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上)

2020-12-16 一夫之

上海博物館藏品

介紹古玉工痕的文章浩如煙海,難免看的眼花繚亂,還時常發生各說相悖的情形,究竟相信哪家之說?思考再三會頭昏目眩。凡是天下文章一大抄時,多為人云亦云,可信不多。

古砣工痕第一要義是「砂痕」,幸在好玉人中並非全都「葉公」,有人專門做了雕玉痕跡對比實驗《大揭秘——實驗驗證仿製古玉工痕》(注),這個我信真,所以也學一次拿來主義。

首先感謝源作者(未知「天宇樓33」是原創還是轉載)的勞動成果,讓我們在古砣工砂痕方面有據可尋,接下來拿來實驗成果——

我們來做一個雕刻痕跡實驗

首先,準備一塊玉料,用筆畫出兩個圖形。一個用古代工藝雕琢出來,一個用現代電動工具雕琢出來。

現代玉石雕刻所用的金剛磨頭,仔細看,在合金的鑽杆上沾滿金剛砂

解玉砂的材質有很多,多為較硬的玉石或金屬粉末

下面實驗開始

首先先用現代電動工具加工一個圓,製作很簡單,用時大約1分鐘。如下圖所示:

我們來看看工痕放大什麼樣,如下圖所示:

砣具走過的地方出現了一條一條的具有規律的痕跡,能明顯看出砣具在玉石表面加工時的順序,方向,加工過的痕跡比較粗糙。而且在工痕邊緣出現了崩茬。

為了模仿古代工痕,我又在原基礎上加上了掃把痕。下圖所示:

下面用解玉砂手工製作另一個圓

首先,用水把解玉砂調成漿,塗抹在需要雕刻的地方。用一根竹籤,蘸著解玉砂漿沿著畫好的輪廓反覆摩擦。直至磨好一個圓,用時大概三個小時。這個時間漫長枯燥。

做完的效果是這樣的

來看工痕放大效果

很明顯,在解玉砂的作用下,工痕表面留下了深淺不一,痕跡不規則的現象。這是因為相對與電動砣具來說,解玉砂在磨玉時是一種游離狀態,哪裡有砂,哪裡就會產生磨損,但是主要著力點是在竹籤的作用處。由於每一次作用力是不均勻的,以此便出現了這種痕跡。而且邊緣處不見崩茬。

下面與館藏古玉的工痕做一下對比

館藏玉工痕

實驗工痕

怎麼樣?是不是很像了?這種工痕對於古玉收藏者殺傷力十分強悍!這就證實了這個結論,古玉的工痕並不取決於製作工匠或製作手法,而是直接取決於工具。利用現代工具無論如何也仿不出古代工藝痕跡,這就好比一個書法家用鋼筆和毛筆寫同一個字,不可能做到相同,原因不在書法家,也不再於紙墨,而在於筆的差別。

原作者的實驗已經能夠完全分別出古砣工砂痕與現代電動工具砂痕的區別了,牢牢記住這個「點」,對以後實際的古玉鑑別,將會是大有幫助的。

註:引用自《個人圖書館》http://www.360doc.com/content/16/1212/13/17788473_614030964.shtml)

