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8日,記者從黔南州「州樹、州花」新聞發布會上獲悉,8月20日,黔南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審議了《州人民政府關於提請審議「州樹、州花」的議案》。會議決定:楓香樹為黔南州州樹,刺梨花為黔南州州花。
州樹州花新聞發布會現場
從2019年5月24日以來,經過組織開展「州樹、州花」評選活動,至2020年8月20日,經黔南州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十六次會議決定,楓香樹為黔南州州樹,刺梨花為黔南州州花。
下一步,黔南州將加大州樹、州花宣傳力度,並將在全州範圍內開展楓香、刺梨種質資源及古大樹保護,作好種質資源收集保存,進行相關栽培技術研究,選育培育楓香和刺梨優良品種,建設楓香、刺梨培育基地,為州樹州花推廣打下基礎
同時,積極開發楓香多種價值,研發經濟產品,帶動發展相關產業,助民增收致富,讓楓香樹成為「搖錢樹」;進一步夯實刺梨產業基礎,提升產品、創建品牌、拓展市場,實現刺梨產業高質量發展,讓刺梨花成為「致富花」。
此外,在城鄉綠化項目中也將推廣種植,打造州樹州花特色森林景觀。在景區、景點、文化廣場等公共綠地提升改造中推廣補植楓香和刺梨綠化大苗,進一步彩化美化森林城市,建設美麗中國、幸福家園。
相關連結
(一)「州樹」入選理由
楓香樹(Liquidambar formosana):金縷梅科楓香樹屬,落葉高大喬木,為黔南州鄉土樹種。楓香樹常被少數民族種於村寨附近作為「神樹」、「保寨樹」,「四月八」和「六月六」等民族節日傳統食品「五色糯米飯」、苗族圖騰崇拜、布依族非物質文化遺產「楓香染」、少數民族服飾圖案等都與楓香樹息息相關,已融入少數民族同胞的生產生活,民族特色文化特徵鮮明突出;有藥用、材用、景觀綠化等多種價值,還是典型荒山先鋒樹種,季相景觀突出,能豐富生物多樣性,提升森林景觀質量;全州有古大樹3466株,為黔南州古大樹數量之最,最能反映我州各民族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生態文明觀和期盼美好生活的精神追求;目前未有其它城市將其選為「市樹(州樹)」,具有獨特性和唯一性。
(二)「州花」入選理由
刺梨花(Rosa roxbunghii):為薔薇科薔薇屬,多年生落葉灌木,花朵秀美、別致,觀賞性強,為黔南州鄉土樹種。布依民歌「好花紅」調傳唱全國,已列入中國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目前,黔南正著力打造「好花紅」民族形象品牌,民族特色文化濃厚;刺梨被稱為「維C之王」,經濟價值高,開發前景廣,我州為刺梨主產地之一,刺梨種植面積、產業發展居全省之首,產業基礎好,產業鏈長,刺梨產業已成為貴州省、黔南州農村產業革命十二大產業之一,在助民增收,脫貧致富中起著重要作用;地域特色強,龍裡、貴定兩縣已獲「中國刺梨名縣」,「龍裡刺梨」「龍裡刺梨乾」獲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貴定刺梨」獲「國家森林生態標誌產品」,取得「國家地理標誌證明商標」;目前無其他城市將其作為市花(州花),黔南州將是唯一的,獨具特色。
貴州日報當代融媒體記者 吳文瓏
編輯 黃盈瑩編審 劉丹 廖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