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知名商圈賞析 | 哈爾濱中央大街

2020-10-13 濟南高樓迷老K

本文為濟南高樓迷老K旗下帳號「泉城商業咖」首發

撰文:七老爺

中央大街,是哈爾濱最著名的一條商業街,這條大街的形成,要追溯到1898年,至今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

為了敘述方便,筆者先簡單介紹一下哈爾濱。

哈爾濱,古稱上京、會寧府、濱江,別稱冰城,是一座從來沒有過城牆的城市,素有「東方巴黎」與「小莫斯科」之稱。哈爾濱的城市名,來自「哈魯濱」,滿語譯為「漁網」,據說數百年前,是滿人的捕魚區。

目前的哈爾濱,包括9個市轄區、2個縣級市與7個縣。這裡只說一下9個市轄區,分別是道裏區、南崗區、道外區、平房區、松北區、香坊區、呼蘭區、阿城區、雙城區。傳統的哈爾濱主城,是南崗區、道裏區、道外區、香坊區這四個區,都在松花江的南岸,與哈爾濱的松北新區隔江相望。哈爾濱冰雪大世界,就在松北新區。

中央大街,位於道裏區,北起松花江畔的防洪紀念塔廣場,南接新陽廣場,長1400米。中央大街的地鐵站,預計要在2021年才會開通,現在可以乘坐公交車前往。

中央大街舊稱中國大街,是哈爾濱西洋風情的所在,被譽為「亞洲第一街」。它的歷史,最早可以追溯到1898年,這一年,哈爾濱開始大規模的修築鐵路和進行城市建設。

原來的城市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到處都是荒涼低洼的草甸子,運送修鐵路的器材的馬車,在泥濘中開闢出了一條土路,很多哈爾濱人移居至此,到1900年,便形成了中國大街,意為中國人住的大街。

1924年,俄國工程師為中央大街鋪上了方石。這些用花崗巖雕鑄的方石,長18釐米,寬10釐米,尺寸如同俄式小麵包,不但整齊漂亮,而且十分耐用,據專家測算,這些方石,可以使用二百年以上。但方石的造價,卻非常昂貴,一塊方石要一塊銀元,夠一個窮人吃一個月的飯。

1928年,中國大街,正式更名為中央大街。

這張圖片中,可以清楚的看到中央大街地面上的方石,非常整齊美觀。

中央大街建有歐式與仿歐式建築71棟,匯集了西方的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新藝術運動這四種建築風格。中央大街及其周邊,有市保護建築36座,僅在中央大街上就有19座。其中比較出名的建築,有新藝術建築派的馬迭爾賓館,還有巴洛克建築風格的遊客服務中心(原教育書店)等。

其中最出名的,無疑是馬迭爾賓館。

馬迭爾賓館,始建於1906年,「馬迭爾」這三個字,是俄文的音譯,意為現代的、摩登的、時髦的。馬迭爾賓館的創始人,是俄籍猶太人約瑟·開斯普,他原本是沙俄軍隊裡的一名士兵,日俄戰爭後,他留在哈爾濱,靠經營珠寶發財,投資建設了這座賓館。

1933年,約翰.開斯普的小兒子,被綁架殺害,心灰意冷的他,於1934年離開哈爾濱,去了法國巴黎,在1935年病逝。

1946年,哈爾濱解放後,馬迭爾賓館更名為中共中央東北局招待處,後來又幾易其名,於1987年恢復原名。

馬迭爾賓館,作為那個年代,哈爾濱最高檔、奢華的酒店之一,吸引了包括宋慶齡、埃德加·斯諾、郭沫若等很多歷史人物入住,調查九一八事變的國聯調查團,也曾在此下塌。

現在的馬迭爾賓館,不只提供住宿,還附帶西餐廳、冷飲廳等,另外還開發了馬迭爾冰棍品牌。

馬迭爾冰棍,具有「甜而不膩,冰中帶香」的特點,其牛奶、雞蛋的投放比例,遠比普通冰激凌更高。

距離中央大街不到1公裡的地方,就是同樣位於道裏區的哈爾濱著名景點聖索菲亞大教堂。

聖索菲亞大教堂,是一座始建於1907年的 拜佔庭風格的東正教教堂,教堂內部現作為哈爾濱市建築藝術博物館使用。該教堂最初為沙俄軍隊修建的一座隨軍教堂,後經過兩次重建,成為當時遠東地區規模最大的東正教教堂。

1400米的中央大街上,布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場、品牌專賣店與餐廳。主要的大型商業項目,有金安國際購物廣場、中央商城、悅萃廣場等,周邊有麥凱樂、新一百等商場。

