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7月20號了,彈指一揮間又要到8月份了。在8月的7號就是二十四節氣的立秋節氣。
立秋節氣是二十四節氣的第十三個節氣,也是秋季的第一到來的節氣,立秋節氣的到來是預示著氣候學上的秋天已經來臨了,但是真正的涼爽的秋天還為時還早。
按照我國陽曆的說法,立秋節氣是在固定的時間日期是每年的8月7號~9號之間,但是按照農曆的說法時間就相差很大了,我們不是有句俗語說「六月立秋顆粒無收,七月立秋早晚都收」,這說明立秋節氣在農曆上有在六月與七月之分。並且立秋節氣時間早晚也對農業生產活動有很大的影響。
俗話說「早立秋涼颼颼,晚立秋熱死牛」。我們知道,立秋節氣是氣候學上分類的,而真正的秋季是要求平均氣溫連續5天在22℃以下。這樣才算是秋天的到來,天高氣爽。
而這個「早立秋」與「晚立秋」到底是怎麼區分的呢?
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立秋說法各有不同,並且涉及到氣候條件也各異,對於早晚立秋的理解也不一樣,但是萬變不離其中,我們可以總結出來幾個認可度比較高的。
我比較認可這種說法:根據農曆時間早晚來判定早晚立秋。即農曆立秋時間在六月的是「早立秋」,而立秋時間在農曆七月的是「晚立秋」,這樣正好印證了六七月立秋不同時期不同的效果。
今年是2020年,立秋時間陽曆是在8月7號,農曆的六月十八,按照上面的說法,今年是六月立秋,是「早立秋」。並且今年是閏四月了,農曆有兩個四月,所以農曆時間比較早。
第二種說法是立秋具體時間的分布,即立秋當天在中午12點之前立秋的是早立秋,在中午12點之後立秋是晚立秋。
今年立秋時間是在8月7號,具體立秋時間是上午9點06分,是在中午12點前立秋,按照上面說法,今年是「早立秋」。
所以綜合以上兩種說法表明,今年立秋是「早立秋」。
但是「早立秋涼颼颼」說法有道理嗎?
從目前來看,今年的立秋是三伏天中伏期間,天氣還是很熱的,從本月16號入伏以來,天氣因為連日的陰雨天氣,雖說已經進入三伏天,但是目前天氣依然很涼爽,真有種「秋後涼意」,但是,今年真正的炎熱天氣還沒有到來,今年天氣還是會很熱的,據大數據分析,後期還有炎熱乾旱天氣的到來。
不過立秋之後,暑氣還很重,在我們長江流域地區,就是三伏天之後,還有一個「秋老虎」,秋老虎也是很悶熱天氣,我們要做好防暑降溫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