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如此流行,紙幣退出成為收藏品還為時遠嗎?

2020-12-18 小刀馬

 

小刀馬

 

眾所周知,電話的出現讓人們開始很少寫信了,然後郵票慢慢地就成為了一種收藏品了,尤其是簡訊的流行催生了這種最後的生存「空間」,甚至電報都已經「滅絕」了。而智慧型手機的流行,尤其是各種應用場景的不斷被豐富,行動支付開始「走俏」了。這時候,我們發現沒有現金也可以出門無阻了,那麼現金或許會成為下一個被「滅絕」的對象嗎?如果說以前銀行卡的出現有意要消滅「現鈔」的話,還很難做到,但是當行動支付開始流行之後,貌似這種可能性真的可以完成了。

 

一種新的業態出現進而淘汰另一種業態本無可厚非,雖然在一定程度上我們或許還需要一定的現鈔來應對無法使用者的尷尬,不過,當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都開始支持「無鈔化」結算的時候,我們為何不「笑納」呢?實在是這種「結算」方式太簡單了,更何況我們對於手機的依賴程度本來就很高,隨著更多的移動終端產品的湧現,未來行動支付的方式或許還有很多,除了智慧型手機、手環之外,是不是也可以刷臉、刷指紋等等。當然,目前最靠譜的直接行動支付就可以搞掂很多應用場景了。無論是購物還是娛樂,其實都可以很自由地實現「一鍵化」抵達,簡單完成結算過程。

 

唯一遺憾的是,還有一些老年人不太會用,或者不太信任這種模式,對於更多的人來說,這基本就是「標配」了,當然對於老年人或許也會是一個快速接納的過程。要知道以前他們也不認可電話、手機(小靈通)之類的,但如今基本都接受,並且會熟練應用了。隨著技術的不斷迭代,他們也會逐漸接納這些新鮮事物。同時,隨著60、70後的漸漸成為老一輩,80、90成為中堅消費力量之後,任何新鮮的應用都不再會成為障礙。這就是科技進步帶來的一種改變。到那時,真的還需要現鈔嗎?紙幣和硬幣或許逐漸會流向收藏市場吧?

 

這就和郵票逐漸淡出應用市場一樣,慢慢地紙幣(現鈔)也會成為一種小概率使用的產品,而逐漸被新的應用模式所替代。這就是一種迭代和進步。尤其在國內市場,這種應用場景的搭建實在是太豐富了,而最應該感謝的就是兩大巨頭——阿里巴巴和騰訊,也就是支付寶錢包和微信支付讓人們徹底接納了行動支付模式,並且開始樂此不彼了。

 

現在連「老外」都在感嘆,中國行動支付的偉大。據悉,美國《紐約時報》網站近日發表文章稱,「在中國的城市裡,幾乎所有人都在使用智慧型手機支付各種費用。在餐廳,服務員會問你是用微信還是支付寶埋單——這是兩種智慧型手機付款方式——然後才說可以用現金,把它當作第三種付款方式,感覺顧客使用現金的可能性比較小。」更主要的是,這種改變僅僅是兩三年的時間,可見迭代過程多快,人們對於新興應用模式的寬容度也非常高,當然,更主要的是便捷性簡直是太簡單了。讓人省去了很多麻煩事。

 

據悉,2016年,中國行動支付金額達到5.5萬億美元,是美國1120億美元市場規模的50倍左右。市場研究公司IDC分析師表示「中國的每一個企業和品牌都接駁到了這個生態系統上。」

 

其實我們也關注到國內市場有一些城市已經開始了「無現金化」應用策略推廣,據悉,杭州、武漢、福州等城市相繼宣布加入「無現金城市」計劃。當然,在有人為手機支付帶來的快捷、便利拍手叫好。也有人擔心還有一些群體,比如老年人等無法跟上無現金化社會的步伐。如果單純地為了一個「模式」而扼殺到其他人的選擇權利的時候,其實對商家,對消費者都不是很公平以及方便的。可以說,消費者擁有自由選擇自己消費結算模式的權利,電子支付可以廣泛存在,但不能消滅現金支付,強勢支付方式不能排擠其他支付方式。更何況,不是推行無現金城市就是邁入數位化,誠然,無現金模式可以帶來一些便利,也能節省一些成本,但要充分考慮到各個群體的利益,也應該充分考慮到各個群體的需求。

 

其實,無現金社會不是消滅現金,而是既能用現金也能用行動支付。國內很多地方已經實現一部手機就能出門,手機支付還能幫助用戶積累信用,獲得便利的金融服務。但這也不是擠壓現金支付,甚至不接納現金支付的理由。只能依靠市場自身的迭代慢慢催生固有的模式退出市場,應該有一個充分融合的時間周期。而大趨勢是不會改變的,因為科技的進步可以帶來更多的便捷,甚至可以衍生出更多的生態,對於銷售各種便捷的用戶來說,自然是希望的。

