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中國:西藏的「敦煌」——薩迦寺

2021-01-16 華之旅

從日喀則向西,翻越錯拉山,南行60公裡,便到薩迦縣。藏語中「薩」是土的意思,「迦」是灰色的意思。薩迦,是「灰色的土地」。薩迦原有南北兩寺屹立在仲曲河兩岸。北岸一寺建於公元1079年,因寺址在「灰土」山上,所以寺也以「薩迦」名之,作為寺主的教派也以「薩迦」命名。

13世紀中葉,薩迦教派在西藏勢力大、影響深遠。薩迦昆氏家族的第六代子孫薩迦貢嘎堅贊,在公元1240年奉元朝宗主之召到涼州,經過協商,西藏正式列入祖國版圖,西藏歸順元帝國之後,結束自吐蕃王朝滅亡以後的近400年混亂局面,建立了吐蕃以後的第二個統一王朝——薩迦王朝,到了薩迦家族的第八代子孫八思巴 (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第五代祖師)的時候,元朝皇帝忽必烈於1260年加封他為國師,賜玉印。1264年他領總制院事,管理全國佛教及藏族地區事務。1269年他獻所制蒙古新字(是為「八思巴文」)。1270年升號「帝師」,統領西藏13萬戶。1276年自任薩迦寺第一代法王,任命「本勤」統領西藏13萬戶,僧俗、軍民兼攝,是西藏實行貴族僧侶統治之始。  八思巴執政後,為弘揚薩迦教派,他委託薩迦本欽於1268年主持修建薩迦南寺。今天,北寺已蕩然無存,而南寺卻保存十分完整。薩迦寺是一組輝煌耀眼的建築群,殿閣嵯峨,樓臺錯落,四周築有朱紅色圍牆,牆上有黑、白、紅三色線條,據說是薩迦教派的標誌,圍牆上還築有四個角樓和多人城堡。整個寺院布局均衡,氣質古樸,氣勢宏偉,酷似北京的紫禁城。全寺建築面積5500平方米,殿高三丈有餘。大殿由40根木柱支撐,最粗一根三人才能合抱,長6米多,名叫「加拉色欽嘎娃」,意思是「內地元朝送的柱子」。人們把薩迦寺看成是中央在西藏地方的象徵,把元朝送的那根柱子稱為忽必烈柱。傳說,當年忽必烈賜梁柱的時候,八思巴為其路遙難運發愁,忽必烈看透了他的心思,便說,愛卿不用發愁,我擇吉日良辰,為汝水路運到。八思巴回到西藏後便派人到湖邊,準備迎接忽必烈送來的寶柱。到了這一天,忽必烈早晨把柱子扔下東海,傍晚就在薩迎的丹增湖面浮現。於是,八思巴就舉行了隆重的上梁儀式。

薩迎寺以金碧輝煌的大經堂為主體。大經堂高約10米,長70多米,寬近40十,可同時容納700多喇嘛念經。經堂四壁,有巨幅彩色壁畫,不僅有根高的藝術價值,而且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堪稱西藏歷史的一部「百科全書」。

薩迦寺素有西藏「敦煌」之美稱。寺內經書約有10萬卷,大部分是比薩迦王朝還早的手寫本。這裡有世界上「最大的經書」——《布德咖龍》,長1.34米,寬1米多,厚67公分。還有「最早的經書」——貝葉經(20卷左右),每片葉約4釐米長、4—6釐米寬,距今約2000年。

薩迦寺還有一個「寶櫃」,內珍藏著各種文物。有自元朝以後歷代皇帝賜給西藏地方僧俗要人的封詔、朝服、金印、佛像、法器、經典等。寺內藏有一套八思巴與忽必烈會晤的唐卡 (軸畫卷)。這套畫每一幅都充滿了濃烈的宗教氣氛。因此,當畫幅展開時,圍觀的藏族信徒,一見畫面就倒地磕頭,並用腦袋去挨一下畫幅,這大概是意味著摸頂吧。

