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華山藝文特區|有生活氣息的文藝,才是真文藝

2021-02-06 晶晶與家豪


Feature_牽手旅行





臺北的第一站,我們就來到這裡。


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的華山藝文特區(華山1914),原為民營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廠,1999年正式更名為華山藝文特區,2004年全面整修之後於2005年底重新開園。


常駐店鋪有SONY、Starbucks、好樣思維、小器生活空間等,我個人最愛的是,光點華山電影館,幾乎不參與主流院線排片,其極具主題意義的影展聯播很吸引人,期間剛好碰到文∙溫德斯(公路電影大師)的影展,在旅行的時候,看關於旅行的電影,那感覺不要太爽。


各種展覽和快閃店也非常有趣,晶晶最愛的,吉卜力工作室動畫展,湯湯強烈安利的,陳綺貞個展,還有日日美好快閃店等等,每個空間都獨具特色,參與感很強,你可以讀陳綺貞的詩,牆上的句子就會煙消雲散,或者透過樹洞看到龍貓真實的生活,立體且豐富,即使大排長龍也值回票價。


當天天氣很好,各種拍拍拍,雖說前身是廠區,但社區味濃厚,一棵大樹和幾座房子圍成的天井,由空地和階梯形成表演區,在房子與房子之間的過道穿行,背後一大片草坪讓你路邊野餐,園區裡面的餐館不少,以國際性冷淡口味為主,不是太接地氣(畢竟晶晶是夜市愛好者),可但是,如果你有一個養生胃,那也是蠻有逼格的一種體驗。


在這裡,豐富的歷史不會營造一種抽離感,反而很生活,在這裡,各種有溫度的創作、商品、展示、體驗,你可以很快融入、放鬆,而不是瞻仰,畢竟,有生活氣息的文藝,才是真文藝。


官方網站 www.huashan1914.com




































One more thing


我的攝影展「書|識」即將開展




一個人 一本書 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

這裡有145位讀者 與他們最愛的書 和他們的故事

12月16日起 重慶精典書店(南濱路店)

