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發展得非常快,每個時期都會有新的東西。當這些新技術和新概念突然出現時,大多數人仍然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就有些人乘坐了第一輛公共汽車。
哪個是當今世界上最賺錢的,最誘人的!當然,比特幣是必須的。
根據《每日經濟新聞》,公安機關逮捕了唐山姨媽,她在家中「偷了」比特幣。在唐山市開平區人民法院一審判決中,被告人實施搶劫,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個月,處以1萬元罰款並獲取非法所得。交付6500元,盜竊電費8984.35元。據報導,這位姓氏永久的婦女正在為比特幣採礦機「採礦」。在2018年1月11日至10月2日期間,電力被盜為1,7277.6千瓦時,非法獲利為6500元。
法院判決該女子犯盜竊罪,判處拘役四個月,並處罰金一萬元;比特幣礦機四臺、穩壓器一臺、手機一部,予以沒收;退賠竊電款。
專家介紹,雖然當前比特幣單價約7900美元,但每個比特幣單電力就要消耗3.88萬度,開採成本一點也不低。
這位大媽顯然是「借雞下蛋,雞飛蛋打」,挖礦不成倒賠錢,還被背上了盜竊罪的汙點。
網友在評論中紛紛表示:1958年的大媽都這麼與時俱進了嗎?
最近朋友圈被一個詞頻繁刷屏——區塊鏈。一夜之間,似乎萬物都和區塊鏈建立了聯繫:五糧液表示要用區塊鏈賣酒;虛擬貨幣高燒不退,機構搶發區塊鏈基金;杜拜計劃推出20項區塊鏈服務;區塊鏈概念板塊行情火爆,連續兩天超過10家公司股價漲停……不知道你注意到沒有,當「區塊鏈」這個詞兒傳到我們耳中的那一刻,已經有很多先行者投入其中,並且已經靠這種技術或者概念,收入頗豐。
為什麼新機會爆發時,我們總是吃瓜群眾?
當別人挖礦比特幣的時候,我們還在計算定期存款利率;
當別人運營的公號估值1億的時候,我們還在苦掙千字200的雜誌稿費;
我們的企業為什麼搶不到商機?
30多歲的我們,怎麼就成了90後「小孩」的下屬?
為什麼我們總是不能在一個新概念誕生之初就與它近距離接觸,而往往是在它撕食殆盡時,化身為角落裡的吃瓜群眾默默流淚?
當網際網路已經打碎了原有的信息壟斷後,為什麼我們還是會比別人慢半拍?
比特幣:新另類投資翹楚
2016年,筆者發小文章:每個人都應該放1%的資產到比特幣。我會持有比特幣30年,留給我女兒。因為30年後,比特幣的價值可能是一個幣值北京的一套房。
比特幣既可作收藏,也可以作為支付手段。它的數量恆定、完全誕生於網際網路、易於傳遞,像微信支付一樣方便,逐步被主流認可使用。
比特幣的繁榮,直接帶動了區塊鏈技術和其他數字資產相關產業的繁榮。這些都可以認為是新另類投資。
嘗試想像一下,50年後,2070年的世界,滿大街都是機器人,人們用的都是人工智慧,還需要髒兮兮的紙質貨幣和沉重的黃金嗎?一定是一種電子貨幣,它可以是數字人民幣、數字美元,也可能是數字微信幣、數字支付寶幣,當然,更可以是比特幣。
本文來源: 金色財經 / 作者:幣芯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