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4日是法國國慶日,通常法國全境會舉行盛大的慶祝活動,並在首都巴黎舉行閱兵式。
但在疫情影響下,習慣了熱鬧的法國人也只能搞一個「低配版」閱兵。暖心的是,雖然縮水明顯,法國人還是通過一些細節彰顯人性的溫暖。但糟心的是,儘管馬克龍政府意圖藉此振奮人心,許多法國民眾卻不買帳,整個過程槽點不斷。
人數只有往年一半 排練只有兩天時間
今年的法國國慶日閱兵可謂失色不少。首先,受閱官兵僅2195人,只有往年人數的一半,且排練時間只有兩天。其次,往年從不缺席的裝甲方陣、騎兵方陣、步兵方陣等全被取消,也沒有外軍方陣受邀參閱。再次,受閱官兵不從香榭麗舍大道行進,只繞行協和廣場,是1945年以來首次。此外,法國全境大量音樂會和舞會取消,約九成城鎮取消了傳統的煙火表演。
圖說:馬克龍(中)出席國慶日閱兵。 GJ圖
考慮到疫情仍舊嚴峻的現實,這種降格可以理解。與此同時,法國政府著力在規模縮水的閱兵中突出向白衣天使致敬的主題,當天在觀禮臺上邀請了約2000名特別嘉賓,其中大部分是醫護人員代表、殉職醫護人員家屬以及疫情期間堅守崗位、貢獻巨大的各行業代表。此舉的積極意義不言而喻,但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馬克龍也有藉機緩解執政壓力之嫌。
自5月上旬以來,法國新增新冠確診病例逐漸減少。目前法國累計確診病例超過17萬例,死亡超過3萬例。這一數據雖然在世界範圍內尚可,但在歐洲仍居前列,反映了法國政府前期抗疫的不力。馬克龍5月視察巴黎聞名的皮提耶-薩爾佩特裡爾醫院時,憤怒的醫生和護士當場對他表示抗議。
法國政府多年來一直在削減公共衛生系統方面的預算,導致專業醫護人員和醫療物資奇缺。一段手機視頻顯示,一名護士憤怒地向戴著口罩視察的馬克龍喊道:「我當了六年護士。我們沒有設備。我們什麼也沒有!為什麼我現在用的口罩2001年就過期了?這是為什麼?」
實際上,早在去年法國醫護人員就曾舉行長達數月的罷工,要求增加就業機會,提高公共預算和工資水平。馬克龍承認醫療系統改革存在決策錯誤,要求衛生部長就提高公立醫院預算拿出方案。本月初,法國政府多名高官因抗疫不力接受調查,包括剛辭職的總理菲利普。
除了醫護人員,法國民眾對經濟衰退和自由受限也積怨已久。法國統計局發布的最新經濟預期顯示,法國經濟今年將萎縮9%,防止大批民眾失業的壓力極大。
意外情況此起彼伏 總統仍似信心滿滿
重重不滿之下,今年閱兵式出現各式意外也就毫不意外。
在演奏國歌《馬賽曲》的時候,天空中突然飄來一堆氣球,氣球下面掛著的黑布上寫著「經濟使我們喪失生命」「致敬的背後,馬克龍令醫院窒息」。在空曠的天空裡,這樣高懸的字眼實在不給總統面子。
工業部長蘭徹到場下車後,才發現把口罩忘在了車上,只能衝刺去追車。由於沒有追上,她只能用手捂住嘴鼻,直到同事前來解圍。
不過,這些插曲在雄心勃勃的馬克龍眼裡都不算什麼。閱兵結束後,馬克龍一反自己的傳統,接受了任內第一次國慶日採訪。他表示,在此前已經宣布的4600億歐元經濟復甦計劃基礎上,再增加至少1000億歐元用於工業、環保、地方事業、文化和教育的重振,並表示十年內「可以讓國家面貌煥然一新」。
馬克龍坦承,到明年春季,預計法國將新增失業人口80萬至100萬,一些行業短期內很難復甦。因此,政府將對僱傭年輕人的企業推出優惠,允許免交部分社會分攤金,還將創設30萬個針對特定種類無業者的特種合同,並在公共服務領域增加10萬個崗位。
