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年)

2020-12-11 人民網體育

原標題: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年)

  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於發展冰雪運動的總體部署和要求,為加快冰雪場地設施建設,推動冰雪運動的普及和提高,促進冰雪產業發展,實現「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目標,根據《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 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辦發﹝2014﹞46號)和《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制定本規劃。

  一、規劃背景

  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成功申辦,極大地激發了人民群眾參與冰雪運動的熱情,為我國冰雪運動發展創造了歷史機遇。但目前冰雪場地設施數量少、規模小、服務水平不高,與我國冰雪運動發展需要不相適應,與冰雪運動發達國家存在較大差距。據統計,截至2015年底,全國共有滑冰場館200餘個;滑雪場地500餘座,雪道面積約3000萬平方米,雪道長度約1000千米,其中約五分之四的雪場的雪道面積不足5萬平方米。

  加快規劃建設冰雪場地設施是辦好2022年北京冬奧會、提高我國冰雪競技水平的重要基礎,是普及冰雪運動、發展冰雪產業、實現「3億人參與冰雪運動」的基本保障,是滿足人民群眾不斷增長的體育需求、推動全民健身和全民健康深度融合、建設健康中國和體育強國的重要內容。

  二、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按照 「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加快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調動全社會力量共同參與,增加供給、提高質量,為冰雪運動在全國蓬勃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二)基本原則

  普及推廣、服務群眾。以普及冰雪運動、發展冰雪健身休閒為重點,積極建設各類冰雪場地設施,滿足廣大人民日益增長、不斷升級的冰雪運動需求。

  因地制宜、綠色發展。根據自然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合理布局,錯位發展。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制度,節約集約利用資源,切實保護生態環境,充分發揮地區優勢,科學開展冰雪場地設施建設。

  政府引導、多方參與。充分發揮政府在冰雪場地設施發展中的引導作用,注重多部門聯動。充分調動社會力量積極參與冰雪場地設施建設運營,合力推進冰雪場地設施發展。

  統籌推進、創新發展。立足全局、系統謀劃,統籌區域冰雪場地設施建設。創新冰雪場地設施建設運營理念,提高場地設施利用率,形成良性循環。

  (三)建設目標

  到2022年,全國滑冰館數量不少於650座,其中新建不少於500座;滑雪場數量達到800座、雪道面積達到10000萬平方米、雪道長度達到3500千米,其中新建滑雪場不少於240座、雪道面積不少於7000萬平方米、雪道長度不少於2500千米。全國冰雪場地設施有效供給極大提升,經濟社會效益明顯提高,初步形成布局合理、類型多樣、基本滿足需求的冰雪場地設施網絡。

  三、主要任務

  (一)統籌規劃建設

  各地要在自然資源調研和評估基礎上,按照「引領帶動、三區協同、多點擴充」的冰雪運動發展導向,以京津冀重點建設為引領,以東北地區穩步建設為基礎,以西北、華北地區加快建設為支撐,以南方地區合理建設為擴展,全面推進我國冰雪場地設施規劃建設。

  京津冀地區以冬奧會為契機,建設一批能承辦高水平、綜合性國際冰雪賽事的場館。東北地區要在現有基礎上擴大規模、提高質量,穩步推進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華北和西北地區重點建設一批以健身休閒為主的冰雪場地設施。西南和華東地區要因地制宜利用區內冰雪資源修建冰雪場地設施。南方城市地區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建設一批室內滑冰場地。

  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要依據有關規劃,注重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加強與旅遊、休閒、住宅、商業等項目的融合,為參與冰雪競賽、健身、培訓、體驗的群體提供配套服務,拉長服務鏈,把冰雪場地設施打造成為以冰雪為主題、功能豐富、配套齊全、可經營性強、充滿市場活力的服務性實體。

  (二)加快滑冰場地建設

  積極推動滑冰館建設。鼓勵城區常住人口超過50萬的城市根據自身情況建設公共滑冰館,有條件的城市應至少建設1片61m×30m冰面的滑冰館。鼓勵有條件的學校建設滑冰館。依託現有滑冰訓練基地和大型體育場館群,結合大型體育場館功能完善和城市發展規劃,建設可承辦高水平冰上運動競賽表演的滑冰館。

  推廣室外天然滑冰場和建設可拆裝滑冰場。有條件的地區要充分利用江、河、湖等水域資源建設天然滑冰場。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和學校在冬季澆建冰場。鼓勵在公園、校園、廣場、社區等地建設可拆裝式滑冰場。

  維修改造現有滑冰場館。支持現有的滑冰館進行改擴建增容,提升設施配置和功能。鼓勵對舊廠房、倉庫、老舊商業設施等進行改造,改建成滑冰場地。改造修繕各級滑冰訓練基地,完善功能,滿足各級運動隊訓練併兼顧群眾健身需求。

