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大渡口:渡口茶館 龍門陣裡有名堂

2020-12-15 視界網

萬裡長江,滾滾而來,流經重慶主城區時,首先依依不捨地繞著這裡拐了一個「回頭彎」,形成了重慶主城區的最大江灣。而這片山環水抱,上風上水的地方,就是重慶市大渡口區。說起大渡口,很多人往往誤以為1965年才建區的她歷史很短。其實,這片土地歷史久遠,重慶主城最早出現人類足跡的地方就在這裡!

大渡口(來源:大渡口區融媒體中心)

一把手斧,開闢主城人文歷史 大渡口有個地名叫馬王場,坐過重慶軌道交通2號線的朋友一定對這個名字不陌生,沒錯,就是馬王場站那片地方。

這片區域,在重慶的考古史上,可是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呢!

1978年,這裡曾發現恐龍化石;1983年,文物專家又在此相繼出土尖狀器、刮石器、砍砸器等600餘件舊石器時代文物;4年後,還是在這片土地,出土了現今大渡口區博物館鎮館之寶——舊石器時代石制手斧一枚。

手斧(來源:大渡口區融媒體中心)

有人可能會問了,不就是一枚石頭手斧嗎,有什麼值得寶貝的呢?

要知道,手斧的出現,代表著古人類已經具備了製造、加工工具的智慧,這可是人類進化史上的裡程碑事件!換句話說,重慶主城區是在多久以前開始孕育出早期人類祖先的?這枚手斧就可以告訴我們答案。

由於手斧發掘出土的時候,我國還缺少先進檢測手段,歷史考古學家只敢謹慎而保守地將這枚重慶主城區發現得最早的舊石器時代手斧,認定為出現在2-5萬年前。直到2013年,經過送樣到澳大利亞,用國際公認最權威、最精確的土壤年代檢測分析法,才得出馬王場舊石器遺址的實際年代在80-100萬年之間。

80-100萬年前,是什麼概念?要知道,歷史學上大名鼎鼎的北京周口店山頂洞人,距今也不過才3萬年。重慶主城人類發展的歷史,藉此得以跨越式提前!這為認識重慶地區遠古地理環境,人口社會組成和規模以及主城區遠古文化的發展序列提供了珍貴的實物資料。

一個傳說,風水寶地因此得名

根據《巴縣誌》記載,清朝年間,馬王場遠近聞名,是成渝通衢的第一站,向東經楊家坪到重慶,向西經白市驛達成都,過往商賈,川流不息。

如此歷史悠久的馬王場,地名來源於一個美麗的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這附近居住著一些勤勞的村民,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終日耕作,把高低不平的丘陵墾成了良田。可是有一年春季,時逢大旱,土地龜裂,村民們眼見春耕無望,生計難求,無奈之下只得對天祈禱。

村民們的虔誠跪拜感動了上蒼,天邊倏地飛來一道紅光,眾人抬頭驚奇地看見,剛剛還萬裡無雲的藍天被映得漫天通紅。紅光之中竟是一匹碩大無比的駿馬,只見它雪白髮亮,向東而立,鼻中哧哧噴氣如雷鳴,器宇軒昂。眾人驚詫失色,不知是禍是福,競相跪求「神馬保佑」。那神馬仿佛能聽懂村民的話,轉過頭來注視著腳底下的人們。突然,它原地一轉,長嘶一聲,縱身一躍隨紅光跨過長江,便不見了蹤影。

「哈哈,快看!有水!有水冒出來啦!」從震驚中回過神來的村民們驚喜地發現,剛剛神馬駐足轉身之地,竟留下了三五畝不等的深坑,泉水正汩汩地冒出來,溢出坑面流到農田。神馬的事情很快傳開,為了紀念這匹救民於水火的神馬,馬王場因此而得名。

一個渡口,傳承古道熱腸義舉

大渡口的名字,又是從何而來呢?這個故事,要從一個充滿慈善溫度的渡口說起。

歷史上的這個暖心渡口就在今天的馬桑溪、葛老溪、大渡村一帶。

明清時期,當地有一士紳,感於當地居民出行不便,就在這長江之濱設立了義渡。所謂義渡,就是免費接送過江客商和群眾,為百姓出行提供方便。這件慈善義舉被記錄在了《巴縣誌》裡:「大渡口河渡,清道光時馬王鄉士紳捐購田業一股,年租二十餘石,置船二艘,僱人推渡」。

義渡口(來源:大渡口區融媒體中心)

