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品:人才是餐飲業的重中之重

2020-12-26 第一財經

隨著電商的崛起與擴張,人們越來越習慣於線上購物。在一個大型購物中心裡,服飾品牌店裡的消費者經常是寥寥無幾。不過,餐飲業的表現可謂一枝獨秀。到了飯點,食客們紛紛湧向各類餐廳,熱門餐廳門口尤其熱鬧,等座的叫號聲此起彼伏。

《中國餐飲報告2018》顯示,2017年中國餐飲行業依然蓬勃發展,傳統餐飲持續發力,創新品牌層出不窮。當年,全國餐飲收入超過3.9萬億元,同比增長10.7%,餐飲行業成為未來最具發展潛力的消費行業之一。

行業的快速發展,自然離不開人力支撐。僅2017年一年,餐飲行業的從業者就增加了700萬人,並且,由於消費群體呈現出個性化、多樣化、品質化、多元化的發展,對從業者也提出了更高要求。由此,餐飲企業對人才需求的問題將愈加突出,可能會長期面臨人才供不應求的尷尬局面。

好福利之外,還需好的培育體系

半個月前,由第一財經、中智上海和中智關愛通攜手舉辦的「2018第一財經菁英計劃」在上海舉辦了頒獎典禮。王品(中國)餐飲有限公司,與其他四家公司一起,榮獲「2018年第一財經菁英計劃αi優質職場——特權共享獎」。作為企業福利管理水平的直觀反映,這一獎項的獲得,說明王品集團的「福利好」這一項已被認可。

好的福利確實重要,它能讓員工對企業產生認同感,從而為企業帶來一種穩定性。在員工流失率居高不下的餐飲業,這一點顯得尤為重要。但是,對於一個企業來說,要想獲得持續長久的發展,其核心動力還是在於人才的不斷培育和養成。

與其他行業相比,餐飲業無疑是一個生存極為嚴酷的行業。2017年,餐飲業關門的餐飲店數目佔開店數的91.6%,優勝劣汰率之高讓人咋舌。於是,在整個行業浪潮的裹挾下,在單個企業生存的重壓下,王品集團開發出了一套完整的人才培育體系。

王品集團的人資中心認定,能否快速培養人才取決於兩個關鍵因素,一是人才本身的學習意願及學習力,二是企業對人才培育的重視以及投資比重。所以,王品集團始終在這兩方面下功夫:開發「幼獅計劃」,與部分優質高校合作,定期去985、211大學招募合適的人才;在人才培育的投入上,王品集團也領先於同業者,並且先從培訓團隊入手,增強其自身能力,包括課程規劃、內容設計、專門的訓練場所等等,然後再讓培訓團隊去培訓那些未來之星們。

這套人才培育體系是卓有成效的。目前,集團內已有4位「幼獅」升級成為區經理,負責品牌在某個地區的營運;有30位培育對象成為店長,還有20位則晉升為主廚。

餐飲業對於人才需求的門檻不高,在王品看來,這是大家對這個行業的誤解。其實,餐飲業屬於服務業,而服務業的關鍵就在於人。對於王品集團這樣的多品牌企業,人才更是重中之重。「所以我們在選人環節非常的嚴格,我們在培育的部分投資很大。每一個品牌都需要一個總經理能夠掌控全局,這樣的人才需要具備的能力等同於一家公司CEO的能力。目前,王品集團在大陸有8個品牌,馬上就會有第9個、第10個品牌,所以如何能找到或培育出這些高質量的人才來迎合集團發展的節奏,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挑戰」,王品(中國)餐飲有限公司人資中心總經理李玉婷說。

業內人士判斷,未來五年,國內餐飲業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但增長模式會進一步升級。品牌化、規模化、連鎖式、跨區域式餐飲經營是未來的趨勢。餐飲業對員工的素質要求肯定會越來越高,對中高級人才的需求也會越來越大,王品集團已認知到了這一點。所以,招募高素質人才,培育中高端人才,是王品集團人才培育計劃的重心所在。

對於00後,管理也要與時俱進

在大眾眼裡,餐飲業一向是個辛苦的行業。要倒班,沒有正常的雙休日,別人都在放假餐廳卻忙到飛起,還有油膩的碗盤和散不去的油煙味兒……都說以前的人能吃苦,如今90後、甚至00後都進職場了,表面不怎麼光鮮的餐飲業又能靠什麼優勢去吸引他們呢?