金安國際購物廣場,建築的外觀很有特色,面積大約有6萬多平方米。這裡有一家北京華聯超市,可以買些哈爾濱與東北特產。其他主要的品牌,有Zara、H&M、Champion、Aape、GUESS、UGG、EVISU等,基本都是些常見的快時尚與潮牌。餐飲方面,除了部分黑龍江當地的餐飲品牌外,多是些探魚、姜虎東白丁烤肉、星巴克、吉野家、鹿角巷、哈根達斯等一二線城市常見的品牌。

金安國際購物廣場北邊的小路,是西九道街。

順著西九道街向東走二百多米,就可以來到與中央大街幾乎平行的另一條南北走向的大馬路——尚志大街,再向南走一點,便可以看到坐落在馬路東側的哈爾濱第二大奢侈品賣場—麥凱樂。

麥凱樂與新瑪特一樣,都是起源於大連的大商集團的商號。現在國內有六家麥凱樂,分別是大連總店、大連西安路店、大連開發區店、青島總店、青島黃島店、哈爾濱總店。麥凱樂的奢侈品品牌進駐情況,在哈爾濱僅次於卓展購物中心,進駐的奢侈品品牌包括Tod's、Hugo Boss 、Max Mara、Salvatore Ferragamo 、Hogan、MICHAEL KORS等。

中央大街商圈,不只有很多商店、專賣店,還有許多美食,這裡筆者推薦其中幾家。

老廚家:全名「老廚家道臺食府」,這是一家吃東北菜的老字號餐廳,在哈爾濱有好幾家分店。哈爾濱道臺府,也叫濱江關道衙門,是清朝末年,哈爾濱的最高行政機構。

這家店的歷史,得從1885年說起。

當時在北京東城的東華門大街,有家酒店開張,店名為「真味居」,店主名叫鄭興文,1920年,鄭興文從北京來到了哈爾濱,出任濱江關道膳長。1922年,鄭興文跟他的兒子,在哈爾濱開設私家菜館,把官膳與民間風味結合,被食客稱為「老廚家」。1938年,第一代老廚家關門。

2000年,老廚家第四代傳人的兄弟倆,重新豎立起了這塊品牌。這家餐廳的推薦菜,有鍋包肉、地三鮮、油炸冰棍、啤酒魚等。

華梅西餐廳:哈爾濱華梅西餐廳,與上海雅克紅房子西餐廳、北京馬克西姆西餐廳、天津起士林大飯店並稱為中國四大西餐廳,餐廳以俄式西餐為經營重點,兼營法式與意式菜系。

1925年,俄國人楚吉爾曼,在哈爾濱西八道街上,創建了一家俄式西餐廳,當時餐廳的經營面積,只有70多平米,主要經營俄式西餐與茶食小吃。後來餐廳幾易其主,於1959年改制為國營企業,遷到現在的中央大街112號,改為華梅西餐廳。

現在的華梅西餐廳,營業面積1500平方米,有員工120人,餐廳的裝潢,充滿了俄式風格。

這家店的推薦菜,有罐燜牛肉、紅菜湯、槽子麵包切片、俄羅斯田園沙拉等。

老味燒烤:哈爾濱很火的燒烤店,主要推薦菜有蒜苔羊排、煉乳麵包、牛肋條、蜜汁梅肉、乾巴串等。

壹家海派老火鍋:哈爾濱最高檔的火鍋之一,推薦菜有養生豬肚雞鍋、芝士蝦球、現炸酥肉等。

本次國內知名商業項目賞析就到這裡,歡迎關注!