這義渡之風到了清光緒年間,還得到了官方的發揚光大。當時,九宮廟設立了廟會,在修橋補路後剩餘一些錢財,因這些錢財的使用屢次發生糾紛,於是巴縣正堂張判將所剩下的錢財,買了一艘船,僱了一名船夫,在1899年3月12日,正式由官府主持,設立義渡。義渡開設之後,因此處江寬水緩,過渡更為安全,加之還免費,方圓數十裡農民都來此渡江,日久天長,這裡飲食、客棧之類服務行業應運而生,成為重慶主城最大的長江渡口。大渡口,遂因此而得名。

2015年,大渡口區委、區政府決定,重建義渡古鎮。古鎮原有街巷架構、李祝山民居、馬桑溪供銷合作社等歷史遺景被原封不動地修整保留,並於2017年1月24日正式開街。遊客們穿梭在古鎮裡,似乎又重現了百多年前,大渡口人潮湧動,船隻往來不絕的盛況。

往事隨風,雖然今天我們的交通出行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乘渡船過江已成為歷史回憶,但古鎮無言,風貌自存。義渡義舉也早已從簡單的碼頭文化嬗變為以「義」為根本,內涵家國情懷、道義誠信、耿直尚善等眾多普世價值的「新義渡文化」,且日漸融入了大渡口的精神血液裡,給養今人,成為大渡口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力量。

一座靈山:成就心誠志堅追求

「從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廟」,這是很標準的傳說開篇。在大渡口也有著一座山,山上也有個廟,也留下了神奇的傳說。

這座山就位於大渡口區跳磴鎮東北部,因形狀似傳說中觀音菩薩足下的鰲魚奮翼歸長江,陽光照射,金碧輝煌,故得名金鰲山。

金鰲寺(來源:大渡口區融媒體中心)

鰲為何物?在中國古老的神話傳說中,鰲是與龍、鳳、麒麟、鯤鵬等神話生靈齊名的圖騰,因其具有巨大的託舉神力而備受世人崇拜。

在金鰲山山頂有一座與山同名的神秘寺廟,是為金鰲寺。金鰲寺始建於何時?民間傳說,始於漢末三國時期,最初並非佛寺,宋代才改作佛寺。據清代文人劉道開所撰的金鰲寺碑所記,「寺之創建,元以前,不可考矣。」但僅從可考的歷史來看,金鰲寺也足以躋身重慶十大古剎之列。

光陰荏苒,幾經動亂,金鰲寺目前還剩一尊完整無損的東廚司令灶王府君神像,上殿牆壁上還殘存有明末清初時的壁畫,寺廟院內兩側的房柱上還留有依稀可見的舊時詩句、對聯等。雖不復昔日香火鼎盛,但仍留有不老的神奇傳說引人尋幽探勝。

金鰲寺最神奇的傳說,莫過於乾隆年間《巴縣誌》上都有記載的「十載金鰲九進士」,這裡堪稱是讀書的聖地,進士的搖籃。

因在中國傳統的科舉文化中,高中狀元素有「獨佔鰲頭」之說,或許是為討此口彩,亦或也因此地清淨幽寂,遠離紅塵喧囂,特別適合專心讀書。明、清時期,「鰲頭」之上的金鰲寺便開設了學堂,不少讀書人在此潛心攻書備考,這裡竟然考出了不少的進士。以至於有傳說,只要取寺中古井研磨寫字,就能金榜題名,這口古井也被稱之為「狀元井」。

