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正王朝》中,圖裡琛被隆科多坑慘後是如何反制裁隆科多的?

2020-12-12 燈下螢火

圖裡琛能夠成為康熙和雍正兩朝皇帝身邊最親近的人,可見其不一般!常言道「一朝天子一朝臣」,一般新皇帝登基都會用自己的人,尤其是身邊親近之人。雍正並沒有這麼做,老子身邊的人接著用,圖裡琛就是其中一個!

圖裡琛很早就是雍正的人

以雍正的心機怎麼可能輕易相信一個人?除非是自己的人!圖裡琛和李德全都曾是康熙身邊的貼心人,雍正並沒有換掉他們,這一點足以說明這兩人很早就是雍正的人了!不然實在想不出雍正繼續用他們的理由!

「粘杆處」的威名相必大家都知道,這是雍正在當皇子的時候創立的,一開始只是專門粘蟬的服務機構,後來慢慢演變為特務機構,雍正暗地裡招募武林高手,訓練自己府上的奴才,目的就是為雍正搜集情報、剷除異己。劇中的高勿庸就是「粘杆處」的一個管事!

圖裡琛顯然也是「粘杆處」的人,並且還是特務頭子!在山西諾敏案中,圖裡琛就表明過自己的身份「粘杆處"管帶。在危機時刻,圖裡琛就命令自己帶領的一幫人,褪去上衣漏出滿身的刀疤,並告訴諾敏這些人都是皇上命自己從千軍萬馬中挑出來充實「粘杆處」的!意思很明白,這些人都是皇上身邊最親近的人,代表的就是皇上!你若要動手,那就是跟當今皇上過不去,實屬大不敬!諾敏這些文人,哪見過這種陣仗,當場就被震住了,一個個不敢在輕舉妄動!

圖裡琛身為「粘杆處」頭子,竟然事先沒有得到一點消息

當八阿哥胤禩聯合隆科多以及四位鐵帽子王爺一起逼宮的時候,已經做了萬全的準備!豐臺大營和西山銳建營的兵力已經被四位鐵帽子王爺共管了,皇宮內的御林軍已經被隆科多調來的部軍統領衙門的人換防了!雍正得知這一切後,差點沒氣暈過去!

之所以說圖裡琛被隆科多坑慘,原因就在於圖裡琛作為「粘杆處」的頭子,竟然事先沒有得到一點消息!

圖裡琛難道真的是沒有得到一點消息嗎?

劇中有一處細節,很值得讓人尋味!圖裡琛並沒有第一時間告訴雍正御林軍被換防的事!而是雍正讓他調御林軍的時候,才向雍正告知,並高喊著奴才失職、奴才有罪!而八王爺胤禩本來心裡還有點忐忑,一聽到此消息瞬間有了底氣,也不跪了,立馬就站了起來,瀟灑地坐回到椅子上,跟雍正說話的語氣都不一樣了!

圖裡琛為什麼沒有第一時間告訴雍正?

圖裡琛能在兩任皇帝手下當差,並同時深得信任,沒點能耐顯然是不行的!圖裡琛的老奸巨猾和審時度勢的本事在山西諾敏案中就體現得淋漓盡致!雍正推行的新政,朝中大臣幾乎所有的人都反對,隆科多就後悔輔佐了這麼一位主子,所以他才同意八王爺胤禩的計劃,但條件是推舉弘時當皇帝!

我們不妨假設一下,圖裡琛是不是也對雍正心生不滿了呢?身為「粘杆處」的管帶,朝中的風吹草動怎麼可能瞞過他的眼睛?圖裡琛在這場逼宮中,充當的就是場外人的角色,不主動也不被動!無論是八王爺胤禩逼宮成功或者失敗,都可以保全自己!如果逼宮成功,自己完全可以向胤禩表明誠心,你看吧,你們換防我都沒第一時間通知雍正,我也早已對他心生不滿了,巴不得你們趕緊把他拉下臺!這個理由完全說得通!

但最後的結局是,胤禩精心策劃的逼宮行動被老十三胤祥風輕雲淡地破解了!而此時的隆科多見敗局已定,就偷偷的溜走了!雍正就吩咐圖裡琛讓隆科多去他該去的地方!圖裡琛反應也快,就讓人看住隆科多,隨即關進了大牢!雍正也沒有怪罪圖裡琛的失職,一如既往地信任他!

