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記者 吳曉鈴
「看看自己的家鄉在不在裡面?」9月3日起,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命名縣和候補縣開始公示,名單瞬間刷爆朋友圈。
關注,是因為名縣招牌含金量高,也因為創建不容易——命名縣30選10,候補縣59選10。
天府旅遊名縣創建機制引起國際同行的關注,世界研學旅遊組織高度評價:天府旅遊名縣開創了文旅經濟發展的「四川模式」。
郡縣治,天下安。縣域興則全省興,縣域強則全省強,開展天府旅遊名縣建設,是我省著眼發展大局,聚力聚焦縣域主戰場,統籌推進縣域經濟發展和文化旅遊發展兩件大事情的重要舉措。
都江堰 都江堰市文體旅局供圖
一年來,全省140個縣參與天府旅遊名縣角逐,百花競妍滿園春,天府旅遊名縣「領頭羊」和主力軍作用明顯,成為縣域經濟發展的新動能。
首批10個命名縣和30個侯選縣新增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3個、國家級旅遊度假區1個、國家5A級旅遊景區1個,實現旅遊收入4811.6億元,佔全省41.5%,接待遊客3.83億人次,佔全省50.7%;10個命名縣文旅經濟對當地稅收貢獻率達到15%以上,文旅產業對當地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25%。
7月23日,「四川省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評選會」在成都舉行。5分鐘現場演講、專家現場亮分,紀檢人員全程監督,會場氣氛緊張。川南一位候選縣縣委書記在競演後感慨,「這真是一場賽馬戰鬥,完全是一種要殺出重圍的感覺!」競演前,他曾掐著表對著鏡子反覆演講,控時間練表情。
30個縣競演,最後只有10個幸運兒——名縣之路不容易,競演之前,還經歷了申報、資格審查、遊客滿意度抽樣調查與暗訪、大數據評估、現場檢查、主流媒體評價等多個「比賽」關口。而候補縣競爭更為激烈,10個名額,59個縣競爭。
這麼難,又為何如此踴躍?
天府之國,文化旅遊資源大省。抓好文旅發展,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事關全省工作大局。
2019年2月,我省公布《關於開展天府旅遊名縣建設的實施意見》,提出經過5年努力,建成50個天府旅遊名縣,引領全省縣域旅遊高質量發展,推動縣域經濟創新發展,夯實全省經濟發展基礎。
峨眉山金頂 峨眉山市文體旅局供圖
創建成功的激勵相當優厚——享受財政資金、項目、用地、融資、營銷等多方面的支持,在績效考核、評優指標、人才培訓等方面予以傾斜。
創建條件也相當嚴苛——縣域旅遊經濟規模、遊客滿意度、等幾十個指標逐條打分。既有業界現場檢查,還有第三方評估。
這其中,實行動態申報的「賽馬」競爭機制最為引人矚目,有進有退:
在公開的評定標準和程序下,經過數輪公開公平競爭,確定10個命名縣和候補縣,以後每年從候選縣中競爭出10個命名縣,同步從競爭遞補10個候補縣;
命名縣考核達不到相關標準,給予一年整改期,整改不到位降為候選縣,候選縣達不到相關標準取消資格。
一石激起千層浪,全省「一盤棋」布局,各地「車馬炮」落子。
廣安風景 廣安區委宣傳部供圖
2019年,全省107個縣申報天府旅遊名縣。
91個縣獲得資格,再通過現場陳述、現場評分,確定峨眉山市等40個得分靠前的參選縣為候選縣,之後再經歷嚴格評選程序從40——20——10,評出10個命名縣。 省文旅廳透露,2020年全省申報天府旅遊名縣申報數量達到了140個,佔我省183個縣市區總量的近8成。
名縣「賽馬」,各縣千帆競發的發展新格局由此形成。
一年多的實踐來看,天府旅遊名縣引領發展的「領頭羊」角色十分明顯:
2019年,全省實現旅遊收入11594億元,增長14.7%,首批10個命名縣30個侯選縣實現旅遊收入4811.6億元,佔全省41.5%,接待遊客3.83億人次,佔全省50.7%。
2020年「五一」小長假,40名縣接待遊客922萬人次,約佔全省44%,旅遊總收入達68.8億元,約佔全省60%;
「端午」小長假,接待遊客419.4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達32.1億元,其中長寧縣等7個縣旅遊綜合收入實現同比正增長。
走進青羊區「成都院子」酒店,隨處可見蜀繡、蜀錦,「文化」味迎面撲來,四川非遺把這座酒店「救」活了。
地處大城市老城區空間狹小,如何搞天府旅遊名縣建設?
