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花都華僑農場:流溪河畔僑心暖

2020-12-10 中國僑網

廣州花都華僑農場:流溪河畔僑心暖

2020年12月08日 09:40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參與互動

  廣州花都華僑農場

  流溪河畔僑心暖

  (我的僑鄉·我的家)

  本報記者 張保淑 羅艾樺 張鵬禹

  榕樹蔥翠、落英滿地。這裡是位於流溪河畔的廣州花都華僑農場,一個晴朗的周六上午,本報記者一行來到這個海內外知名的中國僑鄉採訪。

  一抵達花都區花東鎮洛柴崗社區的僑南苑,我們就被社區「僑文化廣場」正在表演的別具特色的歌舞深深吸引了。在熱帶海濱風光主題的大型彩色壁畫前,十多名身著多種東南亞民族服飾的女士隨著歡快的樂曲翩翩起舞。泰國的筒裙、新加坡的娘惹服、馬來西亞的卡芭雅、印度尼西亞的巴迪、越南的奧黛……色彩絢麗、風格多元的服飾讓人仿佛瞬間置身於馬來半島、中南半島或者加裡曼丹島、呂宋島上,濃鬱的東南亞風情撲面而來。

  5000多名歸僑的新家

  「大家好,我叫廖樹業,是越南歸僑,我們歸僑小樂隊接下來演唱一首越南歌。」舞蹈一結束,3名男士就站上舞臺。領銜的廖樹業約50歲光景,懷抱一把淡黃色吉他。他微側身,向兩名抱著吉他的隊友點頭示意,而後3人默契地同時抬起右手,撥動琴弦,左手嫻熟地輕拂著琴頸,樂音在耳畔響起。和著優美的旋律,廖樹業深情吟唱。一曲終了,現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剛才唱的是首越南情歌,表現小夥子對心上人的思念。」廖樹業接受記者採訪時介紹說。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只有五六歲的廖樹業隨父母一起回到祖國,被安置在花都。他們一家至今仍然保持越南的習俗。「我現在經營一家越南餐館,做我最拿手的越南特色小吃,包括腸粉呀、湯粉呀,還有肉沫面。許多客人來光顧,生意很好。我特別愛好音樂,就利用業餘時間和幾個越南歸僑子弟組建了小樂隊。」

  同行的廣州市花都區歸國華僑聯合會負責人告訴我們,華僑農場從上世紀五十年代中期開始安置歸僑,先後接收了來自13個國家和地區的5000多名歸僑。他們還延續著原居住國的文化習俗,如歌舞、音樂、飲食、服飾等,與這裡的文化融合,形成了獨特的中國「東南亞僑文化」。歸僑和僑眷自發組成了10多個文化藝術社團,編排多個具有東南亞僑文化特色的文藝節目,並得到東南亞一些國家駐廣州領館派出的專業人員的指導,頗具水準,遠近聞名。

  「舞跳得好、歌唱得棒,從根本上來說,是因為大家生活美、心裡甜。」68歲的印尼歸僑盧炳球的一番話道出了歸僑僑眷的心聲。他說,當年他們回國並被安置在這裡的華僑農場,生活上得到很多照顧。「那時候,生活雖然不富裕,但是我們都揚眉吐氣、樂觀向上。」盧炳球動情地說。

  歸僑經歷使盧炳球和農場很多職工特別關注國際局勢,他們紛紛點讚中國政府近年來實施的對海外華僑的保護和救助政策,特別是果斷撤僑行動。「這些年,咱們中國實施了利比亞撤僑、葉門撤僑、尼泊爾撤僑、紐西蘭撤僑……」盧炳球掰著指頭歷數道,「記得有個華僑,從利比亞被中國空軍接回國內,他一下飛機就跪下來親吻祖國的大地。我們看到這一幕感同身受,激動萬分。」

  歌舞抒發心中幸福喜悅

  改革開放後,一系列深化華僑農場體制機制改革的政策措施接連出臺實施,花都華僑農場按照「經濟融入市場、管理融入社會、體制融入地方」要求,積極尋求發展突破。1999年,花都華僑農場設立為花僑鎮,2005年因區域調整,華僑農場併入花東鎮。值得一提的是,雖然幾經變遷,但是「花都華僑農場」這個稱呼作為當地一個時代的標誌,始終保留並成為聞名遐邇的品牌。