(作者單位:重慶市大渡口區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重慶日報》區縣文旅精品薈·大渡口篇:人文渡口 樂起江灣
    今天,《重慶日報》通版刊登了《人文渡口 樂起江灣 區縣文旅精品薈·大渡口篇》,在全市區縣「曬旅遊精品·曬文創產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動隆重推介大渡口。100萬年前,心靈手巧、勤勞勇敢的遠古人類,在這裡製作出舊石器時代手斧——馬王場手斧,開啟重慶主城文明印記。戰國時期,巴人立市於龜亭北岸,在這裡創造重慶最初的繁華街市。清道光年間,士紳設義渡於此,規模恢弘、地處要害,為沿江數十裡之首,大渡口由此得名。1938年,漢陽鐵廠逆流西遷大渡口,保住民族工業命脈,成為全國抗戰鋼鐵的大後方。2011年,為了碧水藍天,重鋼再次大義搬遷。
  • 重慶大渡口古鎮,隱於鬧市,幽義江邊
    然後就看到這個大渡口賦和有點朝天門碼頭感覺的石階,不知道是不是仿朝天門碼頭修的哦,哈哈。,因為該古鎮就在馬桑溪大橋下面,後來覺得太土,改名大渡口古鎮,又覺得經不起&34;的考證,於是改名義(義)渡口古鎮,這&34;字不就是古文嗎馬桑溪古鎮原本只是一個渡口,「清朝道光年間,馬王鄉一士紳捐購田業一股,年租二十餘石,置船二艘僱人推渡。」
  • 區縣文旅精品薈 大渡口篇|人文渡口 樂起江灣
    100萬年前,心靈手巧、勤勞勇敢的遠古人類,在這裡製作出舊石器時代手斧——馬王場手斧,開啟重慶主城文明印記。戰國時期,巴人立市於龜亭北岸,在這裡創造重慶最初的繁華街市。清道光年間,士紳設義渡於此,規模恢弘、地處要害,為沿江數十裡之首,大渡口由此得名。1938年,漢陽鐵廠逆流西遷大渡口,保住民族工業命脈,成為全國抗戰鋼鐵的大後方。2011年,為了碧水藍天,重鋼再次大義搬遷。
  • 人文渡口,樂起江灣!10月19日,大渡口「雙曬」盛裝登場
    人文渡口,樂起江灣!重慶市「曬旅遊精品·曬文創產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動大渡口專場將於10月19日盛裝登場。10月19日(下周一)晚8點大渡口區人民政府區長張國智將在重慶工業博物館「雙曬」直播間為大渡口代言
  • 懷戀那逝去的重慶「龍門陣」
    重慶龍門陣國際旅遊度假區位於九龍坡區,是國家AAAA級景區,由加拿大FORREC公司進行規劃設計,於2008年開工建設,在2009年建成營業「龍門陣·魔幻山」、「歡樂水魔方」兩大主題樂園由重慶大學B區出發 那年我們還在上學,同學在周末的是否去做兼職,正好拿到重慶當時很有名的遊玩地方「龍門陣」(
  • 磁器口,重慶「名堂」耍事多
    重慶,一座「名堂」很多的城市。在重慶話裡,有一個言子叫作「名堂」,意指事情的別出心裁和花樣繁多在重慶,磁器口是一個很有「名堂」的地方。「來兩斤陳麻花,香脆適中;看張飛牛肉戲臉吆喝,熱情霸道!」與人說道磁器口,腦海裡跳出的第一印象便是喧囂繁榮,熱鬧不斷。作為千年巴渝文化的現代具體體現,磁器口古鎮不但保留著古香古色的吊腳樓及石板路,更是集吃、玩、娛「名堂」眾多。
  • 龍門陣擺四川 | 茶館小成都
    有人說,成都是這樣一座安逸得板的城市——一半人在火鍋店,另一半人在茶館。火鍋店最多幾個小時也就出來了。茶館嘛,好傢夥,一坐就可以坐一天。如果說成都是泡在茶裡的城市,茶館又何嘗不是將大千世界濃縮了的成都。在成都的茶館裡,你可以採耳、可以嗑瓜子、可以吃點心、可以看報紙(現在是玩手機)、可以賞演出、可以擺龍門陣,甚至還可以喝茶!
  • 重慶這個懷舊指數爆表的茶館,深藏著一代人的記憶
    在重慶,你還記得有一種文化叫做:去茶館吃茶擺龍門陣嗎?在大家都忙著挖掘最新的咖啡館、打卡時尚的奶茶店的時候,重慶有一家茶店卻顯得格外的與眾不同,得益於重慶知名度的飛速提升和其本身所蘊含的特色情懷,它也躋身為重慶「網紅店」之一!
  • 交通茶館,重慶的江湖
    重慶的「江湖」,自然不是武俠小說裡的「江湖」!倘追究起來,重慶的「江湖」屬性,第一便來源於它的地理位置——重慶處我國西南,地形由南北向長江河谷傾斜,地貌以丘陵、山地為主,加之長江自西向東橫貫境內,並在城中與嘉陵江交匯,形成「有山有水」之勢,地理意義上的「江湖」由此而生。
  • 大渡口主題展館絢麗亮相重慶文旅會 為該區「雙曬」直播強勢預熱
    10月15日, 2020重慶國際文化旅遊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重慶文旅會),在重慶國際博覽中心北展區N8館啟幕。10大主題展區、成渝雙城高峰論壇文旅融合峰會等將在線上線下同步亮相,為市民提供一場內容豐富的文化盛宴。