老謀深算的圖裡琛

後來有人想殺隆科多的消息還是圖裡琛告訴雍正的,如果說隆科多把圖裡琛坑得很慘,那圖裡琛巴不得隆科多死了才好!為什麼反而要救隆科多呢?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弘曆!弘曆是下一任皇帝早已成了大家的共識,圖裡琛是不是此時已經成為弘曆的人呢?告知雍正有人企圖謀害隆科多,就是為了把火引到弘時身上去!他斷定以雍正會徹查此事,而且隆科多那麼怕死肯定會說出幕後主使,那就是弘時!

當弘時被雍正處決後,弘曆假惺惺的追問弘時的下落,圖裡琛通過一個眼神告知他弘時已經死了!你看這兩人是多麼的默契,你一個眼神我就知道是什麼意思!秒懂!

相關焦點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時隆科多坑了圖裡琛,圖裡琛是如何反擊的
    其實是隆科多被圖裡琛給坑慘了,隆科多從位極人臣的上書房大臣變為了階下囚,還差點被弘時派的人用土袋壓死。反觀圖裡琛什麼事也沒有,依舊深得雍正信任不說,順便還坑了弘時一把,還獲得了下一代主子弘曆的信任。那可是雍正的特務機構,是雍正手裡的王牌機構,可以說是無處不在,官方檔案中,就曾記載過這麼一檔子事,完全可以說明粘杆處的厲害。這件事情是這樣的有個叫王雲錦的官員,在一次下朝後覺得無聊,於是就約了幾個朋友在家中玩當時非常時興的葉子牌。玩了幾圈後,突然發現牌少了一張,大家翻遍整個房間都沒找到這張牌落在何處,只好不歡而散。
  • 雍正王朝:理藩院的巨型麻將局,隆科多胡牌的背後,意味著什麼?
    《雍正王朝》是一部相當經典的電視劇,每個細節都值得慢慢推敲,今天要講的這個細節,想必每個人都知道,更有很多人玩過,那就是麻將。關於麻將的歷史,那可就遠了,有說是從江蘇太倉「護糧牌」演化而來,有說是從明朝的葉子戲演化而來,也有說,這是鄭和下西洋時,自製的娛樂工具。
  • 雍正王朝中隆科多參加八王議政失敗以後,雍正為什麼卻沒有殺他?
    隆科多擁立雍正有功,不能殺。所以,電視劇中隆科多也沒被殺頭。首先,《雍正王朝》中說的八爺黨搞武力逼宮,讓雍正實行「八王議政」一事,是電視劇編劇杜撰的。原著作者二月河也沒有寫隆科多配合八爺黨武力奪權的事。而且,「八王議政」這個詞也是杜撰出來的,滿清從來沒有組織八個王,來主持政務。
  • 雍正王朝:圖裡琛被隆科多坑慘,而他又是如何進行「反擊」的?
    《雍正王朝》中的圖裡琛,絕對是「戲精」一般的存在,看似憨厚的外表下,卻是隱藏了極高的情商與智商。特別他那句經典的「奴才這就去殺了肖國興」,直接「套」出了康熙對於八阿哥胤禩的真實看法,將一手「假痴不癲」的本事發揮到了極致。
  •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十三爺不出現,雍正還有後招嗎?
    電視劇中雍正說的那些話絕對不是嚇唬他們,因為雍正背後絕對是有把握能控制住局面的,即使做最壞打算,那就是雍正大不了叫圖裡琛帶領近衛將這些反對自己的滿洲貴族全部殺光。雍正留有後手,劇中已經交代電視劇中因為雍正推行新政,所以損害到了一些滿洲貴族利益,老八胤禩聯合幾個旗主、隆科多等人逼宮,力圖架空雍正,進而使自己掌握大權或者清君側,扶立弘時上位,自己當「周公」。因此他們都是被八爺黨利用來向雍正逼宮。結果是最終逼宮失敗,老十三胤祥關鍵時刻將兵權奪回,使得雍正勝出,電視劇中看似是這樣,是老十三關鍵時刻出馬的功勞,但是其實仔細看的話卻非如此。
  • 雍正王朝當中,圖裡琛為何能歷經兩朝而不衰?從這件事就能看出來
