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平市,是山西省轄縣級市,由忻州市代管,地處山西省北中部,東臨五臺縣,西靠寧武縣,南與忻府區、定襄縣毗鄰,北和代縣、朔州市朔城區接壤。 原平市轄3個街道、7個鎮、11個鄉,包括16個社區、493個行政村。 總面積2560平方千米,人口約51萬。
交通優勢明顯
原平南距太原100公裡,北離大同200公裡,東至京津450公裡。京原鐵路、同蒲鐵路、朔黃鐵路、大西高鐵穿境而過,108國道、338國道、大運高速、靈河高速、忻阜高速、忻保高速、大運公路縱橫交錯,公路密度每百平方公裡57公裡,鐵路密度每百平方公裡7.4公裡。距離五臺山機場約30分鐘車程,乘坐高鐵4小時30分可直通北京。正在規劃建設的通用機場,將為發展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原平自然資源豐富
原平歷來有「東山搖錢樹、西山聚寶盆、中間米糧川」的美譽。境內富含煤、鐵、鋁、石灰巖等20餘種礦產資源,煤炭儲量29.94億噸,鐵礦儲量2.14億噸,鋁土礦儲量4447萬噸,熔劑石灰巖966.12萬噸。滹沱河、陽武河、大營溫泉、秀雲山泉,地上地下水源豐沛,水資源年可利用總量1.7億立方米,是山西少有的富水縣市之一。大營溫泉熱田面積22平方千米,有「華北第一泉」之稱,氡、鍶等微量元素含量居全國之首。
原平產業基礎優勢
原平是山西重要的煤炭生產基地,年產能1095萬噸,是全國三大氧化鋁生產基地,具備310萬噸氧化鋁生產規模。是全省電網南北聯絡的中心樞紐,年發電量91億度。是全國最大的替代進口密封件生產基地,年產優質密封件1200萬套。是全國著名的酥梨生產基地。年產水果6萬噸,其中酥梨4萬噸;是「全國糧食生產先進市」,年產糧食35萬噸以上。全市煤電鋁、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現代農業產業格局基本形成。「四能三氣」(風能、太陽能、地熱能、氫能;煤層氣、生物質制氣、煤矸石制氣)的開發利用,開創出能源革命的嶄新局面。
原平近幾年城市榮譽
原平是山西省首批轉型綜改和擴權強縣「雙試點」、省直管財政改革試點,擁有「國家科技進步先進市」「全國文化先進市」「國家衛生城市」等國字號名片。
2020年6月30日,入選「第二批革命文物保護利用片區分縣名單」。
2020年6月,入選「2020中國縣域人口流入百強榜」,排名第37位。
原平旅遊資源
天牙石鼓景區
天牙石鼓山距原平市5千米,南距忻州市30餘千米。在崞陽(即原崞縣城)東南20餘千米處還有一座五峰山,古人將天牙石鼓山與其匹配媲美,時有「天牙是為天牙,五峰好比地角」。
崞陽普濟橋
崞陽普濟橋俗名南橋,橫跨在原平市城北20千米的崞陽鎮南門外河流上。創建於金泰和三年(公元1203),以後歷代曾予補修,保持了宋、金時期的石橋藝術。
慧濟寺
慧濟寺位於市東北12.5千米處,山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陽鄉練家崗村「惠濟祠」取給困苦者以好之意,整個寺院建築是典型的唐塑風格,殿內菩薩及木刻羅漢均屬寧代藝術雕塑。
土聖寺
土聖寺位於市城區西南30千米水油溝村附近,背靠雲中山脈,因該寺原有山林土地上千畝,土地收入豐盛可觀,故而得名,據考始建於唐,「施火毀於火,明隆慶,萬曆年間先後重修復,每年四月初八政祭。」寺院兩側有一清泉,名曰「靈泉」故又取名靈泉寺。
崞陽關帝廟
崞陽關帝廟位於崞陽鎮東關。據碑記載,關帝廟始建於明代,清代重修。關帝廟座北向南,原有關公殿、戲臺、東西配房、聖母殿、三義殿、龍王殿、山門等建築,構成總體平面為長方形。
說說你眼中真實的原平市是什麼樣的?談談在忻州代管下百姓的生活水平、物價、房價以及工作待遇又是如何?歡迎留下您真實的分享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