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沒有錯別字,霍金最讓人熟知的是他的科普宇宙學著作《時間簡史》。
今天,3月14日,著名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Stephen William Hawking)今晨在位於劍橋的家中去世,享年76歲。我,張書樂,一個科技自媒體,想用6個時間「剪史」祭奠大師。
時間「剪史」一:3月14日,偶遇
2018年3月14日,霍金去世。
1879年3月14日,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Einstein),出生於德國符騰堡王國烏爾姆市,而他逝世於1955年4月18日,當時1942年1月8日出生的霍金13歲。
歷史總是有許多巧合,當2位物理學巨擘在相隔139年的巧合中相遇時,愛因斯坦會和霍金聊什麼?或許還是他們共同的相對論。
時間「剪史」二:4月6日,大爆炸
2012年4月6日,備受矚目的《生活大爆炸》之霍金客串篇播出了,霍金出場2分鐘。
當謝耳朵西裝筆挺地去覲見偶像時,霍金坐在輪椅上給了小謝一個犀利的眼神,並且指出了謝耳朵一個論文小錯誤。在大爆炸這檔事中,霍金無疑是可以秒殺任何人的。
可很少有人知道,2014年霍金在Pink Floyd的專輯《The Endless River》中貢獻出自己獨特的聲音,歌曲的名字就叫《Talkin『 Hawkin》。而20年前,他就曾經和Pink Floyd合作歌唱過。
似乎物理大拿都熱愛音樂,比如愛因斯坦。
時間「剪史」三:2004年,大師風範
2004年7月,他承認了自己原來的「黑洞悖論」觀點是錯誤的。
十年後,2014年1月24日,霍金再次通過論文中承認,「黑洞是不存在的」,不過「灰洞」的確存在。
大師之所以是大師,就在於敢於「不惜以今日之我,攻昨日之我」。
時間「剪史」四:1985年
1985年,霍金在瑞士病倒,在珍的強烈要求下轉至英國劍橋的醫院,並實行了氣管造口手術,從此失去了言語能力,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
這一年,他第一次來到中國,後來,他還來過。許多年後,當時一個聽過他演講的學生回憶道:「這話若是出自他人之口,我會認為是痴人說夢;但既然大名鼎鼎的霍金這麼說了,我便相信了……幾年後,我意外地發現,霍金在另一個場合否認了這個觀點。這當然令我沮喪——假如宇宙有朝一日真的發生收縮,而時間真的開始倒轉了,那是一件多麼有意思的事啊!」
或許時間真的不會倒流,但依然要致敬先賢!
時間「剪史」五:21歲
1963年,霍金21歲被診斷出有肌肉萎縮症,當時醫生就跟他說:「你快不行了,最多再活兩年。」
2年後,23歲的霍金取得了博士學位,留在劍橋大學做研究,開始了他對黑洞的探索之旅。
19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為此他們獨特取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代界上最知名的科學思維家和最出色的實踐物理學家。
結果,他活到了76歲,我們看到在輪椅上,通過眼部運動敲擊虛擬鍵盤,完成打字的霍金時,目光裡都是敬意。
時間「剪史「六:請你續上
「當你面臨著夭折的可能性,你就會意識到生命是寶貴的,你有大量的事情要做。」霍金如是說。
對大師致敬,我們能做什麼?或許,作為一個文科生的我,答案是,用自己的時光,去續上更好的時間簡史。
你的答案又是什麼呢?
願他在星辰大海中,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