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畫家雅克路易大衛(1748年—1825年)

他生活在洛可可風格仍然流行的時期,從他開始,藝術家建立了一種與政治的新型關係,包括對於他作品的解讀,也往往被賦予現代政治的含義。為什麼這樣說呢?還是從這張《荷加斯兄弟的宣誓》談起吧。

大衛曾就讀於法國皇家美術學院,專攻歷史畫。畫面描繪了公元前7世紀發生在古羅馬的一個故事。
羅馬城邦與伊特魯裡亞的阿爾貝城邦發生爭戰,延續多年未有結果,最後雙方決定從各自的城邦中選派三名勇士進行決鬥,誰勝利了,誰就有權獲得對方城邦的歸屬。
由於在城中享有很高的聲望,羅馬這方將重任落到荷加斯家族的三個兄弟身上,而對方則選中了居裡亞斯兄弟。這是個不幸的消息,因為這兩個家族雖然屬於不同的城邦,但私下裡卻有很深的聯姻關係。
荷加斯兄弟中的一位妻子是居裡亞斯兄弟的妹妹,而居裡亞斯兄弟將要迎娶的未婚妻又是荷加斯兄弟的妹妹。無論哪方獲勝,她們都將失去自己的丈夫、兄弟。可是,在崇尚武力的國家利益面前,個人與家庭的幸福只能做出讓步。
在雙方的對陣中,只有荷加斯兄弟中的一個人活了下來,而他最終又殺死了自己的親生妹妹,因為她向法庭控告他是謀殺了未婚夫的兇手。悲傷的老父親懇請國王看在浴血奮戰的分上寬恕自己的兒子,國王經過再三考慮終於首肯。

大衛最初處理這一主題時,選取了老荷加斯在羅馬人民面前為兒子辯護的情景。
在最終的作品裡,畫家安排了三兄弟出徵前進行宣誓的情景:老荷加斯身披紅袍,佔據畫面中心,向兒子們遞出三把利劍。他的前方是堅毅而果敢的青年戰士們,他們團結一心,有節奏地伸出單臂,發誓如果不能凱旋歸來,也要戰死沙場。而在老荷加斯的身後,是三兄弟的母親、妻子和妹妹,她們如同古希臘的雕塑,倚在那裡,與男子的決心和英雄氣概相比,顯得意志消沉而軟弱無力,還不能接受命運的悲劇。
畫家完全按照古典的原則來布局和塑造形體:構圖均衡而有節制,背景中的拱圈結構和柱式是羅馬文明的標誌,它們將戰士、父親、女子三組人物分別框在三個門洞裡;為了精確地表現出歷史感,大衛專門找來了古代的頭盜、兵刃和服飾,並請人做模特,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描繪。至今,還有大衛創作這張作品時的素描稿保存下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畫家在比例、結構、空間等方面做得多麼一絲不苟。
作品完成後,首先在大衛的工作室裡展出,立即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就連羅馬教皇也忍不住前來觀看。
除了這張《荷加斯兄弟的宣誓》,大衛還連續創作了另外兩幅《蘇格拉底之死》和《布魯圖斯》,一張描繪為堅持自由和真理而死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一張表現為維護共和國利益而處死親生兒子的羅馬國王布魯圖斯,都是藉助古典的英雄形象而闡發了新興的政治意識。

在它們的對立面,是壁壘森嚴的社會等級,是為了確保特權而不惜出賣人民利益的腐朽王朝。因此,大衛的這些作品被認為是在傳達一種「新」的社會理想,也預示著一場規模浩大的、以推翻君主專制為目標的群眾性革命即將爆發,而這場革命往往被認為是世界近史開端的標誌。
新古典主義
19世紀初從法國興起的一種繪畫風格,以嚴謹清晰的結構和素描關係著稱。代表人物有大衛、安格爾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