  產業興帶動百業旺。併入花東鎮後的華僑農場利用毗鄰國際機場的優勢,打造航空物流產業集聚區、航空維修產業集聚區、電子商務產業集聚區和臨空先進位造業集聚區。

  在產業大發展帶動下和僑務部門支持下,花東鎮政府在2007年對華僑農場實施了住房改造項目,投資1.3億元,總建築面積超過7萬平方米,建成了僑南苑、僑港苑、僑興苑等新住宅區,全面解決了農場廣大職工住房問題。社保、土地確權、子女教育等方面的問題也得到了妥善解決,廣大歸僑僑眷獲得感滿滿,每逢節假日和周末,他們便穿上靚麗多彩的服飾,跳起歡快的舞蹈,唱起動人的歌謠,抒發心中的幸福與喜悅。

  在僑南苑附近的花都大道旁,有一幢暹羅藝術風格的四層建築特別引人注目,這就是花東僑文化中心。記者發現,這裡不僅有圖書館、書畫室、歌舞排練室,而且專門開設了花都華僑農場博物館。博物館裡陳列品琳琅滿目,有歸僑當年馱著全部家當千裡歸來的自行車;有他們在海外使用的留聲機、照相機、貨幣;還有他們在海外的出生證、畢業證、結婚照等。牆上有一組老照片,有的記錄著農場建立初期,歸僑篳路藍縷辛苦創業的場景,有的則反映農場設立華僑經濟開發試驗區和被納入國際空港區後蓬勃發展的進程。

  在眾多展品中,有一幅書法作品特別引人注目。文化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這是一位當地老歸僑的自創字,對應的漢字分別是「國」和「家」。捐贈書法作品時,老歸僑這樣解釋自己的創意:「民」生活在穩固的「口」內才是「國」,人「住」在自己的「宀」下才是「家」。這是他和家人結束顛沛流離的異域生活,在祖國的流溪河畔安居後最樸實、最堅定的信仰。

