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國樂大典》第三季新看點 ——獨家專訪總導演林維樺

2020-12-12 澎湃新聞

以下文章來源於媒意見 ,作者楊春雨

媒意見

匯聚業內外意見領袖, 秉承學理思維, 堅持專業主義, 追求新銳、前瞻、深度, 傳播獨家觀點, 鼓勵百家爭鳴, 引領學術潮流. 歡迎你來「媒意見」~

廣東衛視系列專訪之國樂大典

廣東衛視《國樂大典》作為一檔原創音樂類節目,已成功走過兩季,很快將迎來第三季。看似窄眾的國樂節目,卻因其立意、表現而讓更多人喜歡上了國樂,甚至掀起了一股國樂潮,同時還讓一批優秀的國樂人更為大眾熟悉,如吳彤、方錦龍、唐俊喬、陳軍等等。那麼,即將錄製的第三季《國樂大典》將會有哪些新看點?在節目模式、賽制方面會有哪些不同?如何在延續節目經典的同時,還有所超越與創新?近日,廣東廣播電視臺媒意見記者楊春雨獨家專訪了節目總導演林維樺,一起聊一下《國樂大典》第三季的新看點、新思路。

挖掘民樂黑馬,培養民樂新秀

楊春雨:我們很欣喜地看到《國樂大典》第三季的招募令,請問,第三季對於樂團、樂手的遴選標準是怎樣的?第三季賽制是怎樣的?

林維樺:對於樂手我們提出三高的標準「高顏值、高水平、高表現」,總體來說,就是以年輕化的審美標準挖掘民樂黑馬,培養民樂新秀。

與前兩季不同,第三季的賽制我們把關注點由樂團轉移到單個樂手身上,人物記憶點更加突出,四位國樂名師帶領64位年輕樂手通過6大賽段12場競演的考驗,不斷重組搭配、淘汰甄別,最終誕生一支全能國樂團。接下來我會具體說一下新的賽制。

楊春雨:經過兩季《國樂大典》,我們發現原來國樂可以這樣好看、好聽、好玩,在挖掘節目的內涵、深度上,應該說,這檔原創節目做到了較高的水準,那麼,在第三季,我們的節目將會有哪些不同與側重?

林維樺:節目模式由樂團競演變為樂手養成,賽制將更加激烈和靈活,樂手們將隨時面臨淘汰重組,尋樂人也要不斷在「手心手背」中做出取捨。第一,節目調性方面,在繼承傳統文化的基礎上進行年輕化改造,正如我們這一季的口號「國樂正青春」;第二,在選角上,我們這一季著重培養民樂新人,給年輕的民樂人更多發揮的空間;第三,真人秀方面,我們加大比重,帶給觀眾好聽、好看、好玩的國樂新體驗;第四,在舞美設計上,主舞臺設計化繁為簡,利用燈光,引進機械設備,朝著舞臺劇的方向去打造每一場秀;第五,設計專屬訓練營。我們針對四大導師戰隊設計專屬訓練營,在這一場域我們將看到舞臺外發生的精彩故事;第六,神秘嘉賓加盟。在嘉賓邀請上,稍稍「劇透」一下,除了我們熟悉的陳軍、方錦龍等這些國樂名師外,這一季我們還特別邀請了一位神秘嘉賓加盟,參與整季節目,他將帶來更多新看點。具體是誰呢?希望大家持續關注我們的節目,一定會有驚喜!

楊春雨:剛剛提到的四大導師戰隊的專屬訓練營是指什麼?請具體說一下。

林維樺:以往節目中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演播廳。新一季節目,我們將建立一個「集中式大本營」,設置第二現場,針對四大導師戰隊劃分為四個訓練營,集選拔、排練、候場於一體,四個訓練營對應尋樂人的風格特點進行設計裝修。在這一空間中將會產生更多真人秀故事。

傳承往季優勢,創新本季亮點

楊春雨:前兩季的節目各有精彩看點,那麼,第三季的升級方向是什麼呢?

