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有兩家著名的漫畫公司,一家叫漫威,一家叫DC,兩家公司漫畫的風格都有自己的特點,分別是漫威的高觀賞性和DC的人性剖析。
這兩個不同的特點分別影響了兩家公司後續出品的電影,比如說這部探索人性的《超人鋼鐵之軀》。
《超人鋼鐵之軀》是DC電影宇宙開山之作,邀請了《守望者》的導演扎克·施耐德執導,英國演員亨利·卡維爾出演超人克拉克·肯特,艾米·亞當斯出演超人的女朋友露易斯·萊恩。
電影講述了在一顆名為氪星的星球上,人們過度開發、濫用資源,導致氪星走向滅亡。
生死存亡之際,一位科學家將氪星上的法典融入到自己兒子的體內,並將他送往地球,這名孩子被稱為氪星最後之子。
因為擁有氪星人的體質,這名孩子可以吸收太陽的輻射,他比地球上的人們更強、更快。
當他發現了自己的身世後,他選擇聽從親生父親和養父母的建議,成為那位能給地球人帶來希望的引導者,也就是超人。
與此同時,氪星的罪犯佐德也找上了超人,選擇氪星還是地球?超人陷入了兩難之境。
《超人鋼鐵之軀》是DC宇宙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是超人的起源之作,它不像以往的超人電影,花費大量的時間講述超人成長的故事,更不像傳統的好萊塢大片,從開頭打到結尾。
《超人鋼鐵之軀》通過超人對人性的思考來推動電影劇情的發展,讓觀眾在觀看電影的同時,還可以了解超人的成長曆程和內心深處的想法。
世界太大了,那就讓它變小
超人的感官從小就與眾不同,他可以用眼睛看到人類的骨頭和內臟,可以用耳朵聽到周圍一切的聲音。
這對於一個小孩來說就是一場災難,好在他的母親瑪莎及時出現,並對奔潰的他說:「世界太大就把變小,小到你可以接受的範圍」
正如他日後成為超人那樣,他擁有極快的速度、超強的力量、金剛不壞的身體,但他也不可能同時拯救世界上所有人。
因為世界太大,人類太多了,他能做的只有在保證自己安全的情況下,救那些他能救的人。
世界上有比生命更重要事情
校車出了意外,超人和同學都掉進了水裡,超人毫不猶豫地用自己的超能力救出了所有人。
卻被養父喬納森告知:有時候就算看著別人死掉,也不能救他,因為還有很多事情比生命更重要。
這是一個很矛盾的問題,生命是人類的一切,一旦失去了生命,其他一切都沒有意義,但是喬納森卻認為有其他東西比生命更重要。
舉個例子,一個孩子患有重病,瀕臨死亡,需要父親獻出生命孩子才能得救,父親會毫不猶豫地獻出自己的生命,因為對於父親來說,孩子生命比自己的生命更重要。
喬納森同樣也是這麼認為,超人利用超能力救了同學,有可能就會讓世人知道超人的存在。
到了那個時候,超人將會面臨無限期的監禁和無休止的人體實驗,甚至還會受到生命危險。
正是因為喬納森有這個想法,才有了後面喬納森為了不讓超人用超能力救他,寧願讓龍捲風吞噬自己的生命的事情。因為對於喬納森來說,保護住超人的秘密,比其他一切生命都重要。
校車落水事件和龍捲風事件分別是喬納森的言傳和身教,為的就是告訴超人生命的意義,最終超人也選擇接受了這種想法。
所以在《蝙蝠俠大戰超人》中,超人才會選擇與毀滅日同歸於盡,他認為與自己的生命相比,世界上其他人的生命更重要。
無論你成為好人還是壞人,都會改變世界
超人從小就擁有強大的力量,為了避免傷害到別人,他選擇遠離同學,但這卻成了他被欺凌的原因。
超人無數次想還手,但是喬納森卻跟他說:「即便你還手了又能怎麼樣?能讓你更快樂嗎?你要記住,無論你成為好人還是壞人,都會改變世界。」
超人擁有強大的力量,地球上沒有任何東西能傷害到他或者殺死他,但是他卻能輕易殺死地球上任何一個人甚至毀滅地球。
如果超人成為好人,他會給全人類帶來希望,如果超人成為壞人,他就會給人類帶來災難。喬納森深知這一點,因此不管多困難,喬納森都要把超人教育成一個好人。
你先相信別人,別人才會相信你
佐德將軍帶著先進的科技來到地球,他要求地球人交出超人,否則就會對地球動武。
超人深知佐德不可信,但他卻不知道人類可不可信,此時神父告訴他:「或者你可以先相信人類,這樣人類才會信任你。」
超人從生父喬的口中得知,佐德是一個思想極端分子,為達目的他會做出喪心病狂的事情,因此超人並不相信佐德。
另一方面,超人雖然在地球長大,但本質上他是氪星人,對於地球人來說就是一個異族人,「非我族類其心必誅」的想法是所有生物的共同認知,因此超人不知道人類是否會相信他。
但是正如神父所說,雙方總要有人踏出第一步,既然超人不知道人類的想法,那不如讓人類知道超人的想法,向人類投降就是最好的辦法。
氪星和地球,氪星人和人類
佐德將軍告訴超人,他要用全人類的生命作為墊腳石,將地球改造成氪星,然後再用法典創造出新的氪星人。超人果斷拒絕了,氪星族人和地球人類他選擇了後者。
有部分觀眾認為超人的這個選擇相當於背叛了氪星,但是細想一下,氪星早已毀滅,所有的一切都成為了歷史,為了一個已經逝去且前路未卜的文明抹殺一個正在蓬勃發展的文明,這不是求存,這是自私自利。
正是因為這樣原因,超人才不認同佐德將軍的做法,並在最後佐德要傷害人類的時候選擇殺死佐德。
其實最好的方法是佐德將軍去一個新的星球重建氪星,用超人的血液創造新的氪星人,又或者在地球隱居,與人類結合。這兩個辦法無論哪一個都比殺死人類、改造地球要好。
從某種程度來說,超人就是在不斷地做選擇,選擇救人與不救人、選擇地球還是氪星、選擇氪星人還是地球人。
在超人的養父喬納森還活著的時候,他可以告訴超人該如何選擇,並告訴他選擇的後果,喬納森就像是他的指路明燈,指引他前進。
但是當喬納森死後,超人一下子就失去了這盞燈,他只能漫無目的地尋找自己想要的答案,等到他成為超人後,他又遇上的新的問題。
好在此時他遇上了神父和生父,他們雖然不能像喬納森那樣指引超人前進,但是卻能給他指路,最終讓他成長,成長為那一盞指引全人類前進的燈。
小時候是超人的養父母,長大了是神父和生父,每一次超人在需要被引領的時候都會遇上正確的人。這也正是導演想要傳達出的一個觀點,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只有得到正確的引導才能走上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