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我今年86歲了,還是第一次碰到這麼好的服務態度。」家住德安縣蒲亭鎮牌樓村的鄒孝思老人,在派出所辦理戶籍時受到導警朱昌露的熱情服務後,逢人便誇。受到醫院導診、景點導遊制度啟發,德安縣公安局創新推出禮儀導警制度,讓前來辦事的群眾一進門便能享受到溫馨的服務,這只是該局穩步提升公安工作滿意度的舉措之一。
自2011年下半年以來,全省公安工作滿意度測評中,德安縣公安局連續4次位居全市第一、全省前10名。今年6月,該局被江西省綜治委授予「全省公眾滿意政法單位」榮譽稱號。
德安警方走向街頭向群眾講解安全防範知識
主動警務打牢平安根基
沒有穩定的社會治安秩序,群眾就沒有安全感,對公安工作的滿意度更無從談起。「要讓群眾滿意,首先要讓群眾有安全感。」德安縣副縣長、公安局長雷靂如是說。
為此,德安縣公安局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動仗,構建以「刑偵為主、所隊聯合、多警種協同」的「大刑偵」格局,對群眾反映強烈的違法犯罪問題「露頭就打」。今年以來,該局先後開展了打擊侵財型案件「破案會戰」、打擊「黃賭毒」、打假等一系列專項行動,破獲各類刑事案件506起,同比上升14%,抓獲犯罪嫌疑人178名,同比上升56%。
為了最大限度擠壓違法犯罪空間,德安縣公安局大力推行動態巡邏防控模式,將城區分為6個網格,每個網格按照「2+2+1」要求配備民警、巡防隊員和巡邏車,實行24小時不間斷巡邏,做到了「人在車上、車在路上、有警處警、無警巡邏」。
陽光警務規範執法執勤
3月14日,德安縣公安局召開規範執法警民懇談會,邀請30名執法監督員參觀改造後的縣局綜合辦案區和110指揮中心,零距離體驗「規範執法」,虛心接受意見建議。
「只有置於陽光下運行,執法活動才不會出現偏差。」該局政委李洪新說。為確保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和監督權,德安縣公安局建立「網上監督、內部監督、社會監督」三位一體的監督機制,狠抓執法規範化建設。
該局實行所有案件網上辦理、審核、監督和流轉,並實現對執法場所、窗口單位、要害部位的視頻全覆蓋及遠程、同步、動態監督。此外,該局公開聘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等組成執法監督員,對民警執法進行明察暗訪,實現監督關口前移。
創意警務注入不竭動力
為有效地提升群眾對110處警工作的滿意度,德安縣公安局創新回訪模式,對所有110報警人進行「三級回訪」,即在每一起110警情的處理過程中,要求出警民警在警情現場處置結束時,當場回訪報警人;該局回訪中心隨後以電話形式回訪。對於處警工作不滿意的,由縣公安局主要領導3日內上門徵求意見整改,整個整改工作由回訪中心全程監督,並進行再次回訪、跟蹤問效,確保整改到位。
在今年1至6月已回訪的12450人次的110報警者中,滿意率達98.6%,沒有發生一起民警被投訴事件。
該項機制的推出只是一個縮影,該局集全體民警智慧,先後推出了「禮儀導警」、「多功能警車」等一批創意警務,並在該局各單位、部門開展「一所一品」、「一隊一品」活動,讓每個團體成為創新主體,讓每位民警成為創意個體,將提升公安工作滿意度不斷引向深入。
民本警務贏得理解支持
因為忘記駕駛證、行駛證年檢時間導致無法正常辦理,給司機和車主帶來不便。針對這一情況,2012年2月起,德安公安交管部門對本縣的車主和駕駛員,都會提前向他們發送一條溫馨的提示簡訊。
「我們就是要從小事做起,從細節抓起,讓警務跟著民意走,以警心換民心。」雷靂說道。近年來,德安縣公安局開展了一系列便民利民活動:為80歲老人免費上門辦證,讓760餘名老人足不出戶就拿到二代身份證;實行辦理出入境證件「按需申領」、「一站式辦理」,免去群眾來回奔波之苦。林林總總、點滴之間,警民關係更加和諧了。
◎文/施凡 記者王旭歡 圖/受訪單位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