林維樺:前兩季節目中,《國樂大典》在主題立意、音樂改編、知識普及、表演形態等方面表現突出,同時也存在著有待提升的空間,如樂手記憶點不突出、節目呈現略顯模式化等等。新一季節目,導演組仔細分析了以往的優勢和不足,揚長避短,在承襲亮點元素的同時,撕掉「固定模式」「曲高和寡」的標籤,挖掘國樂新生力量,針對性升級,傳承與創新相結合。

傳承往季節目優勢

第一,定位上,堅持深耕文化不動搖

《國樂大典》從民樂絕活出發講述中國故事,用民族器樂輸出中國文化、中國價值,這是節目的創作初衷。隨著節目的不斷升級,我們認為形式可以千變萬化,但節目定位不曾改變,《國樂大典》始終保持初心,深耕文化。

第二, 音樂方面,堅持經典改編代代傳

《國樂大典》兩季以來,以大眾耳熟能詳的旋律為基礎,現代化改編了 160 餘首金曲,如《百鳥朝鳳》《春江花月夜》等,新一季節目將堅持編曲的大膽嘗試,為大家帶來更多國樂新體驗。

第三,文化方面,堅持知識普及在行動

以往的節目中,通過鑑賞嘉賓深入淺出的展示、講解,觀眾認識了火不思、艾捷克等民族樂器,了解了笙與手風琴前世今生的歷史淵源 ……新一季節目將繼續挖掘不常見的樂器,如新疆的彈撥樂器都塔爾等,帶領觀眾完成文化尋根。

第四, 舞臺秀堅持多元融合與創新

《國樂大典》兩季以來,將舞蹈、詩歌、繪畫、戲曲、人聲等多種藝術形式與傳統民樂完美融合,如將爵士樂、踢踏舞與竹笛演奏相結合……新一季節目將延續融合創新,利用科技手段打造國樂舞臺劇,讓國樂有新的打開方式。

創新本季節目亮點

第一,賽制由「團體戰」變「創造營」

以往節目中,固定的樂團模式和人員結構使得節目記憶點不突出。針對上述問題,新一季節目改「團體戰」為「創造營」,整個賽制是一次創造的過程,不固化樂團和搭檔,深度記錄個體,尋樂人選拔單人樂手,不斷重組搭配,最終成團。

64 位樂手集結,4 位尋樂人分別從中選出 16 位高水平、高顏值、高表現的樂手組成 4 大戰隊。通過「佔春魁」(樂手展演)、「浪淘沙」(組內競演)、「定風波」(戰隊競演)、「將軍令」(主題任務)、「破陣子」(強者突圍)、「得勝令」(榮耀時刻) 6大賽段,12 場競演,最終脫穎而出的種子樂手組建成團。

第二, 選角由「技術流」變「多維度」

前兩季《國樂大典》以樂團為主,個人的人物性格不突出,第三季節目強調人物塑造,專業性、德藝雙馨是基礎,同時以「個人魅力+顏值出圈」為選拔標準,集結高水平、高顏值、高表現的樂手。

選角維度: 學院派——畢業於知名專業院校,成績名列前茅,有較高藝術水準的技術流;世家派——出身民樂世家或派系傳人,有著深厚的音樂素養和民樂資源;跨界派——精通一種或多種民族樂器的跨界樂手,如具有流量的演員、歌手。

民樂演奏:人氣派——出身專業院校,活躍於螢屏,有一定流量和知名度的演奏家;先鋒派——新銳音樂人,擅長編曲,有著鮮明的音樂風格、超前的音樂理念;古風派——具有古典氣質,以古風扮相示人,擅長傳統曲目和中國風改編;融合派——具有國際化音樂背景,擅長中西合璧的創作;網絡紅人——技術過硬,受眾群廣,掌握一種或多種吸引觀眾眼球的絕技。

第三,「尋樂人」變「經紀人」

往季節目中陳軍、唐俊喬,方錦龍等幾位尋樂人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新一季節目中我們延續優勢,設置了4個尋樂人的角色,同時加大了尋樂人的職能,以「尋樂人負責+糾結選擇」為核心看點,更大程度地釋放了尋樂人的潛能。

挑選樂手——要分別挑選樂手組隊,率領一支16人戰隊參與競演;

挑選曲目——與各自戰隊的樂手緊密結合,針對樂手風格指導選曲;參與編曲——把控音樂質量,參與樂手創作,幫助樂手進行編曲;參與表演——根據賽制要求與樂團合作完成競演。

