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匯天主教堂本周六重開!4年半大工程修舊如舊

2020-12-12 東方網

原標題:徐家匯天主教堂本周六重開!4年半大工程修舊如舊

圖說:徐家匯天主教堂周六重開 施工方供圖

  經過兩年多封閉修繕,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已經完成了為期4年半的大修工程,即將在本周六12月16日重新向市民開放。這次修繕歷時兩年,通過對大量歷史文獻的考證,再結合修舊如舊的工藝,重塑了這座文物保護建築的歷史風貌。

  徐家匯天主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它座西朝東,平面呈拉丁十字形,是一座新古典主義時期法國哥特復興風格的教堂,紅色的磚牆,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頂,兩座鐘樓,南北對峙,高聳入雲。徐家匯天主教堂以其規模巨大、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在當時被譽為上海的第一建築。這裡是上海天主教發源地,其正式名稱為:聖依納爵主教座堂,是天主教上海教區的主教府所在地。

圖說:徐家匯天主堂 施工方供圖

  天主堂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由英國建築師陶特凡設計,宣統二年(1910年)造成,建成至今已有100多年歷史。整幢建築高五層,磚木結構。大堂頂部兩側是哥德式鐘樓,尖頂。高50米。教堂佔地面積2670平方米,建築面積6670平方米,可容納3000餘人。

  漫漫百年曆程中,徐家匯教堂多次遭到破壞,並經歷了數次修繕。1966年徐家匯天主堂鐘樓尖頂及十字架被拆毀,整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被砸碎,作為上海市果品雜貨公司倉庫使用。

  大修啟動後,項目設計方花了大量時間查閱文獻資料、確定修舊如舊的方案,大教堂外立面的修葺是此次整個工程的重頭戲。歷經百年風雨,紅色的清水磚不同程度地粉化、開裂,四周的滴水獸雕像也有所破損。為了儘可能恢復和保留原汁原味的風貌,修繕中對磚牆和雕像進行了精細地清刷,運用相同的材料進行局部修補,使得建築既獲得保護,也留存了百年時光的印記。而對於兩座鐘樓的毀壞,重建後使用的也並非原來的屋面瓦。此次大修,項目組在義大利原產地找到了當年使用的頁巖瓦,徹底重新鋪裝,同時進行了防水加固處理,終於令鐘樓恢復到最原始的風貌。

圖說:徐家匯天主堂 施工方供圖

  據悉,作為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徐家匯天主堂的此次修繕是繼上世紀八十年代之後又一次規模化的整修。由外及內,涉及結構維護、牆面修復、防水處理、恢復方磚地坪等9大項目。徐家匯天主教堂將於本月16日正式重新開堂,並在今年聖誕節舉行隆重的儀式活動。

