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日 採綠 詩經_小雅_都人士之什

2020-12-12 從頭開始讀古詩文

終朝採綠,不盈一匊,予發曲局,薄言歸沐。

終朝採藍,不盈一襜,五日為期,六日不詹。

之子於狩,言韔其弓,之子於釣,言綸之繩。

其釣維何,維魴及鱮,維魴及鱮,薄言觀者。

採綠

1、綠(lù):通「菉」,草名,即藎草,又名王芻(chú),一年生草本,汁可以染黃。是一種中藥材,味苦,性平,歸肺經。生長於山坡、草地和陰溼處。全國均有分布。現代臨床用於治療感冒咳嗽.,慢性支氣管炎咳喘,發熱口渴和皮膚癰瘍

菉,藎草

2、終朝(zhāo):終日;一說整個早晨;匊(jū):同「掬」,兩手合捧。

3、曲局:彎曲,指頭髮彎曲蓬亂;薄言:語助詞;歸沐:回家洗頭髮。

4、藍:草名。此指蓼藍,亦略稱為藍或靛青,為蓼科一年生的草本植物。主要用作可作染青藍色的染料。也是清熱類的中草藥,功能主治:解毒、解熱與殺菌;藍是成語「青出於藍」的典故由來,古代中國人稱呼今日的藍色為「青色」,然而「藍」在當時並不是顏色的名稱,而是「菘藍」、「蓼藍」這一類種植物。

蓼藍

5、襜(chān):護裙,田間採集時可用以兜物;《毛傳》:「衣蔽前謂之襜」,即今俗稱之圍裙;五日:五天,並非確指。《鄭箋》解為「五月之日」;後面的「六日」也是一樣的意思;期:約定的時間;詹:至,來到。

終朝採藍

6、之子:此子;狩:打獵;韔(chànɡ):弓袋,此處用作動詞,是說將弓裝入弓袋;綸:釣絲。此處作動詞,即整理絲繩的意思。

7、維何:是什麼;維,是;魴(fáng):鯿魚。鱮(xù):鰱魚;觀者:此指釣的魚眾多;段玉裁《說文解字注》:「此引申之義,物多而後可觀,故曰:觀,多也。」

8、此詩一、二兩章用賦的方式進行實寫,自然採菉難滿一掬。而且也無心裝扮「予發曲局,薄言歸沐」,為啥呢?因為愛人沒有回來,「五日為期,六日不詹」說好五月歸來,為何到了六月還沒見回?好思念哦,電話不接,微信不回,這是要幹嘛?

維魴及鱮,薄言觀者

9、三、四兩章沒有直接寫出愛人歸來,而是直接寫君子漁獵,婦人相隨,丈夫打獵,妻子幫你從弓袋中把弓取出來;丈夫釣魚,妻子整理魚線,夫唱婦隨之樂於此可見。這便是《小雅》中「西周民風」之一。第四章則是讚美丈夫所釣魚之多,類似於高英培,範振鈺老先生的經典相聲《釣魚》裡的「二他爸爸」從魚市買了魚回來,在哪裡誇耀自己釣得多,「二他媽媽」你把家裡最大的木盆子給我端出來啊;聞一多先生的觀點有「《國風》中凡言魚,皆兩性間互稱其對方之廋語(廋sōu,隱藏。廋語,隱語)」

10、宋代朱熹《詩集傳》:「賦也。婦人思其君子,而言終朝採綠而不盈一掬者,思念之深,不專於事也。又念其發之曲局,於是舍之而歸沐,以待其君子之還也。」宋代嚴粲《詩輯》:「去時約以五日而歸,今六日而不見,時未久而怨,何也?古者新婚三月不從政。此新婚者之怨辭也。」清代姚際恆《詩經通義》:「只承釣言,大有言不盡意之妙。」

