犀牛被活生生切下犀牛角,得知真相後,眾人紛紛拍手稱讚

2020-12-17 阿良大事件

兩眼觀世界,雙耳聽奇聞,歡迎收看阿良大事件。

在非洲三大巨獸中,最威武的就是犀牛,一身堅固的鎧甲,配上一個尖銳的大角,看起來格外的強壯。

不過由於人類的偷獵,現在犀牛的數量已經開始大大減少,多個亞種的犀牛都已經滅絕。除了偷獵者,動物保護者卻主動鋸掉犀牛角,犀牛角是犀牛身體的一部分,為什麼要殘忍鋸掉呢?得知真相後,眾人紛紛拍手稱讚。

原來沒有了牛角的犀牛,很少會成為偷獵者的目標。動物保護者會在相對安全的手術環境中鋸掉犀牛角,這種方式對於犀牛來說比較殘忍,卻能夠有效的保護犀牛的種群數量。

在非洲的大克魯格地區,一群動物保護者為犀牛們進行外科手術。犀牛被麻醉後,動物保護者會蒙上它們的雙眼,這樣可以減少犀牛的痛苦。犀牛角的構造比較特殊,需要用電鋸才能夠完成手術。一隻大犀牛的長角已經被鋸掉,為了保證萬無一失,它的短角也會被鋸掉。

犀牛角的價格比黃金要高,一個犀牛角就能夠賣到幾十萬人民幣,這麼高的利潤,偷獵者不會放過任何一隻有角的犀牛。不過失去利角的犀牛在面對河馬和大象的時候毫無優勢,根本無力反擊。如果不鋸掉牛角,犀牛很快就會消失。最後工作人員還是選擇了鋸掉犀牛角,實在令人心疼。

不過最讓人痛恨的還是偷獵者,如果沒有他們,犀牛就不會變成這樣,希望他們良心發現,保護剩下的犀牛,對此你怎麼看?

