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不忘初心 面向未來——中國電視劇導演年度榜樣》表彰活動在京進行
1月14日晚,《不忘初心 面向未來——中國電視劇導演年度榜樣》表彰活動在北京電視臺舉行,北京衛視將進行播出。電視劇業內以鄭曉龍、閆建剛為首的200餘名導演和陳寶國、周迅、李雪健、陳建斌等眾多知名演員,將出席當天在北京電視臺臺舉行的紅毯儀式和表彰活動。整場活動以「致敬經典,堅守理想」為主題,回顧中國電視劇行業發展,立足當下,展望未來,同時對2014年以來三年中業內湧現的優秀電視劇作品及優秀工作者進行表彰。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會長張海濤,副會長張丕民、副會長李京盛,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視劇司司長毛羽等領導和一眾嘉賓將出席活動。
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以下簡稱「導工委」)匯聚了眾多活躍在電視劇創作前沿、具有出色創作成就和廣泛影響力的優秀導演,是當前中國電視劇行業最具專業性、權威性的行業組織。從今年開始,導工委將與北京電視臺建立深度合作,這也是導演工作委員會首度與播出平臺合作,打造優秀傳播平臺與業內專業組織的強強聯合,聯手打造前所未有的電視劇行業的年度盛舉。
強強聯手 樹立行業標杆
中國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是中國廣播電影電視社會組織聯合會領導下的專業工作委員會。成立9年以來,導工委已經成為中國電視劇業最具專業性、權威性的行業組織。
當前,導工委匯聚了一批活躍在創作前沿,有著出色創作力和廣泛影響力的優秀導演。委員會遵循著「不忘本來,吸收外來,面向未來」的宗旨,在創作影視精品,繁榮電視藝術上始終堅持不忘初心、恪守職責,為電視劇業的健康發展做出了不懈努力。
今年,導工委也組織了一系列年會活動,涉及中國電視劇行業發展的重要課題,具有前瞻性與貼近性,將切實推動行業發展。「電視劇導演工作委員會年度評選表彰」正是今年導工委活動的重要內容。年度評選表彰是導工委的專業學術活動,代表著電視劇行業內導演這一專業群體對優秀作品以及優秀演員等領域的選擇與判斷,具有專業性、權威性。拒絕「因人設獎」,真正做到尊重藝術,尊重電視劇從業者。整個評選活動秉承著「公平、公正、公開」的原則,由導演工作委員會三百多位註冊會員導演投票產生,嚴格採取會員導演「一人一票制」,並由指定的律師事務所監督並獨立計票,具有公正性、真實性。
而北京電視臺作為電視劇播出重鎮和主流價值觀的重要傳播平臺,一直以來在電視劇的選擇、播出上都有獨到的標準。近年來,北京電視臺以「溫暖的現實主義」為內核,播出了許多關注現實生活,弘揚主流價值觀的優質電視劇。這讓北京臺被業內譽為最「風清氣正」的播出平臺,也讓北京臺成為了電視劇行業內一批崇尚嚴肅創作,致力於打造精品的導演們的重要合作夥伴。此次表彰盛會,北京電視臺自然成了導工委合作夥伴的不二之選。
今年導演協會的評選表彰,將系統梳理從2014年至2016年三年間湧現的優秀電視劇,對相關創作者予以表彰。屆時,共計77部電視劇,84位男演員、80位女演員展開角逐,從中評選出 「最佳電視劇」、「優秀電視劇」、「最佳電視劇導演」、「最佳電視劇男主角」、「最佳電視劇女主角」以及最佳電視劇男配角、女配角和攝影、美術、剪輯、錄音、照明等多項表彰內容,涵蓋行業發展的多個方面。《平凡的世界》、《歷史轉折中的鄧小平》、《琅琊榜》、《羋月傳》、《紅高粱》等口碑與影響力兼具的作品,以及陳寶國、周迅、孫儷、劉濤、陳建斌、蔣欣、梅婷、薩日娜、顏丙燕、張嘉譯、陳數、於曉光等演員亦在角逐名單之中。
屆時,評選最終結果將在1月14日晚的《不忘初心 面向未來——中國電視劇導演年度榜樣》表彰活動上重磅揭曉。
追根溯源 嚮導演致敬
自中國電視劇誕生以來,一代又一代有責任感,有使命感,有家國情懷並且有藝術追求的電視劇從業者,為中國電視劇的蓬勃發展付出了辛勤的勞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
導演,是電視劇的藝術創作核心,也是中國電視劇繁榮發展的重要貢獻者。開展導工委年度評選表彰活動,就是為了進一步提升中國電視劇創作水平,激勵創新精神,弘揚先進文化,促進產業發展,讓電視劇起到「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推動發展」的作用。當代導演仍延續著老一輩的吃苦耐勞精神,為了中國電視劇的蓬勃發展做出了不懈努力。
晚會上,導工委新任會長、著名導演鄭曉龍將帶領新當選班子成員上臺亮相併致辭。這既是對過去中國電視劇發展歲月的回顧,也是對今後導演們及其他電視從業者的期待。「不忘初心,面向未來」,中國電視劇在一批批優秀導演的帶領下會繼續締造新的輝煌。而閻建鋼導演將對本次活動進行介紹。投票評選的規則由嶽成律師所進行公證。