相關焦點

  • 第四十一日 採綠 詩經_小雅_都人士之什
    終朝採藍,不盈一襜,五日為期,六日不詹。之子於狩,言韔其弓,之子於釣,言綸之繩。其釣維何,維魴及鱮,維魴及鱮,薄言觀者。終朝採藍6、之子:此子;狩:打獵;韔(chànɡ):弓袋,此處用作動詞,是說將弓裝入弓袋;綸:釣絲。此處作動詞,即整理絲繩的意思。
  •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都人士》小札二百三十一——紹興李珍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都人士》小札二百三十一彼都人士1,狐裘黃黃2。其容不改3,出言有章4。行歸於周5,萬民所望6。彼都人士,臺笠緇撮7。彼君子女,綢直如發8。我不見兮,我心不說。彼都人士,充耳琇實9。彼君子女,謂之尹吉10。我不見兮,我心菀結11。彼都人士,垂帶而厲12。彼君子女,捲髮如蠆13。
  •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採綠》小札二百三十二——紹興李珍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採綠》小札二百三十二終朝採綠1,不盈一匊2。予發曲局3,薄言歸沐4。終朝採藍5,不盈一襜6。之子於狩8,言韔其弓9。之子於釣,言綸之繩10。其釣維何?維魴及鱮11。維魴及鱮,薄言觀者。譯:整日採藎草,一捧還不滿。頭髮亂蓬蓬,回家先沐浴。整日採蓼藍,圍裙未採滿。五日是歸期,六日還未回。
  • 第九十日 瓠葉 詩經_小雅_都人士之什
    燔烤兔子4、後面三章都是反覆詠唱的肉食是什麼呢?以白頭小兔為敘賦對象,從另一面極言菜餚簡陋。《傳說彙纂》:「一物而三舉之者,以禮有獻酢酬故也,酒三行而餚惟一兔首,益以見其約矣。」關於葷菜,按周禮宴客有「六牲」之說,即豕、牛、羊、雞、魚、雁(見《禮記·內則》),在正式宴請客人的場合,據禮當備「六牲」,而兔子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就如同北方諺語所謂「狗肉端不上檯面」一樣。明了這一點,同是宴飲之詩,《小雅·伐木》有「肥羜(音zhù,小羊)」「肥牡」,《小雅·魚麗》有「鱨」「鯊」「魴鱧」「鰋鯉」,和《小雅·瓠葉》中僅有「瓠葉」「兔首」相比,厚薄奢簡盡顯。
  • 茶道美學課:《詩經 小雅 採綠》
    秀秀老師講一講生普與綠茶黃茶的異同之處,又安慰她們:「多品幾次就好了。只要能品出茶的發酵程度,即差不多算高手了。」秀秀書院雅士生活之:一品生普誤終身茶品既畢,秀秀老師遂命楚楚姑娘收了現用的一套茶器,另外拿三隻琅彩藍手繪太湖石和悅單蓋碗出來,以備花茶茶道禮法之習。
  • 茶道美學課:《詩經 小雅 都人士》
    自前兒先生怡怡然採了來,到今兒依然花容未改,花香猶存。因是南窗翠竹掩映處仍復鶯鶯燕燕、溫香拂臉之致,又可巧秀秀老師找了「昔歸」新茶來,巧克力一般的小圓餅,極是別致可愛的,晶晶先禁不住,愈發取了結香梅花瓶來助興。秀秀老師輕言細語,講一回普洱與黑茶不同處,又講一回鑑定茶葉品質的方法,又一一「答各路記者問」,隨口道出,一無滯礙。真不知秀秀老師胸中有多少丘壑,才得如此舉重若輕,從容不迫呢!
  •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瓠葉》小札二百三十六——紹興李珍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瓠葉》小札二百三十六幡幡瓠葉1,採之亨之2。君子有酒,酌言嘗之3。有兔斯首4,炮之燔之5。君子有酒,酌言獻之6。有兔斯首,燔之炙之7。君子有酒,酌言酢之8。有兔斯首,燔之炮之。君子有酒,酌言酬之9。
  • 第九十日 瓠葉 詩經_小雅_都人士之什
