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紀念一刻!
就在剛剛,汕頭海灣隧道東線貫通!更重磅的消息是,隧道未來不收費!!!
汕頭市委副書記、市長鄭劍戈宣布貫通
汕頭海灣隧道是汕頭近年來全力推進建設的內海灣第三條過海通道,其建成後,海灣隧道具備全天候通行能力。簡言之,在颱風天氣來臨之後,南北兩岸的市民群眾們再也不必受制於海灣大橋、礐石大橋實施封橋的局限,可暢行南北兩岸。
這對促進「一灣兩岸」發展格局,突出粵東中心城市地位具有重要意義,圓了海內外潮人自由通行汕頭海灣兩岸的百年夢想,也將助力汕頭舉辦2021年亞青會。
直擊現場
760天的奮戰,它終於貫通了!
今天,汕頭海灣隧道東線隧道貫通觀摩活動在華僑公園內東線隧道盾構接收井現場舉行。
從2015年隧道南岸圍堰工程啟動、2018年4月17日東線盾構正式掘進以來,隧道建設歷經艱難險阻,項目施工單位攻堅克難,創新突破,終於使東線隧道今天率先貫通。
海灣隧道!
預計2021年10月正式通車
據介紹,汕頭海灣隧道西線目前也在加緊建設中。預計2021年10月前將迎來海灣隧道正式通車。
全長6680米
連接汕頭中心城區南北兩岸
據介紹,汕頭海灣隧道工程線路全長6680米,是連接汕頭中心城區南北兩岸、實現汕頭內海灣全天候交通聯繫的重大交通工程。
其中過海盾構隧道段全長3047米,採用兩臺直徑分別為15.01米、15.03米超大直徑泥水平衡盾構機掘進施工,從南岸圍堰始發下穿汕頭海灣向北掘進,到達北岸華僑公園接收井吊出。
在北岸華僑公園,從空中看,盾構接收井近似於一個巨大的長方體,東西向寬50米,南北向長30米,深33米,相當於11層樓高。
盾構接收段盾構機將依次掘進通過北岸堤壩、接收端頭加固體、洞門地連牆、井內回填砂段;其中堤壩段總長20米、加固體段總長10.7米、地連牆段總長1.0米。
近期,施工單位已經完成端頭土體加固、接縫止水、井內接收基座、封堵牆澆築、洞門鋼筋剝除、回填砂回灌水等準備工作,迎接盾構機抵達。
汕頭海灣隧道東線盾構機,由中鐵隧道局集團全球採購招標,由德國海瑞克公司中標製造,針對汕頭海灣隧道的特殊地質條件「量身定製」。 盾構刀盤直徑15.01米,相當於五層樓高度,全長130米,總重4600噸,總功率10800千瓦, 由上萬個零部件組成,具備常(帶)壓換刀、刀盤伸縮擺動、超前地質預報、超前鑽探等功能。
▲ 海灣隧道東線所使用的盾構機是一臺直徑約15米、長度超過130米的大型設備
被科學家譽為
世界級挑戰性工程
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曾表示,雖然工程隧道長度不是很長,但是由於它地震烈度高,直徑比較大,土層比較複雜,因此可稱之為國內甚至世界上一個超級工程。
汕頭海灣隧道是國內首座地處8度地震烈度區的盾構隧道,是目前中國內陸最大直徑盾構越海隧道,工程地質複雜,施工難度大,管控要求高。具有「大、高、硬、淺、險」等特點。
來源:朋友圈
「大」
採用的泥水盾構機,直徑超15米,屬於超大直徑;
「高」
蘇埃通道處於高地震烈度區,達到8度;
「硬」
岸上段孤石和海中基巖段,巖石的強度高;
「淺」
盾構機上方覆蓋層厚度薄,沒有達到通常要求的盾構機直徑一倍以上;
「險」
海灣隧道地質複雜,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尤其是海灣隧道處於軟硬不均地層,特別是三段長達182米基巖突出段。
▲ 盾構機掘進演示
來源 | 南方+、汕頭橄欖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