第四, 國樂召集人

新一季節目我們特別設計了「國樂召集人」的角色,邀請跨界演奏家吳彤擔綱,國樂召集人要從音樂、文化等多維身份出髮帶領尋樂人、樂手、觀眾現場解讀國樂,同時以音樂人的身份參與臺後真人秀,與尋樂人一同給予樂手創作指導。

第五,嘉賓由「飛行嘉賓」變「國樂助力營」

以往節目中,對藝人的使用沒有人盡其才。新一季,邀請不同領域的藝術家加盟,以「國樂助力營」深化藝術的嫁接混搭。使用藝人時,做到強關聯性(臺上必有展示)、中等關聯性(臺後輔助歌曲改編)、弱關聯性(現場互動交流)。

第六,造型方面,「傳統美學」變「國潮大秀」

本季在服裝造型方面,將放大東方美學的特色,國風與國際相結合,傳統與現代做嫁接,古典與時尚相碰撞。

第七,現場觀眾由「隨機分布」變「圈層機制」

在以往的節目中,現場觀眾多為隨機邀請。為提升觀眾質量、提高話題度,新一季節目將在觀眾邀請上做出改變,變成樂評人(增添專業性觀點)+大學生(增強話語場建立)+普世觀眾(增強圈層化評價)。

第八,收官「巔峰之夜」走進「國家大劇院」

第13期以「國樂大典」巔峰之夜為整季節目的收官。優勝樂團攜手尋樂人、業界專家、明星藝人等匯聚國家大劇院,打造一場精彩的國樂視聽盛宴。

第九, 宣推方面,「廣撒網」變「文化綜藝綜合體」

新一季節目將著重製造節目話題性,強調「文化綜藝綜合體」的概念,將拍攝素材利用到極致,在新媒體平臺上推出記錄樂手成長的《國樂日記》;發揮人氣國樂偶像的帶動效應,策劃每日直播#進階的國樂#;推出百條短視頻《跟著大師學名曲》。

精準把握定位,突破固有模式

楊春雨:《國樂大典》能夠連續做到第三季,你認為最重要的原因是什麼?在前兩季中,我們總結出哪些經驗,又有怎樣的思考?如何有所突破,讓第三季更有新意?

林維樺:節目至今做到第三季,我想最重要的原因是我們對於傳統文化定位的準確把握。萬變不離其宗,經典音樂的品質、中華文化的內核是我們一直以來的旗幟。兩季以來,我們從文化科普轉型到文化傳承,第三季我們在策劃時,著重考慮的要素之一就是模式的突破,讓國樂有一個新的打開方式,更加靠近年輕受眾,所以我們選擇了養成,聚焦一個國樂團的誕生。圍繞青春向上的調性,我們展開了細節策劃,節目的各個環節都將有質的改變與飛越,我相信通過節目將會湧現出很多國樂idol,觀眾朋友們可以期待一下。

楊春雨:前兩季的選手或組合是否會有部分出現在第三季中?前兩季的樂團或樂手有哪些讓你記憶特別深刻的?

林維樺:說到前兩季我感觸很深,每一支樂團都見證了我們節目的成長。慈谿甌樂團挖掘的是千年前的智慧,生活中不起眼的碟子、碗、盤就能變成樂音,這是傳統文化的結晶;來自上海的風林火山樂團驚豔亮相,傳統民樂融合現代音樂風格,製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打出了民樂潮牌的標籤。這也是我們希望看到的民樂發展,通過這個舞臺帶來更多國樂發展的可能性。至於你說的會不會有曾經參演的樂手重返第三季舞臺,我想說,這個舞臺歡迎每一位有夢想的民樂人,我們新一季節目選手類型更加多元,觀眾將看到更多新鮮的面孔。

楊春雨:疫情對籌備國樂、樂手招募第三季有影響嗎?感覺最難的地方在哪裡?