    燔烤兔子4、後面三章都是反覆詠唱的肉食是什麼呢?以白頭小兔為敘賦對象,從另一面極言菜餚簡陋。《傳說彙纂》:「一物而三舉之者,以禮有獻酢酬故也,酒三行而餚惟一兔首,益以見其約矣。」關於葷菜,按周禮宴客有「六牲」之說,即豕、牛、羊、雞、魚、雁(見《禮記·內則》),在正式宴請客人的場合,據禮當備「六牲」,而兔子是不登大雅之堂的,就如同北方諺語所謂「狗肉端不上檯面」一樣。明了這一點,同是宴飲之詩,《小雅·伐木》有「肥羜(音zhù,小羊)」「肥牡」,《小雅·魚麗》有「鱨」「鯊」「魴鱧」「鰋鯉」,和《小雅·瓠葉》中僅有「瓠葉」「兔首」相比,厚薄奢簡盡顯。
  • 茶道美學課:《詩經 小雅 都人士》
    自前兒先生怡怡然採了來,到今兒依然花容未改,花香猶存。因是南窗翠竹掩映處仍復鶯鶯燕燕、溫香拂臉之致,又可巧秀秀老師找了「昔歸」新茶來,巧克力一般的小圓餅,極是別致可愛的,晶晶先禁不住,愈發取了結香梅花瓶來助興。秀秀老師輕言細語,講一回普洱與黑茶不同處,又講一回鑑定茶葉品質的方法,又一一「答各路記者問」,隨口道出,一無滯礙。真不知秀秀老師胸中有多少丘壑,才得如此舉重若輕,從容不迫呢!
  • 聽見詩歌:詩經<小雅•鹿鳴之什•採薇>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魚藻》小札二百廿七——紹興李珍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魚藻》小札二百廿七魚在在藻1,有頒其首2。王在在鎬3,豈樂飲酒4。魚在在藻,有莘其尾5。王在在鎬,飲酒樂豈。3.鎬:(hào音號)鎬京,周王都今陝西省西安市長安區西北。4.豈(kǎi音凱)樂:歡樂。豈:同「愷」。5.莘:(shēn音申)長。6.蒲:蒲草,水生植物。7.那:(huó音挪)安閒貌。居:居住。
  •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漸漸之石》小札二百三十七——紹興李珍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漸漸之石》小札二百三十七——紹興李珍漸漸之石1,維其高矣2。山川悠遠,維其勞矣3。武人東徵4,不皇朝矣5。漸漸之石,維其卒矣6。山川悠遠,曷其沒矣7?兩個例子都在說明:大雨將至。本詩記述將士東徵之辛勞,幅員遼闊之壯美,心無絲毫之怨念,只一心一意向前前行的尊順。更有一種守天護地,照看山川的自豪感。真乃:和《詩經·小雅·魚藻之什·漸漸之石》天地蒼蒼,山川悠悠。
  •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菀柳》小札二百三十——紹興李珍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菀柳》小札二百三十有菀者柳1,不尚息焉2。上帝甚蹈3,無自暱焉4。俾予靖之5,後予極焉。有菀者柳,不尚愒焉6。曷予靖之11,居以兇矜12。譯:柳樹真茂盛,不去邊上歇。上帝太無常,不必太親密。讓我謀國事,結果是誅殺。柳樹真茂盛,不去樹下息。上帝太無常,自己找禍事。讓我謀國事,後果是流放。鳥兒展翅飛,高飛達青天。那心不可測,何處可止境。為何我謀事,反遭兇險境。
  •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隰桑》小札二百三十三——紹興李珍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隰桑》小札二百三十三隰桑1有阿2,其葉有難3。既見君子,其樂如何。隰桑有阿,其葉有沃4。既見君子,云何不樂。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譯:婀娜低洼桑,樹葉茂盛悅。看見真君子,如何表其樂。婀娜低洼桑,樹葉潤澤諧。看見真君子,怎能不快樂。婀娜低洼桑,樹葉幽綠疊。看見真君子,德音相立契。心中之敬愛,久藏不言切?心中珍藏說,勿忘不凋謝!
