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雅克路易大衛的《荷加斯兄弟的宣誓》

2020-12-10 吸管聊名畫

法國畫家雅克路易大衛(1748年—1825年)

雅克路易大衛

他生活在洛可可風格仍然流行的時期,從他開始,藝術家建立了一種與政治的新型關係,包括對於他作品的解讀,也往往被賦予現代政治的含義。為什麼這樣說呢?還是從這張《荷加斯兄弟的宣誓》談起吧。

《荷加斯兄弟的宣誓》

大衛曾就讀於法國皇家美術學院,專攻歷史畫畫面描繪了公元前7世紀發生在古羅馬的一個故事

羅馬城邦與伊特魯裡亞的阿爾貝城邦發生爭戰,延續多年未有結果,最後雙方決定從各自的城邦中選派三名勇士進行決鬥,誰勝利了,誰就有權獲得對方城邦的歸屬。

由於在城中享有很高的聲望,羅馬這方將重任落到荷加斯家族的三個兄弟身上,而對方則選中了居裡亞斯兄弟。這是個不幸的消息,因為這兩個家族雖然屬於不同的城邦,但私下裡卻有很深的聯姻關係。

荷加斯兄弟中的一位妻子是居裡亞斯兄弟的妹妹,而居裡亞斯兄弟將要迎娶的未婚妻又是荷加斯兄弟的妹妹。無論哪方獲勝,她們都將失去自己的丈夫、兄弟。可是,在崇尚武力的國家利益面前,個人與家庭的幸福只能做出讓步。

在雙方的對陣中,只有荷加斯兄弟中的一個人活了下來,而他最終又殺死了自己的親生妹妹,因為她向法庭控告他是謀殺了未婚夫的兇手。悲傷的老父親懇請國王看在浴血奮戰的分上寬恕自己的兒子,國王經過再三考慮終於首肯。

《蘇格拉底之死》

大衛最初處理這一主題時,選取了老荷加斯在羅馬人民面前為兒子辯護的情景

在最終的作品裡,畫家安排了三兄弟出徵前進行宣誓的情景:老荷加斯身披紅袍,佔據畫面中心,向兒子們遞出三把利劍。他的前方是堅毅而果敢的青年戰士們,他們團結一心,有節奏地伸出單臂,發誓如果不能凱旋歸來,也要戰死沙場。而在老荷加斯的身後,是三兄弟的母親、妻子和妹妹,她們如同古希臘的雕塑,倚在那裡,與男子的決心和英雄氣概相比,顯得意志消沉而軟弱無力,還不能接受命運的悲劇。

畫家完全按照古典的原則來布局和塑造形體:構圖均衡而有節制,背景中的拱圈結構和柱式是羅馬文明的標誌,它們將戰士、父親、女子三組人物分別框在三個門洞裡;為了精確地表現出歷史感,大衛專門找來了古代的頭盜、兵刃和服飾,並請人做模特,進行深入的研究和描繪。至今,還有大衛創作這張作品時的素描稿保存下來,從中我們也可以看到畫家在比例、結構、空間等方面做得多麼一絲不苟。

作品完成後,首先在大衛的工作室裡展出,立即引起各方面的關注,就連羅馬教皇也忍不住前來觀看。

除了這張《荷加斯兄弟的宣誓》,大衛還連續創作了另外兩幅《蘇格拉底之死》和《布魯圖斯》,一張描繪為堅持自由和真理而死的古希臘哲學家蘇格拉底,一張表現為維護共和國利益而處死親生兒子的羅馬國王布魯圖斯,都是藉助古典的英雄形象而闡發了新興的政治意識。

《布魯圖斯》

在它們的對立面,是壁壘森嚴的社會等級,是為了確保特權而不惜出賣人民利益的腐朽王朝。因此,大衛的這些作品被認為是在傳達一種「新」的社會理想,也預示著一場規模浩大的、以推翻君主專制為目標的群眾性革命即將爆發,而這場革命往往被認為是世界近史開端的標誌。