相關焦點

  • 行動支付時代你還帶現金嗎
    那時候是實物貨幣,以牲畜、獸皮、五穀、農具等來交換;後來慢慢地出現了銅幣、金幣;在後來就是一直沿用至今的紙幣。都說錢不是萬能的,但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一向如此,亙古不變。央行表示:近年來,一直在持續加大貨幣印刷新技術的研究,為提高人民幣防偽能力和流通壽命,目前央行選擇面額較低、流通量較小的5元紙幣進行相關新技術的應用研究,5元紙幣發行工作另做安排。很多網友戲稱,新版人民幣「開了美顏」,變漂亮了。
  • 日本網友質疑行動支付,手機沒電該怎麼支付,共享充電寶見過嗎?
    時代的進步,我們人類在進步,科技也隨之進步,現在我們國家可以說一些趨勢甚至超過了一些發達國家,在網際網路發達的今天,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利,行動支付正是衍生的一個產物,並且行動支付的誕生,不僅打破了傳統的付款方式,還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的便捷。
  • 不是支付寶微信,帶你看新加坡、印度流行的行動支付
    在中國以支付寶、微信為代表的行動支付技術發展迅猛的同時,其他國家的消費者也並沒有停留在信用卡、現金時代。NTUC FairPrice是新加坡人最常去的大型連鎖超市。現在,新加坡消費者購物流程是收銀員告知消費金額,消費者拿出擁有Visa payWave標識的信用卡,在識別設備上輕輕一拍,不需要籤字或輸入密碼,即可帶著購物袋和信用卡離開。
  • 1956年海鷗水印五元紙幣防偽知識
    海鷗水印五元鈔票由於歷史原因發行量十分稀少,因此更顯珍貴,在對它辨別真偽時要通過光線觀察海鷗水印外還可以通過觀察票面的冠字來辨別,海鷗水印五元有兩組羅馬冠字,分別是「I V VII」和「I V IX」,按照不同順序進行排列組合一共有12種結果。
  • 掃碼支付將被淘汰?馬雲這次真沒吹牛,新的支付方式已經全國興起
    2019年,馬雲還獲得了福布斯終身成就獎,成為網際網路行業第一個獲此殊榮的人。當然,馬雲給人的印象也有「愛吹牛」,但他又用實際行動實現了自己吹的牛。在推出支付寶後,馬雲曾說過「銀行不改變,我們就改變銀行」。支付寶的出現也開啟了全民理財的時代,也開啟了「無現金」時代。2020年,許多富人的身家都縮水。
  • 行動支付再便捷 現金支付也不該被為難
    近年來,隨著支付渠道的變化,微信、支付寶似乎正在逐漸「替代」傳統紙幣支付,但事情真的是這樣嗎?  今年下半年以來,關於數字人民的新聞就不斷刷屏。自從今年10月份深圳發放數字人民幣紅包之後,蘇州在「雙12蘇州購物節」面向所有符合條件的蘇州市民共發放了總計2000萬元的數字人民幣紅包,每個紅包200元,紅包數量共計10萬個。
  • 日本人質疑行動支付:手機沒電怎麼辦?中國網友的回覆亮了
    日本人質疑行動支付:手機沒電怎麼辦?中國網友的回覆亮了隨著行動支付的全面普及,我們的生活方式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無論是衣食住行還是休閒娛樂,只要我們帶一部手機,就可以輕鬆完成支付。現在的我們走在高檔會所還是市井小巷,都能看到形形色色的二維碼,支付寶或者微信已經成為大家必備的支付軟體。有一個非常有興趣的現象,有一些年齡很大的大媽,經過一番學習之後,也能掌握支付的技能,這些人沉浸在手機支付的幸福之中。相對於傳統的紙幣支付,行動支付不僅非常方便,而且還不用擔心丟失。正因為如此,行動支付逐漸推向了全球。
  • 香港如此發達的「經濟天堂」,為何當地人只用現金,不用行動支付
    但一些最近到香港旅遊的人卻對這個問題感到困惑,為什麼香港的經濟如此發達,而本地人為什麼更願意用現金而非行動支付?那人說:「你知道為什麼嗎,現在來看看當地人是怎麼回答的,關於這個問題,他們說:這些公司隨時都可能破產,而且銀行不會破產,所以我對如何使用行動支付不太放心。
  • 老外眼中的行動支付:Unbelievable
    或許很多人還覺得國外的世界簡直是天堂,但在這如洪水猛獸一般的發展潮流中,中國很多產業都已經發展到令歐美發達國家為之側目,這其中就包括行動支付。是的,就是這項你每天帶著一部智慧型手機並且時時刻刻都會使用的業務,在外國人看來是不可思議的。 你有多久沒帶錢出門了?
  • 新版5元紙幣變好看,現金還有人用嗎?新發行的人民幣都哪去了?