針對可能到來的第二波疫情,馬克龍信心滿滿地表示法國有能力應對,並有足夠的醫療用品庫存和可靠的補充渠道。他希望8月1日起,在所有封閉公共空間強制法國人佩戴口罩。
但是,這些看似強力的舉措,對抗疫的實際效果存疑。法國5月11日「解封」以來,已發生超過200起聚集性感染。新任總理卡斯泰承認,如果暴發第二波疫情,不能再採取此前全面封城的措施,因為那帶來的經濟和人為後果是災難性的。
圖說:醫護人員代表受邀觀禮。 GJ圖
疫情之外另一主題 積極倡導歐洲團結
疫情之外,此次閱兵另一主題依然是歐洲團結。
雖然法國今年沒有像往年一樣邀請外國元首參加閱兵,但還是邀請了德國、瑞士、奧地利和盧森堡四國衛生部長或大臣觀禮。至於原因,自然是感謝上述四國在法國疫情最嚴重的時候接納了161名法國患者轉院治療。
法國空軍上將赫爾貝特特別提到,當天閱兵的空中梯隊裡有一架德國A400M軍用運輸機,以此向德國致敬。德國此前正是用A400M運輸機幫助轉運法國患者。
其實,德國的A400M運輸機去年也參與了法國國慶閱兵。作為歐盟國家迄今最大的武器聯合研發項目,A400M不僅是歐洲自行設計、研製和生產的新一代軍用運輸機,也是荊棘遍布的歐洲防務一體化難得的成果。
馬克龍一直是歐洲防務一體化的積極推動者,除了倡導成立真正的「歐洲軍」,還曾經放出北約已經「腦死亡」這樣令盟國難堪的驚人言論。去年國慶日前一天,馬克龍還高調宣布法國軍隊將組建太空指揮部。他希望在美國和俄羅斯大力發展太空戰力之時,歐洲也能跟上步伐,才不至於在太空安全上完全依賴美國和北約。
文/艾舟
【相關連結】
法國國慶閱兵 歷史長規模大
法國國慶日閱兵是西方歷史最長、規模最大的閱兵式。
1879年,為了紀念法國大革命和法蘭西第一共和國建立,法國政府把7月14日定為國慶日。自1880年開始,除了遭遇戰亂或國家淪陷,法國政府每年都會在這天舉行盛大閱兵,以彰顯國家威儀,喚醒家國意識。二戰期間法國淪陷,流亡英國的自由法國政府甚至向東道主借地舉行閱兵,以鼓舞法國軍民為解放祖國而戰。
1945年以後,每年7月14日早上都有規模龐大的受閱部隊從巴黎地標建築凱旋門出發,經香榭麗舍大道抵達協和廣場,接受法國總統檢閱。
馬克龍2017年就任法國總統後,歷年閱兵式更是亮點頻現。2017年適逢美國赴歐參加一戰百年紀念,且剛入主白宮的川普頻頻在美歐關係上放出令盟國擔憂的信號。馬克龍盛邀川普出席當年國慶閱兵,使法美友誼乃至跨大西洋關係成為一時熱點。法國閱兵的盛況也令川普欣羨不已,回國後心心念念也要搞閱兵。
去年法國國慶閱兵也是亮點紛呈。馬克龍邀請歐洲十多位國家領導人參加,突出對歐洲防務一體化的重視,法軍也首次集中展示了無人機、機器人等高科技裝備。
疫情出現反覆不能全怪政府
客觀地講,法國疫情存在反彈的風險,責任不全在政府。以疫情最嚴重的4月為例,一面是政府空前嚴厲的社交隔離舉措,一面是在海灘上慵懶休閒和在街道上肆意穿梭的國民,哪怕配備揚聲器的無人機就在旁嚴厲警告。
近日法國新增病例似有增加跡象,法國民眾的警惕意識依然堪憂。在南部港口尼斯,約5000名民眾11日聚集在一場露天音樂會狂歡,許多人未戴口罩。影響力巨大的法國網球公開賽也拒絕對病毒「屈服」,面對重重質疑,仍將允許觀眾入場觀賽。儘管強調觀眾需要嚴格遵守衛生防疫措施,但法網每天會允許最多達20000名觀眾入場觀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