新古典主義

19世紀初從法國興起的一種繪畫風格,以嚴謹清晰的結構和素描關係著稱。代表人物有大衛、安格爾等。

相關焦點

  • 法國新古典主義畫家,雅克·路易·大衛,油畫作品欣賞
    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是法國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雅克·路易·大衛,又譯:雅克-路易·達維德,畫風嚴謹,技法精工。雅克·路易·大衛大衛出生於巴黎的一個中產階級五金商家庭,9歲時父親被殺,母親離家出走,由身為皇家磚瓦匠的叔父撫養撫大的。
  • 法國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
    雅克·路易·大衛(Jacques-Louis David,1748—1825)是法國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早期作品以歷史英雄人物為題材,如《荷拉斯兄弟之誓》《處決自己的兒子布魯特斯》等。1793年完成名作《馬拉之死》。
  • 新《紅樓夢》黛玉之死和名畫《馬拉之死》莫名神似?
    《馬拉之死》的創作者雅克·路易·大衛是法國著名畫家,新古典主義畫派的奠基人(《荷拉斯兄弟之誓》也出自他筆下),也是拿破崙一世(既拿破崙·波拿巴)的御用畫師。
  • 新古典主義的開創者和奠基人,淺聊大衛及其代表作《馬拉之死》
    他是法國大革命時期政府的官方畫家,倡導藝術必須為政治鬥爭服務,傳達政治見解和思想感情;他是緊跟時代潮流並積極投身大革命的藝術家,竭力用自己的藝術為反封建鬥爭服務,把藝術作為反封建的戰鬥武器;他是古典傳統的嚴格遵循者和古代藝術的崇拜者,強調古典藝術強有力的結構關係,追求簡潔、質樸和莊嚴感
  • 他畫出了18世紀法國大革命中驚人的一幕,大衛繪《馬拉之死》欣賞
    《馬拉之死》是法國著名畫家雅克·路易·大衛的代表作。大衛生於18世紀中期,是新古典主義畫派的重要畫家。新古典主義雖然遵循著古典主義的創作原則,但它更注重古希臘、古羅馬的藝術精神,強調塑造英雄人物。18世紀整個歐洲都處於劇烈變革時期,法國也正在經歷著由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
  • 新古典風格和浪漫主義:針鋒相對的藝術
    新古典主義則是煽動作用,革命者為了推翻法國,用古希臘,古羅馬的英雄形象,讓法國人民趕緊起來戰鬥!向英雄學習,推翻路易家族,不讓奢侈的貴族騎在我們的頭上!新古典主義的畫家其實都是革命的煽動家,為了讓人民動起來,畫了一幅又一幅的戰鬥中的英雄!作用有點像招兵海報。
  • 世界文化探秘:路易·大衛構思名畫《馬拉之死》
    法國新古典主義繪畫大師雅克路易大衛(1748-1825年)的不朽畫作《馬拉之死》,展現在觀眾面前的是馬拉被刺後在浴缸中死去的情景:死難者的臉上是瀕於死亡的表情,那表情平靜而又堅毅。公民希羅在會上高聲呼呼:「大衛,你在哪裡?你給後代留下了為祖國獻身的勒佩蒂埃的形象,現在你應該再畫一幅!…拿起你的畫筆,為馬拉報仇。要讓敵人看到馬拉被刺的情景時發抖,這是人民的要求。」「對,我一定再畫一幅!」這時已成為雅各賓派重要一員的畫家大衛在人群中大聲回答。在接受了為馬拉畫像的任務後,大衛即趕赴被刺現場,為死者畫了頭像。
  • 2020年寧夏教師招聘筆試小學美術畫派代表人物總結
    【導讀】華圖寧夏教師招聘考試網同步醫療衛生人才網發布:2020年寧夏教師招聘筆試小學美術畫派代表人物總結,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   一、18世紀洛可可藝術,一時興起於路易十四時代晚期,流行於路易十五時代,是相對於路易十四時代那種盛大莊嚴的古典藝術,這和法國貴族階級的沒落與資產階級的日益興盛緊密聯繫。輕鬆、愉悅、秀美傾向於女性化,清新、自然大多是愛情故事,美化人物有強烈的裝飾性,用「s」形、「c」形、反「s」構圖表現工藝品受中國等東方國家的影響。
  • 2020年黑龍江省教師招聘備考資料:18-19世紀畫派代表人物總結
    一、18世紀洛可可藝術,一時興起於路易十四時代晚期,流行於路易十五時代,是相對於路易十四時代那種盛大莊嚴的古典藝術,這和法國貴族階級的沒落與資產階級的日益興盛緊密聯繫。輕鬆、愉悅、秀美傾向於女性化,清新、自然大多是愛情故事,美化人物有強烈的裝飾性,用「s」形、「c」形、反「s」構圖表現工藝品受中國等東方國家的影響。
  • 執著追尋永恆美的典型處女座,新古典主義旗手——藝術巨匠安格爾
    父母共育有7個子女,安格爾作為兄弟姐妹中的老大,從父親那裡得到了繪畫與音樂上最初的啟蒙。《布羅格利公主公主畫像》局部放大1796年,安格爾這一年在美院舉辦的繪畫比賽中獲獎, 17歲這年安格爾被舉薦到藝術之都巴黎進一步深造,並有幸得到新古典主義大師雅克·路易·大衛的指導
  • 來自巴黎高美和羅浮宮的「珍品」 :看大衛與安格爾作品同臺「PK」
    這些作品來自巴黎國立高等美術學院的收藏和羅浮宮在巴黎高美的寄藏品,包括大衛、安格爾、普桑、烏東、呂德、弗拉貢納爾等,是對法國16世紀至19世紀早期路易十四到拿破崙時期美術的最高水準進行回顧。巴黎高美的前身可追溯到1648年由路易十四創立的法國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1793年法國大革命爆發後,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解散,藏品全部被羅浮宮收入。從法國大革命開始,羅浮宮不再是皇家住宅,轉變成博物館向公眾展示和傳播藝術作品,皇家繪畫與雕塑學院的作品也在展示之列。
  • 學賞畫:法國新古典主義肖像畫家Franois Gérard簡介及作品
    弗朗索瓦·熱拉爾 Franois Gérard 是法國新古典主義繪畫的傑出代表,雅克·路易·大衛的得意弟子之一。熱拉爾主要以流行的肖像畫著稱,由於他所畫的肖像都是歐洲名人,尤其是一些法蘭西第一帝國和王政復闢時期的要人,因而名聲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