相關焦點

  • 百年哥德式風貌重塑 徐家匯天主教堂本周六重新開放
    原標題:百年哥德式風貌重塑 徐家匯天主教堂本周六重新開放  經過兩年多的封閉修繕,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終於要重新開放了。大量歷史文獻的考證、修舊如舊的工藝重塑了大教堂哥德式的歷史風貌,再現了這座保護建築的壯美。
  • 歷經4年半修繕 「遠東第一大教堂」徐家匯天主教堂重新開堂
    「遠東第一大教堂」徐家匯天主教堂重新開堂 (1/7) "← →"翻頁
  • 徐家匯天主教堂明起重開 維修兩年多重現歷史原貌
    自2015年封閉維修之後,具有「遠東第一大堂」之稱的徐家匯天主教堂就已經遠離市民視野。它是中國著名的天主教堂,整棟建築高五層,達到50米,大堂頂部兩側是哥德式鐘樓,有著「遠東第一大堂」之稱。  在100多年歷史中,教堂曾經修繕過幾次。到了2015年,因為日曬雨淋年久失修,教堂一直漏水,還發生天花板剝落事件,出於安全考慮,天主教堂自2015年8月24日起關閉,隨後啟動大規模修繕工程。
  • 博雅娜評建築丨徐家匯天主教堂
    徐家匯天主堂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座西朝東,平面呈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國中世紀哥德式教堂,紅色的磚牆,白色的石柱,青灰色的石板瓦頂,兩座鐘樓,南北對峙,高聳入雲。徐家匯天主教堂被稱為上海的「梵蒂岡」。徐家匯天主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上海最大的天主教堂。它座西朝東,平面呈十字形,是一座仿法國中世紀哥德式教堂,徐家匯天主教堂以其規模巨大、造型美觀、工藝精湛,在當時被譽為上海的第一建築,是上海天主教發源地,其正式名稱為:聖依納爵主教座堂,是天主教上海教區的主教府所在地。
  • 滬上這15棟歷史建築「修舊如舊」,入選保護利用示範項目!你去過幾個?
    上海總商會舊址保護修繕工程原上海總商會建於1916年,現位於虹口區北蘇州路470號,建築面積3800平方米,是近代民族工商業發展與商會歷史的重要見證。榮宗敬舊居保護修繕工程始建於1918年的陝西北路186號是上海灘保存最完好的大花園洋房之一,總建築面積為2260平方米。
  • 遠東第一大教堂——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
    遠東第一大教堂——上海徐家匯天主教堂1910年徐家匯天主堂落成,它是中國第一座按西方建築方式建造的教堂,落成之日即成為當時的「上海第一建築」,「遠東第一大教堂」。他以大學士的身份號召家鄉父老入會天主教,他身後葬於家鄉徐家匯。或許,這可以解釋為什麼「遠東第一大教堂」出現在上海徐家匯,因為這裡有信教基礎。
  • 修舊如舊的百年瑰麗老建築
    就在今年年中,上海首屆建築遺產保護利用示範項目揭曉了多處修舊如舊的歷史建築。十一長假臨近,迎著萬裡晴空,去這些瑰麗的老建築打卡吧!1994年,武康大樓入選第二批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武康大樓的故事請參閱《風花雪月武康大樓》一文,這棟建築一如我們這座城市,在百年滄桑洗禮之後,沉澱下來的是大氣和包容。在推進城市管理精細化、整治架空線入地的大背景下,2019年初武康大樓優秀歷史建築修繕工程正式啟動。
  • 上海百年天主教堂鬧白蟻 為中國十大最美教堂之一
    徐家匯天主堂修繕項目由徐房集團上海徐房建築實業公司承接,將儘可能恢復教堂當年的原有風貌。  徐家匯天主堂的修繕工期從2015年11月16日至2016年8月17日,修繕項目由徐房集團上海徐房建築實業公司承接,將儘可能恢復教堂當年的原有風貌。
  • 修舊如舊再現老上海風情 百樂門月底重開業
    ■ 修繕後的百樂門設舞廳、餐飲、KTV等 記者 陳夢澤 攝原標題:修舊如舊再現老上海風情 百樂門月底重開業說起「老上海」,百樂門不能不提。昨天下午,記者從靜安區召開的「百樂門保護修繕利用專家研討會」上獲悉,經過3年多的修舊如舊,百樂門將於本月底重新掀開「蓋頭」,和公眾見面。記者先睹了重修後的百樂門,外觀上還原了當年百樂門塔頂的原樣及內透光的模式,是歷次外立面修繕最為完善的一次。百樂門修繕方——上海建築裝飾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陳中偉介紹,百樂門總建築面積約3700平方米。
  • 徐家匯天主教堂大修 今年聖誕節不辦活動[組圖]
    如果你最近經過徐家匯,你或許已經發現,徐家匯天主堂周圍搭起了腳手架,正在進行施工。徐家匯天主教堂日前迎來最大規模的修繕,整個工期至少需要9個月。因此特別提醒大家,修繕期間,天主教堂關閉。  天主教堂1906年開始建造,1911年完工,已有百年歷史,曾被稱為「遠東第一大教堂」。徐家匯天主教堂是徐家匯標誌性建築,教堂廣場也因其獨特的浪漫和異域文化吸引了眾多遊客。