  (三)推動滑雪場地建設

  有條件的地區要依託氣候、地貌和生態等自然資源因地制宜建設滑雪場地。鼓勵和支持建設雪道面積大於5萬平方米的滑雪場。鼓勵現有滑雪場完善場地配套服務設施,支持有條件的滑雪場進行改擴建增容,完善設施功能,提升服務水平。

  (四)鼓勵冰雪樂園建設

  有條件的地區要利用公園、城市廣場等公共用地,建設以冰雪遊憩活動為主的室內外冰雪樂園,滿足公眾參與冰雪、體驗冰雪需求。鼓勵仿真冰雪和模擬設施的市場應用。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由體育部門、發展改革部門、工業和信息化部門、財政部門、國土資源部門、住房城鄉建設部門、旅遊部門牽頭,相關部門共同參與的冰雪場地設施建設工作機制,及時協調解決規劃落實過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以資源節約、環境友好、生態低碳為目標,健全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與管理標準體系,科學制定冰雪場地設施建設、管理和服務標準,合理布局冰雪運動場地設施。加強和完善冰雪場地設施統計工作,建立科學、統一、全面、協調的統計調查制度和信息管理制度。各地應對照本規劃,對過去在特定環境和時期制定的與冰雪運動發展不相適應的相關政策文件進行有效梳理,加快制定本地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或實施方案,做好冰雪場地設施建設需求的自然資源調查和評估工作,確保責任落實到位、建設任務順利推進、規劃目標如期實現。

  (二)健全投入機制

  統籌利用現有資金渠道,對公共冰雪場地設施建設給予必要支持。推廣和運用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等多種模式,吸引社會資本共同參與冰雪運動設施建設運營。進一步健全政府購買公共體育服務的體制機制。鼓勵金融機構在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的基礎上拓展冰雪領域金融服務新業務,支持冰雪場地設施發展。支持符合條件的冰雪用品和場館運營企業進入資本市場或發行債券。鼓勵支持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創業投資基金及各類投資機構加大對冰雪場地設施建設的投資力度。繼續擴大對外開放,鼓勵境外資本投資冰雪場地設施建設。

  (三)完善土地政策

  積極保障冰雪產業發展用地空間,引導冰雪產業用地控制規模、科學選址,並納入地方各級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中合理安排。規劃新增建設用地規模優先保障服務冬奧會的場館建設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用地。對符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城鄉規劃、環境保護規劃等相關規劃的重點冰雪場地設施建設項目,各地應本著應保盡保的原則,及時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加快辦理用地審批手續,積極組織實施土地供應。在符合生態環境保護要求和相關規劃的前提下,對使用荒山、荒地、荒灘及石漠化土地建設的冰雪項目,優先安排新增建設用地計劃指標,出讓底價可按不低於土地取得成本、土地前期開發成本和按規定應收取相關費用之和的原則確定。對復墾利用垃圾場、廢棄礦山等歷史遺留損毀土地建設的冰雪項目,各地可按照「誰投資、誰受益」的原則,制定支持政策,吸引社會投資,鼓勵土地權利人自行復墾。政府收回和徵收的歷史遺留損毀土地用於冰雪項目建設的,可合併開展確定復墾投資主體和土地供應工作,但應通過招標拍賣掛牌方式進行。鼓勵基層冰雪場地設施共建共享,利用城市公園、郊野公園、城市空置場所等建設冰雪場地設施。利用現有山川水面建設冰雪場地設施,對不佔壓土地、不改變地表形態的,可按原地類管理,涉及土地徵收的依法辦理土地徵收手續。對選址有特殊要求,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市、集鎮和村莊建設用地指標以外的重大冰雪場地設施建設項目,可按單獨選址項目安排用地。實行差別化供地,對非營利性的冰雪運動項目專業比賽和專業訓練場(館)及其配套設施,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可以劃撥方式供地;不符合劃撥用地目錄的,應當有償使用,可以協議方式供地。修建冰雪運動場地及配套的服務設施用地,按照建設用地管理,辦理建設用地審批手續。

  (四)落實優惠政策

  按照現行體育場館房產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政策,冰雪場地的房產、土地符合體育場館減免稅條件的,可以享受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優惠。確保冰雪運動場所的水、電、氣、熱價格按不高於一般工業標準執行。

  (五)抓好安全監管

  加強對冰雪場地設施的安全監管制度,體育部門應定期對冰雪場地救護設施及安全管理制度等進行檢查,質檢部門要加強冰雪場地客運索道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引導保險公司根據冰雪運動特點開發冰雪場地責任保險、滑雪人身意外傷害保險、冰雪場地設施財產保險等產品,鼓勵具備條件的單位和個人購買運動傷害類保險。

