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五大天王硬幣身價上萬嗎 瀘州收藏圈有價無市
隨著經濟水平和物價水平的提高,我國的硬分幣作為最小面額的貨幣已經逐漸退出流通市場,而有關其身價暴增的傳言則屢見不鮮。
很多已退出流通市場的硬分幣並不值錢
近日,一則名為「分幣身價暴漲,你還有嗎?」的消息在網絡上被大量轉發,小時候買糖都不夠,地上看見了也不撿,常年積壓在存錢罐裡面的硬分幣現在「身價暴漲」,其中,1981年1分的硬幣市場價格已經高達1500元,和面值相比,上漲了15萬倍。
該消息稱,1979年發行的5分硬幣、1980年發行的2分硬幣和5分硬幣、1981年發行的1分硬幣和5分硬幣,在錢幣收藏界被稱為「五大天王」,如今每枚的身價已經高達上千元,全套五枚已飆漲至萬元以上。除了「五大天王」外,另外四枚幣因價格也較高,同樣受到關注,分別為1955年的1分硬幣,1957年的1分硬幣,1992年的1分硬幣和1992年的2分硬幣,它們每枚的價格都在200元以上。
瀘州新聞網記者走訪中了解到,不少市民家中的存錢罐,現在依然還滿滿當當地裝著各種面值的硬分幣。當看到這則消息後,有市民開始翻箱倒櫃,或者直接打開了家中藏了很久的存錢罐,期待能找到這些值錢的一分錢硬幣。市民張先生說,「看到這消息後我還是有點小興奮,因為自己從小就有存零花錢的習慣,說不定值錢的硬分幣就在小時候的存錢罐裡。」然而,令張先生遺憾的是,他打開自己的存錢罐點了一個小時後,卻發現多數為上世紀80年代中後期的硬幣,並沒有找到1981年的1分錢及其他年份和面值的硬分幣。
業內 天價「分幣」多有價無市
1分的硬幣是否真如網上所說的那麼值錢?為此,記者諮詢了瀘州錢幣收藏業內人士了解到,這個消息可謂空口說白話,就算經常跟錢幣收藏打交道的瀘州圈內人士,也沒見過「五大天王」。「這樣的價格可以說有價無市」。
瀘州奇石古玩城紅惠錢幣收藏的老闆李興紅介紹,「五大天王」硬幣當時並沒有大規模發行,並且與同年度的紙鈔票裝幀成了人民幣套裝,主要作為收藏品,針對海外市場,饋贈外賓,基本上不在國內流通。「目前在市面上很難見到『五大天王』,價格也確實比較高,但都是聽別人說,誰也沒有見過真品,可以說有價無市。」他說,網傳的價格很有可能是人為的炒作,這些品種硬幣大多沒有在國內發行,就算是瀘州一些集幣多年的資深藏家的手中也沒有。
記者採訪了解到,類似的「老硬幣值大錢」的消息已經不止一次出現,幾乎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重出江湖。現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媒體盛行,傳播面和速度更是大大提高。而且因為大家手中都或多或少保存有一些硬幣,故每一次都能迷惑不少人。「硬幣收藏本屬小眾,且關注度也不高,這突如其來的行情,其中有很大的炒作成分。」李興紅表示,雖然都在傳整套「五大天王」的價格在萬元以上,但由於這些品種的硬幣沒有真正在市場上流通,這樣的價格並沒有市場參考的意義。
提醒流通硬幣收藏投資需謹慎
瀘州新聞網記者從瀘州收藏市場了解到,儘管硬幣收藏品在眾多藏家的熱捧之下,傳來了「漲」聲一片,但對於大部分硬幣而言,並沒有出現大幅升值,而且不少品種的市場價格就是它們的面值,因此,市民搞硬幣收藏應對相關知識有相當的了解,否則不要輕易收藏投資。
「相對於紙幣和其他紀念幣,硬幣的收藏人群和交易量都只能算是『少數派』,專門經營硬分幣的商家很少,幾乎沒人手上有大量的貨。」市內一位專營錢幣收藏的李姓老闆稱,市場上交易的通常是套幣,裡面一般都包括1分、2分、5分,1角、2角、5角和1元。零散的硬幣雖然也有交易,但沒有套幣吃香,而且因為流通之後品相也比較差,價值也會打折不少。
那麼,市民存錢罐裡那些收著玩的硬幣的價值能有多少呢?李興紅認為,很多已退出流通市場的硬分幣,其實並不怎麼值錢。「我店鋪裡面有幾個大託盤,託盤裡全是上世紀50年代到90年代的1分、2分和5分硬幣,我這裡基本上論斤賣分幣,一斤150元,大概400多枚。」
對此,瀘州一些錢幣收藏人士提醒,老硬幣收藏市場的風險很大,普通市民需小心染指老硬幣的投資。另外,不要輕信傳言,在投資收藏時可以請教專業人士,目前硬分幣造假現象也比較多,普遍的作偽手法是用真幣改刻年份來牟取暴利,因此在購買時要仔細鑑別。記者 胡吉星
(來源:瀘州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