青羊破題:天府旅遊名縣建設工作列為全區「一號工程」,高標準編制、多規合一規劃青羊區文旅融合發展規劃暨全域旅遊發展。
一方面,青羊宮古建築群等文物保護單位修繕工作加速推進;
另一方面,天府文化公園、寬窄巷子二期等重點文旅項目建設也同步推進。
騰挪轉移之間,原本靜態的文化價值轉換為源源不斷的發展動力。
琴臺故徑 青羊區委宣傳部供圖
如果說青羊區的提供了城市類旅遊名縣發展的樣本,那既無名山大川,又鮮有名勝古蹟的宜賓長寧,則提供了發展生態旅遊的模板。
以「世界竹生態文化旅遊目的地」目標,以蜀南竹海為核心支撐,長寧與「兩海」生態文化旅遊示範區聯動打造「大竹海」旅遊環線和文旅融合「改革樣板」,構建景縣一體、景城一體、景司一體、景鎮一體、景民一體的「五位一體」發展格局。
目前,蜀南竹海創建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和5A級景區35個必建項目即將全面完成,農業體驗、醫養康養、體育旅遊、精品民宿、房車自駕等新業態日益壯大。
蜀南竹海 丹霞地貌 長寧縣文廣旅局供圖
因地制宜、百花齊放。
文化賦能:海拔3300米的小金縣雙橋溝景區新人參果坪建起了阿來書屋,「茶、書、景」令人嚮往。
遊客張瑞東說道:「來到書屋,不僅可以讓疲勞的身體稍事休息,還能讓靈魂繼續向前」。
閬中古城 閬中市委宣傳部供圖
全球第二大主題樂園—樂高樂園在眉山動工,世界500強企業德國途易集團落戶都江堰,天堂洲際酒店落戶康定市……2019年,40個名縣共有145個項目納入全省文旅重點項目庫,總投資達4600億元。隨著建設的深入,一個個項目的建設,投產,名縣發展新動能為此凝聚。
既耕種好各自縣域的「一畝三分田」,還發展聯盟抱團做大。2019年5月14日,40名縣共同組建的天府旅遊名縣文旅發展聯盟正式成立,2019年,聯盟成員北上北京、南下廣東、西到西安、東至浙江等19地宣傳促銷。
放眼全球外輸內引:
「三星堆:人與神的世界——四川古蜀文明特展」在義大利首都羅馬廣受歡迎,都江堰市舉辦「歐洲知名旅行企業赴都江堰旅遊線路考察」國際營銷活動,2019中國西昌·大涼山國際戲劇節吸引了大批國內外藝術家和藝術愛好者,西昌打造「中國國際戲劇之城」等文化新名片。
世界運河歷史文化城市合作組織秘書長說,天府旅遊名縣在國際大舞臺上將會成為一顆更加光彩耀眼的明珠。
劍閣風光 劍閣縣文旅體局供圖
把天府旅遊名縣的金字招牌做到高速路口、縣委書記在朋友圈帶頭宣傳營銷……一年多來,天府旅遊名縣在全省興起了你追我趕、競相發展的濃厚氛圍,名縣文化和旅遊資源優勢轉化為生機勃勃的發展優勢,天府旅遊名縣成為響亮的四川名片和超級IP。
一位參與天府旅遊名縣創建的縣委書記坦言:所有指標都指向關鍵一點,就是圍繞文旅融合實實在在地把縣域經濟發展起來。沒有常年扎紮實實的工作落地,想急功近利地衝一衝,根本不可能過關。
做實、叫響、擦亮,天府旅遊名縣建設步伐堅定而踏實。
「天府旅遊名縣不僅是一塊牌子,更重要的是一個契機,以文旅產業帶動區域產業轉型升級,帶動產業融合創新,共同促進縣城經濟提質增效,使其成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的新動能和新抓手。」 四川大學旅遊學院教授楊振之直言。
「把單一的遊覽轉變為多元的體驗,把單核支撐轉變為全域格局。」閬中「旅遊+」和「+旅遊」相結合, 全力推動文化、農業、工業、體育等產業與旅遊業的深度融合,張飛牛肉公司建成了集旅遊、購物、住宿、休閒等功能為一體的集散體驗中心。
閬中古城 閬中市委宣傳部供圖
在汶川,旅遊直接帶動了農業的發展,今年端午假期和甜櫻桃採摘節期間,短短一個月時間就接待各地遊客99萬人次,實現綜合收入7.9億多元。
古韻羌山蘿蔔寨 汶川縣文體旅局供圖
統計顯示,2019年,10個命名縣文旅經濟對當地稅收貢獻率達到15%以上,文旅產業對當地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25%。
助推西昌市、閬中市、汶川縣、峨眉山市等4個命名縣和崇州市、廣漢市等6個候選縣分別榮獲縣域經濟發展強縣、先進縣和進步縣,都江堰、劍閣、峨眉山、閬中、西昌、九寨溝、江油等7個縣(市)獲評全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強縣。
在西昌,以旅遊為主導的服務業對GDP的貢獻達到79%。
天府旅遊名縣建設為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新抓手,培育了發展新動能。
旅遊經濟是富民產業。在天府旅遊名縣建設的帶動,老百姓的「荷包」在縣域經濟發展中鼓起來了。
數據顯示,2019年,旅遊收入佔農民純收入比例超過了13%,累計帶動了1306個旅遊扶貧重點村退出,24.58萬貧困人口脫貧增收。
汶川縣映秀鎮中灘堡村黨支部書記楊雲兵開心地說:「我們村150多人現在吃的都是『旅遊飯』,他們的年收入總計達600餘萬元!」
長寧蜀南竹海景區的農民可以以房入股,老百姓通過「公司+農戶+合作社」模式實現固定分紅、二次分紅、就近就業,每年人均增收可達2900元。
宣漢巴山大峽谷景區帶動片區102個貧困村、9.1萬貧困人口脫貧,輻射帶動包括重慶、陝西周邊25個鄉鎮、50餘萬人增收致富。
蜀南花海景區 長寧縣文廣旅局供圖
9月下旬,第二批天府旅遊名縣命名縣、候補縣將揭曉,新一輪天府旅遊名縣建設,又將轟轟烈烈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