相關焦點

  • 流溪河畔僑心暖
    這裡是位於流溪河畔的廣州花都華僑農場,一個晴朗的周六上午,本報記者一行來到這個海內外知名的中國僑鄉採訪。一抵達花都區花東鎮洛柴崗社區的僑南苑,我們就被社區「僑文化廣場」正在表演的別具特色的歌舞深深吸引了。在熱帶海濱風光主題的大型彩色壁畫前,十多名身著多種東南亞民族服飾的女士隨著歡快的樂曲翩翩起舞。
  • 廣東省花都華僑農場廣東省花都華僑經濟開發試驗區港頭工業區開發
    廣東省花都華僑農場廣東省花都華僑經濟開發試驗區港頭工業區開發     投資總額:l億元人民幣    項目現有條件:總規劃面積1200畝,首期已開發200畝,工業區交通條件優越,地理位置得天獨厚,毗鄰廣州大都市,距離廣州中心城區和花都城區分別為40公裡和20公裡。工業區有優惠的投資政策和完善的服務體系,土地升值潛力巨大。廣州新國際機場落戶花都後,每月前來洽談投資事宜的客商不斷,土地需求及工業廠房市場需求量近來猛增。
  • 流溪河畔木棉村
    【我家就在岸上住】作者:穗河軒(廣州市水務局、廣州市河長辦宣傳工作者)遠眺青山環繞、綠水盈盈,近觀田濤阡陌、杜鵑璀璨,在廣州北部秀美的山林之間,夏日的流溪河更顯清麗多姿。初來廣州,就聽聞老廣們說:「你哋知麼,廣州嘅母親河並唔系珠江,而系流溪河!」當時就對流溪河——這條深入老廣們心中的母親河有了初步的好感。
  • 廣州花都:空港經濟重地 財富聚集之源
    二、財富聚集之源  (一)、優越的區位交通優勢  花都區花東鎮,是廣州花都(國際)工程機械交易基地的大本營,位於廣州市北部,花都東部。位於中國交通網絡最發達稠密的珠三角地區,交通可以與世界任何一個地區媲美。
  • 廣州的流溪河畔鄉村尋找「年味」,瀰漫香味,遊客:垂涎欲滴啊!
    春節前,珊珊三丫頭來到廣州從化流溪河畔看梅花(有興趣的了解流溪河第三期梅花的朋友可以翻閱前面的文章《廣州這個地方第三場「香雪」,藍天白雲下的暗香浮動,遊客:超美》),今天繼續流溪河畔的行程,在看完梅花後,珊珊三丫頭在河邊的農家尋找一種春節的食材:從化高山腊味。
  • 中國華僑出版社首個海外「僑心書苑」在菲律賓宿霧設立
    3月24日中國僑聯菲律賓訪問團前往菲律賓宿霧菲華聯誼會參觀考察,宣布設立海外首家「僑心書苑」,並舉行授匾和千種人文社科類圖書贈書儀式。海外「僑心書苑」由中國華僑出版社聯手海外僑社設立,旨在向廣大華僑華人提供優秀中文讀物,弘揚中華文化,打造海外華僑華人精神家園和文化驛站。
  • 廣州市花都區華僑農場全面完成歸難僑危房改造
    廣州市花都區華僑農場全面完成歸難僑危房改造 2009年01月07日 14:41  來源:中國僑網
  • 弘揚憲法精神 情暖華僑農場——泉州市僑聯聯合南安市僑聯開展普法...
    泉州市僑聯法顧委律師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服務為群眾提供法律諮詢服務向「歸僑僑眷子女學習站」贈送法律書籍義診暖僑心現場邀請了醫院外科、內科、兒科、內分泌科等多名主任醫師以及泉州愛爾眼科醫院專家為當地群眾看病問診
  • 廣東惠陽開展「話僑情·暖僑心」印尼美食分享活動
    圖為廣東惠州市惠陽區僑聯開展的「話僑情·暖僑心」印尼美食分享主題活動。 惠陽區僑聯供圖 攝中國僑網惠州11月20日電 (記者 宋秀傑)11月20日,著名愛國將領葉挺與著名僑領葉亞來的家鄉——廣東惠州市惠陽區僑聯開展了「話僑情·暖僑心」印尼美食分享主題活動,吸引了眾多的歸僑僑眷。圖為廣東惠州市惠陽區僑聯開展的「話僑情·暖僑心」印尼美食分享主題活動。
  • 廣州避暑親子好去處,流溪河畔清涼出行地,享趣味親子時光
    夏日炎炎,對於來廣州的遊客來說,想找一個避暑納涼,又人少景美的地方,是旅遊的一大訴求。今天樂玩君就給大家分享的就是這樣一個寶藏地-「中國溫泉之都」從化,夏天避暑親子的新玩法。說到溫泉通常都是冬天泡,其實夏泡溫泉,是一種全新的康養方式!人浸泡在熱溫泉裡,毛孔會很快張開,有利於熱量散發,達到消暑的效果。
  • 廣州避暑親子好去處,流溪河畔清涼出行地,享趣味親子時光
    夏日炎炎,對於來廣州的遊客來說,流溪河畔清涼出行地早上從廣州中心出發,1.5小時後便到達「廣州後花園」從化。這段「流溪生態型綠道」,它沿流溪河而建,路況非常好。溯道而上就是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秀麗的風光早已為人熟知。順流而下,而可以到達廣東溫泉賓館的後門。沿綠道可一邊欣賞流溪河畔的兩岸的景色。小貼士:雲雅酒店出來後,轉左為流溪河國家森林公園,轉右為廣東溫泉賓館。下斜坡時,坡度較大,需注意安全,小心控制好剎車。
