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離不開太陽,而太陽就是一個大火球,太陽的燃燒靠的就是以氫元素為基礎的氫核驟變,雖然太陽上的氫元素有很多,但並不是無窮無盡的,這些氫元素終究會有用完的那一天,當這些氫元素被用完的時候,太陽就會朝著紅巨星演變,其實到了這個時候,太陽已經進階生命的尾聲了,因為太陽的紅巨星不會持續很長的時間。
從太陽的氫元素消耗完畢開始,氫元素驟變的時候會發生氫閃,這個時候太陽釋放的能量是之前的幾百萬倍,之前的那個太陽就會被摧毀。所以當太陽的氫元素燃燒完之後,就加快了太陽死亡的進程,太陽一旦變成了紅巨星,體積就會越來越大,太陽活動也會越來越劇烈,而地球就會被這樣的太陽摧毀,當太陽膨脹到一定階段還會吞併地球。
相信誰也不想看到這樣的情景,雖然理論上,太陽的壽命有50到70億年的壽命,但實際上20億年以後,太陽就會朝著紅巨星演變,很有可能,那個時候地球就已經無法居住了,20億年以後,人類的科技文明可能會非常的厲害,也許就會有想阻止太陽的氫元素燃燒完,那就想辦法往太陽的體內輸送氫元素,防止太陽發生驟變。曾有有一部電影《太陽浩劫》講的就是向太陽輸送氫元素為太陽續命,最後還成功了,但是電影畢竟是電影,在現實生活中,這還是不可能完成的。
這主要是因為整個太陽系中我們根本找不到資源來給太陽續命,太陽每秒就消耗掉400萬噸的氫元素,這是一個非常大的資源,而觀察整個太陽系,太陽自己就佔據了99.9%的物質,剩下的物質少之又少,就不說氫元素能有多少了。太陽系中,剩下的氫元素主要集中在木星和土星上面,天王星和海王星也有少量的分布,如果想給太陽人為注射氫元素的話,那就只能把這些星球扔到太陽裡面,但是人類根本不可能移動太空中的星球,如果達到了這類技術,人類早都進行星際移民了,誰還會考慮給太陽注射氫元素。
如果以後人類的技術真能做到給太陽增加氫元素,那也是不可能的,因為太陽是不斷擴張的,在太陽質量增加的同時也會導致太陽體內溫度和壓力的增加,這些都會導致太陽的內部發生核驟變,從而加快氫元素的燃燒。因為宇宙中恆星都是質量越大壽命越短。
所以,從反方向來想,如果想給太陽續命,也可以從太陽身上抽取物質,讓太陽的質量變小,因為有些紅矮星的壽命可以達到上萬億年,但是我們把太陽的重元素抽取出來剩下氫元素,太陽此時就可能會變成紅矮星,他的壽命邊長了,但是熱量會大大減少,適宜居住的範圍也會減少,地球可能就會在適宜居住地帶之外。
因為目前沒有什麼辦法來改變太陽的運行機制,最好的辦法就是儘量發展科技,使得人類可以自由往來星際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