    在2014年以前,現金一直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支付交易的一個主要形式,那個時候每個人出門兜裡都要裝上一些紙幣和硬幣,做生意的商家也需要多備點零錢,用來給顧客找錢。但是從2014年開始,支付寶的行動支付逐漸崛起,那一年支付寶的註冊用戶超過了3億,同時完成了支付次數超過27.8億之多,成為了全球最大的行動支付公司。同年,微信支付功能上線,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接觸手機支付。隨著行動支付安全性被認可,智慧型手機也逐漸普遍,手機支付代替了現金成為了新的交易方式。
  • 泰國行動支付觀察:騰訊退出戰役,LINE成阿里大敵
    這種支付方式在國內雖然已經被行動支付所淘汰,但由於這兩家企業所掌握的資源,以及泰國本土用戶對手機行動支付的接受程度相對較低,使得在我們看來相對滯後的支付方式在泰國仍有一定市場(我們隨後會重點介紹)。此外,銀行業做為泰國行動支付的重要一支力量也不容忽視。
  • 第三套2角紙幣收藏價值不斷升溫
    字冠字號:三字冠 七號字印刷工藝:凹版印刷、膠印票面尺寸:110m 50mm發行單位:中國人民銀行圖案:正面為武漢長江大橋;背面是國徽、牡丹花 正宗收藏品機構 1962年2角紙幣行情分析早已退出流通的第三套人民幣是紙幣收藏的熱門,1962年發行的貳角紙幣是其中比較熱門的收藏品之一。1962年貳角紙幣是淺綠色的,正面的圖案為中國著名的武漢長江大橋,以國徽和牡丹作為其背面圖案。
  • 大多數人使用電子支付,為何還發行新版人民幣?它的作用不可替代
    隨著科技的發展,行動支付已經逐漸代替了人們日常生活中用的紙幣。根據中國人民銀行金融消費權益保護局發布的《2017年中國普惠金融指標分析報告》,截至2017年,全國使用電子支付的成年人佔比為76.9%。其中,農村地區使用電子支付的成年人比例為66.51%。
  • 全新支付方式興起,掃碼支付將退出這個舞臺?
    現在看來,他當時的那番言論絲毫不差,阿里巴巴已經成為我國最大的網際網路公司,其在天貓雙十一的成交額更是達到了4932億的天文數字,網購也成為了我國居民生活的一部分。當然,馬雲不僅說過這些,他也曾說過在將來掃碼支付會被新的支付方式所取代,依然和上面那番話造成的效果差不多,大部分人都將信將疑。
  • 大橋貳角紙幣,一刀價值3300,就是這種,你家還有嗎?
    貳角紙幣,現在大家很少用了吧,不知道從何時起,貳角紙幣就悄悄的退出我們的視線了,現在最多使用的還是一角和五角紙幣,而隨著小面值紙幣的硬化,各種硬幣正逐步崛起,小面值紙幣也面臨不再發行,而貳角紙幣就是其中的典型。
  • Grab:行動支付將成為東南亞的新潮流
    據谷歌、淡馬錫和貝恩預計,東南亞數字支付業務的拐點已至,預計到2025年將產生超過1萬億美元的交易額,也就是說,該地區每2美元的支出中幾乎就有1美元來自數字支付渠道。我們很高興看到數字支付成為東南亞的新潮流。實際上,在帶領公民邁向無現金未來方面,越南似乎已經站在了最前端。
  • 長江後浪推前浪 被行動支付拍到沙灘上的行業有哪些?
    據商務部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的網絡零售額達到7.18萬億元人民幣,正是電商的快速發展製作出行動支付這塊兒「蛋糕」,讓企業家們垂涎三尺。除電商外,行動支付能夠迅速興起還與智慧型手機相關。行動支付減少紙幣使用頻率之後,導致紙幣廠、銀行網點、ATM整個產業鏈的衰落,曾遍布大街小巷的ATM機正逐漸縮減,甚至連小偷等被現金所支配的行業也受到波及,由於用戶普遍使用行動支付導致小偷無錢可偷,畢竟一部智慧型手機就能解決用戶的日常生活
  • 行動支付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什麼改變?用翻天覆地也不為過
    這兩年來,行動支付作為一種新興支付方式,以超級快的速度席捲了各個階層,目前無論是普普通通的菜市場,還是高檔的五星級酒店,都是支持行動支付的,在行動支付還未出現,或者說剛剛出現的時候,很多人都是沒有想到其會發展到如今的情況。
  • 手機支付時代,還用辦信用卡嗎?
    曾經,信用卡給我們帶來支付的便利,不用再隨身攜帶一摞紙幣;如今,手機支付既普及又方便,似乎連錢包也不用帶了。行動支付時代,出門只帶手機的人已經成為主流。錢包逐漸喪失了它裝錢的本職工作,淪為只為裝X的工具。那麼,信用卡以後會不會越來越邊緣化?在行動支付時代,信用卡是否無用了呢?
  • 行動支付時代,這些不良習慣你有嗎?
    春節時,海岸君有篇文章介紹疫情期間銀行怎樣給紙幣硬幣消毒,讓廣大使用者放心。有讀者反饋說,已經好久沒用現金啦。行動支付改變人們的行為方式。4月2日,中國銀聯發布了《2019移動網際網路支付安全大調查報告》,探尋在過去的一年裡行動支付領域有哪些新趨勢、新變化、新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