  • 詩歌賞析「詩經」《小雅•鹿鳴之什•採薇》
    《詩經》的作者佚名,絕大部分已經無法考證,傳為尹吉甫採集、孔子編訂。《詩經》在先秦時期稱為《詩》,或取其整數稱《詩三百》。西漢時被尊為儒家經典,始稱《詩經》,並沿用至今。詩經在內容上分為《風》、《雅》、《頌》三個部分。《風》是周代各地的歌謠;《雅》是周人的正聲雅樂,又分《小雅》和《大雅》;《頌》是周王庭和貴族宗廟祭祀的樂歌,又分為《周頌》、《魯頌》和《商頌》。
  • 第九十四日 黃鳥 詩經_小雅_祈父之什
    此邦之人,不我肯轂。言旋言歸,復我邦族。黃鳥黃鳥,無集於桑,無啄我粱。此邦之人,莫可與明。言旋言歸,復我諸兄。黃鳥黃鳥,無集於栩,無啄我黍。此邦之人,不可於處。言旋言歸,復我諸父。3、言:乃;旋:回還;復:返;朱熹說:此章「託為呼其黃鳥而告之曰:爾無集於谷而啄我之粟。苟此邦之人,不以善道相與,則我亦不久於此而將歸矣。」4、明:猶言曉,為曉諭之意。不可與明,不可曉諭。5、栩:柞樹;處:猶言相處;諸父:伯叔父輩。
  •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採菽》小札二百廿八——紹興李珍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採菽》小札二百廿八採菽採菽1,筐之筥之2。君子來朝3,何錫予之4?雖無予之,路車乘馬5。又何予之?玄袞及黼6。譯:採呀採大豆,筐筥來盛放。諸侯朝君王,何物可贈予?雖然無所贈,輅車駟馬乘。還有什麼贈?袞衣和黼裳。噴泉翻騰湧,先採水邊芹。諸侯朝君王,先見旂飄揚。旂飄舞動近,鸞鈴節奏響。驂駟大車臨,諸侯已來到。赤芾護大腿,邪幅衛小腿。舒緩不怠慢,天子所賞賜。和樂各諸侯,天子頒策命。和樂各諸侯,福祿綿延伸。
  • 226、採綠之思夫《我吟詩經》 ——二十二、小雅·魚藻之什
    《我吟詩經》 ——二十二、小雅·魚藻之什 原文: 終朝採綠⑴,不盈一匊⑵。 終朝採藍,不盈一襜⑶。五日為期,六日不詹⑷。 之子於狩,言韔其弓⑸。之子於釣,言綸之繩。 其釣維何?維魴及鱮。維魴及鱮,薄言觀者⑹。
  •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白華》小札二百三十四——紹興李珍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白華》小札二百三十四白華菅兮1,白茅束兮2。之子之遠3,俾我獨兮4。英英白雲5,露彼菅茅。天步艱難6,之子不猶7。之子無良,二三其德18。有扁斯石19,履之卑兮。之子之遠,俾我疧兮20。譯:菅茅開白花,白茅來捆束。良人遠離我,妻獨守空房。白雲輕盈飄,露潤菅白茅。命運艱難時,君不如雲露。滮水向北流,浸澤那稻田。嘯歌撫傷懷,念及那碩人。
  •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角弓》小札二百廿九——紹興李珍
    《詩經·小雅·魚藻之什·角弓》小札二百廿九騂騂角弓1,翩其反矣2。兄弟昏姻3,無胥遠矣4。爾之遠矣,民胥然矣5。爾之教矣,民胥效矣6。蠻髦之行怎了得,我心憂思誰可訴。5.胥:全,都。然:如此。6.效:效仿。7.令:善,好。8.綽綽:(chuò音啜)寬裕舒緩貌。9.瘉:(yù音玉)病,相殘。10.爵:爵祿。11.亡:死亡。12.駒:(jū音居)少壯的駿馬。13.饇:(yù音玉)古同「飫」,飽食。14.酌:斟酒。15.猱:(náo音撓)猴。升木:上樹,爬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