對此,李玉婷認為,每一個時代的人都有那個時代的個性特徵,其實沒有好壞的問題,只有適應的問題。95後和00後是幸福的一代,他們有比較優越的生活條件,很多人甚至不用考慮養家的問題,他們更多考慮的是如何做自己,活出自己特有的精彩人生。「年輕一代更會使用新方式、新工具,玩出很多六、七十年代人看不懂的有趣花樣。所以企業如果能讓這代人找到自我,找到他們想要的發展平臺,那麼就能與他們共處,我們也可能會得到更多的驚喜。」

王品集團是多品牌企業,迄今為止,已自創了20多個品牌,且每過一兩年就會有更新的品牌推出,源源不斷,而創新的原動力就來自於人才。「在我們的DNA中就有一個詞叫『創新』,所以我們非常接受創新的年輕人,也願意給予他們這樣的舞臺,讓他們去發揮,而我們在背後協助,提供平臺和品牌,來成就他們。他們有成就感,我們也有經營業績,這是兩全其美的事情」,李玉婷說。

今年5月,58同城旗下58英才招聘研究院,聯手阿里巴巴旗下本地生活服務平臺口碑,聯合發布了《2018年1—4月全國重點城市餐飲業用工分析報告》。報告稱,北京、廣州、上海等一線城市餐飲業規模不斷擴大,帶動餐飲人才招聘量和求職量的急劇增加。而在所有的餐飲業求職者中,90後佔比最高,達到72.5%。報告認為,在招工難、員工流動性較大的餐飲業,面對當下求職主力人群的90後員工,企業不僅要提升薪資水平,加大激勵投入,更要加強內部環境建設,創造持續發展的空間和機會,才能吸引並保留高素質的人才。

李玉婷對此深表贊同,她說:「對於90後、00後的年輕人來說,讓他們跟著公司一起成長,這種模式確實是非常好的人才培育方向。」

(此文不代表第一財經觀點,系出於傳遞商業資訊目的刊登。)