相關焦點

  • 哈爾濱中央大街(圖)
    瀕臨美麗的松花江畔的中央大街是這座名城最突出的代表。中央大街北起松花江畔的防洪紀念塔,南至經緯街,全長1450米,寬21.34米,其中車行方石路寬10.8米。中央大街西至通江街,東至尚志大街,佔地面積94.05公頃的區域範圍內,為中央大街歷史街區。2005年被國家建設部評為《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2006年被哈爾濱市政府定為《哈爾濱十大城市名片》之一。
  • 國內旅遊:哈爾濱「中央大街」——歷史悠久的魅力之都
    國內旅遊:哈爾濱「中央大街」——歷史悠久的魅力之都不同於南方柔情似水的細膩,身為東北美景代表的哈爾濱是豪放與不羈的。冬天的哈爾濱給我的感覺就有一種「千裡冰封,萬裡雪飄」的大氣凌然,是一種灑脫的不受拘束的感覺。
  • 哈爾濱中央大街
    咍爾濱中央大街舊稱中國大街,是哈爾濱西洋風情的所在,是哈爾濱的名片。這條大街的形成,要追溯到1898年。19世紀末20世紀初沙皇俄國為攫取中國東北資源,稱霸遠東地區而修建的中東鐵路,是一條「丁」字形鐵路。
  • 徜徉在哈爾濱中央大街步行街
    炎炎夏日,拋卻塵埃的攪擾,平心靜氣地來到北國冰城,天鵝項下的明珠,東方小巴黎哈爾濱,徜徉於哈爾濱的標誌,百年老街的哈爾濱中央大街步行街,儘管身在國內,卻能依偎異國風情。大批俄國人湧入哈爾濱,在&34;兩側大興土木,開商店、建舞廳、蓋酒吧、設餐館、銀行、藥鋪……英國的呢絨、俄國的毛皮、日本的棉布、德國的藥品、美國的食品、罐頭、瑞士的鐘表等等洋貨雲集。1925年,中國政府收回了哈爾濱的市政政權,於1928年7月將&34;改稱&34;,延續至今。來到中央大街步行街,眼睛不僅要平視,還要注意腳下,因為整條中央大街由方石鋪成,稱為「麵包石」 最具特色。
  • 哈爾濱中央大街:彰顯城市歐陸風情
    1986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將中央大街步行街確定為保護街路,1997年將其改造成全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作為全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街、首個開放式、公益型的建築藝術博物館、國家AAAA級旅遊景區,中央大街兩側薈萃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中主義、拜佔廷、新藝術運動以及古典主義等不同風格的近代建築,是哈爾濱的標誌性街區、城市名片和哈爾濱人最喜愛的休閒、購物活動場所,更是國內知名的旅遊勝地、建築藝術長廊。
  • 鑑賞:中國頂級步行街之哈爾濱中央大街商業街
    那些沒有去過歐洲國家的人,可以不出國門就可以,通過中央大街領略這些國家的建築風格特色。哈爾濱中央大街是哈爾濱的突出代表和顯著標誌。1986年,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將 中央大街步行街確定為保護街路,1997年6月1日將其改造成全國第一條 商業步行街。1998年,中央大街步行街獲得了「全國百城萬店無假貨示範街」、「全國青年文明號」示範基地等榮譽稱號。
  • 哈爾濱中央書店:中央大街上的文化燈塔
    乾淨的地板,敞亮的空間,一排排咖啡色的書架上整齊擺放著不同門類的圖書,牆壁上懸掛著世界各國圖書館的照片,即便是走進哈爾濱中央書店短暫停留的遊客也會感到欣喜和舒適。「目前,很多旅行社都已經自發地將中央書店列入哈爾濱旅遊的行程中,作為一個文化景點帶領中外遊客進來參觀、體驗。」哈爾濱中央書店總經理韓曉光動情地說。
  • 哈爾濱中央大街美食地圖【手繪版】
    哈爾濱這座歷史悠久的北方名城同時也是中國十大美食城市之一來到最繁華的中央大街不但要玩好,更要吃好!說起來中央大街上美食眾多走過路過經常錯過於是,噹噹當第一版中央大街(哈爾濱)美食地圖出爐嘍~走在中央大街上來一根馬迭爾冰棍,邊走邊吃一塊敦實的馬迭爾麵包鬆軟又嵌著葡萄乾就像中央大街的石塊一樣滿載回憶……
  • 航拍全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哈爾濱中央大街
    今天,我們百家號:圖報將通過一組航拍鏡頭,帶你看看全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哈爾濱中央大街。上圖中你看到的這一幕,即為全國第一條商業步行街——哈爾濱中央大街的航拍一角。從空中俯瞰,哈爾濱中央大街充滿了異域風格,與國內大多數步行街都不太一樣!其實,這就是哈爾濱中央大街的特色之一。
  • 哈爾濱中央大街的麵包方石