晚會的諸多環節正是圍繞著「電視劇創作的核心——導演」展開的,通過多種多樣的形式嚮導演致敬。開場舞以「尋找導演的角色們」為主題,把經典電視劇中的人物服裝造型展示與現代舞相結合,為觀眾呈現美絕倫的視覺光影秀。這個節目傳達出導演是角色的締造者,正是優秀的導演們將一個又一個角色塑造得更加鮮活立體。角色誕生,成為經典的符號活在觀眾的心中。但追本溯源,是導演的再創作賦予了角色以靈魂。而在節目《鏡頭人生》則以鏡頭裝置和視頻互動,展現導演創作不同劇作和不同時代情景。用咔噠板切換時空,穿越串聯古代宮廷、民國校園、八十年代胡同茶館、當代都市CBD白領愛情等場景。體現溫暖的現實主義創作追求,寓意聚焦社會、聚焦生活、聚焦時代。
大咖雲集 盛會異彩紛呈
當晚,北京電視臺高朋滿座,星光熠熠。與以往聚焦明星的紅毯不同,本次紅毯儀式上導演是主角。德高望重的老一輩導演將與新銳進取的年輕一代導演一同走過紅毯。陳建斌、梅婷、陳寶國、韓童生、張嘉譯、顏丙燕、陳數、柳巖等知名演員將出席紅毯儀式。在《中國式關係》、《父母愛情》、《紅高粱》、《北平無戰事》等收視好、口碑佳的電視劇中,這些演員都有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他們也將進行「最佳電視劇男主角」、「最佳電視劇女主角」以及最佳電視劇男配角、女配角等獎項的角逐。張凱麗、蔣大為、李玲玉、陳思思、汪蘇瀧、吉克雋逸等知名演員和歌手將作為表演嘉賓在晚會上奉獻精彩的演出。
不忘過往 致敬歷史
晚會中,魔術師王亞亮帶來構思精巧的近景魔術,將引出中國電視劇近六十年的風雨歷程。「致敬」是這場晚會貫穿始終的一大主題。在這近六十年的發展中,有許多不可磨滅的力量。眾多的老藝術家們畢生奉獻鞠躬盡瘁,演繹出讓人動容的經典作品。晚會設置了特別表彰環節,蔡曉晴、王扶林、張子恩等幾位老藝術家將作為代表來到現場,談一談他們對中國電視劇的情感,還有對新人的希望寄語。青年演員柳巖、鞏崢、陳月末等代表青年一代向中國電視劇的前輩獻花致敬。同時也要向幕後悄然付出的導演們致敬,他們是整個中國電視劇浪潮中的中流砥柱和核心推動力量。晚會還不忘致敬對中國電視劇來說至關重要的觀眾群體。一系列跨過時間、歷史、空間的致敬,溫暖著在場的每一位導演和觀眾。
時代烙印 難忘情懷
中國電視劇歷經近六十載,是時代的烙印。晚會的一個思想內核正是情懷,本次晚會的總導演盧曉南在採訪中提到,「電視劇就是這樣,它是伴隨著我們一代一代人共同生活的記憶,和時代的脈搏息息相關。我們從電視劇中尋找共同的印記,尋找時代的記憶。」
製作精良的電視劇,為中國電視劇發展史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在歷史上成為經典。而主題曲作為電視劇的重要元素,帶給人們許多回憶。晚會上,王雷將跨界帶來《便衣警察》的主題曲《幾度風雨幾度春秋》;徐小明、徐沅澔父子則用一首《萬裡長城永不倒》致敬《霍元甲》,傳承愛國情懷;蔣大為、李玲玉分別帶來《西遊記》的兩首經典曲目《敢問路在何方》和《女兒情》;鄭緒嵐、周深的《枉凝眉》引人夢回紅樓;孫伯倫將帶來《北京人在紐約》的主題曲《千萬次的問》,這些熟悉的旋律帶領現場及電視機前的觀眾一起找回最初的感動。
除此之外,晚會別出心裁地邀請老藝術家和青年演員同臺,比如張凱麗和張磊等,以老帶新、以新配老,彰顯中國電視劇藝術的薪火相傳,世代繼承和砥礪創新,致敬經典的同時面向未來,而這也恰恰暗合了「不忘初心,面向未來」的主題。
元素豐富 引人入勝
除卻暖意,這還是一場充滿誠意的晚會。每一個節目、每一個板塊、每一個細節都與中國電視劇息息相關。晚會中的作品全部原創,電視劇元素一以貫之。節目包含魔術表演、經典電視劇歌曲聯唱、機器人的趣味互動、兒童舞臺劇、導演詩朗誦等多種的節目形式,讓整場晚會抓人眼球,誠意滿滿。
不僅不忘初心回首過往,還要立足今天面向未來。晚會從現場視覺到舞臺布景都充滿了未來感,傳遞出對過往黃金年代的致敬和回首,更有對未來的展望。值得一提的是,晚會角色人格化的機器人與現場趣味互動,在互動中引發對電視劇行業未來的暢想。而幽默的機器人與主持人一莊一諧的搭配,為沉穩莊重的晚會現場增添明快新奇和輕鬆詼諧的氛圍。
此次晚會不僅僅是一次嚴肅明快的業內導演聚會,更與觀眾緊密聯繫,鮮明地體現出中國電視劇行業的貼近性。在晚會預熱期,觀眾就可以通過各種新媒體途徑關注晚會組委會的最新動向。通過微信的H5推送,讓觀眾更加了解晚會到場的導演,同時利用新媒體,實現多屏互動,微信微博上牆,讓觀眾們實時與晚會互動,表達自己對中國電視劇的祝福和展望。本次晚會的盛況將於1月15日晚間22:30左右在北京衛視和樂視網同步播出,敬請鎖定。(圖片由宣傳方提供)
(責編:溫璐、李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