相關焦點

  • 王品榮膺「中國餐飲業十大品牌」
    福州2016年6月7日電 /美通社/ -- 6月4日,被譽為國內餐飲業奧斯卡的「中國餐飲業十大品牌」年度頒獎盛典在福州舉行,王品榮膺2015年度「中國餐飲業十大品牌」 和「中國餐飲百強企業」。
  • 留住人才:王品之師 分享人生智慧
    再好的企業也會面臨將才流失的壓力,旗下擁有九個餐飲品牌的王品集團,向來重視人才的留任,除了「員工入股分紅制度」,王品集團董事長戴勝益獨創的求教制度「王品之師」,也是成功留住優秀人才的秘訣之一。  戴勝益說,「求教於王品之師,成功的可以學習,失敗的可以借鏡。」  王品最初推行「王品之師」,是希望能與人才共同成長。
  • 上海餐飲業競爭激烈王品瞄準90後個性化需求
    《2017上海米其林指南》近日公布,王品集團旗下專注燒鵝料理的「鵝夫人」獲評米其林一星。「鵝夫人」此次獲評米其林一星,令人不禁好奇王品的秘籍何在。在餐飲業競爭如此激烈的上海,王品為何屹立不倒,還能夠不斷壯大和發展開拓新品類?
  • 上海餐飲業競爭激烈 王品瞄準90後個性化需求
    在餐飲業競爭如此激烈的上海,王品為何不僅能屹立不倒,還在不斷壯大和發展開拓新品類?  王品是臺灣地區最大的連鎖餐飲集團,2003年起進入大陸市場,目前已在大陸的30多個城市開設了100多家直營門店。王品旗下餐廳品牌包括大家熟知的王品牛排、西堤厚牛排、鵝夫人、花隱日式懷石料理、慕·法式鐵板燒等。
  • 未來的雄獅——王品幼獅計劃
    2006年至2007年間,因為內地餐飲市場巨大的發展空間,第一批派過來的創業骨幹中有不少人陸續離開,出去單幹;同時,隨著餐飲行業的發展,人才越來越緊缺,因為王品是高端西餐企業,旗下的員工訓練有素、服務水準高,同行紛紛到王品高薪挖角,就這樣,王品在兩年時間裡流失了大量的人才,2008年,王品更遭遇了一次核心管理團隊的「大失血」,雖然後來有許多人才回流,但畢竟元氣大傷,也給王品敲響了警鐘——我們必須不斷地創建新的企業培訓機制
  • 王品集團:消費者體驗促成多品牌戰略
    餐飲業企業大多憑藉一個品牌縱橫江湖,然而,來自臺灣的知名餐飲企業王品集團卻打造了15個自創品牌,這些品牌的主軸都是異國餐飲。眾多品牌的推出既是行業發展趨勢驅使,也是王品集團多年努力打造的內部創新生態系統的推動。一言以蔽之,從消費者體驗出發,王品集團建立了鼓勵商業模式創新的生態系統,為多品牌戰略的實施打下基礎。
  • 內部創業,王品為什麼那麼成功?
    當企業發展到一定階段,也是非常願意搭建一個平臺讓員工去創業的,因為這樣一方面能夠拓寬企業的領域實現擴張,另一方面能夠給優秀員工更大的發展空間,既能留住人才又能更大的發揮他們的才能,給企業帶來活力,所以很多企業都在搭建這樣的內部創業平臺。和所有事情一樣,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比如海爾的內部創業孵化模式就得到了普遍性的肯定,而華為卻遭遇了「港灣劫」等。
  • 王品內地擴張提速 王品臺塑、西堤牛排門店今年將翻番
    記者昨日獲悉,臺灣餐飲企業王品集團將今年定位成內地快速擴張期。王品臺塑、西堤牛排將在年內門店翻番。據了解,王品集團在臺灣地區共有14個品牌,目前只有四個品牌進入內地。據王品集團市場中心副總經理趙廣豐介紹,包括上海世博店在內,目前王品臺塑牛排在內地共有49家店,預計到年底,王品臺塑牛排的店面數量將增加到70家。
  • ——王品集團陳正輝
    創立於1990年的王品集團是臺灣地區第一大餐飲連鎖集團,擁有包括王品、西堤牛排、陶板屋等十多個知名品牌,旗下門店300多家。25年來,王品集團專注於「精緻西餐、大眾消費」的餐飲業,重視每個人的力量,熨平經濟危機和嚴控三公消費對餐飲界帶來的影響,在內地正在以年均30%以上速度快速佔領市場。
  • 王品集團趙廣豐:一個品牌吃天下的時代已經過去
    「比如凡是王品臺塑牛排去過的城市,我們一定會更為了解,開店風險更低,客人也可以相互流通。」組織型創業,十字形拓展開創新品牌對任何餐企來說都是挑戰。與以往創業,大都依賴企業家個人的英明神武,或者從公司外部引入創業人才不同,王品集團採取的是組織型創業。
  • 陳正輝:王品逆勢而上的秘訣
    在開發新品牌、新品類時,資料庫為王品了解消費者需求提供了相對精準的參考。但是,每個新品牌在創立初期,只有一次機會使用相同目標客群品牌的資料庫。「我們儘量不去跨品牌使用顧客數據」,陳正輝告訴《21CBR》記者,在藉助顧客資料庫開展互動營銷方面他們非常謹慎,「因為消費者不喜歡被打擾」。  除了大數據,O2O也是當下餐飲業的熱門詞。
