贏得高考就贏得了勝利(其實這話主要對父母講的),今年的高考命題已經進入了定稿階段,參加過高考的人都很好奇高考試題到底是如何命題的,今天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對於2018年的考生而言,讀懂這些或許有些幫助。
光頭俠帶你了解高考命題過程。
第一點,各科的命題有什麼特點?
命題組一般會通過三個通宵的不眠之夜才確定命題,我們只是在抱怨考題的難,卻忽視了為之付出的這些命題老師們。
英語命題的原則是主題要積極向上、生詞量相對均衡、語法全面涵蓋著這個特點,需要從近幾個月的國外雜誌中搜集符合主題的素材,所以,你懂得。
而語文作文的命題卻比英語複雜的多,首先要翻閱所有過往的模擬題,儘量避免被預測(當然,這是難免的)。當然,有時候作文命題也帶有一定的偶然性,比如,當年發生了哪些重要的事件,也會在命題老師的考慮中。
其實,相對於英語和語文命題有一定的不確定性外,數學命題的原則就非常簡單:忠於課本。每一道數學命題都必須能在課本中找到援引,不然你沒學過解題方法,這考試還如何去做。
第二點,所有學科都有著共同的命題原則。
首先,所有命題必須以教材和大綱為準,不然,每位命題老師都可以隨意命題,那還了得,所以,孩子們學好課本知識還是非常有用的。
其次,命題不能只是立異,但是一定要標新。尤其是數學、理綜、文綜後面的大題,某種解題思路一定不能已被他人所用。如果命題過程中,有人提出某題和市面上某題差不多,那就一定要把該題找出來。如果命題點的資料架上沒有,會有專門人員去市面上「挖地三尺」找。所以,我們的命題老師也是相當相當的辛苦的,如果我們不考好,怎麼對得起人家的「掘地三尺」!
最後一點很有意思,每年的高考題其實都是有「小白鼠」的,這些小白鼠從全國相對中流的學校中選擇出來,然後優先召集這些學生進行「優先高考」,這麼做的目的是要測算本年高考的平均分,如果相對難,那麼命題老師會針對性的降低難度。
但是,這些優先考試的學生被選上也是相當悲催,在高考沒結束前,是不允許離開考試點的,想想也是鬱悶啊。
很多人會好奇,命題老師的選擇標準是什麼?
今天我們就揭秘到底,大學教授、高中老師和學科教學研究者是高考命題的主要組成部分,三者的比例依次遞減,大家可以想像到考題為什麼這麼難的原因了,阿彌陀佛,為什麼就不讓初中老師命題呢,嘿嘿。
其實,講這麼多並不重要,核心點就在於考題源自課本大綱,只要學子們好好讀書,成績順其自然的就會很好,也不要給自己太多的壓力,最後祝今年的學子們都能考出好成績。
喜歡這篇文章的話,記得關注「光頭俠」哦,每天更新關乎「教育」的最新知識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