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雙版納州環保局消息,近日,由雲南省環科院和環保部衛星環境應用中心等部門聯合,在納板河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展衛星遙感監測活動,所應用的無人機雷射雷達技術系首次在納板河保護區使用。
本次活動,是國內無人機雷射雷達監測在自然保護區的首次應用,有助於納板河保護區應用成熟的尖端技術,完善生態環境和社區的監測,進一步加強保護區的生態環境保護和社區發展。本次衛星遙感監測應用高端的設備及先進的處理系統,採用的八旋翼無人機雷射雷達掃描系統,代表了國際測繪界的發展方向,其技術水平居於世界前列。主要特點是雷射雷達掃描精度高,最高可達到釐米級,體積小,重量輕,集成度高,飛航時間久,穩定效果好,每秒鐘最高可獲得70萬個點的數據量,可獲得樹高、樹冠尺寸、樹冠基部高、斷面積、胸徑、立木蓄積和生物量等參數,更加方便於森林資源調查工作。
納板河流域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西雙版納州,距景洪市25公裡, 2000年4月經國務院正式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自然資源得天獨厚,有飛瀑灑玉的納板河,瑰麗的熱帶雨林,雄偉的瀾滄江,恰似一天然畫廊。保護區內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具有西雙版納所分布的8種植被類型。已知脊椎動物有430種。其中國家重點保護植物有20種、 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有70種。保護區內有印度野牛、蜂猴、孔雀雉、水鹿和原雞等多種動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