相關焦點

  • 旅行中國:西藏的「敦煌」——薩迦寺
    13世紀中葉,薩迦教派在西藏勢力大、影響深遠。薩迦昆氏家族的第六代子孫薩迦貢嘎堅贊,在公元1240年奉元朝宗主之召到涼州,經過協商,西藏正式列入祖國版圖,西藏歸順元帝國之後,結束自吐蕃王朝滅亡以後的近400年混亂局面,建立了吐蕃以後的第二個統一王朝——薩迦王朝,到了薩迦家族的第八代子孫八思巴 (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第五代祖師)的時候,元朝皇帝忽必烈於1260年加封他為國師,賜玉印。
  • 中國「第二個敦煌」西藏薩迦寺掠影
    薩迦寺位於中國西藏日喀則市薩迦縣,是藏傳佛教薩迦派主寺,藏有大量宋元明清時期的文物。1961年,薩迦寺被國務院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被譽為中國「第二敦煌」。薩迦寺位於中國日喀則市薩迦縣政府所在地的重堆本波山下,海拔4,316米。
  • 薩迦寺是西藏唯一享有「第二敦煌」美譽的寺廟,到底神奇在哪裡?
    薩迦寺,位於崗底斯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地處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約180公裡的薩迦縣境內,薩迦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因寺內藏有數不盡的珍寶和文物,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壁畫、雕像和經書,所以其享有「雪域敦煌」之美譽,它是西藏著名的藏書和寫經中心。
  • 西藏日喀則薩迦寺——被稱為第二敦煌!
    薩迦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主寺,「薩迦」在藏語裡意為「灰白土」,由1073年吐蕃貴族昆氏家族的昆·貢卻傑波在奔波山南側出資修建。薩迦寺用象徵文殊菩薩的紅色,象徵觀世音菩薩的白色和象徵金剛手菩薩的青色來塗抹寺牆,所以薩迦派又俗稱為「花教」。
  • 薩迦寺是西藏唯一享有「第二敦煌」美譽的寺廟,到底神奇在哪裡?
    薩迦寺,位於崗底斯山脈與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地處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南約180公裡的薩迦縣境內,薩迦寺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因寺內藏有數不盡的珍寶和文物,其中就包括大量的壁畫、雕像和經書,所以其享有「雪域敦煌」之美譽,它是西藏著名的藏書和寫經中心。
  • 薩迦寺,被譽為第二敦煌,就在西藏日喀則市薩迦縣的薩迦古城
    1265年建立了西藏地方政權薩迦王朝,正式歸入元朝中央政府統轄。薩迦寺是薩迦教派的祖寺。薩迦寺分為南北兩寺,下圖是薩迦寺北寺。根據薩迦寺門前的介紹,薩迦寺始建於1073年,距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有「第二敦煌」之稱的薩迦寺內藏有珍貴的貝葉經、《布德甲龍馬》大藏經和元代壇城壁畫、古瓷器等大量文物。薩迦寺主殿外修築有城牆。
  • 薩迦寺,佛教藝術的第二敦煌
    元王朝時期,西藏正式併入中國版圖,薩迦五祖之一的八思巴因深得元朝統治者信任,而在薩迦建立地方政權,掌管全藏。 薩迦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祖寺,寺中藏有《貝葉經》、《布德甲龍馬》和《大藏經》,還有元代壇城壁畫、古瓷器等價值連城的文物,因此又被稱為「第二敦煌」。
  • 「第二敦煌」——薩迦寺 - 中國貿易報
    薩迦寺分南、北兩寺,促曲河橫貫其間,北寺坐落在北岸的本波山「灰白土」山巖下,南寺位於南岸的平壩上。    薩迦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中心寺廟,在青海、甘肅、四川、雲南、不丹、尼泊爾等地均有分寺150座,僧侶一萬餘人。在薩迦地方王朝時,這裡曾是西藏政治、軍事、文化的中心,出現過薩迦班欽貢噶堅贊、八思巴等許多叱吒風雲的人物,他們對祖國的統一做出過不可磨滅的貢獻。
  • 西藏中王朝的背影—薩迦寺,被譽為藏地敦煌,你了解其中的奧秘嗎
    薩迦,是西藏歷史上薩迦王朝和藏傳佛教著名教派之一薩迦派的發源地。公元13世紀中葉,這裡曾是薩迦王朝的首府,是西藏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的中心。如今,站在曾經輝煌一時的薩迦北寺的斷垣殘壁之間,仿佛能看到一個王朝遠去的背影。薩迦寺以歷史之長、規模之大、影響之巨、文化及寺藏之豐著稱於世。薩迦,藏語意為「灰白色的土地」,即當地土壤的顏色。
  • 探尋千年歷史藝術殿堂,尋覓世界屋脊下『第二敦煌』傳奇—薩迦寺