期待 與 初次見面的你 久 別 重 逢




歡迎轉發和留言|讚賞的都是真愛

相關焦點

  • 臺北華山藝文特區|有生活氣息的文藝,才是真文藝
    臺北的第一站,我們就來到這裡。位於臺北市中正區的華山藝文特區(華山1914),原為民營芳釀株式會社酒造廠,1999年正式更名為華山藝文特區,2004年全面整修之後於2005年底重新開園。常駐店鋪有SONY、Starbucks、好樣思維、小器生活空間等,我個人最愛的是,光點華山電影館,幾乎不參與主流院線排片,其極具主題意義的影展聯播很吸引人,期間剛好碰到文∙溫德斯(公路電影大師)的影展,在旅行的時候,看關於旅行的電影,那感覺不要太爽。
  • 文青都喜歡去,臺灣最富文藝氣息的十大文創地(二)
    昨天,我們介紹了臺灣十大文創景點文青都喜歡去,臺灣最富文藝氣息的十大文創地
  • 【臺北藝文地圖 盤點臺北最具人氣的文青據點】
    臺北,作為臺灣的首善之區,無論從人文、美學還是生活節奏,都流露著濃濃的都市文藝氣息,堪稱是滋養文青的溫床。
  • 【生活】淪陷吧文藝青年——華山文創陳老師個展、MUJI版索尼店、鬥牛犬和其他
    筆者出生的1987年,在城市變遷的巨大浪潮推動下,已經更名為臺北酒廠的這家老酒廠從臺北市中心搬遷到林口工業區,原來的酒廠更於1999年後,成為了供文藝界人士所使用的「華山藝文特區」,這也就是今天華山文創的前身。
  • 【旅行印記】臺灣臺北篇——華山1914文創園
    華山1914,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ROT案先行,名人牌吸引粉絲,創造產業群聚移動,是臺灣的文創櫉窗,也是臺北最亮的文創星雲。
  • 【案例】臺北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華山園區的遊客群體有觀光客、臺北市民兩類,因為它不僅是臺北的入口,也是喧鬧城市中的淨土,目前,園區70%左右的消費主體是當地民眾。華山園區人氣旺,經濟效益好。每年舉辦各種展覽、表演等活動至少100多個,很多活動是一年一度長期舉辦。2009年舉辦活動381場次,其中文藝團體和學生活動120場,參與人數50萬人次,經濟效益約3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7400多萬元)。
  • 臺北知名文創園——華山1914,激發你內心的文藝感
    臺灣華山藝文特區,是由各領域文藝界人士推動閒置十年的臺北酒廠改造的,現狀成為一個多元發展的藝文展演空間,獨特的空間特色有美學,創作,學習,休閒等多元內容,現在是臺灣的文化創意地標。下面來說說這裡的歷史吧~~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曾經是一家日本製酒工廠,專制清酒、蝴蝶蘭、人參酒。二戰後由國民政府接管,改為了臺北酒工廠。後來隨著地價的水漲船高以及水汙染等問題,酒廠遷至臺北的郊區地帶。老酒廠被遺棄,一放就是10年。
  • 文創第一園:臺北華山1914創意文化園區
    華山園區的遊客群體有觀光客、臺北市民兩類,因為它不僅是臺北的入口,也是喧鬧城市中的淨土,目前,園區70%左右的消費主體是當地民眾。華山園區人氣旺,經濟效益好。每年舉辦各種展覽、表演等活動至少100多個,很多活動是一年一度長期舉辦。2009年舉辦活動381場次,其中文藝團體和學生活動120場,參與人數50萬人次,經濟效益約3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7400多萬元)。
  • Travel | 臺北文藝生活(下)
    他們家在臺北有兩間店一間在華山一間在大安,都屬於「網紅店」吧,去的時候會遇到一些廣告拍攝之類的。說到食物本身是真的很棒!首先分量就超大了,端上來的時候我已經覺得幸福感+1了哈哈哈這一份我大概吃了塊一小時吧。沙拉裡面的蔬菜種類好多,很驚喜吃到秋葵和苦瓜,哈哈。然後就是他們的穀物酸奶很特別,會用黑糖來調味,超香的。
  • 臺北,就這麼文藝!
    臺北這一座被浪漫藝術氣息充斥的城市,在這裡密密麻麻的矮房屋被改造,廢棄的廠房又重獲新生,傳統記憶被用心珍藏,當代藝術又應運而生蓬勃生長。室內空間(如展區與辦公區域)寵物禁止進入,但引導視障者之導盲犬除外。貼心提醒①園區為生態員區,佔地6.6公頃,全員區場域慘觀約需30-40分鐘,夏日參觀請注意防曬及補充水份。②園區工廠及辦公廳舍一樓皆備有冰溫熱飲水機,方便遊客前往取用。③本園區「服務中心」提供免費輪椅及嬰兒車借用服務,歡迎多加利用。
  • 臺北知名文創園——華山1914,激發你內心的文藝感
