而柿熟,橙紅的柿子像燈籠一樣掛滿枝頭,飽滿潤澤,骨柔軟美。

高樹柿垂丹,守護庭院的柿子紅了,該回家了。

於是,人們自霜降這一天開始摘柿,經挑選、清洗、削皮、架掛、晾曬、捏心、下架、出水、合餅、潮霜等二十餘道工序,近兩個月的漫長等待,歷天地精釀,陽光滋養,成就了一顆「柿柿紅」柿餅香甜軟糯的口感。

柿餅,可謂自霜降而來,又孕霜而出。

據《爾雅》,柿子有七德:「一壽,二多陰,三無鳥窠,四無蟲蛀,五霜葉窠玩,六嘉實可啖,七落葉肥大可以臨書。」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說:「柿乃脾、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

《醒園錄》有妙方謂之「仙果不飢方」,取大南棗一斤,好柿餅十塊,芝麻半斤(去皮炒),糯米粉半斤(炒),將芝麻先研成極細末候用。棗、柿同入飯中蒸熟取出,去皮核子蒂,搗極爛,和麻、米二粉,再搗勻,作彈子丸,曬乾收貯。臨飢時吃之。若再加人參,其妙不可言矣。

進入冬季,萬木蕭索一片肅殺中,常常能看到人們留在柿子樹上的,掛在枝頭的幾顆柿子,它們是燕雀賴以過冬的吃食,亦是人們對大地與自然的回贈。

「澤國風饕霜力緊,黃落凋殘碧成錦。最憐柿葉與楓林,平園物色正瀟凜。」

紅,紅,中國紅,事事如意柿柿紅

在富平縣委、縣政府及當地政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大方集團重點發展特色農業現代化產業,推進集團「綠色農業創興」戰略,天璽農業在富平規劃建設了集農業科技、文化旅遊、產業振興為一體的綠色農業科技項目——天璽柿子小鎮。

小鎮位於山清水秀、景色宜人的到賢鎮與薛鎮融合之地,總佔地面積4.3平方公裡,總投資額逾12億元。整體以「一心、兩翼、三品、四季遊」為發展格局,以科技農業為核心,大力發展富平柿子、花椒、酸石榴等「三紅」特色產業;通過「甄選優良品種、追求優異品質、塑造優秀品牌」,打造柿柿紅原鄉柿餅品牌,建設世界級柿子產業基地,助力富平形成百億級柿子產業;立足綠色農業,通過產業發展融合周邊8個貧困村、1個移民社區,以「黨建+企業+集體合作社+農戶」的模式,發展富平特色農業產業,帶動農民共同創富,致力於美麗鄉村建設,將小鎮打造成集「農業研學、文化體驗、觀光度假、休閒娛樂、醫療康養」為一體的旅遊產業集群,形成「春季賞花、夏秋採摘、四季郊遊、全年研學體驗」的生態休閒旅遊,變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助力鄉村振興的實現。

目前,天璽柿子小鎮已投資1.2億元建成1.5萬餘平方米的現代化柿餅、花椒加工廠,3000平米的柿子醋加工廠以及容量6000噸的標準冷庫,以年產值2200噸柿餅的產業規模發展富平特色農業產業;小鎮產業園可直接提供430餘個就業崗位,用工高峰期可達到600個以上;同時,帶動薛鎮及到賢鎮8個貧困村、1個移民社區631戶、2200餘人脫貧致富。

天璽農業小鎮的規劃很宏大,它的根基在於富平,也在於富平那一棵棵柿樹,一粒粒柿餅,以及人們對於那片土地的原鄉情節和它千百年來所孕育的文化之魂。

2018年12月8日,在「柿柿紅」品牌發布會上,《年年歲歲柿柿紅》主演王茜華女士的父親、國學大師王自美親筆題字 ——「富平柿柿紅」。

由王方勝董事長發起,著名導演王力會、作曲家劉克忠、作詞家徐宗德共同創作的「柿柿紅」專屬品牌主題曲《事事如意柿柿紅》,被著名歌唱家郝萌老師傾力傳唱。

2019年10月15日,在「中韓書畫藝術交流展」上,韓國前國務總理李壽成先生、韓國碑林博物館理事長許由先生、韓國駐西安領事館總領事金炳權先生等友人為「柿柿紅」題字,並表示一定要將「柿柿紅」柿餅和它的文化帶回韓國。

小柿子,大產業,小柿餅,有文化。一枚原鄉柿餅,守護一生柿柿如意,所以,我們要將富平的特色農業現代化、產業化發展,更要用心做好這一件「柿」,做最好的富平柿餅,從枝頭到舌尖,找回關於人間風味的淳樸記憶,讓來自富平原鄉的自然饋贈,走出全國,走向世界。