林維樺:疫情對於節目籌備有一定影響,我們的錄製計劃也因為疫情推遲到今年8月。最困難的是對外聯絡,按照往季的經驗我們要開始前往全國各地拜訪音樂人,與技術製作團隊洽談合作事宜,但由於疫情,我們無法與嘉賓、合作團隊等面對面接洽。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加快推進籌備工作,我們採用了雲端會議,與國樂名師線上交流策劃,保證了節目的正常進度。

我們的樂手招募面向全國甚至海外。受疫情影響,我們無法與樂手直接面對面溝通,很多樂手也會因疫情產生顧慮,我們也是用雲端會議積極與報名樂手溝通,消除他們的顧慮,這樣就保證了節目的正常選角。

其實,最難的在於節目的選角和人物塑造。何在數量龐大的樂手中進行精準篩選,找到最適合節目的人選,如何避免千篇一律的人物形象、大樂手的個性,塑造有水平、有看點的樂手形象,這是我們需要不斷思考的問題。

跨界藝術融合,國樂律動青春

楊春雨:《國樂大典》與其他音樂類節目相比,想要出挑,難度在哪裡?如何發揮優勢來做到更吸睛?

林維樺:難度在於國樂藝術本身普及程度低,國樂相對於流行音樂來說,受眾窄,門檻高,如何讓小眾題材出圈,這是值得我們研究與思考的問題。我們在策劃的時候藉助了「經典」二字的優勢,尋找大眾耳熟能詳的旋律進行跨界藝術的融合嫁接,不同的藝術形式為國樂加持,電視化改造傳統的民族器樂演奏。再通過賽制、舞美、真人秀等的全方位包裝,我們揚長避短,讓國樂走進大眾。

在音樂方面,我們更大程度地融合了現代音樂風格,將流行曲風、現代音樂製作手法與傳統民樂深度嫁接,民族樂器不再局限於傳統曲目,大家可以通過節目聽到民樂版的抖音神曲等等網絡熱度高的旋律。我們努力讓國樂有了新的打開方式,更加貼合年輕受眾。

楊春雨:國樂大典前兩季的反饋如何?我們第三季的主題是什麼?如何既具有延續性,又具有超越性?

林維樺:前兩季是一個成長積累的過程,一季有一季的進步。第二季節目第一期收視率比第一季提升63%,同時段在省級衛視中排名第5位,節目播出三期,全網輿情總量超7億,節目口碑穩步提升。

第三季我們的主題是「國樂正青春」,延續傳承傳統文化,發揮經典音樂的優勢,同時立足年輕領域,開闢全新話題,挖掘國樂新生力量,培養國樂新人。

楊春雨:目前節目組的籌備情況怎樣?有怎樣的目標與期許?

林維樺:目前節目組已經完成了方案策劃,正在樂手招募中,預計今年8月正式開始錄製。目標和期許,就是希望《國樂大典》第三季通過全新的呈現方式帶動更多年輕人喜歡國樂、關注國樂、傳承國樂。

楊春雨:感謝!我們一起期待青春洋溢的《國樂大典》第三季!

