嶽飛《滿江紅》被同名詩詞替換是因噎廢食的做法

2020-12-15 和光聊

嶽飛廣為人知的人設是精忠報國,死而後已的將軍。嶽飛是個有文化的將軍,他寫了一首《滿江紅》入選了語文課本。詩中「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應該是很多人讀書時的座右銘吧。

嶽飛墓

《滿江紅·怒髮衝冠》,一般認為是宋代抗金將領嶽飛的詞作。此詞上片抒寫作者對中原重陷敵手的悲憤,對局勢前功盡棄的痛惜,表達了自己繼續努力爭取壯年立功的心願;下片抒寫作者對民族敵人的深仇大恨,對祖國統一的殷切願望,對國家朝廷的赤膽忠誠。全詞情調激昂,慷慨壯烈,顯示出一種浩然正氣和英雄氣質,表現了作者報國立功的信心和樂觀主義精神

這首詞代表了嶽飛「精忠報國」的英雄之志,詞裡句中無不透出雄壯之氣,顯示了作者憂國報國的壯志胸懷。它作為愛國將領的抒懷之作,情調激昂,慷慨壯烈,充分表現了中華民族不甘屈辱,奮發圖強,雪恥若渴的神威,從而成為反侵略戰爭的名篇

嶽飛《滿江紅》

然而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這首詩退出了語文課本。其實《滿江紅》不受人待見也不是頭一回了。

清代乾隆皇上修《四庫全書》就改過《滿江紅》

《滿江紅》的下片,有一句詩是: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而在《四庫全書》中,原句中的「胡虜」被改成了「飛食」;原句中的「渴飲匈奴」被改成了「欲灑盈腔

乾隆修《四庫全書》是為了讓世人永遠記住他和清朝的好,其中有罵乾隆的文章自然會被改動。

乾隆來自女真族,也被成為後金,後金和滅掉北宋的「金朝」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嶽飛在《滿江紅》上面提到的「胡虜」和「匈奴」,說的正是金朝,乾隆認為嶽飛的詞對清朝不利,勒令刪除。但因為嶽飛的這首詞名氣實在太大,最終不能刪除,只能修改,就有了上述的修改。

現在把《滿江紅》清出語文課本也是一樣的道理。清朝已經滅亡,但現在當家做主的廣大人民群眾有一份子是女真族也就是現在的滿族。為了照顧少數民族兄弟的感情就把課文清出去了。

四庫全書

嶽飛的《滿江紅》清出去了取而代之的是近代巾幗英雄秋瑾的《滿江紅》。

秋瑾是大家閨秀,嫁人之後過著貴婦人的生活,日子本是無憂無慮。

但八國聯軍的入侵讓她無法忍受,面對家國的破敗不堪,她決心為國出力,為此她不顧丈夫的反對毅然決然地離家出走。

詞中的「四面歌殘終破楚」正是形容她一個女人努力衝破家庭牢籠的情形,而「身不得,男兒列,心卻比,男兒烈」卻喊出了她為國出力,巾幗不讓鬚眉的心聲。與嶽飛《滿江紅》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秋瑾的敵人是現在所有中國人都仇視的敵人--法西斯主義者。

秋瑾《滿江紅》

中國文化博大精深,百花齊放。體現同樣精神的文章數不勝數,要替換一篇文章也是很容易的事。

通過替換一首詩來迴避某些話或許會有用,但這種行為首先就是會增加人的心理敏感度。這種行為首先告訴人的就是「某些話」不能說,說了就會被清除。說過分一點的話:這和「文字獄」沒什麼區別。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動漫,音樂,影視因為有某些所謂「誤導青少年」內容被下架

我覺得正確的做法。應該是去直面這些內容,去解釋它,把人往正確的方向引導。而不是因為吃飯噎著了就不吃飯了。

很多事情人們都喜歡這樣做。例如禁槍。槍擊案的發生不是因為槍的存在而是因為激烈的社會矛盾存在。不解決這個社會矛盾,沒了槍還會有刀砍棒打的事件。

不過人們總是喜歡採用這種做法大概是這樣做簡單些吧。

你們是怎麼看待某些文學作品因為有「不好的內容」被下架的事情呢?

