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疫情衝擊之下,一切財務指標都在向下走。
新冠疫情之下,全球航空業陷入「比慘季」。
4月28日,日本航空業巨頭全日空(ANA)控股集團交出了最新的業績成績單。受疫情衝擊,全日空今年一季度營業損失588億日元(約合人民幣39億元),歸屬母公司所有者淨利潤為虧損587億日元。這是該公司自2003年披露季度業績以來最大的季度虧損。
(全日空2018-2019財年季度財務表現 來源:全日空業績報告)
在所有業務板塊中,全日空的國際和國內民航業務收入暴跌。這三個月來,全日空到底經歷了什麼?
該公司為我們梳理了兩條時間線。國際航線方面,一月下旬開始,該公司的中國線路開始遭受衝擊,二月開始,亞洲航線需求開始下跌,進入三月,全球航線需求全線下挫。日本國內航線方面,2月下旬開始,需求下降,進入三月,需求開始暴跌。
日本航空業直面二戰以來最大挑戰
全日空已開始展開應對措施。由於新冠疫情的蔓延,目前全日空9成的國際航線已經停運,國內線也停了超一半。此外,全日空6400名空乘人員從4月起休假,4月中旬,全日空又宣布包括前述空乘人員在內,將有1萬6千人(相當於集團三分之一員工)進入「休假待機」模式,除了空乘外,還有中後臺及部分地勤人員。全日空稱將提供一定的休假補貼。
除了削減支出外,全日空還在確保金融機構的信用額度,在商業銀行方面已確保了6000億日元的貸款,另外還在申請日本政策投資銀行方面3500億日元的特別融資。
全日空首席總裁及執行官平子裕志是日本定期航空協會會長,他在3月下旬的政府經濟對策會議上曾表示,預計今年日本航空業的收入損失為1萬億日元。但隨著4月起全球旅行禁令的進一步升級,全日空控股社長片野坂真哉在4月初表示,預計今年日本航空業整體的損失將為2萬億日元,直面二戰以來的最大挑戰。
就2019年財年(2019年4月1日到2020年3月31日)來看,全日空控股淨利潤為276億日元,同比下跌75%。全日空聲明稱,由於疫情不確定性太高,暫不發表對於2020財年的業績預期。
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此前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3月29日至4月4日包括海外航空公司往返日本的國際航班為456班,比去年同期大幅減少約92%。
另一日本航空巨頭日本航空(JAL)日子也不好過,據該公司在上周發布的2019財年業績預期顯示,該公司將其一財年的淨利潤預期砍去了43%,預計為530億日元。「儘管我們取消、削減各種航班,並使用更小型的飛機,但預計仍無法彌補(疫情帶來的)損失。」該公司在業績預期聲明中稱。日本航空將於4月30日發布2019財年業績。據媒體報導,日本航空正在尋求包括交易銀行和政策銀行在內的總計6千億日元的信貸額度。
為了創收,日本航空公司紛紛嘗試將客機變為貨機增加運輸量,飛機客艙堆滿了口罩等防疫物資,希望通過運輸貨物來獲取收入。
4月末、5月初為日本的黃金周,歷來是出行高峰,但今年因為疫情影響,「黃金周」將變成「宅家周」,政府呼籲民眾「網絡探親」。據日本交通機構公布的預約狀況來看,國內航線和新幹線的預約較去年同期都減少了9成。
已有百家日本企業因疫情倒下
不僅是航空業,日本的鐵路業也正在經歷嚴苛的考驗。JR東日本鐵路公司同日公布的業績顯示,今年一季度淨虧損530億日元,2019年財年淨利潤同比下跌32.8%至1984億日元。
疫情對於日本上市公司的影響到底有多大?日本東京商工調查公司上周發布的一則報告提供了一定的線索。據該報告顯示,截至4月22日,共有1557家日本上市公司披露業績受疫情影響和應對的情況,佔到了整體的4成以上。其中,275家公司表示,預計收入和利潤都會下跌,並作出了下調。整體收入下調近2.2萬億日元,淨利潤下調超1.7萬億日元。其他未作出明確下調的上市公司,表示影響仍在計算中或不確定性太高目前難以計算等。
另據東京商工調查發布的調查統計顯示,截至4月27日,因新冠疫情而破產的日本企業累計達到100家,其中住宿和餐飲業佔約4成,大多因資金周轉困難而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