相關焦點

  • 古玉學步(181):切磋琢磨不離砂 細察打磨砂文化(上)
    華夏古玉文明的「黑科技」秘訣是解玉砂的發現和使用(參見《古玉學步(10):解玉砂痕一點通》、《古玉學步(38):解密古工「黑科技」 軟索一線竟解玉》),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從開料、成形、雕琢、打磨的每一道工序都離不開解玉砂。
  • 古玉打磨解玉砂微觀痕跡特徵
    無論是文化期的磋磨工藝還是砣機產生後的打磨工藝,解玉砂打磨是古玉拋光的不二法門。雖然已經知道古工解玉砂打磨痕跡特徵主要是:長短不一、凌亂無章、深淺不一(參見《古玉學步(181):切磋琢磨不離砂、細察打磨砂文化》)。
  • 古玉工痕之一:凡有人工之處都應有解玉砂磨痕
    工痕是鑑別古玉真假的重要依據。古玉工痕種類比較多,比如砣痕、拉絲痕、接刀痕、開料痕、管鑽痕、桯鑽痕、對鑽痕、象鼻穿等,與工痕相應是不同年代琢玉工具和工藝的區別。其三,大多數和田玉質的古玉解玉砂磨痕清晰可見。由於和田玉的特殊品質,大量的古玉上解玉砂磨痕清晰可辨。所以,在商周至民國和田玉材質古玉鑑定上,解玉砂磨痕是一個重要依據。
  • 古玉學步(81):玉面平靜先勘砂 整器老舊辨風化(下)
    古玉辨識,料工形紋沁蝕包漿都要全面考查,全真方真、一假俱假。一件玉件到手,先從何處入手?本無一定之規,全憑各自經驗。學步以為:玉面潔淨先勘砂,整器老舊辨風化。古玉曆經輪迴必留滄桑之態。出土察沁蝕、傳世看包漿。「沁」的實質是玉入埋時間經歷久遠後,因土裡、空氣中、水裡的各種元素(玉體外物質)的侵蝕(蝕咬、沙咬、中土咬)等,通過皮殼進入玉的肌理(玉體內置換)而產生的成分置換和變化,表現為色變——因浸沁而使玉原色變為沁色、形變——因蝕化而使玉肌體發生形狀改變。
  • 古玉學步(199):古工拉絲無玄妙 仿古工藝步步高
    拉絲工藝幾乎伴隨著整個玉文化始終,拉絲痕跡的識別是鏤雕工藝辨識之關鍵。雖然之前曾經有過涉及(參見《古玉學步(121):古玉作工有特徵再識典型拉絲痕》),仍似猶不足。拉絲工藝現代仿工有哪些特點?真古到代拉絲工與新仿拉絲工之間的區別何在?試作簡要分析。
  • 古玉料和解玉砂的來源
    (二)無論古玉文明起源於何時,解玉砂是古玉文化的「黑科技」(參見《古玉學步(38):解密古工「黑科技」軟索一線竟解玉》等)。可以說,如果沒有解玉砂的發現和使用技術,就如同現代的太空梭缺乏動力系統一樣,根本成就不了古玉文化。所以說古代治玉解玉沙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即便是簡單的切割鑽孔,也需要使用解玉沙來實現。
  • 蘭溪解玉砂可兌換清河解玉砂,小心成接盤俠!
    10月17日,距離逆水寒6月29日伺服器全量開放70級版本《怒濤中的劍影》的前一天,逆水寒官方正式發布了部分內容的先行預告。其中包括了玩家們最關心的百鍊升級方式問題。官方給出了兩個升級方法。而除此之外,官方也提供了新的清河解玉砂兌換方式,在其公眾號的文章中,官方表示會在明天給出具體兌換公式。不過逆水寒的官博卻提前劇透了兌換公式。官方表示,3個蘭溪解玉砂+1萬銅幣可兌換一個清河解玉砂,每周限兌換10個(綁定)。
  • 逆水寒:目前超稀有的材料,清河解玉砂,聽說你沒有?
    不說小編了,說說逆水寒目前超稀有的材料吧,清河解玉砂,聽說你沒有?清河解玉砂在前期,很多人都沒有聽過的,只是知道蘭溪解玉砂,但是當時策劃對遊戲的宏景很有希望,就把清河解玉砂放在了師徒兌換和自主合成裡了,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就悄悄的都下架了,這就讓清河解玉砂的價格比較昂貴了,因為當時蘭溪解玉砂的均價在2萬銅錢左右,合成的話,一般是沒有人去做的,師徒兌換,偶爾會有人去換幾個,但是換的也不多。
  • 玉砂玻璃的定義
    玉砂玻璃又稱蒙砂玻璃,但比一般蒙砂玻璃具備無手印效果,更加透亮。可經過特殊工藝生產,玻璃表面貼蒙砂保護膜,經過刻繪機輸入設計好的圖案,將其刻繪出來,手工去除多餘部分,根據正反蒙砂效果現在蒙砂部位,再經蒙砂液處理成品,清水衝洗乾淨後烘乾再進行適當拋光。
  • 古玉學步(195):多色瑕紋斑斕花 聯璧特色現齊家