作者簡介:雷揚揚,陝西富平大方天璽綠色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員工。

相關焦點

  • 這心意,自會柿柿如意.
    「柿餅呢,應該有更多的呈現可能」慄子和肉一嘗著一款用在地的梨山水蜜桃果粒入包的歐包覺得這應該是一個更有味覺可能性的嘗試彼時在臺灣心裡惦記著正當季的柿餅先從南臺灣的嘉義找來柿餅就嘗試了起來 回頭看當時的直覺準確柿餅無論是從質地風味還是顏色都能與我們的天然酵母無油無糖麵團
  • 一盒橙紅好柿,代表大美青川向你送上「柿柿如意」的甜美祝福~
    境內三鍋鎮蘇陽村現存有1200餘棵高山古柿樹,超過百年樹齡的比比皆是,民間稱其為「柿柿如意」村。每當霜降柿紅時節,這裡便吸引著大批攝影愛好者、探險家、原生食材擁護者們「八方朝賀」~ 究其原因:卻是柿餅「糯、軟、甜」對好吃嘴們有著「十層殺傷力」及蒼勁剛健的柿樹枝幹描繪出一幅幅動人的原鄉山野水墨畫卷,牽掛著文人騷客的創作激情與思緒...
  • 原創散文:柿柿如意
    柿柿如意文/香襲書卷齊白石老人畫柿子,留下很多絕品,而我偏是喜歡他的那幅《新喜》。那是他老人家七十三歲的作品,歲月愈老,筆墨愈簡練。剩下的全是風骨與柔軟,每一根線條都充滿了生命力。光是這《新喜》兩個字,都足夠讓我們去仔細品讀的。新是剛剛遇見,喜是喜歡和喜悅。
  • 「柿柿」如意!奮進2021,「中國柿子之鄉」臨朐振興鄉村打好產業牌
    「柿柿」如意!隱士柿餅柿子,因其諧音「柿柿如意」,在中國文化中有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柿子樹在我國春秋時間開始栽培,僅供帝王賞玩,後來因為其果實的營養價值高、口感好,而被用來作為食物。
  • 柿柿如意 永興坊新打卡點美出天際
    據介紹,柿子樹自古寓意廣泛,柿根代表堅固,柿蒂代表永恆,柿果代表吉祥,柿樹代表長壽。而好柿知時節,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富平柿餅」,每一口,都是甜蜜。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李安定據介紹,柿子樹自古寓意廣泛,柿根代表堅固,柿蒂代表永恆,柿果代表吉祥,柿樹代表長壽。而好柿知時節,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富平柿餅」,每一口,都是甜蜜。文/圖 西安報業全媒體記者 李安定
  • 柿柿如意之旅!帶你去恭城探秘萬畝柿林,歌仙對歌秀等你來
    紅紅火火的柿子像燈籠一樣掛滿枝頭點綴漫山遍野 儼然一片橘紅的海洋在這裡,看月柿如海,聞山果飄香一起見證萬畝柿林嘗美味的柿子去了!空中花園·如意峰網紅打卡勝地 【陽朔如意峰遊通過景區觀景索道、懸索橋、玻璃棧道、林中漫步、如意雲頂等創意景觀
  • 楊池古村 柿餅悠悠 封開水柿紅
    冬天來了,街邊的小攤上時不時冒出一撮撮柿餅,每年冬季是柿餅大量上市的季節。柿餅是一味中藥,歸心、肺、胃經,也是日常食用的拌嘴零食。每年國慶節前後,封開當地知名特產封開水柿,又稱羅董水柿大量上市。此後的1-2個月,都是晾曬柿餅的最佳時節,此時溫差大,柿子熟得透,外形扁圓的封開無核水柿,尤其適合加工成柿餅。每年秋冬,來羅董鎮楊池古村的遊客,一是賞古村紅柿飄香的美景,二是定要帶些羅董柿餅作為伴手禮才算心滿意足。
  • 「柿柿如意」!藝術家徐戎在歙縣上豐花果山頂以書寫賀新年!
    冬天,萬物凋零,大地隱去了她的色彩,而另一道亮麗的風景卻在這裡顯現,姬川家家戶戶掛著採摘下來的黃澄澄果實——柿子,「曬冬」制柿餅,把山村渲染的生機勃發,這是被譽為「柿子村」的姬川獨有的色彩。遠處雲霧忽隱忽現,在景色秀麗的花果山頂,徐戎老師即將書寫第一幅作品。
  • 柿」外桃源|這裡到處掛滿了「紅燈籠」,願您「柿柿如意」
    柿」外桃源|這裡到處掛滿了「紅燈籠」,願您「柿柿如意」 利川鄉下 沉甸甸的柿枝壓彎了一個個柿子 似一個個銅鈴 好像正叮噹作響 不少柿兒吐出了雪白雪白的柿絮
  • 柿子樹寓意柿柿如意,嫁接容易活,老樹好升級,深受城裡人喜愛
