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美王暉:為客戶解決困難,建立互信,是國內設備廠商和晶圓廠合作的...

2020-12-06 愛集微APP

集微網消息,相關數據顯示,中國大陸晶片製造目前佔全球份額的10%左右,而更上遊的設備市場份額則更低,其中半導體設備的全球市場份額只有2%,設備自給率不超過10%,設備關鍵零部件的全球市場份額接近於0。雖然市場佔比非常少,但這也意味著半導體設備的國產化有著巨大的提升空間。

4月3日晚,第七期集微龍門陣之「突圍!晶圓製造大發展下的中國半導體設備」邀請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暉等四位重量級嘉賓舉辦了線上互動交流活動,共同探討晶圓製造大發展下的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的未來。

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暉

國產設備離不開晶圓廠支持

隨著全球半導體市場逐漸向中國大陸轉移,全球各地區的晶圓製造企業紛紛在大陸布局建設晶圓廠。據國際半導體協會預估,2017年到2020年全球有62座新晶圓廠投產,其中26座新晶圓廠位於中國大陸,佔比高達42%。但這同時也引發出產業的擔憂,是否會造成晶圓廠「大躍進」式擴建呢?

對此,王暉表示,無論是從市場、技術或者投入層面來看,中國半導體市場無疑已迎來巨大的發展機會。在市場方面,中國半導體市場擁有幾千億級別的市場需求;在技術方面,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中國半導體先進工藝製程技術已達到可量產階段;在投入方面,中國經濟有一定的資本積累,並正不斷投入半導體市場。

「從現階段來看,中國半導體設備佔全球市場的份額僅20%左右,其中10%還是外資公司在大陸生產的設備,包括三星、SK海力士等,本土企業的設備僅佔10%。未來,中國半導體設備在全球的市場佔比或將達到40-45%,假設外資企業不再增加,則本土企業所生產的設備總量將是現在的3倍,這意味著在設備層面的投資還會持續增加。」王暉說道。

對於晶圓製造和設備而言,兩者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若想要推動中國半導體供應鏈的發展和產業的進步,兩者缺一不可。王暉認為,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的發展,真的離不開中芯國際、華虹華力等晶圓廠的支持。

他進一步指出,在與客戶積極合作中,幫助客戶快速解決問題,是設備企業和國內晶圓廠合作的根基之一。只要雙方建立信任,就能凝聚巨大的力量。而隨著國產設備不斷進入更多新建的產線中,預計客戶對國產設備的接受度也會越來越高。

「中國設備企業最大的強項就是研發團隊就在附近,只要把服務、技術、可靠性不斷提升,未來的技術開拓性做好,國產設備企業就有很強的競爭力。」王暉表示。

國產設備的全球化機遇

縱觀全球半導體設備市場,整個行業呈現著高度壟斷、強者恆強的局面。反觀大陸半導體設備產業發展,可以看出目前國產半導體設備仍處於整體較為落後的狀態。

「從全球半導體設備產業發展歷史來看,主要的特點在於,一是設備龍頭企業生存周期特別長,二是設備龍頭企業由於布局較早,掌握著至關重要的IP技術,使得後來者在發展過程中一定會遇到IP障礙,這也是國內設備企業在發展過程中最大的挑戰。」王暉說道。

不過,王暉認為,對於國內設備企業而言,未來在5nm和3nm等先進工藝製程方面,其實還是存在著一定的機遇。「以盛美研發的中國首臺高端12英寸45nm半導體單片清洗設備為例,雖然一開始只在45nm、28nm生產線驗證成功,但後來發現該設備也能清洗19nm以下的小顆粒。」

同時他建議,國內半導體設備企業可以依靠國內的生產線,將好的點子和設備結合起來,首先在不是非常先進的生產線上進行初步驗證,然後再將其推向國際生產線。

王暉強調,中國半導體設備產業一定會從中端向高端發展,現階段國內急需解決國產化問題,而未來才需解決國際化問題。中國半導體設備企業肩負著一個重任:研發出頂級的設備才有可能進入國際化市場,為中國製造開闢出新天地。因此,雖然目前國產設備與國外巨頭仍存在差距,但應該發現自己的強項和優勢,向更高的目標前進!

承擔清洗設備國產化重任

清洗設備是晶圓廠新建產線中至關重要的設備之一。根據TMR統計數據,2017年全球清洗機設備市場規模達到27億美元,預計2020年達到35-40億美元,2015-2020年的年均複合增速達6.8%。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半導體產業的快速崛起,國內的清洗機市場將面臨更大的發展機會。

從當前全球清洗設備市場來看,日本公司佔據了主導,約40%左右的市場份額由日本Screen(迪恩士)佔據,20%左右的市場份額被日本Tokyo Electron(東京電子)佔據,其他廠商包括韓國SEMES(細美事)、美國Lam Research(泛林)等。

反觀國內,在清洗設備方面,主要有盛美半導體、北方華創和至純科技有所布局,且三者之間的產品存在較大的差異。尤其是盛美半導體,憑藉著自主研發的SAPS和TEBO等兩項清洗技術,承擔著清洗設備國產化重任,並已經開始和迪恩士、東京電子、泛林等國際企業的正面競爭。

