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1-03 11: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朱家林村位於山東臨沂沂南縣岸堤鎮,三面環山,西臨高湖水庫。近日,記者一行來到朱家林村,沿著腳下的青石板漫步於村內,感受最純真的鄉村生活,感受鄉土氣息濃鬱的幹碴牆,感受老手藝與新創意的融合,觸摸不一樣的鄉愁。
「空心村」搖身一變成「世外桃源」幾年前的朱家林村還是個留守老人、婦女和兒童居多的「空心村」,村裡的房屋年久失修,部分房屋的屋頂坍塌,牆面剝落。52歲的朱家林村村民趙立霞說:「村裡之前的道路都是土路,在村子裡車子都沒法騎,尤其是下雨天,基本上沒法出門。」
如今的朱家林村,已是煥然一新,泥濘鄉道變身成為由石子和石板鋪成的步行街,沿路可以看到道路兩旁是形態各異的民宿小院、茶館、書吧等建築。破落、閒置的院子通過多種方式重新煥發活力,打造成主題民宿、鄉村生活美學館、創客公寓、田園客廳、田園市集、中西餐廳等眾多設施。
朱家林村黨支部書記田立軍介紹說,「自從發展鄉村旅遊,我們這裡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生活環境變好了,整個村子的基礎設施也全部建立起來。同時,在最大程度保護原有民居的基礎上,深入發掘老村文化內涵,在這個基礎上融入現代化的設計,對其進行升級改造。」沿路可以看到,這裡的民宿保留著傳統民居的外觀,院落裡面卻別有一番洞天,有以織布、木作、青旅等眾多主題元素打造成的特色民宿供遊客選擇。
建田園綜合體,打造特色鄉村旅遊目的地據悉,2016年7月,朱家林田園綜合體項目的前身朱家林生態藝術社區開始建設。通過兩年多的發展,作為核心區域的朱家林村已經從貧窮的小鄉村,發展成一個國家級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村容村貌發生了巨大的變化,村民不用出村就可以實現打工掙錢。
朱家林田園綜合體以「創新、三美、共享」為發展理念和總體定位,遵循「保護生態、培植產業、因勢利導、共建共享」的原則,打造成一處集創意農業、文創旅遊、民宿體驗、田園生態社區於一體的特色鄉村旅遊目的地。
據山東朱家林鄉建發展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從江介紹,朱家林田園綜合體項目是利用鄉村空閒的空間、生態來打造一處城鄉對接的平臺,通過前期的規劃形成了「一核兩帶五區」的功能布局,在這基礎上吸引了各種文創和農創項目共21個,總投資額大約在16.9億元,現在整個項目的道路、水利、山體綠化等基本完成,將把這裡打造成人們嚮往的鄉村田園旅遊目的地。
在朱家林村工作的田瑩說,自己是2018年7月份來到朱家林村工作的,也是從小在朱家林村長大的。「現在看到自己的家鄉變化的這麼大,想為自己家鄉的建設出一份力,所以大學一畢業就選擇回到了家鄉,以後也會陪伴著朱家林村一同成長。」
據了解,朱家林田園綜合體項目是以村民為主角打造的一種全新的鄉村旅遊模式,在這裡村民就是民宿的管家,民宿經營的主人就是這個民宿的靈魂所在。所有的院子裡都有一個廚房,遊客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到田地裡去採摘自己需要的蔬菜,廚房裡面備有最基本的灶具和佐料,遊客可以自己烹飪,體驗健康、綠色的生活方式。
採訪時,63歲的朱家林村村民吳慶英正在一家民宿準備食材,她說:「自從在民宿上當管家,天天忙忙碌碌,過得很充實,希望遊客能高興而來滿意而歸。」
遊客王小羽說,「平時在城裡待得時間久了,就會約上朋友一起來這裡喝喝茶、聽聽音樂,有時候一坐就是一個下午。在這裡,可以擁抱清晨的太陽、仰望藍天白雲,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朱家林的變化吸引了不少年輕人選擇返鄉創業,山東溪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邵長文博士就是其中一位,「我是做農業科研的,想把科研帶到鄉村來,做成一個有真正實用性的科研。我家就是沂南縣的,想把自己所學的東西用到家鄉的建設中去,讓朱家林變得更美好。」
來源:齊魯晚報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