    在雍正王朝這部電視劇中,有這樣一個情節:雍正皇帝在跟獄中的隆科多說完話後,雍正皇帝連忙寫密折命圖裡琛送到江南,讓在江南的寶親王弘曆立刻回京。另外叫在江南任職的李衛,親自帶五百人馬,護送寶親王弘曆回京,圖裡琛在雍正皇帝面前接過密折後,向雍正皇帝說道,皇上放心,奴才全明白,圖裡琛明白了什麼?圖裡琛是真明白,還是假明白?
  •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最後如果十三爺不出現,雍正還有後招嗎?
    《雍正王朝》中,老八聯合關外的四位鐵帽子王搞八王議政,武力逼宮的事,是電視劇中編出來的。二月河在原著小說中,也沒有寫此事,歷史上更不可能發生這件事。電視劇與原著小說相對比,改動很大。我主要以電視劇(會摻雜原著小說)為依據分析下此事。
  • 雍正王朝:兒子得罪胤祥,為何隆科多如此緊張立馬就向雍正認錯?
    而在《雍正王朝》中,擔任上書房大臣兼九門提督的隆科多,也遭遇到了同樣的境遇。他的兒子隆大公子公然打著他的旗號,仗勢欺人,橫行無忌,甚至與十三阿哥胤祥的手下發生了正面衝突。在這之後,隆科多便來到宮中,主動向雍正謝罪,結果卻被雍正草草打發走了,以至於隆科多隻得稱他的這位隆大公子為「孽子」。
  •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如果十三爺不來,雍正能翻盤嗎?
    《雍正王朝》中八王議政逼宮,如果十三爺不來,雍正能翻盤嗎?雍正王朝中有一段:八爺作為總理王大臣,聯合八旗王爺、領侍衛內大臣兼九門提督隆科多接管豐臺大營兵權,控制宮中九門,意圖逼宮。最後十三爺及時趕到,才化解了這場危機,扳倒了眾多政敵。
  • 雍正王朝:隆科多已位極人臣,為何還要背叛雍正?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帝臨終,隆科多被召到御前,成為顧命大臣,由他宣讀繼位詔書,可見康熙帝對他的信任,雍正繼位後,隆科多這位「娘舅」可謂風光無限、位極人臣,官至一等公、太保、吏部尚書、領侍衛內大臣、九門提督、步軍統領。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逼宮時,老十三如果不出現,雍正有後路嗎?
    電視劇《雍正王朝》中有一段高潮戲份,那就是以八爺黨為首,聯合下五旗的旗主向雍正逼宮,要求雍正恢復八王議政祖制,其實就是逼雍正退位。雍正留有後手,劇中已經交代電視劇中因為雍正推行新政,所以損害到了一些滿洲貴族利益,老八胤禩聯合幾個旗主、隆科多等人逼宮,力圖架空雍正,進而使自己掌握大權或者清君側,扶立弘時上位,自己當「周公」。因此他們都是被八爺黨利用來向雍正逼宮。
  • 雍正王朝:年羹堯和隆科多都被雍正收拾,為何張廷玉卻安然無恙呢?
    《雍正王朝》中,雍正能夠在九子奪嫡中脫穎而出,靠的不僅僅是謀略,還有他的忍辱負重,最後之所以成功奪位,不可忽略他手下的年羹堯、隆科多和張廷玉等幾大重臣,在這次奪位之爭立下汗馬功勞。究竟為何,讓多謀善妒的雍正會行霹靂雷霆手段除掉了兩位權臣,唯獨留下了張廷玉呢?
  • 《雍正王朝》和《甄嬛傳》裡都有隆科多,那麼誰更符合歷史上的...
    大眼 摘要:在《雍正王朝》和《甄嬛傳》這兩部經典的清宮劇裡,都有擁戴雍正上位出力巨大的重臣隆科多,那麼,這兩部劇裡的隆科多,誰和歷史上真實的隆科多最為符合?
  • 《雍正王朝》中最老謀深算、粗中帶細的人,非圖裡琛莫屬!
