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宋城股份第一個異地旅遊地產項目,宋城三亞千古情景區將在9月25日正式對外開業,由於此前一些演藝類項目在海南折戟,宋城在杭州大獲成功的盈利模式能否在異地成功複製引發多方關注,而此前已經在海口落地的同類項目《印象海南島》頂著張藝謀打造的頭銜,運營情況卻不盡如人意。
如今,在各大旅遊電商的頁面上,《宋城千古情》已然成為杭州宋城旅遊景區的重中之重,包含宋城景區的行程無一不著重推薦該演出項目。宋城門票也因此被賣出了260元的高價。據悉,每天當《宋城千古情》開始演出之際,能容納3000人的劇院都座無虛席,旅遊旺季每天演出場次達到了5-6場,最高峰是甚至能夠達到8場。
但是,在華泰證券研究員薛蓓蓓看來,公司起家地的杭州項目已經進入成熟階段,今後依靠門票提價或者依賴客流提升帶來的利潤增長空間已經相對有限。這意味著公司要發展,必須尋求異地擴張之路。
那麼,這一在杭州火爆上演的模式能否同樣在海南大放異彩?
有海南旅遊項目產品經理向記者表示,宋城三亞項目具有一定競爭優勢。該項目有望補充三亞夜遊項目的空缺。部分券商研報中也談到,看好宋城三亞項目的主要原因就是「當地沒有同樣類型的綜合娛樂項目」。
但也有相關線路的業內人士指出,多年來,前往海南旅遊的遊客對當地旅遊資源已經有了先入為主的印象,區別於傳統的新項目能否真正讓遊客買帳,還需要項目運營方的市場培養,這一培育期有可能很長。「目前,來三亞的遊客都是想曬曬太陽、看看海的,晚上就基本入住酒店享受私人空間去了。要他們改變想法用晚上的時間趕去遊樂場看表演,現階段來說不大可能。」
此種擔心並非空穴來風。儘管樂園+演出的形式被宋城方面當做賣點,但作為國內首屈一指的旅遊勝地,宋城模式中的重頭戲——演藝產品對海南而言並不是什麼新鮮事物。粗略計算,曾在海南落地過的旅遊演藝產品不下5個,其中,還有頂著張藝謀頭銜的《印象海南島》。而這些節目在海南卻並沒有得到遊客的認可,上座率普遍不盡人意。
公開數據顯示,《印象海南島》總投資在1.8億元左右。上市之初,該項目被市場普遍看好。由於海南氣候宜人,《印象海南島》全年演出天數可達70%,遠遠超過其他「印象」系列的可演出天數。有市場人士曾預言,即便按70%的上座率,可容納1600人的劇場僅門票收入也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然而在上演一年半之後,投資方海南印象文化旅遊發展有限公司中的55%國資股權就作價2750萬元轉讓給一家民企。如今,《印象海南島》的觀眾每天僅能維持在500人左右,每天票房收入約8萬元。而光是劇組300名演職人員的工資就需要4萬元。
資料顯示,宋城三亞項目中的「三亞千古情劇院」計劃建設有4700個座位,遠遠多於《印象海南島》劇場席位,也比宋城在杭州大本營劇場要更多。作為新開發的旅遊項目,開張初期要吸引如此眾多的客流在同一時間坐下來觀看演出,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上述人士猜測,宋城方面在初期對三亞項目的價格定位較低,可能也與吸引客流有關。而該低價策略能否吸引遊客買帳,還需時間檢驗。
對於宋城股份而言,其營收已經出現瓶頸,上半年淨利增長差強人意,投入數億元的巨資打造三亞項目,顯然寄予了很高的期望。但是此舉將帶來巨大的成功,還是孤注一擲、血本無歸,慘遭滑鐵盧,和訊網將持續關注。
本文轉載來自:中國金融網,不代表贏商網觀點,如需轉載請聯繫原作者。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繫贏商網,電話:020-37128209;郵箱:news@winsh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