相關焦點

  • 替換嶽飛《滿江紅》的做法與清代「文字獄」有什麼區別
    這句詩詞出現嶽飛《滿江紅.怒髮衝冠》現在嶽飛的《滿江紅》已經被秋瑾的《滿江紅》取代。語文書上再也看不到嶽飛的《滿江紅》了秋瑾與嶽飛的《滿江紅》要表達的意思都是一樣的。都表達了報效祖國的情懷以及對侵略者的仇視。很多人猜測刪掉嶽飛《滿江紅》的原因。有人說是因為詩中提到的「胡努」「匈奴」。嶽飛因為抗擊匈奴而成為民族英雄。
  • 嶽飛《滿江紅》被移出課本,另一首不出名的同名作卻入選,有理嗎?
    嶽飛在《滿江紅·怒髮衝冠》中提到:「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首詞直到現在還有不少學生拿來當做座右銘,以此來激勵自己積極向上。但是這首《滿江紅》,現在已經不再是語文教材中的一篇課文了,已經被教育部移出了教材,反而是同名作品中另一首詩詞替代了《滿江紅·怒髮衝冠》以供學習,對於這樣的選擇至今還有不少爭議。
  • 秋瑾的這首《滿江紅》,取代嶽飛《滿江紅》入選教科書,憑什麼?
    這首愛國主題的詩詞在課本中被移除,讓很多人不理解。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提起這首《滿江紅》我們的第一反應就是嶽飛。嶽飛是我國著名的愛國將領,大英雄。在文學上嶽飛也有著很高的天賦,寫下了《滿江紅》《小重山》《五嶽祠盟記》等詩詞,他詩詞和書法,在宋朝那個文人璀璨的年代,也值得一提。
  • 嶽飛名作《滿江紅》被移出課本,替代的是一首近代同名作,是什麼道理?
    可見嶽飛的心中應該有多麼悲痛,而嶽飛在寫作方面也有著很高的天賦,他的《滿江紅·怒髮衝冠》成為了一首被後人歌頌的愛國詞作,全詞都給人一種浩然正氣的感覺。 嶽飛的精忠報國之心,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就是這樣一篇非常的好,能夠表達愛國情懷的《滿江紅》,卻被移出了課本。這究竟是為了什麼呢?有什麼理由能夠把這樣一首好的詩移出課本?
  •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刪除,另一篇同名作品入選,有無道理?
    身負國恨,山河破碎,嶽飛肩負著收復河山的夢想,寫下了這首壯志凌雲的《滿江紅》。 這首詞也隨著嶽飛的光榮經歷一樣流傳千古,曾經入選為我國的教科書的經典文章,然而時至今日,這篇文章卻被教科書刪除,另一篇同名作品反而入選,這其中有無道理呢?
  • 嶽飛《滿江紅》被教科書刪除,秋瑾《滿江紅》入選,有無道理?
    半壁江山被敵虜侵佔,南宋朝廷在東南偏安,面對這種情況,嶽飛將一腔豪氣與悲憤通通化作墨汁,融入了這首《滿江紅》,使得《滿江紅》全詞中激蕩著濃鬱的愛國主義情懷,被一代又一代後人傳誦,曾經更是一度被選入語文教科書,成為經典名篇,但是時移境遷,現在嶽飛的這首《滿江紅》竟然被剔除了語文教科書,而取代它的是清末義士秋瑾的一首同名作品。
  • 《滿江紅》與嶽飛一生事跡毫不違和,為何有人說不是嶽飛所寫
    那麼,《滿江紅》的作者究竟是不是嶽飛呢? 認為這首詞的作者不是嶽飛的人,主要持以下觀點。 其一,嶽珂編撰的《金佗粹編》中並沒有收錄這首《滿江紅》。 嶽珂是嶽飛之孫,三子嶽霖之子,他將嶽飛一生的詩詞編輯成冊,形成了《金佗粹編》。
  • 嶽飛的一首詞滿江紅
    嶽飛的滿江紅是我童年時,就能背誦的一首詞,七歲的時候,聽劉蘭芳先生播講的評書《嶽飛傳》時,學會了這首詞,當然那時候還不懂什麼是詞,也不知這首詞是什麼意思,只是覺得背誦起來,特別帶勁,特別有氣勢,仿佛背誦這首詞的時候,自己就成了大英雄嶽飛。長大後才真正懂得了這首詞的含義,但卻已經失去了童年時的那股熱誠。
  • 嶽飛的《滿江紅》,憑什麼千古傳誦?
    嶽飛的千古絕唱《滿江紅》,到底有何魅力,讓一代偉人毛澤東主席,晚年聽著進手術室作者疑雲開篇之前,我們先釐清一下這個問題。相信關注嶽飛和這首千古名作的,或多或少都聽過這個說法:《滿江紅》作者存疑。果真如此嗎?
  • 嶽飛的《滿江紅》家喻戶曉,卻被另一首詞取代,這樣做合理嗎?
    嶽飛的這首《滿江紅》,寫的是一氣呵成,充滿了濃厚的愛國主義情懷,非常能調動年輕人的愛國情緒,所以歷年來備受文人的崇拜,也多次入選語文課本,教育下一代學習嶽飛精忠報國的高尚品德。 但是就在近幾年,有細心的網友發現,這首嶽飛的《滿江紅》被移除了語文課本,而被另一首《滿江紅》所取代,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嶽飛《滿江紅》的真偽之爭