相關焦點

  • 博物館:犀牛角偷獵「新戰場」
    自從有了這一「偷獵」新思路,歐洲各大博物館仿佛成了拓荒前的「美國西部銀行」,從北歐瑞典到南歐西班牙,從西歐葡萄牙到東歐匈牙利,接連發生犀牛角失竊案件。就在歐盟刑警組織發出緊急通告後幾天,羅茜便成為竊賊的囊中之物。深夜,幾名竊賊從伊普斯維奇博物館後門進入館內,擰斷羅茜的犀牛角,同時取走懸掛在陳列柜上方一個黑犀牛頭骨上的兩隻犀牛角。整個偷盜過程不足5分鐘。
  • 孫悟空為何進貢四隻犀牛角給玉帝?西遊記裡犀牛精的後臺又是誰?
    孫悟空為何進貢四隻犀牛角給玉帝?西遊記裡犀牛精的後臺又是誰?  孫悟空為什麼要給玉帝送四隻犀牛角的大禮?孫悟空為什麼開始偏向玉帝了呢?是什麼事情讓他有了轉變?姜子就帶大家一起來看看,從《西遊記》第九十一回到九十二回,孫悟空的遭遇,是怎樣一步步引著孫悟空重新審視評判玉帝與如來的高度,從此心中的天平開始有了大逆轉。
  • 犀牛角的替代品(犀角知識大全 下集)
    現代犀角放大鏡下魚籽紋排列緊密一般認為是在更新世冰期氣候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但是在氣候溫和的草原環境的沉積裡也發現過披毛犀的化石。生活時代大約距今12000~4000年之間。中更新世之前披毛犀一直受到另一種比披毛犀大出一倍的巨型犀牛板齒犀的生存競爭而未能興盛,中更新世之後板齒犀數量減少,披毛犀才得以有了興旺發展的機會,但體型和現生白犀並沒有差異。
  • 亞洲犀牛之蘇門答臘犀牛
    中藥界稱非洲的白犀角和黑犀角為廣角;稱印度犀角為火犀角;婆羅門犀牛角和爪哇犀牛角為水犀角。這也許是因為婆羅門犀牛和爪哇犀喜遊水、怕曬與水的接觸時間比印度犀牛長的原因。亞洲角中關於印度犀牛角的論述較詳細,對爪哇犀牛角和蘇門答臘犀牛角(婆羅門犀牛角)的論述較簡。下面引用《格古日記》的論述:     「蘇門犀之角:古代製作工藝品主要取其前角。角前邊較長而彎弧,後邊短而稍直。加工後呈明黃色或棕黃色。縱剖面有『竹絲紋』,橫剖面(斷面)有『粟紋』,氣味清香。底盤如西瓜籽。」
  • 歐洲各博物館犀牛角接連遭竊 防盜系統形同虛設
    奧芬博格博物館的一隻犀牛頭標本的兩隻角被竊賊用錘子砸下偷走  防盜系統形同虛設 亞洲市場叫價不菲盜賊的目標不是金銀珠寶,也非古董名畫,而是一種動物的鼻子犀牛角。傳說犀牛角能治百病,因而貴比黃金。去非洲獵取,風險大,成本高;而歐洲大多數博物館疏於防範,顯然是「捷徑」。  價值堪比黃金  羅茜是頭印度犀牛,死於上世紀末或本世紀初。1907年,倫敦自然歷史博物館把它製成標本送到伊普斯維奇博物館,並成為該館標誌。
  • 安陽一社區自製灑水車 路過市民紛紛拍手稱讚
    看到灑水車在街道上作業,路過的市民紛紛拍手稱讚。   世紀花園社區主任王運梅告訴記者,秋季多風易揚塵,為了給居民營造一個優美、舒適、宜居的生活環境,更好地開展大氣汙染防治工作,社區工作人員每天都會在管轄路段灑水,但工作量比較大,新的灑水車價格又昂貴,且對於一些小街小巷,這些灑水車的身軀顯得過於龐大。通過創造性開展工作,王運梅自製了一輛灑水車。
  • 犀牛角的種類及鑑別方法
    它們只長有一個牛角,且很少長過12英寸(30釐米),而雌性犀牛的牛角更短,但它們的犀牛角底部可寬達6英寸(15釐米)。印度大犀牛肩高可達5.5 英尺(1.7米),體重超過4000英磅(1800千克)。鑑別方法之一就是看犀牛角,印度犀牛頭部長有一隻角,而非洲犀牛(白犀牛和黑犀牛)則長有兩隻角。
  • 犀牛角做的扇子已經破了,禪師卻要侍者還他原來的犀牛
    -842),俗姓李,年長出家,依本郡雲琮禪師落髮受具足戒,後參馬祖道一禪師得法,並成其為法嗣。開悟後,齊安禪師住持杭州鹽官(今浙江海寧西南鹽官鎮)海昌院。古時以犀牛角做扇子骨架,當時鹽官齊安國師豈有不知道犀牛扇子已破,故意問侍者,侍者回答說:「扇子已經破了。」看他古人十二時中常在其中撞著磕著。鹽官齊安國師說:「扇子既然破了,還我犀牛兒來!」請問他要犀牛兒幹什麼?不過是為了考驗學人知道有無落處(歸宿)。
  • 迷你世界:低齡玩家的大福音,小馬寶莉回憶殺,玩家紛紛拍手稱讚
    迷你世界:低齡玩家的大福音,小馬寶莉回憶殺,玩家紛紛拍手稱讚說到沙盤類遊戲,自然而然就會讓人聯想到迷你世界。最近迷你世界因為版本的更新,又迎來了一波熱度。確實,能夠將回憶與遊戲相結合,又怎能不值得稱讚呢?以上就是今天的全部介紹了,更多好玩的分享請期待下一次吧。
  • 【知識】犀牛角的種類及鑑別方法