    我家的是甜的,直接摘了就可吃,一般大約7、8月柿子成銀黃色時做柿餅,成了我們兒時記憶美食。我們老家都嫌它歇田(遮擋陽光、爭搶田地莊家水肥)大部分砍掉了。山林裡還零星分布中油柿子樹,也是比較好吃的,基本上人吃不到,一般是小鳥的美食。柿子嫁接是比較簡單非常易成功。
  • 40天產出3500噸柿餅柿農高價僱人削皮
    眼下,所有柿農都僱來工人加班加點趕製柿餅。  老趙的晾柿房就緊挨著公路,裡面已經掛滿一串串黃中透紅的柿餅,一筐筐剛摘下來的柿子擺在房外,十幾名婦女坐在望不到頭的柿子堆裡,去萼、削皮,也顧不上拉呱。  全村近3萬棵柿子樹全紅了,在接下來的40多天裡,這裡將產出近3500噸柿餅,然後遠銷國內外。  眼下,所有柿農都在加班加點趕製柿餅,削皮費用已經漲到一天80元錢,「再貴也得僱人啊。」
  • 十月的最後一天,閩侯大湖祝您「柿柿」如意!
    今日,縣文化體育和旅遊局、縣旅遊事業發展中心聯合大湖鄉黨委、政府,結合大湖秋季旅遊資源,推出主題為「遊古厝賞秋色 享『柿柿』如意」的2020年閩侯縣美麗鄉村旅遊活動。「柿柿」如意採摘遊助推大湖旅遊業發展結束古厝遊後,當天下午遊客們又來到福州最大的甜柿種植基地——福建綠川康養農業綜合開發有限公司,同有名的江洋甜柿來了一次親密接觸。
  • 令人「桃」醉 「柿柿」如意 「莓」好時光 這裡是初冬仁和最美的風景
    李永忠/攝「柿柿」如意啊喇柿子「露脆秋梨白,霜含柿子鮮。」過去,村民們只是用其製作柿餅,銷往市區,然而這次卻意外走紅,一位偶然路過的工作人員拍下成熟的柿子,一傳十,十傳百,市民們紛紛被美景吸引而來,拍照留念。
  • 「柿柿如意」!歙縣姬川2000多畝燈籠柿熟了
    10月21日,記者走進姬川村,山巒秀美,層林盡染,家家戶戶的房前屋後和坡地上到處是掛著黃澄澄、紅彤彤果實的柿子樹,又厚又大的柿樹葉子有的開始微微泛紅,有的依然翠綠,有的卻像紅楓一樣紅,不同顏色的柿樹葉與紅的黃的柿子相互交織映襯
  • 秋柿最香甜,味甘而氣平,但這些吃法會造成「柿石」引發腸胃不適
    時值霜降前後,各種應季水果令人目不暇接,胃口大開,其中最應節的水果當屬紅彤彤的柿子,在我國很多地方流行著霜降吃柿子的習俗,有「霜降吃丁柿,不會流鼻涕」的說法。柿子的功效柿子除了果實美味之外,柿餅、柿霜、柿蒂、柿葉均可入藥,具有豐富的藥用價值。《本草綱目》言:「柿乃脾肺血分之果也,其味甘而氣平,性澀而能收,故有健脾、澀腸、治嗽、止血之功。」主治燥熱咳嗽、嘴幹出血、口乾口渴、胃熱腸燥、痔瘡出血等症。
  • 「冬至節 好柿到」 2020年富平柿餅銷售啟動儀式在中華郡舉辦
    12月21日,節氣冬至,2020年富平柿餅銷售啟動儀式在中華郡舉辦。記者 馬華莉攝陝西網訊(記者 馬華莉)軟糯香甜的富平柿餅霜色已滿,又到一年銷售季!在富平已經形成「霜降採尖柿、冬至賣柿餅」的傳統。12月21日,節氣冬至, 2020年富平柿餅銷售啟動儀式在中華郡舉辦。
  • 柿柿如意,秋天最美的祝福
    清 陳書 《歲朝吉祥如意圖》中兩個柿子、一朵靈芝象徵「事事如意」因為「柿」諧音「事」,兩隻柿子配上一柄如意象徵「事事如意」。明 朱見深 《歲朝佳兆圖》中柏枝、柿子、如意象徵「百事如意」清 趙之謙 《歲朝清供圖》中百合、柿子、如意象徵「百事如意」
  • 分享一組齊白石大師筆下的「柿」畫,祝大家事事如意
    柿柿如意    柿柿如意    柿柿如意    柿柿如意圖    柿柿如意
  • 柿幹曬好了,周末我們去西山頭買柿幹去
    再上雷峰看喜「柿」——原雷峰柿「柿餅」林國幹  2012年4月,組織「拉郎配」,將我「許配」到雷峰鄉茶豐村兼任「第一書記」。  我與王治平又轉到另外一處曬著柿餅的地方,又有幾位中年婦女,一看到我又贊開了,說這幾年賣柿靠我,而且今年柿餅的價格基本上在每斤15元以上,收入不錯。這才是讓我最高興的事!
  • 秋光正好,好「柿」來了!
    柿葉翻紅霜景秋,碧天如水倚紅樓深秋到了,柿子紅了嶙峋的枝條上掛滿一簇簇火紅的柿子在這寂冷的秋風裡,點亮了荒蕪的山野這個秋天,一起去看一番好「柿」蒼勁的枝幹與火紅的柿子在青藍的群山與綺麗的晚霞下像一幅名家墨畫連秋風也為這番景色駐足朝天—好「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