    然而料想不到的是,到了20世紀30年代至80年代,卻有人認為嶽飛的《滿江紅》是偽作。第一個認為嶽飛的《滿江紅》是偽作的是「華北臨時政府」傀儡政權控制下在輔仁大學執教的語言學家餘嘉錫(1984—1955)。1937年他在《四庫提要辨證》卷二三《嶽武穆遺文》條下,提出兩點論據:第一,嶽飛孫子嶽珂所編《金陀粹編》中的《嶽王家集》沒有收錄這首詞。
  • 【017【衛國·場景】嶽飛《滿江紅·登黃鶴樓有感》
    嶽飛,著名愛國詞人,他在江城的故事,您知道哪些?導讀願聽您的分享。2【詞牌故事】滿江紅,詞牌名,又名「上江虹」「滿江紅慢」「念良遊」煙波玉」「傷春曲」「悵悵詞」。以柳永《滿江紅·暮雨初收》為正體。代表作品有嶽飛《滿江紅·怒髮衝冠》、厲聲教《滿江紅·浩浩長江》、辛棄疾《滿江紅·敲碎離愁》等。
  • 《滿江紅》不是嶽飛寫的,原作者是「明朝的冒牌貨」,你信服嗎
    嶽飛英名流傳千古,除了他在抗金事業中立下的汗馬功勞和不朽功勳,也和他的文學作品相關。其所填作品《滿江紅·怒髮衝冠》可以說是史上最有名的英雄心聲,激勵了一代又一代的中華英雄兒女為保衛祖國而赴湯蹈火。然而,關於他的這首《滿江紅》,在學界是有爭議的,部分學者認為,這首詞不是嶽飛寫的,而是明朝人寫的。
  • 同樣的《滿江紅》,嶽飛寫了,郭沫若也寫了,你更喜歡哪個
    說起詞牌名《滿江紅》,大家首先就會想到嶽飛的那首詞,我是小學的時候都到了他的這首詞,隨著年齡的增長,心中的熱血依然沸騰,那種磅礴大氣,那種鐵馬金戈,隨時隨地都能夠出現在腦海,那種精神鼓勵著我們一路成長。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
  • 以嶽飛《滿江紅》為例 簡單說說如何依譜填一首《滿江紅》
    下面以嶽飛作品為例說一說《滿江紅》的詞譜。二、嶽飛《滿江紅》是一首押入聲韻的詞嶽飛這首詞後來有人說可能是偽作,這個問題老街不了解也不討論。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
  • 嶽飛的《滿江紅》其實是後人偽作?37年前,浙江一古本揭曉實情
    這兩句,更是常常被後世引用來表達抗擊敵人的豪氣和雄心,嶽飛雖然不是以文學在史冊中留下記載,但是《滿江紅》一詞卻在我國文學史上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滿江紅·怒髮衝冠》這首詞一直被視為嶽飛的代表作,這首詞不管是在精神內涵還是在文學水平上,都有極高的價值。這首詞通篇讀來可謂壯懷激烈,顯示出一種發自內心的浩然正氣。
  • 嶽飛是箭垛,《滿江紅》是偽作?
    詳考如下:關於外證,在前人研究基礎上作進一步伸說,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一)、從文獻流傳上看,宋人或載嶽飛其他詩詞或錄其生平事跡,卻獨不錄此詞諸多學者指出,宋人對嶽飛《小重山》詞、《滿江紅》(遙望中原)詞、《池州翠微亭》詩、《題青泥市蕭寺壁》詩等等都有記述提及
  • 嶽飛《滿江紅》膾炙人口,卻被中學語文課本刪除,究竟是為什麼
    ——嶽飛《滿江紅》嶽飛千古流芳的名詞《滿江紅》,是一首膾炙人口的絕唱。從網上獲悉,不知何故,這首一直入選我國初中語文課本的詞作,已被專家悄然刪除,取而代之的是秋瑾的同名詞作。又據考證,全國叫賀蘭山的地方不下於四處,嶽飛《滿江紅》踏破賀蘭山是指河北磁州的賀蘭山。這對「偽作說」更是強有力的反戈一擊。網上還曾經有傳聞,嶽飛《滿江紅》真跡在江西九江某寺廟發現,如果傳聞屬實,「偽作說」自然不攻自破。
  • 嶽飛的《滿江紅》被刪除,同時清末秋瑾的《滿江紅》被選中
    嶽飛一向都是精忠報國的忠臣形象。嶽飛是光榮而不平凡的一生,他對於宋朝有滿腔熱血,即使南宋的江山早已岌岌可危,但嶽飛仍然有光復理想,熱血的寫下這首《滿江紅》。「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這是一個臣子對於破碎國家最真實的願望。
  • 最能代表嶽飛心境的一首詞,但不是《滿江紅》
    民族英雄嶽飛,一生忠義,精忠報國,名垂千古。嶽飛率領的嶽家軍也是所向披靡,乃至金兵發出感嘆:「憾山易憾嶽家軍難」。嶽飛不僅武藝超群,而且在重文輕武的宋代,嶽飛的詩詞成就也很高,一首《滿江紅》筆力之沉雄,氣勢之豪壯,可稱之為愛我中華、振興中華的千古絕唱。而最能代表嶽飛心境的詞,卻不是《滿江紅》,而是另外的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