據了解,盛美半導體設備(ACM Research)由國家千人專家王暉博士為代表的一群清華校友於1998年在美國矽谷成立;2006年,公司在上海張江成立了合資公司 ACM Shanghai;2017年11月,公司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美股代碼為「ACMR」。經過二十年的發展,盛美半導體已經成為國產清洗設備的領頭羊。

王暉表示,未來五到十年將是中國設備企業發展的黃金時期,從盛美的角度來看,要腳踏實地把產品做強,把清洗設備等產品做好,將可覆蓋的設備產品的範圍從目前的50%提升到85%左右。此外,盛美還將把鍍銅、拋光設備等市場做強、做大。

「當然,除了依靠產品把國內市場做強、做大以外,盛美還將依託在科創板和美股上市的優勢,做出中國製造和中國創造的產品,最終讓國內的產品進軍國際市場。同時,盛美希望運用中國員工的才智和能力,為全球的半導體產業做貢獻!」王暉最後說道。

(校對/範蓉)

相關焦點

  • 盛美半導體設備臨港研發與製造中心項目啟動
    放眼全球,集成電路裝備製造產業幾乎都在科技和金融要素最活躍、經濟最發達和最開放的地區發展,臨港新片區的設計定位也非常適合集成電路裝備產業,為盛美半導體設備公司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為此,公司選擇來臨港發展,在臨港新片區成立了全資子公司盛帷半導體設備(上海)有限公司,將盛帷建設成盛美全球主要研發及生產基地。
  • 晶圓廠擴產做大市場 國內設備廠商如何分蛋糕?
    其中,上遊設備廠商在國內晶圓廠加速投產及擴產的影響下,上漲邏輯明顯。 根據天風證券統計,目前國內晶圓製造大概有54個運營主體,共計94個晶圓廠或產線項目。其中,2019年共有12座晶圓廠投產,包括10個12寸晶圓廠和2個8寸晶圓廠。
  • 盛美半導體王暉:未來十年國產半導體設備將進入...
    盛美憑藉先進的技術和豐富的產品線,得到了眾多主流半導體廠商的認可,在晶圓製造領域,盛美半導體的客戶有海力士、華虹集團、長江存儲、中芯國際、合肥長鑫等,今年第二季度增加兩個國內新客戶;在先進封裝領域,有長電科技、通富微電、中芯長電、Nepes等;在半導體矽片製造及回收領域,有上海新昇、金瑞泓、臺灣合晶科技、臺灣昇陽等;在科研領域,有中科院微電子所、上海集成電路、
  • 盛美半導體攜三大新品亮相SEMICON China
    盛美半導體執行長兼董事長王暉在發布會上表示,盛美堅持走自主研發、差異化競爭路線,本次發布三大新設備均代表了細分領域的最先進技術,市場前景良好,並已經收穫訂單。  三大新產品看點多多  在本次發布會上,盛美半導體發布的鍍銅、拋光、清洗等三大新設備,分別可應用於前道半導體晶圓製造、後道先進封裝領域。目前,三大設備均已拿到客戶訂單。
  • 盛美半導體設備為先進封裝客戶打造晶圓級封裝工藝設備產品系列
    盛美半導體設備為先進封裝客戶打造晶圓級封裝工藝設備產品系列
  • 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盛美半導體將於9月28日IPO上會!
    據悉,盛美半導體主要從事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清洗設備、半導體電鍍設備和先進封裝溼法設備等。公司堅持差異化競爭和創新的發展戰略,通過自主研發的單片兆聲波清洗技術、單片槽式組合清洗技術、電鍍技術、無應力拋光技術和立式爐管技術等,向全球半導體製造、封裝測試及其他客戶提供定製化的設備及工藝解決方案,有效提升客戶的生產效率、提升產品良率並降低生產成本。
  • 他山之石可攻玉,盛美半導體抓住中國市場機遇突破清洗設備寡頭壟斷...
    此時,新玩家要想打破寡頭壟斷格局,必須要有獨一無二差異化的技術和市場優勢。       為此,盛美半導體從一開始切入清洗設備市場便決定要走差異化路線,從而與國際廠商競爭。經過二十多年的技術儲備,如今的盛美半導體已成長為國內清洗設備的「領頭羊」,公司研發團隊先後開發出了SAPS、TEBO、Tahoe等全球領先的半導體清洗技術及設備。
  • 盛美半導體:首臺無應力拋光設備已交付國內封裝龍頭企業!
    集微網消息(文/小山)3月18日,盛美半導體發布適用於晶圓級先進封裝應用(Wafer Level Advance Package)的無應力拋光(Stree-Free-Polish)解決方案。作為國際領先的半導體和晶圓級封裝設備供應商,盛美半導體全新發布的先進封裝級無應力拋光(Ultra SFP ap)設計用於解決先進封裝中,矽通孔(TSV)和扇出(FOWLP)應用金屬平坦化工藝中表層銅層過厚引起晶圓翹曲的問題。
  • 盛美股份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位列半導體專用設備製造五強
    在2018年中國大陸半導體專用設備製造五強企業中,盛美半導體排名第四位,前三位分別是中微公司、北方華創和中電科電子裝備集團有限公司。招股說明書顯示,盛美股份主要從事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清洗設備、半導體電鍍設備和先進封裝溼法設備等,已發展成為中國大陸少數具有一定國際競爭力的半導體專用設備提供商,產品得到眾多國內外主流半導體廠商的認可,並取得良好的市場口碑。