(責編:胡雪蓉、楊磊)

相關焦點

  • 北京市體育設施專項規劃(2018年—2035年)
    1.3 規劃依據  1.3.1 國家規劃及政策文件  1.《體育強國建設綱要》  2.《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  3.《關於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  4.《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  5.
  • 2020-2026年中國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
    《2020-2026年中國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市場現狀調研分析及發展趨勢報告》在多年體育場地設施建設行業研究的基礎上,結合中國體育場地設施建設行業市場的發展現狀,通過資深研究團隊對體育場地設施建設市場資訊進行整理分析,並依託國家權威數據資源和長期市場監測的資料庫,對體育場地設施建設行業進行了全面
  • 四川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規劃(2017-2022)(徵求意見稿)
    日前,四川省環保廳印發四川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規劃(2017-2022)(徵求意見稿)。全文如下:  關於公開徵求《四川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規劃(2017-2022)》(徵求意見稿)意見的公告  根據《四川省固體廢物汙染環境防治條例》(四川省第十二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公告第6號)第二十九條規定,四川省環境保護廳組織起草了《四川省危險廢物集中處置設施建設規劃(2017-2022)》(徵求意見稿
  • 多方喜訊,為冰雪教裝帶來騰飛的機遇
    目前,全國各地的配合行動已經迅速出現:2018年,多所體育類高校設立冰雪專業並擴大招生規模;首都體育學院今年將擴招200名體育師範生,儲備師資力量;有的傳統體育院校要求本科生人人都要上冰雪,人人掌握一項冰雪技能,為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儲備力量。
  • 《江西省冰雪運動產業發展規劃(2019-2025)》的通知
    根據《冰雪運動發展規劃(2016—2025年)》《全國冰雪場地設施建設規劃(2016—2022年)》《「帶動三億人參與冰雪運動」實施綱要(2018-2022年)》《江西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的實施意見》等文件精神,結合本省實際,特制定本規劃。本規劃實施時限為2019—2025年。
  • 2019年女子冰球世錦賽場地有望落戶順義
    冬奧會籌辦「順義方案」將出爐 城南體育中心項目建設已基本完成  2019年女子冰球世錦賽場地有望落戶順義為助力北京冬奧會,順義區正在從政策保障、場地建設、冰雪活動普及開展、競技人才培養、清潔空氣等方面發力。到2022年,順義力爭實現參與冰雪運動人口達到40萬的目標。  本報訊(記者 王斌)冬奧會已經進入「北京時間」,有關冬奧會和冬帕運會的各項籌備工作正在迅速推進,「順義方案」即將出爐。
  • 張家口冰雪設施建設人才培養為「冰雪熱」助力
    近年來,張家口市冰雪場地設施建設和冰雪人才培養成效凸顯,為「冰雪熱」助力。隨著冬季的來臨,張家口市又開始了全新一輪的冰雪熱潮,部分雪場開板即是高潮。滑雪愛好者和遊客走進滑雪場為日益完善的滑雪設施點讚,滑雪場上、市區運動場所也增加了很多具有專業技能的教練和熱愛運動的市民。能夠呈現如此冰雪運動盛景,與張家口市冰雪場地設施建設的不斷完善、冰雪人才基礎的不斷夯實密不可分。
  • 室內冰雪樂園規劃設計要點及建設優勢
    每年夏冬兩季是客流高峰期,尤其是暑假期間,來自全國各省乃至日本、韓國、俄羅斯的滑雪愛好者都會來遊玩。冰雪旅遊主要模式為冰雪度假、冰雪主題樂園、冰雪賽事、冰雪節慶。身在2020年代,冰雪樂園已不再是中國北方的專屬。東北冰雪遊樂一枝獨秀的時代俱往矣,文旅業界大佬頻繁布局南方城市,昆明融創雪世界、廣州融創雪世界、湘江歡樂城歡樂雪域等項目的落位更加證明這個趨勢。
  • ...國家旅遊局關於印發《京津冀健身休閒運動協同發展規劃(2016...
    為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京津冀協同發展規劃綱要》、《「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全民健身計劃(2016-2020年)》、《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加快發展健身休閒產業的指導意見》等文件精神,推動京津冀健身休閒運動協同發展,特制定本規劃。
  • 冬奧會延慶賽區建設項目2020年竣工
    新京報記者 王貴彬 攝包括國家高山滑雪中心、國家雪車雪橇中心、延慶奧運村等;將引入社會資本合作建設4月4日,北京市規劃和國土資源管理委員會官網發布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帕運會延慶賽區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項目資格預審公告。