    薩迦寺位於日喀則西南,距離日喀則150公裡,距離拉孜縣45公裡,海拔4280米。著名的薩迦寺就坐落於薩迦縣奔波山上,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主寺。薩迦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祖寺,它以歷史之長、規模之大、影響之巨、文化及寺藏之豐著稱於世。
  • 薩迦寺,青藏高原上叱吒風雲的寺廟,被稱為第二個敦煌
    細數中國這片古老而又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土地上,這一些眾多的神秘元素,我們可以列舉出很多,但談到寺廟,除了在世界上地位崇高的佛教之外,這片土地的文化和寺廟也是一處令無數學者和旅行愛好者們內心嚮往的聖潔之地,也正是因為這種聖潔,給它們籠罩了神秘色彩。
  • 薩迦寺,青藏高原上叱吒風雲的寺廟,被稱為第二個敦煌
    細數中國這片古老而又有著豐富文化底蘊的土地上,這一些眾多的神秘元素,我們可以列舉出很多,但談到寺廟,除了在世界上地位崇高的佛教之外,這片土地的文化和寺廟也是一處令無數學者和旅行愛好者們內心嚮往的聖潔之地,也正是因為這種聖潔,給它們籠罩了神秘色彩。
  • 中國西藏那些好玩又好看景點:納木錯,桑耶寺,薩迦寺,布達拉宮
    」美稱,位於山南地區扎囊縣境內,是西藏第一座佛、法、僧三寶俱全的寺廟,在藏傳佛教界擁有崇高的地位;與布達拉宮、大昭寺一樣,在信徒心中具有同等重要的位置。薩迦寺薩迦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祖寺,分南北兩寺。從建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其間薩迦王朝統治全藏70餘年,寺內所藏文物極其豐富,其中尤其以經書最為著名,被譽為「第二敦煌」。如今,站在曾經輝煌一時的薩迦寺斷垣殘壁之間,仿佛能看到一個王朝遠去的背影。
  • 西藏有一寺廟,蘊藏著3000多幅壁畫,被世人稱為「第二敦煌」
    眾所周知,敦煌莫高窟是世界上最大、最豐富的佛教藝術場所,成千上萬的雕塑和壁畫對中國乃至世界都有很大的觀賞價值,事實上,不僅敦煌,中國西藏也有一座大型寺廟,今天說的是西藏有一寺廟,蘊藏著3000多幅壁畫,被世人稱為「第二敦煌」。
  • 藝術珍品浩瀚,文物價值極高,稱為第二個敦煌,西藏日喀則薩迦寺
    薩迦寺,位於西藏日喀則西南130公裡處的薩迦縣城裡,是薩迦派第一座寺院,由薩迦的創始人昆·貢卻傑布於公元1073年創建。薩迦寺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寺中藝術珍品浩瀚,文物價值又極高,因此被人們稱為「第二個敦煌」。
  • 中國西藏那些好玩又好看景點:哲蚌寺,扎基寺,薩迦寺,米堆冰川
    扎基寺扎基寺位於拉薩市北郊的扎基路上,是西藏唯一一座財神廟薩迦寺薩迦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祖寺,分南北兩寺。從建寺至今已有900多年的歷史,其間薩迦王朝統治全藏70餘年,寺內所藏文物極其豐富,其中尤其以經書最為著名,被譽為「第二敦煌」。如今,站在曾經輝煌一時的薩迦寺斷垣殘壁之間,仿佛能看到一個王朝遠去的背影。
  • 全國政協委員洛卓加措:為薩迦寺申遺而不懈努力
    洛卓加措稱自己是「幸運兒」,他9歲上了小學,17歲入寺為僧,並有幸在這一年進入西藏佛學院學習,隨後前往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和中央民族大學深造學習並獲得碩士學位。長期的僧居生活,讓博古通今的洛卓加措對薩迦寺的歷史文化一往情深,也讓他對薩迦的文物保護和寺院發展有了自己獨到的見解和追求。
  • 西藏薩迦人家: "第二敦煌"旁的新"拉日巴"
    因為有著名的薩迦寺,因為統治西藏地方近百年的薩迦政權誕生於此,薩迦早已名聲在外。    「薩迦」藏語意為灰白土,得名於薩迦寺。公元1073年,薩迦派創始人昆·貢覺傑布在今薩迦城北波布日山上一塊「猶如臥象腰間白點般的一塊灰白色土地上」,創建了一座寺廟,後世稱為「薩迦寺」。1246年,薩迦派第四祖薩迦班智達應元朝王子闊端之邀,到達涼州,促成了西藏正式納入中國版圖。
  • 圖文:西藏薩迦寺內保存完好的鍍金佛像
    圖文:西藏薩迦寺內保存完好的鍍金佛像   這是西藏薩迦寺內保存完好的鍍金佛像(攝於11月6日)。薩迦寺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祖寺,分南北兩寺,北寺始建於1073年,南寺建於1268年。薩迦寺曾是西藏地方政權所在地,寺內珍藏有大量的珍貴歷史文物、經書。從2002年開始,國家投資8660萬元對薩迦寺進行維修。新華社記者 覺果 攝
  • 鎮內的薩迦寺是藏傳佛教寺院,有「第二敦煌」美稱,你去過嗎?
    薩迦鎮位於西藏自治區日喀則市薩迦縣城西部的仲曲河上遊,是薩迦縣駐地,也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發源地。薩迦鎮曾是薩迦王朝的首府,是西藏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中心。如今,這裡已成為西藏著名的旅遊勝地。薩迦古城,薩迦派的修行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