  • 徐家匯天主教堂聖誕無宗教活動 目前正在修繕
    東方網12月24日消息:徐家匯天主教堂自今年11月起進行封閉修繕,修繕期間,徐家匯天主教堂關閉,取消日常宗教活動,不再對外開放參觀。聖誕期間徐家匯天主堂不舉行大型宗教活動,建議宗教界人士和廣大市民在聖誕節期間前往其他教堂參加相關活動。
  • 上海百樂門「耄耋」之年修舊如舊重新開業
    這是4月22日晚拍攝的上海百樂門外景。新華社記者任瓏 攝  新華社上海4月22日電(記者許曉青)華燈初上,霓虹閃爍。擁有84年悠久歷史的上海百樂門,22日晚重新開張迎客。  曾有「遠東第一樂府」之稱的百樂門(Paramount Hall),始建於1932年,1933年建成開業。這座坐落於上海靜安寺愚園路上的綜合性文化娛樂場所,見證了抗日戰爭的烽火,也親歷了新中國的建設發展,曾一度更名為「紅都影劇場」。  進入上世紀90年代,百樂門成為受到地方法規保護的上海市優秀歷史建築。
  • 徐家匯天主教堂迎大修 聖誕節無法開放
    新聞晨報記者 竺鋼【新民網訊】已有百年歷史的徐家匯天主教堂迎來歷史上最大規模的修繕,整個工期至少需要9個月,修繕後將重現中世紀哥德式教堂風貌。昨日,天主教上海教區秘書長沈保智表示,修繕期間,天主教堂將關閉。提醒宗教界人士和市民,在即將到來的聖誕節前往市區其他教堂參加相關活動。
  • 徐家匯天主教堂修繕後12月16日對市民開放 無需預約
    近日,始建於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的徐家匯天主教堂耗時四年半時間修繕竣工,將於12月16日重新開堂,並向市民開放,無需預約。記者昨日提前進入建築內部打探,了解其修繕背後的故事。從滴水獸感知精美雕工徐家匯天主教堂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是一座仿法國中世紀哥德式教堂,曾被譽為「遠東第一大教堂」。
  • 修舊如舊讓西藏札達古格王朝遺址煥發生機
    修舊如舊讓西藏札達古格王朝遺址煥發生機  【解說】古格王國遺址位於西藏自治區阿里地區札達縣外的一座土山上,至今已有一千多年歷史。上世紀八十年代,國家和地方開始投入巨資維修保護遺址。西藏自治區成立50周年之際,記者踏訪古格遺址。
  • 臺灣誠品書店有意落戶徐家匯 選址天主教堂廣場
    東方網4月23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臺灣最受歡迎的誠品書店或將來到上海,落戶徐家匯天主教堂廣場附近,毗鄰徐家匯藏書樓和徐匯中學。  徐匯區文化部門表示,目前對於實體書店的經營並沒有特別的經濟扶持,在管理部門看來,書店仍應走市場路線。
  • 臺灣誠品書店有意落戶徐家匯 選址天主教堂廣場附近
    東方網4月23日消息:據《東方早報》報導,臺灣最受歡迎的誠品書店或將來到上海,落戶徐家匯天主教堂廣場附近,毗鄰徐家匯藏書樓和徐匯中學。  徐匯區文化部門表示,目前對於實體書店的經營並沒有特別的經濟扶持,在管理部門看來,書店仍應走市場路線。
  • 大同古城被點名批評,修舊如舊還是拆真建假?古城已經回
    2019年以來,文物局等官方對於大同古城的批評與質疑就沒有斷過,並稱「歷史文化遺存遭到嚴重破壞,歷史文化價值受到嚴重影響」,指出大同古城的問題是:「古城或歷史文化街區內大拆大建、拆真建假。」但是,我們常說的古建築修復裡的「修舊如舊」,是不適用於當時整個大同古城的。比如說只剩夯土的古城牆,就是兩三米高的土垛子,而且是斷斷續續,部分地段還有倒塌的危險。如果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可能它還是一個土垛子,遊客對它的興趣幾乎為零。如果只是小規模的修修補補,很可能結局與之前西安倒塌的秦王宮牆一樣,造成危險。所以,大同選擇的是徹底重修,用磚牆將原來的土垛子包進去。
  • 大同古城被點名批評,修舊如舊還是拆真建假?古城已經回答我們了
    2019年以來,文物局等官方對於大同古城的批評與質疑就沒有斷過,並稱「歷史文化遺存遭到嚴重破壞,歷史文化價值受到嚴重影響」,指出大同古城的問題是:「古城或歷史文化街區內大拆大建、拆真建假。」2008年,大同為了開發旅遊,對古城進行了大規模的舊城改造。由於施工範圍廣,難度大,前後持續了很長時間。
  • 修繕做到最小幹預、修舊如舊 箭扣長城保持「野味」
    修繕做到「最小幹預」 箭扣長城保持「野味」  2772米長城段、17座敵臺敵樓未來三年將按「修舊如舊」完成修繕  「以前是按照工程標準把每一段修好,但現在要想著怎麼恢復風貌,得多琢磨琢磨。」程永茂說。  這種「最小幹預、修舊如舊」的修繕理念,曾長期在爭論中處於下風,現在才逐漸被廣泛接受。  年初,《長城保護總體規劃》發布,其中確定了「預防為主、原狀保護」的原則。這意味著,未來長城修繕,都要最小幹預、保持「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