原標題:《揭秘《國樂大典》第三季新看點 ——獨家專訪總導演林維樺》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國樂正青春!《國樂大典》第三季開機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曾南希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林潔)近日,由廣東衛視自製的大型創新性中國經典音樂競演節目《國樂大典》第三季開機。國樂召集人吳彤攜手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唐俊喬、國樂藝術家方錦龍、二胡演奏家陳軍及知名唱作人霍尊等4名尋樂人首次公開演奏本季主題曲《天籟合鳴》。
  • 《國樂大典》第二季賽制升級,帶你玩翻!
    新一季《國樂大典》有多會玩?茶碗也能當樂器!《國樂大典》總導演林維樺接受媒體採訪新一季十三期節目一共設計了四個梯級賽段:· 前六期,樂團們將面臨晉級賽的首道考驗;· 晉級賽段每兩期為一輪,共分為三輪;· 每輪比賽中,5位尋樂人分別帶領一支樂團參賽
  • 《國樂大典》第三季開機,吳彤霍尊方錦龍陳軍唐俊喬都來了!
    《國樂大典》第三季開機,吳彤霍尊方錦龍陳軍唐俊喬都來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艾修煜10月10日,由廣東衛視自製的大型中國經典音樂競演節目《國樂大典》第三季,在廣東廣播電視臺演播廳舉行開機儀式。跨界音樂家吳彤、上海音樂學院教授唐俊喬、國樂藝術家方錦龍、二胡演奏家陳軍、流行唱作人霍尊,以及64位青春樂手一同亮相,共同見證開機儀式。
  • 《國樂大典》第二季開播在即!引領新一輪「國樂潮」
    在視覺上,《國樂大典》第二季將充分利用現代化高科技視聽手段,全面採用LED背景屏幕及三維動畫制景等最新的表現手法。林維樺 《國樂大典》第二季總導演第二季在舞臺製作這方面做了很大的升級,比如說我們的舞美設計,整個舞美設計我們參照了自古以來由上而下書法的顯示方式,整個舞臺都是流動性的,我們希望每一個作品,都能呈現不同的視覺效果。在曲目選擇上,既有傳承也有創新。
  • 《國樂大典2》今晚開播,張藝謀為節目點讚
    《國樂大典》總導演林維樺在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方錦龍老師跟節目淵源深厚,第一季13期他都是常駐嘉賓,第二季我們想把他的人設更多的凸顯出來。方老師通過自身的表演、自身的段子很能夠吸引觀眾,上一季節目每到他表演和講段子的時候,就是節目收視的高潮點。
  • 《國樂大典》,讓千年民樂展現時代風華
    不難發現,從舞美場景、燈光音效,到人員、作品編排,《國樂大典》第二季都較首季做出了改變與升級。在廣東衛視副總監、節目總製片人何偉看來,這樣的迭代是頗具挑戰的——一方面是第一季節目得到關注和肯定後,各界對第二季的期望值自然高企;另一方面如何在保持原有內核的基礎上完成優化,需要不斷探索。
  • 88歲鼓王力挺 《國樂大典2》!五位國樂大咖吳彤、陳軍、方錦龍...
    據悉,《國樂大典》第二季於7月5日起逢周五21:10在廣東衛視播出。1殘酷賽制方錦龍吐槽壓力大《國樂大典》第二季首期節目中,吳彤、陳軍、方錦龍、唐俊喬、阿蘭以「尋樂人」的身份,帶領各自的樂團戰隊參加競演,以博得聽賞團的票數,爭奪晉級名額。
  • 廣東衛視《國樂大典》第二季榮獲「星光獎」提名作品!
    第26屆電視文藝「星光獎」頒獎晚會現場主持人郭蕾(左一) 尋樂人方錦龍(中) 總導演林維樺(右一)《國樂大典》第一季走出了電視「民樂普及」的原創路徑,將國樂帶入了大眾視線。《國樂大典》第二季節目錄製現場(左右滑動查看)截止目前,《國樂大典》全網輿情總量已經突破9億,節目音視頻總點擊突破5億,並受到廣大年輕傳統文化愛好者的追捧,B站年輕用戶群體評分高達9.3分。
  • 《國樂大典》第二季回歸 首播引好評
    演出現場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 曾俊)日前,大型創新性中國經典音樂競演節目《國樂大典》第二季在廣東衛視回歸播出。第一期就延續了第一季的口碑,引起觀眾熱議,其中普及民樂知識、展現古老樂器和創新編曲之美的部分得到好評。
  • 在國樂中找到年輕人的語言
