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外號外!「廣東最美森林50強」名單公布啦!其中我市的「揭陽黃岐山森林公園」、「揭西大北山國家森林公園」入選。
揭陽黃岐山森林公園
簡介:
黃岐山公園的前身是黃岐山風景名勝區,2001年建立森林公園,位於揭陽市市區北部。主峰海拔293.1米,總面積1180公頃。園內的林種豐富,山間林木蔭翳、翠靄如圍、峰奇石異、巖洞幽邃、清泉流淌。
園內現有岐山古塔、岐山古槐、侶雲寺、鳳崗巖、竺崗巖、飛鳳巖、崇光巖、慈雲禪寺、謝翱紀念館、月容墓、棲雲洞、訪泉石室和摩崖石刻等文化古蹟、景點30多處。黃岐山是揭陽歷史文化名城的一個象徵,「黃岐夕翠」為揭陽古八景之一。登上黃岐山,俯瞰榕江,如彩練縈繞,遠眺平疇,盡收眼底,看紅日西沉,百鳥歸巢,餘輝返照,景色動人,更顯「黃岐夕翠」之美,一派南國風光,使人流連忘返。
揭西大北山國家森林公園
簡介:
大北山森林公園位於廣東潮汕平原西部的揭西縣,揭西縣內有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態優勢和旅遊資源,是國家級生態示範區試點縣。大北山國家森林公園其地理位置優越,氣候宜人,資源豐富,風光優美。
園區內年平均氣溫18-20度,森林覆蓋率85%以上,常見植物有148科700多種,野生動物種類繁多;區內70多座山峰連綿起伏,平均海拔700多米。
近年來,引進深圳市遠華集團開發建設,已投入資金2億多元,建成園內登山公路及度假村等旅遊基礎設施。基本具備了接待大型會議及旅遊團體。大北山森林公園的建成開放為粵東提供了又處生態旅遊的好去處。
廣東最美的50個森林,它們有一百種方式讓你不願離開,十月,它們將迎來一年中最美的季節——
大家也許不知道,廣東有4座「猴島」入選廣東最美森林評選,可供街坊與「齊天大聖」近距離接觸。
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猴子在玩水。 廣州日報記者邱偉榮 通訊員溫金溪 攝離廣州最近的是位於從化的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猴島,約兩百隻猴子,是經過培訓的第二代、第三代,雖是放養,卻已馴化。這些猴子有靈性,知道有人來,會跑到碼頭去迎接。在猴島,除了逗樂、餵食、拍照,猴子們「空中雜技表演」也不容錯過。
珠海淇澳—擔杆島省級自然保護區中,獼猴保護區位於擔杆島,生長著1300多隻野生獼猴,它們淘氣又活潑,有的還能模仿人類洗衣晾曬。它們是島嶼的「原住民」,還是外部的遷入者,仍有待專家解答。
臺山上川島獼猴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上川島北邊,棲息著700多隻獼猴。神奇的是,上川島周圍大海阻隔,獼猴從何而來,至今仍然是個謎。
深圳內伶仃島有國家二級保護動物獼猴約1200隻。環繞島上行走,隨處可見機靈可愛的獼猴,見到陌生人也不畏懼。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廣州就興起觀鳥旅遊項目。隨著國慶轉秋,候鳥陸續南飛,廣東也到了觀鳥風尚漸入佳境的時節,手持「長槍短炮」的高端攝影旅遊者更成為一道獨特風景。
說起觀鳥,首推新會小鳥天堂。島上的榕樹棲息著數萬隻的十多種小鳥,尤以白鷺和灰鷺最多。白鷺朝出晚歸,灰鷺暮出晨歸,一早一晚,相互交替,盤旋飛翔,嘎嘎而鳴,蔚為奇觀。
深圳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是國家級的鳥類保護區,有鳥類194種,其中包括卷羽鵜鶘、海鸕鷀、白琵鷺、黑臉琵鷺、黃嘴白鷺、鶚、黑嘴鷗、褐翅鴉鵑等23種為珍稀瀕危鳥類。每年有10萬隻以上的候鳥南遷北徙在此歇腳或過冬,是國際候鳥遷徙途中的重要驛站,具有重要的保護價值。最佳的觀鳥季節為每年從9月到第二年的5月。
星湖溼地生態系統成功引種和繁育丹頂鶴、火烈鳥等國家重點保護鳥類。這裡有40多隻蓑羽鶴、灰冠鶴、白枕鶴、白鸛,最妙的是,青山掩映在雲霧之中,靜謐的湖上水汽朦朧,「仙鶴」們時而翹首企望,時而展翅飛舞,宛如身在仙境。
入選廣東最美森林評選的保護區的茶田有3個,分別是梅州陰那山自然保護區、潮安鳳凰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石門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雁南飛茶田位於梅州的陰那山山麓下。雁南飛茗茶主要有:金單叢烏龍茶、自然香烏龍茶、金桂蘭烏龍茶、人參烏龍茶、金觀音烏龍茶、桂花烏龍茶,此外還有特製的茉莉花綠茶、映山紅紅茶等品種。
潮州的鳳凰山有「潮汕屋脊」之稱,茶場有2萬多畝,最出名的是鳳凰單叢。鳳凰山上有一棵千年茶王,生長在鳳凰鎮海撥高度1391米的烏崬山李仔坪村泰石鼓的地方,是當今鳳凰名茶中最古老的一棵,因樹老、種奇、香異、名字多變而馳名中外。
石門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英德,紅茶是英德特產之一。具清熱解毒、滋潤肌膚功效的紅茶世界聞名。
世人多見林海、雲海、花海,卻鮮見竹海。在廣東便有這樣幾片竹海。其中廣寧竹海大觀旅遊區位於全國著名的竹子之鄉——肇慶市廣寧縣,是中國面積最大的竹林之一,面積達104萬畝。景區距離廣州130公裡、肇慶90公裡。
市民在來到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也能找到一片竹海。流溪竹園面積10萬畝,遍種毛竹、粉單竹、籬竹、根竹等20多個品種,是廣州最大的竹園。與廣寧不同的是,到了從化觀竹,你還能嘗到新鮮的竹筍。這裡四季有竹筍,春天的春筍有:苦竹筍、黃金貴筍、蒲竹筍、吊絲單筍、根竹筍、毛竹筍等等。夏天有:甜筍、麻竹筍等。冬天有冬筍。
此外,廣東能賞竹海的地方還有幾處,如肇慶懷集縣的20多萬畝茶杆竹,英德的麻竹基地35萬畝。
鱷蜥是第四紀冰川末期遺留下來的古老爬行類,有「活化石」之稱,是爬行界的「熊貓」,儘管它與恐龍「同壽」,已逾1.9億年「高齡」,但它被人類發現僅僅有80多年歷史。廣東兩地有其身影,分別是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茂名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
廣東羅坑鱷蜥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韶關市曲江區境內,中國鱷蜥野生種群數量約為1000至1200隻,而保護區的鱷蜥野生種群就有約500至600隻,約佔中國野生鱷蜥種群數量的50%。
廣東茂名林洲頂鱷蜥省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茂名市的東北部,目前,保護區已救護鱷蜥達200多隻。
林州頂鱷蜥一般棲居於海拔760米以下的溝谷中,其喜歡晨昏活動,白天則在細枝上熟睡。其體色與周圍環境融為一體,便於隱蔽。它們在氣溫低於17℃或高於30℃時基本不活動,而在25℃時活動最為活躍。是最靠近熱帶卻屬於亞熱帶的那類鱷蜥。
來源:廣州日報、揭陽旅遊、網絡資料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