    哈爾濱中央大街是一條馳名中外的一條步行街,最早在1900年沙俄建設中東鐵路時形成,始稱中國大街,1925年更名為中央大街。這條大街南起經緯街,北至松花邊,共有一類保護建築5棟,二類保護建築17棟,三類保護建築14棟,大街總共全長1450米。
  • 哈爾濱中央大街:見證百年繁華
    哈爾濱中央大街,甭管來沒來過,都是盛名在外。雖然被現代化的高樓大廈所包圍著,但還是有大量的遊客慕名而來。中央大街上,除了賣索羅斯進出口商品,還有哈爾濱的特產紅腸、大列巴、格瓦斯等的門店,還有各類現代商業和金融機構。百年中央大街是哈爾濱歷史的縮影,哈爾濱的獨特建築文化和哈爾濱人的歐式生活,都在這裡有著明顯的體現。
  • 哈爾濱中央大街步行街簡介
    中央大街始建於一八九八年,初稱"中國大街"。一九二五年被改稱為"中央大街",後發展成為全市最為繁華的商業街,沿襲至今。她北起松花江防洪紀念塔,南至經緯街,全長1450延長米,寬21.34米。其中車行方石路為10.8米寬。全街建有歐式及仿歐式建築71棟,並匯集了文藝復興、巴洛克、折衷主義及現代多種風格保護建築13棟。
  • 哈爾濱中央大街:百年老路舊商鋪,步步重遊有感觸
    important}作者:李欣桐哈爾濱中央大街一個讓步步覺得熟悉又陌生的地方長大後在街上拿照片比對尋找留下的歷史痕跡本期的視頻故事多多,和小編一起聽她訴說(點擊可觀看)回顧中央大街の由來19世紀末,戰鬥民族修建中東鐵路到了哈爾濱順道開闢了一條給中國人住的「中國大街」與中國人分享他們的建築特色
  • 旅遊景點:走進哈爾濱中央大街
    哈爾濱在電視上出現的頻率越來越多了,這讓我對哈爾濱充滿了好奇,今天我們就一起走進哈爾濱吧。中央大街是非常出名的一個景點,來到中央大街千萬不要忘記嘗一下非常正宗的俄式西餐,還有非常著名的馬迭爾冰棍。在這條街上有很多超過一百多年的歷史的商業薈萃樓,有很多非常經典的一些歐式建築物,這裡也有很多各種各樣的商店,晚上的時候這裡整條街都是五顏六色的燈光,非常的漂亮,是到哈爾濱必須遊玩的一個景點。中央大街的北面是松花江畔的防洪紀念塔,在這條街上有很多文藝復興和巴洛克等很多風格的歐式建築物,充滿了非常浪漫的氣息。在冰雪節的時候大道上還有很多非常有趣的冰雕,我們都可以和他們合影。
  • 哈爾濱中央大街附近的美食老店
    冬天哈爾濱又進入旅遊季了,很多人會去中央大街。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體驗,你的外地朋友來哈爾濱幾乎都回去中央大街,當他們問你附近有什麼好吃的?我們腦海裡空空如也,感覺附近真心沒什麼好吃的。洛洛這次總結幾個中央大街附近好多年的老店,當然它們要帶鍋包肉,我們哈爾濱的特色美食。商場裡那些餐廳咱就不說了。毛毛燻肉大餅感覺很久沒來呢,確實是中央大街附近值得推薦的餐廳,有哈爾濱特色的菜,還有罐蝦罐牛肉什麼的俄式的菜。
  • 值得去的地方——哈爾濱中央大街
    中央大街始建於1898年,最開始叫「中國大街」,這條由方形花崗巖鋪就的路面經過百年的洗禮,顯得愈加密實而精巧。在夜晚,中央大街的大門展現出了獨特的魅力。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歷史進程造就了哈爾濱建築風格的多樣性。
  • 中國的歐陸風情步行街——哈爾濱中央大街
           "沒有到過中央大街,就不能說來過哈爾濱"。被稱為「亞洲第一街"的中央大街,一百多年來,不僅是一條老街、步行街,更是建築藝術博覽街,中央大街曾被授予"國家人居環境範例最高獎"。
  • 哈爾濱中央大街看遊人
    國慶節期間在哈爾濱中央大街,看看風景,看看遊人,這些旅遊者和我們一樣,邊吃邊看,尤其是吃到了馬蒂爾的冰棍,爽啊!  站在中央大街入口,看到這樣的人流真不想進去  中央大街的標誌  中央大街的介紹圖
  • 漫步松花江畔,仰望防洪紀念塔,穿越中央大街,這裡是哈爾濱
    哈爾濱是一座具有歷史的城市,其建立離不開鐵路和火車。其正式開始建城,源於近代一八九六年的不平等條約《中俄密約》中的關於中東鐵路的建設。一八九八年四月俄國工程師希特洛夫斯基率特別考察隊到哈爾濱,他建議把中東鐵路與其南滿支線的交點設在位於松花江與其支流阿什河之間的三角地帶,他們選擇在附近只有一個小漁村的荒原建火車站。所以是先有了火車站,後有了哈爾濱這座城市。
  • 記錄流年,記住鄉愁:哈爾濱中央大街
    如果你是生活在別處的哈爾濱人,你魂牽夢繞的思念裡 ,一定蜿蜒著一條大街——中央大街。如果你是哈爾濱旅人和過客,你也一定會到奔赴這個著名的網紅打卡地——中央大街走走停停,體會恍若穿越時空置身異國的感受。1898年,哈爾濱開始大規模地修築鐵路和建設城市,來自關內及鄰省的勞工大量湧入哈爾濱,原沿江地段是古河道,儘是荒涼低洼的草甸子,運送鐵路器材的馬車在泥濘中開出一條土道,這便是中央大街的雛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