    陳依妙在《國樂大典》舞臺上。 受訪者供圖  「二胡就像我的摯友,陪伴著我一同成長,去往夢想的彼岸。」今年10月,陳依妙帶著全新單曲《初徵》登上廣東衛視《國樂大典》第三季的舞臺。  此次參加《國樂大典》,陳依妙希望能夠藉此機會再次「刷新生活」、鍛鍊自己,通過《初徵》表達自己對未來的一股衝勁和動力,並讓更多人愛上中國二胡樂曲。  在《國樂大典》節目中,共有64位來自全球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選手。其中,有來自伯克利音樂學院的作曲能手,有來自非洲加納的國際音樂人,也有來自雲南的原生態民樂演奏家,他們像陳依妙一樣,都是熱愛民樂的青春樂手。
  • 《國樂大典》第三季迎來終極巔峰對決,冠軍國樂團即將誕生!
    《國樂大典》第三季迎來終極巔峰對決,冠軍國樂團即將誕生!1月15日(今晚)21:10,由國樂醬酒獨家冠名的《國樂大典》第三季將在廣東衛視播出第十二期。歷經三個月的激烈比拼,國樂舞臺本周迎來總決賽之夜!
  • 《國樂大典》第一季「巔峰之夜」錄製完成 潮州大鑼鼓成最大看點
    2018年5月22日訊,北京,由廣東衛視與山西衛視聯合製作的大型原創中國經典音樂競演節目《國樂大典》5月18日在北京民族劇院完成了第一季「巔峰之夜」的錄製,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國樂演奏家方錦龍、「陳氏二胡」三代演奏家齊聚,攜手節目中的8支國樂戰隊和中國廣播民族樂團,合力打造一場視聽盛宴
  • YY直播再成獨家網絡賽道 國樂大典第二季蓄勢待發
    據了解,國樂大典為大型原創中國經典音樂競演節目,由廣東衛視、山西衛視聯合打造,其參賽陣容、導師隊伍和特邀嘉賓都非常豪華:在上一季的比賽中,包括世界馬頭琴大師齊·寶力高、「東方的弦樂大師」陳耀星、著名二胡演奏家霍世潔等國樂大師級人物均出場表演,向觀眾呈現了傳統樂器的魅力,引起轟動。
  • 《國樂大典》第二季節目研討會在京舉行
    導語9月4日,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之作,由廣東衛視原創自製,攜手山西衛視聯合出品,康美藥業康美智慧藥房獨家冠名的大型創新性中國經典音樂競演節目《國樂大典》第二季,以「第二季節目分析與第三季節目創意策劃」為主題,在北京舉行研討會。
  • 《國樂大典》第三季全國首播 64位青春樂手開啟國樂新旅
    央廣網廣州10月30日消息(記者何偉奇)10月30日,記者從廣東衛視獲悉,大型創新性中國經典音樂競演節目《國樂大典》第三季30日晚21:10全國首播。跨界音樂家吳彤擔綱「國樂召集人」,歷經一年遍尋全球,召集64位國樂新秀共聚舞臺。
  • 《國樂大典》第二季「巔峰之夜」在京奏響!民族音樂盛宴燃起國樂新...
    《國樂大典》第二季「巔峰之夜」在京奏響! 作為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獻禮之作,由廣東衛視原創自製,攜手山西衛視聯合出品,康美藥業康美智慧藥房獨家冠名的大型創新性中國經典音樂競演節目《國樂大典》第二季,承襲上季榮耀,玩轉國樂新國潮!
  • 《國樂大典》上,傳統民樂爭奇鬥豔
    由廣東衛視、山西衛視聯合出品的大型創新性中國經典音樂競演節目《國樂大典》第二季,連續數月在廣東廣播電視臺1600平方米的演播廳進行了六場錄播,山西晚報記者作為媒體評審團成員,全程參與了六場晉級賽的錄製。《國樂大典》第一季播出後收視和口碑雙贏,被國家廣播電視總局評為「2018年第一季度廣播電視創新創優節目」,並榮登「第八屆中國電視滿意度博雅榜衛星頻道綜藝類欄目滿意度十強榜」。
  • 《國樂大典》刷新收視新高,樂器也能72變,最後4支戰隊兩兩PK
    上周,《國樂大典》第三季播出第五期,同時段收視挺進全國衛視前三名,數據刷新頻道記錄、創三季新高。 12月4日(本周五)21:10,由國樂醬酒獨家冠名的《國樂大典》第三季,將在廣東衛視播出第六期。第一輪的樂團競演階段進入倒計時階段,最後4支戰隊將進行兩兩PK。根據賽制,在競演中比分落敗的戰隊,需要從成員中淘汰2名樂手。
  • 今晚,《國樂大典》第二季奏響「巔峰之夜」!
    今晚,《國樂大典》第二季奏響「巔峰之夜」!《國樂大典》第二季,由5位尋樂人劃分戰隊,帶領15支樂團上演激烈角逐,在12場精彩絕倫的競演中,創新演繹近百首經典曲目。
  • 國樂「男團」VS國樂「女團」!《榮耀》《秋葉》實力詮釋一剛一柔
    上周,《國樂大典》第三季尋樂人戰隊競演正式打響,霍尊戰隊和方錦龍戰隊展開首輪PK,為觀眾呈現了一場場高能國樂視聽盛宴。《國樂大典》第三季尋樂人唐俊喬旗下陳宇晟戰隊面對實力如此強勁的國樂男團,「陳家軍」採用「以柔克剛」戰術,派出全女子戰隊——蘇肖婷戰隊,四位顏值和實力「雙高」的青春樂手,在國樂舞臺演繹了一曲柔情似水的《秋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