  • 未來30年,王品集團的宏願是「30個品牌,1萬家店」
    25年來,王品集團專注於「精緻西餐、大眾消費」的餐飲業,重視每個人的力量,熨平經濟危機和嚴控三公消費對餐飲界帶來的影響,在內地正在以年均30%以上速度快速佔領市場。 中國多數餐飲業之所以會盲目擴張,陳正輝認為,一方面過去大家把餐飲業當成一個小企業經營,只是想賺點錢,很少人會把餐飲業當作一個企業來經營;另一方面餐飲業是現金流比較快的地方,過去餐飲業跟資本市場結合的比較少,都以自己的錢或者找股東合夥來做,一旦有了現金回報,就很容易就會走上快速擴張、盲目擴張的道路。
  • 逆流而上的王品集團底氣在哪裡
    「我們表現最差的品牌也已經恢復到了去年同期生意的五成以上,與全國餐飲業整體恢復水平看齊,疫情衝擊造成了運營困難但也帶來了機會,對穩健、有實力的餐飲企業來說,正是收割市場的時候。」  疫情發生之前,中國餐飲業年平均增長率持續保持在兩位數,2018年餐飲市場規模已經超過了4萬億元,成為全球第二大餐飲市場。中國經濟正在進入相對平穩發展的新常態,其影響也同樣波及餐飲行業,中國餐飲消費從追求吃飽的果腹時代,走過了求新、求奇、求便宜的階段,正在進一步向品質、體驗時代進行升級。
  • 王品集團董事會主席陳正輝:王品大陸發展策略
    王品成本策略:做強品牌,提升議價能力  鳳凰網:目前大陸的店鋪租金、人力成本以及上遊材料這些成本都在提升,請問這些因素是否會對王品在大陸的戰略發展產生影響?  陳正輝:發展餐飲業有一個重點,就是不管成本如何高,首先要保證品質。我們在發展連鎖餐飲,一定不能在品質上出問題,不管成本怎麼樣高。我們如何解決您剛才提出的三個問題呢?
  • 王品的進階之道:吃的生意,人的管理
    食材是否新鮮,口味是否合適,顧客體驗好不好,這些都是餐飲業重要的評價指標,但這些關鍵指標背後更重要的元素,其實是人。中國臺灣的餐飲品牌王品是少有的極其強調「人」、強調組織行為管理的餐飲企業。在其企業傳記《王品,你沒有全嘗到》這本書中,到處能看到和「人」有關的討論。餐飲業是傳統行業,往往講究經驗和技藝的傳承,也就是師傅帶徒弟的幫帶關係。
  • 王品CEO李森斌:建立百年王品,多品牌發展須人才培育先行
    李森斌喜歡王品的員工叫自己「斌哥」,而不是名片上冷冰冰的抬頭:執行長。在餐飲界,王品以餐飲界的西點軍校著稱,以中西結合的培訓機制、完善的晉升體系、嚴格的訓練標準結合家人文化的慈愛,用人性化的企業管理方法培養出一批又一批的「將才」。每一個來到王品的員工,李森斌和所有王品人都稱呼他/她「同仁」。
  • 王品大陸董事主席:做有性價比的高端餐飲
    對於目前大陸的餐飲企業,陳正輝認為存在兩個問題,首先,從基本面來看,餐飲業的從業者很少是做市場出身的,大都是做廚師出身,由於缺乏對市場營銷的了解,也就很難從顧客角度看產品該如何經營。其次,沒有幾家餐飲企業願意投入大力氣大成本去做員工培訓。不同的是,王品恰恰特別注重營銷跟人才培養。
  • 王品:如何在網際網路+時代找到救贖
    王品發現,雖然網際網路餐廳藉助先進的技術和模式為消費者打造了方便、快捷的餐飲體驗,但是由於餐飲O2O的先天原因,用戶很難擁有和實體餐飲一致的菜色現場烹飪、用餐環境和氛圍,以及服務帶來的體驗感。由此可見,回歸人性,回歸體驗感也許就是餐飲業救贖。
  • 臺灣王品集團將在內地試水員工持股
    眾所周知,餐飲行業的員工流動率是非常高的,如何能留住上千萬資產的「富翁員工」,並保持他們的工作熱情,成為王品創始人必須考慮的問題。陳正輝表示,王品留住員工有三大法寶:一是把豐厚的獎勵機制化,二是用公司的前景規劃吸引人才,三是提供學習、外派、免費旅遊的機會。   「慶幸自己失敗得夠早」  王品集團的成長並非一帆風順的。
  • 王品牛排總經理王國雄:做出中國人的驕傲
    ●開拓大陸市場   在臺灣,說起王品牛排可以說無人不曉。王品牛排總經理王國雄32歲時,在一家公司上班,年薪就超過150萬元(新臺幣,下同)。但是他並不滿足做一個高級打工仔,卻積極找尋創業的機會。1993年,王國雄的王品臺塑牛排第一家餐廳正式開幕,並且迅速發展成為臺灣餐飲業一支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