  • 新書介紹|《大渡口歷史文化搠源》
    認真讀一本書基本信息書名:大渡口歷史文化溯源作者:中共大渡口區委宣傳部、大渡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出版社:重慶出版社出版時間:2020年4月印刷時間:2020年4月定價:坐落於重慶主城西南部的大渡口,因其深厚歷史文化底蘊而熠熠生輝。遠古文明、義渡文化、宗教文化、抗戰文化、鋼城文化……書寫出「上善之地,大德之城」城市名片。舊石器手斧,100萬年的悠遠文明印記。戰國龜亭,重慶最早的繁華盛市。馬桑溪義渡口,清道光年間,士紳設義渡於此,規模恢宏,為沿江數十裡渡口之首,大渡口由此得名,義渡精神傳揚四方。
  • 我要去大渡口了!
    抖音上不是有個段子邁「歡迎你們七八月份來感受重慶的美」但沒想到外地遊客鬥是有楞個兇...為了方便南岸過江的商賈跟百姓,這位富人便在馬桑溪設立渡口,因分文不取,稱之「義渡」。上世紀的長江上還沒有一座大橋,此渡口一開,便成了重慶最大的渡口,久而久之,人們便稱這裡為「大渡口」。
  • 看大渡口山水之城
    為更好的展現大渡口文旅資源,日前,大渡口區文化和旅遊發展委員會出版了《上風上水 大義渡口》畫冊,收錄了大渡口區文化旅遊掠影。大渡口區地處重慶主城西南部,是重慶都市圈重要組成部分,於1965年建區近年來,大渡口區聚焦發展大數據智能化、生態環保、大健康生物醫藥、文化休閒旅遊四大支柱產業,曾經的「十裡鋼城」正在轉型蝶變為「高質量產業之區、高品質宜居之城」。
  • 大渡口「雙曬」雲上文旅館上線!VR、小禮品、旅遊路線……應有盡有
    大渡口雲上文旅館已經正式上線啦!館內展現和推介大渡口獨特的文化旅遊資源與產品,呈現鮮明的特色和亮點,僅需手指輕輕一點,便能全方位欣賞到大渡口風光,了解大渡口文創產品,購買大渡口特色好物。市民可在VR雲遊中360°遊覽重慶工業博物館、義渡古鎮、大渡口區博物館,就像身臨其境一樣。
  • 重慶大渡口【楠竹苗基地】有哪些
    重慶大渡口【楠竹苗基地】有哪些,豐都縣雙龍苗木產業專業合作社位於重慶市豐都縣雙龍場鄉回龍村四社,重慶楠竹苗基地、重慶毛竹苗基地、楠竹苗生產基地。重慶大渡口雙龍苗木有哪些, 筍期4月,花期5-8月。
  • 攀枝花老照片:大轉盤,竹湖園,攀枝花學院,渡口醫院,大渡口影院
    上世紀80年代渡口橋南4路公交車1986年,原渡口皮鞋廠生產的紗網涼鞋❖曾經的市中心廣場曾經的渡口醫院大渡口影院,建立於上世紀80年代,是攀枝花最早的電影院之一,一次可容納千餘人觀影。▲渡口公交大修廠自己生產製造的「攀枝花」牌公交客車,還取得了國家許可,得到型號:SDK640,後來把公交的很多老車舊車,比如「四平」、「凌河」和「廣州」等車型改造成「攀枝花」牌,共70多輛,曾運用於7路、9路等。
  • 區長化身文旅推介大使,大渡口"雙曬"五大作品即將精彩呈現
    人文渡口,樂起江灣!10月19日,大渡口"雙曬"將盛裝登場。大渡口區人民政府區長張國智將化身文旅推介大使,亮相直播間和曬精品視頻等。本次大渡口"雙曬"活動由區長雙曬直播、區長曬精品8分鐘視頻、文旅精品90秒、雲上文旅館、區縣文旅精品薈《重慶日報》通版等五件作品組成。
  • 區長化身文旅推介大使,大渡口「雙曬」五大作品即將精彩呈現
    人文渡口,樂起江灣!10月19日,大渡口「雙曬」將盛裝登場。大渡口區人民政府區長張國智將化身文旅推介大使,亮相直播間和曬精品視頻等。本次大渡口「雙曬」活動由區長雙曬直播、區長曬精品8分鐘視頻、文旅精品90秒、雲上文旅館、區縣文旅精品薈《重慶日報》通版等五件作品組成。
  • 大渡口展現山水人文之美
    原標題:大渡口展現山水人文之美「雙曬」活動吸引2800餘萬人次圍觀重慶日報訊 (記者 左黎韻)10月19日晚,全市「曬旅遊精品·曬文創產品」大型文旅推介活動迎來大渡口區專場,大渡口區區長張國智化身導遊主播,向網友展現大渡口山水人文之美。
  • 2019,讓我們一起重新認識大渡口!
    它的存在意味著從舊石器時代起,就有遠古人類在重慶這片土地繁衍生息。而大渡口這片土地,則是有記載以來,重慶主城區域內遠古文明的發祥地。 清朝時期,長江北岸馬桑溪設義渡,因江寬水緩,過江人眾,渡口規模為沿江數十裡之首,因此當時的人們把它稱為「大渡口」,這也是大渡口名字的由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