  • 半導體設備迎新機遇,盛美半導體科創板IPO申請獲受理
    盛美半導體主要從事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清洗設備、半導體電鍍設備和先進封裝溼法設備等。去年6月,美國盛美半導體(ACMR)宣布,未來三年,將設法使其主要運營子公司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的股票科創板上市。
  • 亞太製造中心開業 盛美半導體將延展業務領域
    日前,盛美半導體在浦東川沙舉行「亞太製造中心」開業慶典。在本次慶典上,盛美半導體執行長兼董事長王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盛美半導體將以清洗設備為主業,並延展業務領域,爭取做到業內全球前三。同時,針對中國半導體設備業發展,王暉給出了差異化路線、建立IP、堅持開放的國際化路線等三條建議。
  • 亞太製造中心開業 盛美半導體目標鎖定行業前三
    盛美半導體是一家主營半導體清洗設備研發、製造和銷售的公司,作為本土半導體設備公司,盛美半導體在全球首創了SAPS(兆聲波清洗)和TEBO兩項清洗技術。  隨著製程工藝的演進,晶片製造中的清洗工藝越來越重要。
  • 國產半導體設備龍頭回歸 盛美股份科創板上市申請獲受理
    招股書披露,公司本次發行A股股票上市後,將與公司控股股東美國ACMR分別在上交所科創板和美國NASDAQ股票市場掛牌上市。盛美股份主要從事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清洗設備、半導體電鍍設備和先進封裝溼法設備等。
  • 前沿報導 | 盛美半導體董事長王暉訪談
    隨著線寬微縮,晶圓製造的良率隨著線寬縮小而下降,而提高良率的方式之一就是增加清洗工藝,在80-60nm製程中,清洗工藝大約100多個步驟,而到了20-10nm製程,清洗工藝上升到200多個步驟以上。對於未來的先進產線而言,為了避免利潤損失,增加清洗設備的數量是必然選擇。
  • 中芯之後,又一龍頭盛美半導體即將回國
    二、盛美的關鍵在於產業鏈中的配套作用盛美半導體主要從事半導體清洗設備、電鍍設備和先進封裝溼法設備的研發生產,是國內少有的具有世界影響力的半導體企業,客戶有國際知名的晶片廠商、全球儲存器龍頭海力士,更重要的是,盛美對於國內半導體行業的配套作用。
  • 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盛美半導體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國產半導體設備廠商盛美半導體科創板IPO成功過會 集微網消息,9月30日,據上交所官網披露的科創板上市委2020年第82次上市委員會審議會議結果顯示,同意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盛美半導體」)首發上市。
  • 盛美半導體闖科創板 七成營收來自單一產品 與主要客戶未籤長約 存...
    保薦機構為海通證券,主承銷商為中金公司。2005年,美國ACMR在上海投資設立了盛美有限(發行人前身),並將其前期研發形成的半導體專用設備相關技術使用權投入盛美有限。據了解,美國ACMR由以國家千任專家王暉為代表的清華校友於1998年創立。2017年ACMR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目前,王暉擔任美國ACMR董事長。
  • 國產半導體清洗設備龍頭「回歸」!盛美半導體完成科創板IPO輔導
    5月22日,上海監管局披露海通證券關於盛美半導體設備(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工作總結報告。資料顯示,盛美半導體主要從事半導體專用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包括半導體清洗設備、半導體電鍍設備和先進封裝溼法設備等。
  • 半導體專題「科創」系列報告:盛美股份:半導體清洗設備領先企業
    機構:廣發證券核心觀點盛美股份是國內領先清洗設備企業,拓展設備品類。公司在半導體清洗設備領域具有多年深厚積澱,以兆聲波清洗技術為核心,形成了SAPS、TEBO、Tahoe等產品系列,同時經過多年的技術積累和市場推廣,公司在先進封裝溼法設備、後道先進封裝電鍍設備和無應力拋光設備等領域獲得了市場的認可,目前公司產品系列分為半導體清洗設備(其中單片式清洗設備2019年營收佔比74.1%,槽式清洗設備佔比6.5%、單片槽式組合清洗設備佔比3.5%)、半導體電鍍設備
  • 美日光罩製造設備廠商聯手廈門設廠開工
    據中新社報導,6月7日擁有中國最先進光罩製造設備,引入40納米和28納米技術的廈門美日豐創光罩有限公司,7日在廈門火炬(翔安)產業區開工建設。 廈門美日豐創光罩有限公司由美國Photronics(福尼克斯公司)和日本DNP(大日本印刷株式會社)合資設立,這兩家公司繼2014年在臺灣合作設廠後又攜手挺進大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