    在電視劇《雍正王朝》裡有很多智謀超群的人物,如康熙皇帝、佟國維、張廷玉、鄔思道等等。但是我認為最老謀深算的人當屬大內侍衛圖裡琛,下面舉例說明。一、八阿哥深夜假借康熙授意誘騙肖國興說出太子的罪狀,圖裡琛告訴康熙後,康熙說「其心可誅」,這時圖裡琛說要去殺了肖國興,卻被康熙呵止。其實圖裡琛是在裝糊塗,即向康熙表了忠心,又確認了康熙說「其心可誅」的人是八阿哥,知道了八阿哥奪嫡無望,也證明了自己的清白。
  • 甄嬛傳隆科多是誰 甄嬛傳隆科多和太后什麼關係
    甄嬛傳隆科多摘要:在《雍正王朝》和《甄嬛傳》這兩部經典的清宮劇裡,都有擁戴雍正上位出力巨大的重臣隆科多,那麼,這兩部劇裡的隆科多,誰和歷史上真實的隆科多最為符合?在《雍正王朝》和《甄嬛傳》這兩部經典的清宮劇裡,都有擁戴雍正上位出力巨大的重臣隆科多,那麼,這兩部劇裡的隆科多,誰和歷史上真實的隆科多最為符合?先來說說《雍正王朝》裡的隆科多,按照這部劇的人物設定,康熙上書房首輔大臣的佟國維是他的六叔。
  • 《雍正王朝》如果沒有胤祥,八王議政雍正難道真的束手無策了嗎?
    《雍正王朝》在「九子奪嫡」中,四爺胤禛最後成功脫穎而出升級為雍正皇帝,但對於獲得皇位的四爺,八爺黨胤禩肯定是不會善罷甘休的。最後雖然跪倒在雍正的腳下,但大家都知道他們肯定不會就這麼安安穩穩的。所以以胤祥為首的「八爺黨」集團就一直與雍正作對,處處和雍正皇權作對,百般的拆臺。後來在看到十三爺胤祥病重,加上已經控制了京城武裝力量後開始了最後的直面對決,那就是這部劇的高潮部分「八王逼宮」,而最後若不是十三爺胤祥的及時到來,雍正看起來就已經失敗了,那麼說起來如果沒有十三爺胤祥的話,雍正皇帝是否真的就只能束手無策了呢?
  • 隆科多的長子嶽興阿,為何會主動向雍正彈劾自己的父親隆科多?
    雍正五年(1727年),雍正給扶保他順利登上皇位的「首功之臣」隆科多定下了「四十一條大罪」,並將判以「永遠禁錮」,第二年、也就是雍正六年(1728年),隆科多便死在了禁所之中。縱觀雍正懲治隆科多的整個過程,表現最為活躍,並不是隆科多的那些政敵以及遭到過隆科多排擠和構陷的朝臣,而是隆科多的長子嶽興阿。
  • 雍正殺「舅」:為什麼隆科多不得不死?
    為此,雍正特在其請見折上替隆科多說好話:「舅舅隆科多此人,朕與爾先前不但不深知他,真正大錯了。此人真聖祖皇考忠臣、朕之功臣、國家良臣,真正當代第一超群拔類之希有大臣也!」為調和二人關係,雍正還自作主張將年羹堯之子過繼給隆科多,以示君臣三人,親如一家。客觀地說,隆科多在雍正繼位過程中發揮的作用遠大於年羹堯,但與後者的飛揚跋扈不同的是,隆科多頗知謙抑。
  • 雍正王朝:八王議政看似兇險,其實一切都是雍正布局的結果
    八王議政可以說是雍正王朝的高潮,也是雍正與八爺黨最後的爭鋒,最後結果我們知道是雍正贏了,自此之後八爺黨徹底瓦解,八爺胤禩更是被抄家,最後鬱鬱而終。而對於八王議政這個起伏跌宕的朝會非常的兇險異常,但實際上呢?小編覺得這一切都是雍正皇帝的布局,他早已成竹在胸。
  • 雍正王朝:圖裡琛這麼厲害,為何會在八王議政時出現重大失誤?
    在《雍正王朝》中,圖裡琛的最大特點就是老成持重,無論什麼緊張的局面,他都能三言兩語,穩定局面,可謂舉重若輕。而且此人還極其善於揣摩人心,分析局勢,所以從康熙年開始,圖裡琛的站隊都是正確的。 但是,此次胤禩在朝會上突然發難,著實讓雍正始料未及。胤禩暫時控制住了京外兩營的兵權,而隆科多又臨陣倒戈,打著加強朝會安保的旗號,將圖裡琛親領的御林軍換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