    臺灣華山藝文特區,是由各領域文藝界人士推動閒置十年的臺北酒廠改造的,現狀成為一個多元發展的藝文展演空間,獨特的空間特色有美學,創作,學習,休閒等多元內容,現在是臺灣的文化創意地標。下面來說說這裡的歷史吧~~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曾經是一家日本製酒工廠,專制清酒、蝴蝶蘭、人參酒。二戰後由國民政府接管,改為了臺北酒工廠。後來隨著地價的水漲船高以及水汙染等問題,酒廠遷至臺北的郊區地帶。老酒廠被遺棄,一放就是10年。
  • 尋找臺北的文藝氣息,可以去這些工廠染一抹清新
    臺北從來不缺乏文藝,從這裡走出的電影故事,每一個都將它裝飾的更加具有文藝氣息。但是要說企業這座城市真正缺乏的,就是那些相比於人潮眾多的熱門旅行點,更為安靜一些的文藝旅行地。但是它又不缺乏,這是因為它是擁有這些低調,但是不失清新文藝的地方的。
  • 分享:臺北那些文藝的藝術展區#暴走#
    最近小花一朋友從臺北歸來,又絮絮叨叨說意猶未盡。臺北這一座被浪漫藝術氣息充斥的城市,在這裡密密麻麻的矮房屋被改造,廢棄的廠房又重獲新生,傳統記憶被用心珍藏,當代藝術又應運而生蓬勃生長。在這座藝術滲透進生活肌理裡的城市漫遊,品味臺北純正的藝術味道。細數那些臺北各具特色的藝術展區,總有一個適合你。
  • 創意園大觀 臺灣華山1914
    1999年,臺北酒廠正式更名為「華山藝文特區」,成為多元發展的藝文展演空間。華山是臺灣最早的文創場地,位於臺北市中心,是包含公園綠地、創意設計商店、時尚美食、藝文展演的創意文化園區,人文風情濃厚。華山園區的遊客群體有觀光客、臺北市民兩類,因為它不僅是臺北的入口,也是喧鬧城市中的淨土,目前,園區70%左右的消費主體是當地民眾。
  • 臺北華山1914「掌門」王榮文:從事文創即是追求美好生活
    中新社濟南5月28日電 題:臺北華山1914「掌門」王榮文:從事文創即是追求美好生活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雖然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起步早,但IP變現(意為利用智慧財產權盈利的商業模式)這個詞仍然新鮮。」成功運營臺北知名文創園區華山1914近12年,王榮文卻不認為文創是可以在島內立即變現的產業。作為「情系齊魯——兩岸文化和旅遊聯誼行」參訪團團長,王榮文近期率百餘名兩岸文化界人士在山東考察。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他談起自己對兩岸文創產業發展的看法。
  • 臺北城的文藝精神·感受臺灣藝術的魅力
    身邊的很多人起初去臺灣,都想要去那些電影裡的場景中走一走,找回曾經那個還是文藝青年的自己 ,除了影片中熟悉的地名,偌大的臺北城還有不少地方讓你直面文藝,一間店鋪或是一個公園,就足以讓你了解到這座城市的文藝精神 一、臺北簡介 早期的臺灣文藝電影,不知道俘虜了多少正值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
  • 臺北城的文藝精神·感受臺灣藝術的魅力
    身邊的很多人起初去臺灣,都想要去那些電影裡的場景中走一走,找回曾經那個還是文藝青年的自己 ,除了影片中熟悉的地名,偌大的臺北城還有不少地方讓你直面文藝,一間店鋪或是一個公園,就足以讓你了解到這座城市的文藝精神 一、臺北簡介 早期的臺灣文藝電影,不知道俘虜了多少正值青春年華的少男少女
  • 華山1914 探訪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
    1987年4月1日,隨著搬遷,華山作為酒廠的歷史宣告結束,並至此閒置。1997年,由"金枝演社"進入廢棄酒廠演出《古國之神--祭特洛伊》而引起的"侵佔國產"事件,使臺北酒廠迅速引發關注。1999年,臺北酒廠正式更名為"華山藝文特區",成為多元發展的藝文展演空間。
  • 臺北華山1914「掌門」王榮文:從事文創即是追求美好生活
    中新社濟南5月28日電 題:臺北華山1914「掌門」王榮文:從事文創即是追求美好生活中新社記者 楊程晨「雖然臺灣文化創意產業起步早,但IP變現(意為利用智慧財產權盈利的商業模式)這個詞仍然新鮮。」成功運營臺北知名文創園區華山1914近12年,王榮文卻不認為文創是可以在島內立即變現的產業。作為「情系齊魯——兩岸文化和旅遊聯誼行」參訪團團長,王榮文近期率百餘名兩岸文化界人士在山東考察。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他談起自己對兩岸文創產業發展的看法。
  • 不這樣玩臺北,別說自己是文藝青年!
    臺北會有太多的咖啡館,讓你期待了...6.文創臺灣有幾個文創區,不僅有市集還有演出,如果你有時間,建議前往。華山1914文創園區華山文創園區的前身是日本的「芳釀社」,也就是臺北的第一酒廠。這個擁有一百年歷史的文化古蹟,在荒廢多年後改建為藝文中心,並且華麗轉身成為大臺北地區最有文化氣氛的地點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