    斑斕的璜形玉片(圖2),甘肅省會寧縣博物館藏,厚0.4釐米。圖6玉璧(圖7),直徑10.1釐米、孔徑4.8釐米、厚0.9釐米,青海省民和縣官亭鎮喇家遺址出土,青海省博物館藏。圖7(三)管鑽挖孔齊家文化璧形器、琮形器內孔多以單向管鑽法,呈上大下小的喇叭孔狀,孔壁多遺留管鑽的旋磨痕。
  • 翁牛特旗博物館的紅山古玉
    翁牛特旗博物館的紅山古玉整理:辛學飛翁牛特旗是赤峰通往北部旗縣的必經之地這裡歷史悠久,文化底蘊厚重黃玉玦翁牛特旗烏丹鎮其甘出土黃玉,磨光平滑,玦緣較厚為興隆窪文化時期玉玦黃玉玦翁牛特旗烏丹鎮其甘出土黃玉,磨光平滑,厚度較厚為興隆窪文化時期玉玦海金山種牛場
  • 古玉玩味(91):玉作技藝超一流 堪為高古頂級牛
    高古玉由於原料極其珍貴,在製作工藝上不輕易丟棄任何一塊玉料——哪怕玉料本來很小、不輕易割捨任何一塊玉料的邊邊角角——哪怕玉料形狀各異。這就催生了古玉工藝的「依料成形」,在商、周尤為盛行(參見《古玉學步(58):片飾器定型——巧用邊餘料釘線打樣稿》)。
  • 這位老外早在100年前就把中國古玉玩透了!
    玩古玉,這位中德混血兒早在100年前就已爐火純青了! 巴爾先生為人低調,熱愛藝術,對中國古瓷及古玉頗有研究,出版有《中國古瓷美術譜 》及.Archaic Chinese Jades 《中國古玉》等藝術類書籍。
  • 古玉學步(108):商工玉作有特徵 旋轉切割多圓形
    商代玉器與「圓」相關的為數眾多,如玉璧、玉玦、環龍、玉璜及近二分之一圓或者近三分之一圓的玉龍、玉鳥、玉魚等。對此,吳棠海先生的研究頗為全面、見解獨到《中國古代玉器·商代玉器》,掌握其特點對認識商代古玉大有裨益,特稍作編輯錄以為饗。
  • 【測評】春木移門 壓花玉砂玻璃顯風流
    今天,測評員帶你走近春木移門-壓花玉砂玻璃隔斷門。  春木移門是上海春木辦公家具有限公司推出的門類產品,上海春木家具辦公有限公司前身是上海創興新型門窗有限公司,1998 年以來推出了「春木」滑動移門、環保家私、鋼木衣櫥等系列家居產品。目前公司擁有五十多項國家專利,先後獲準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躋身時尚家居暢銷品牌之列。
  • 讀睡古詩詞欣賞 夜來天縱撒更漏,遍野群山滿玉砂
    《南鄉子》文/默痕俏小蠻腰,網上初識小阿嬌,《雪》文/默痕夜來天縱撒更漏,遍野群山滿玉砂。可問苗青添被蓋?休言冬冷懶飄花。
  • 「光氣」 是古玉的魂魄
    正如發掘報告所指出,墓主內棺蓋板上發現的玉、石飾物可能系棺罩的飾件,而出自槨室的玉、石飾物有相當一部分原先是放在陪葬棺內的。因此,可以認為曾侯乙墓的大部分玉器應該是放置在墓主及陪葬者棺內。出自棺內的玉器既有成品,也有半成品(含殘器)、玉料(包括僅簡單切割、拋光的璞料以及加工製作剩餘的碎料),它們中多數屬佩玉,少數為葬玉。
  • 得自天成,美於琢磨,古人制玉工序有多精細和複雜?
    1、搗砂解玉砂,是琢制玉器必不可少的東西。因為這是用來切割和研磨玉石的。古代慣用的解玉砂有四種:紅石沙、黃石沙、黑石沙、寶沙。這個「他山之石」,就是解玉砂。解玉砂的硬度比玉石高,但不會高很多,用來碾玉,最為合適不過。南宋有一本奇書,叫《百寶總珍集》,裡面就說「玉若無此物碾不成」,水晶瑪瑙也不例外。灰撲撲的顏色,體似潮砂,價錢每斤四百文。宋代的邢臺,產大量的解玉砂,可見需求非常大。
  • 在那個沒有機械的年代,雕一塊玉有多難?
    在現代,各種機械化的設備,讓琢玉變得越發簡單,不論是在前期準備方面的原料切割,還是後期精修上的細心打磨。機械化設備帶來的簡單便捷是顯而易見的。而在古代,那個沒有機械,沒有電,甚至是沒有工具,全靠自己摸索的年代,古人是如何琢玉的呢?
  • 子岡牌為什麼會被稱之為古玉第一牌?
    那麼,這和子岡牌為什麼會被稱之為古玉第一牌有什麼關係嗎?答案是肯定的。子岡牌被譽為古玉第一牌,第一是因為它是所有玉牌的鼻祖,第二是因為它非常講究。下面就讓老楊,詳細的給大家講解一下子岡牌:子岡牌為明代「名聞朝野」的玉雕大師陸子岡所制,其玉雕技藝被譽為「吳中絕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