    它們只長有一個牛角,且很少長過12英寸(30釐米),而雌性犀牛的牛角更短,但它們的犀牛角底部可寬達6英寸(15釐米)。印度大犀牛肩高可達5.5 英尺(1.7米),體重超過4000英磅(1800千克)。  印度犀牛和非洲犀牛很容易就能區分出來。鑑別方法之一就是看犀牛角,印度犀牛頭部長有一隻角,而非洲犀牛(白犀牛和黑犀牛)則長有兩隻角。
  • 上海海關大數據「鎖定」走私犀牛角
    據悉,這是今年以來上海海關在空港渠道查獲的多批犀牛角中的一件。今年以來,上海海關在空港渠道已經查獲多批走私犀牛角,除了浦東機場海關近期查獲的黑犀牛角切塊,虹橋機場海關累計查獲8個犀牛整角,24個角製品,合計12.64千克。
  • 2017年度野生動物攝影大賽結果出爐,一頭被割角犀牛的照片拿了大獎
    南非攝影師Brent Stirton為了揭露環境犯罪的現實,深入調查非洲當地的犀牛角非法交易活動,冒險拍下了被割角犀牛痛苦臥地這觸目驚心的一幕。為了得到這張照片,他親臨了不下30個犯罪現場,表示整個過程都令人絕望,「我對攝影記者的工作有點失去信念,因為你在某種程度上失去了對人性的信心。」
  • 熊孩子「故意」朝女生腹部打一拳,寶媽得知後,處理引眾人稱讚
    熊孩子「故意」朝女生腹部打一拳,寶媽的處理引眾人稱讚 事情是這樣的,這個女孩在食堂阿姨那買了煎餅果子,也不知道為什麼就被盯上了,好好地走在路上,突然就被熊孩子「故意」朝腹部打了一拳。
  • 老農花式切西瓜,顧客看了拍手稱讚,生意好到爆
    老農花式切西瓜,顧客看了拍手稱讚,生意好到爆炎炎夏日,我們都很喜歡吃冰鎮的東西吧?每到夏天,小編家樓下的超市都會賣雪糕賣到脫貨,現在的家庭為了少下樓買雪糕,經常是一箱一箱地買回家吃,從這兒,大家就能看出來,雪糕有多受歡迎了。
  • 『無論你們賣不賣,我們不買』 南非華人籤名抵制犀牛角
    2017年11月,南非華人社區在華人野生動物保護志願者的組織下,積極開展野生動物保護活動,籤名承諾抵制犀牛角貿易,為中國正面形象國際發聲。 ©️中南屋犀牛盜獵和犀牛角走私一直是南非的熱點社會問題。在南非,平均每8小時就有一頭犀牛被盜獵。在國際上,最大的犀牛角消費國是越南。
  • 馬來西亞最後一頭蘇門答臘犀牛死亡後,科學家或用其組織和細胞克隆它
    該項研究的負責人之一、醫學博士穆罕默德·洛克曼·賓說,這個過程與克隆技術類似,目的是利用老犀牛的細胞生下一個新嬰兒。「在這3頭犀牛(馬來西亞最後的倖存者)死亡之前,我們得到了它們的細胞,這些細胞仍然存活——這就是為什麼我很有信心。」洛克曼博士表示,「如果你沒有任何細胞,或者我們只有不再活著的組織,我們就不能做任何事情。我們只能把它放在一本書或博物館裡。
  • 犀牛會消失都是人類害的,你良心不會痛嗎?
    活動現場發布了野生救援全新保護犀牛公益廣告《收藏的真相》。著名文化學者、觀復博物館創始人馬未都出席了活動,暢談他前往南非參與犀牛保護的經歷,呼籲大家以生態旅行代替收藏犀牛角,保護日益瀕危的犀牛。同日,《時尚旅遊》雜誌舉辦的「為它去旅行」公益攝影展宣布開展,該展覽將在北京祥雲小鎮時尚廊於 9 月 25 日正式對公眾開放。
  • 中國野生犀牛消亡史:唐宋以後的人們為何見不到犀牛了?
    儘管專家在「蘇丹」死後取下部分遺傳物質,希望通過先進技術利用南方白犀牛作為代理孕母,進而達到復育目的。但理論上來說,這一物種的滅絕已經進入倒計時。目前全世界僅存5種犀牛:黑犀牛、白犀牛(分為南方亞種和北方亞種)、印度犀牛、蘇門答臘犀牛、爪哇犀牛,除南方白犀牛亞種外,其他犀牛種類都處在瀕臨滅絕的邊緣,尤以爪哇犀牛數量最少(50多頭)。
  • 全世界僅剩三頭,它們是世界上最孤獨的犀牛
    北方白犀牛瀕臨滅絕的背後,是非洲日益猖獗的犀牛角盜獵。據國際野生物貿易研究組織(TRAFFIC)統計,在過去的4年中,每年都有1000頭以上的犀牛在南非被獵殺,而這只是犀牛在全世界範圍內遭遇的縮影。 其實,犀牛角跟人類的指甲成分類似,就是一些角蛋白,並沒有特別的藥用價值。也就是說,吃犀角粉還不如啃手指甲來得方便!自1993年起,我國已取消了犀牛角的藥用標準,並明令禁止含犀牛角成分的藥品貿易。雖然犀角跟指甲成分相近,但盜獵犀牛角對犀牛來說可不是「剪掉指甲」這麼簡單。因為取犀角跟取象牙一樣,需要剜掉整個面部。
  • 鴕鳥蛋、鴕鳥羽毛和犀牛角
    然而1915年,一次世界大戰爆發了:原本時尚高雅的羽飾帽子,仿佛一夜間變得不合時宜,淑女們紛紛脫下長裙,洗淨鉛華,換上便捷樸素的制服,奔上救護、軍工生產和維持交通秩序等需要的崗位,鴕鳥羽毛這種「上不得班、擠不得車」的飾品,剎那間就和那些誇張的女帽一起被時代所淘汰,且在戰爭結束後也再未能復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