  • 旅日僑領「點讚」全國兩會暖僑心、穩民心
    搜索下載華輿APP(中新社旗下新媒體平臺),關注全球華僑華人,瀏覽世界各國媒體新聞資訊,無需翻譯——華輿在「手」,世界盡在掌握!全日本華僑華人聯合會會長賀乃和說,全日本華僑華人社團聯合會所屬72社團在領導團隊的帶領下,積極參與了支援祖國的武漢和家鄉抗疫工作。面對突如其來的病毒的衝擊,從政府到人民都積極投身於疫情防控,海外華僑華人的貢獻也同樣可歌可泣。中國人民的抗疫成果和迅速恢復經濟活動的成果對世界的貢獻及其意義,必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顯現。
  • 流溪河畔的「不丹式」純美
    純美•不丹流溪河畔的「不丹式」純美6月11日,在流溪河畔歌莉婭生態基地,GOELIA與一眾時尚媒體一同融入青山綠水,湖光白雲的自然中,體驗「不丹式」的純美時尚。流溪河畔,森林覆蓋率70%以上,風景純美,與不丹有著驚人的相似。自明清以來,從化流溪河的風光已被嶺南歷代文人墨客推崇,留下了「玉筍凌空出,參差翠靄多,還承天上露,入夜涴星河」等名句。
  • 華僑農場
    國僑辦「送溫暖」醫療隊情暖八桂僑眾廣西百色華僑農場越南歸僑女職工王彩花興奮之情溢於言表。        據中新社報導,8月27日至29日,國務院僑辦、廣西自治區僑辦「送溫暖」醫療隊前往百色華僑農場、隆安縣浪灣華僑農場,開展送醫送藥、醫療義診活動,受到當地廣大歸僑僑眷和民眾的熱烈歡迎。這幾天,和王彩花一樣,這兩個華僑農場的僑眷心情都十分激動。
  • 藏在從化流溪河畔的度假酒店,1000米河岸線,無邊泳池,避暑度假
    那有沒有距離廣州比較近,環境又好,適合避暑,有泳池可以遊泳,性價比高,有不會很多人的度假村呢? 今天就分享一家這樣的度假酒店給大家,非常適合家庭親子遊,閨蜜遊,情侶度假等等。>從化流溪河畔的度假村,坐擁1000米河岸線 這家度假酒店坐落在廣州從化流溪河畔,坐擁流溪河一線原生態景觀,約1000米的河岸線,300餘畝的山林美景,是夏天度假的絕佳選擇。
  • 「竹料三烈士」寫進書裡,《流溪河畔木棉紅》這樣歌頌……
    昨日,白雲這本新書的首發刷屏朋友圈啦~「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流溪河畔木棉紅》昨日,由區委宣傳部、區教育局、區關工委、鍾落潭鎮政府聯合主辦的「傳承紅色基因 爭做時代新人」——《流溪河畔木棉紅》首發儀式在鍾落潭鎮竹料第三中學舉行。這本紅色革命書籍以「竹料三烈士」的事跡為原型,描寫了廣州解放初期主人公在徵糧、建政鬥爭中英勇犧牲的故事,感人肺腑。
  • 又挖一家寶藏度假勝地,藏在廣州後花園,人少空氣好,賞流溪河美景
    就在廣州後花園,自駕50分鐘,人少空氣好,賞流溪河畔美景,遠離城市的喧囂,還你一片安靜度假環境。人少空氣好,賞流溪河畔美景廣州望谷御泉花園位於青山綠水、風景秀麗,夏無酷暑、冬無嚴寒、有著世界「蘇打名泉」之稱的廣州從化市溫泉鎮,馳名的流溪河在旁緩緩流過,
  • 流溪河畔2萬平方米濱河公園即將開放
    近日,不少廣州白雲的街坊驚喜地發現,在白雲區原人和置業廣場的位置,建起了一個美麗的濱河公園,這裡不僅綠化養眼,還配套了標準運動場,周邊群眾多了一個娛樂休閒的好去處。拆除24棟違建,流溪河河口斷面水質恢復至IV類沿河碧道、景觀草坪、休閒亭臺……盛夏時節,記者來到流溪河畔的2萬平方米的濱河公園,感受到好一派水清岸綠的風光。沿著石板路走去,只見綠草如茵,還可觀賞到鳳凰木、木棉、雞蛋花等十餘種樹木,「讓前來散步的群眾可以一年四季都看到花開。」
  • 花都有什麼好玩的?廣州花都玩樂攻略
    【導語】:印象中,花都似乎總是與商業發展相對滯後相聯繫,其實作為廣州副中心城市之一,可說是麻雀雖小但五臟俱全。看電影,有現代化的卓達飛星影城;健身,有不少廣州人都知道的中聖會健身美容S P A會所。而且,花都還有廣州其他城區沒有的玩樂項目,如梯面鎮紅山村就因漫山遍野的油菜花摘得「廣州最美鄉村」的桂冠,御盛馬場則是廣州市唯一原生態森林主題跑馬場。
  • 青山依舊在 流溪河水清
    本報評論員流溪河畔,水生文明不斷傳承發展,滋養了一座城,哺育了一代又一代廣州人。河、城、人的故事,還將永遠寫下去。流溪河,始於廣州從化西北部,奔流156公裡,匯入白坭河口入海,是唯一一條全部位於廣州境內的水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