  • 杭州加快基礎設施建設 2026年亞運會秋天舉行
    亞奧理事會成員聽取了2022年杭州亞運會基礎設施建設計劃,並就2026年愛知-名古屋亞運會召開時間等內容達成了共識。大會確定了三亞作為2020年亞沙會的舉辦地,還聽取了2020年東京夏季奧運會、2022年北京冬季奧運會、2022年杭州亞運會和2026年愛知-名古屋亞運會的報告和籌備情況。
  • 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
    (十四)加強健身場地設施建設與管理   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規範標準,節約集約,重點建設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場地設施,逐步建成縣(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群眾健身場地設施網絡,推進建設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推動休閒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構建休閒健身運動場地設施網絡。
  • 北京市體育設施專項規劃(2018年—2035年)
    1.3 規劃依據  1.3.1 國家規劃及政策文件  1.《體育強國建設綱要》  2.《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  3.《關於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  4.《加大力度推動社會領域公共服務補短板強弱項提質量 促進形成強大國內市場的行動方案》  5.
  • 預見2020:冰雪樂園產業市場格局與發展趨勢
    宏觀環境下冰雪產業大趨勢2022年北京冬奧會是我國重要歷史節點的重大標誌性活動。目前我國正在大力普及群眾性冰雪運動,提倡健全群眾冰雪組織,建設群眾冰雪設施,支持各地結合自然環境、氣候條件、社會需求等因素,加強公共滑冰館、室外滑冰場、滑雪場、綜合性冰雪運動中心等場地場所建設。
  • 激情冰雪 體驗快樂
    雖然來崇禮滑雪比以前貴了,但作為2022年冬奧會的舉辦地,很多滑雪愛好者依然願意來這裡提前感受和體驗一下。據她了解,到崇禮滑雪的人大都來自北京、天津和河北當地,但也有從上海、深圳等南方遠道而來的滑雪愛好者。  資料顯示,2015~2016年雪季,崇禮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的滑雪愛好者250萬人次,同比增長31%。崇禮只是全國冰雪旅遊發展的一個縮影。
  • 體育發展「十三五」規劃 - 國家體育總局
    (十四)加強健身場地設施建設與管理   統籌規劃,合理布局,規範標準,節約集約,重點建設一批便民利民的健身場地設施,逐步建成縣(市、區)、街道(鄉鎮)、社區(村)三級群眾健身場地設施網絡,推進建設城市社區15分鐘健身圈。推動休閒健身場地設施建設,構建休閒健身運動場地設施網絡。
  • 到2022年,鄭州市域各轄區中小學要開展冰雪類項目課程
    河南商報記者 鄭超 北京冬季奧運會將於2022年在我國舉辦,為我國冰雪運動繁榮發展帶來了重大機遇。 目標:力爭到2025年,青少年掌握1-2項冰雪技能 結合鄭州市體育發展實際,《意見》提出鄭州市冰雪運動發展的總體目標。 到2022年,實現鄭州市參與冰雪運動人數逐年遞增,市域各轄區中小學開展冰雪項目或「類冰雪」項目課程,冰雪產業初具雛形。
  • 發展冰雪運動和冰雪經濟,吉林省要做這些大事……
    到2030年,我省冰雪運動優勢項目整體達到世界一流水平,構建起完善的冰雪產業體系,成為我省新的支柱產業。關於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和冰雪經濟的實施意見為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以2022年北京冬奧會為契機大力發展冰雪運動的意見》,結合吉林實際,現提出如下實施意見。
  • 「相約2022」冰雪文化節有哪些活動
    冰雪文化節重點項目「穿越2022」冬奧互動體驗展,藉助體驗、互動等方式向公眾全面展現2022年北京冬奧會7大類、15大項的所有運動項目,成為冬奧進入「北京周期」後內容最全面的冰雪運動體驗展。  展覽不僅展示了北京作為「雙奧之城」在冬奧運動項目知識普及、冬奧場館建設及未來規劃、冬奧會籌辦工作等方面取得的成就,還充分融入了豐富多元的科技元素,通過模擬器、VR眼鏡、視頻等形式,讓觀眾無需前往雪場、冰場,即可切身感受冰雪運動的感官刺激,體驗冬奧文化的魅力。
  • 維蒙特助力2022年北京冬奧會場館建設
    2015年7月31日17時57分,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宣布:北京獲得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當晚,國家領導人致信申辦冬奧會代表團,祝賀他們申奧成功,並勉勵在全國各族人民大力支持下,把2022年冬奧會辦成一屆精彩、非凡的奧運盛會。至此,北京冬奧組委開始了緊鑼密鼓的籌備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