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控制了石油,你就控制所有國家;如果你控制了糧食,你就控制住了所有的人;如果你控制了貨幣,你就控制住了整個世界。」——美前國務卿亨利·基辛格
第一次貨幣戰爭———英國的衰落 18世紀中葉
第二次貨幣戰爭———日本的崩塌 20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
第三次貨幣戰爭———阿根廷的動蕩 21世紀初
第四次貨幣戰爭—————中國的反擊 正在進行……
(央視)
二十國集團由八國集團和11個重要新興工業國家以及歐盟構成,二十國集團的GDP總量約佔全世界的85%,人口約40億。
按金融發展指數排名:美國、英國、澳大利亞、加拿大、日本、法國、德國、中國、韓國、義大利、沙烏地阿拉伯、南非、巴西、俄羅斯、土耳其、墨西哥、印度尼西亞、阿根廷、印度(歐盟除外)
成都商報記者 王涵 韓國首爾為您報導
首爾進入G20時間
「我是來看水晶球的,」昨日剛剛抵達韓國的成都商報記者第一時間趕到了2010年G20首爾峰會的會址———位於首爾江南區三成洞的COEX會展中心,向工作人員打聽首爾專門為G20峰會準備的「水晶球」。
成都商報記者在從仁川國際機場到首爾的路上,不斷聽到有人提起這個特別的「水晶球」,它直徑超過2米,上面刻著本次峰會的參與國信息、主要議題等,是會場的標誌性象徵。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水晶球正在為11日起召開的峰會做最後的修繕,以達到最佳效果。與水晶球一樣,在COEX大門外的廣場上,小到一花一草,大到整棟建築都在進行最後的檢修。「前一天,總統先生來我們這裡最後檢查,」另一位工作人員說,「我們國家對這件事很重視。」
成都商報記者原本試圖進入COEX內部觀察會場具體情況,不幸被三位警察攔下。儘管一路上已對三步一崗四步一哨的安保措施有所防備,但三名荷槍實彈的警察立即一起伸手將記者攔住的場面,還是讓記者深刻感受到現場安保的緊張。一位警察告訴成都商報記者:「為了萬無一失地保障與會各國領導人的絕對安全,警方已將警戒等級上調到最高等級,即使是擁有採訪許可的記者,也必須9日統一註冊後才能進入。」
G20峰會即將成為韓國自1988年奧運會以來主辦的最大規模國際性活動,在首爾的街道及建築物上都掛滿了宣傳G20峰會的條幅。為了保證峰會的安全,韓國政府已經從全國各地調集了5萬名警察,此外還計劃在首爾主要公共設施和峰會場館附近安排數萬名軍人巡邏,以備不測。韓國海岸警衛力量還將對海面船隻進行全方位監控。
而為緩解交通壓力,首爾市政府已將G20峰會召開的11日~12日指定為「無車日」,啟動「首爾G20峰會綜合交通對策」,增加地鐵、公交車、計程車等公共運輸工具運力。上下班尖峰時段也在平時的上午7~9時和晚上6~8時,分別延長到上午7~10時和晚上6~9時。尤其是12日,從0點到下午5點,地鐵2號線三成站不停車,而且從0點到晚上10點,峰會會場周圍的7條公交車路線將會調整,連公交車也不經過COEX附近。
聽說記者來自中國四川,COEX會展中心的一位負責人還告訴記者,四川省旅遊局曾在這裡舉辦過旅遊推介會,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四川是一個美麗的地方,四川的旅遊資源很豐富,可以滿足各種遊客的審美需要,」這位負責人說,「四川現在成了韓國人旅遊最愛去的地方之一,人們為九寨溝的美景感嘆,也為去過稻城亞丁感到自豪。」
11月3日,美聯儲宣布將在明年10月之前購買6000億美元國債,這已經是美聯儲今年採取的第二輪定量寬鬆政策。美國開動印鈔機狂印美元的舉動隨即被其他國家理解為「第四次貨幣戰爭」的強烈信號,為了應對美元貶值,巴西、日本、泰國等國隨即採取針對性的行為,世界其他國家也紛紛出手幹預匯率……
一方面借印鈔機壓低美元,另一方面卻指責中國操縱匯率要求人民幣升值,美國此舉不僅遭到巴西等新興經濟體反對,也受到德國等歐洲國家的批評。印鈔機「魔盒」一經開啟,多米諾骨牌效應開始顯現,全球匯率處於風雨動蕩之中……
後天(11月11日)在韓國首爾上演「巔峰對決」———來自全球20個國家和經濟體的首腦將在首爾峰會上討論匯率,這個關乎全球經濟的問題。第四次貨幣戰爭會否在這裡總爆發?還是會在這裡被強硬阻擊?
峰會前夕,全球多位經濟學家接受了成都商報記者的專訪。
「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你們的麻煩。」
———美國前財長康納利
硝煙四起
一周之內:
6國央行紛紛出手
在11月的第一個星期內,G20各成員國已紛紛出手幹預匯市,為真實版貨幣戰爭添加糧草彈藥。
作為G20中發達國家的代表,美日率先行動。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3日公布新一輪定量寬鬆貨幣政策,開始購買6000億美元美國長期國債。一些經濟學家隨即認為,這是美元主動貶值實施「貨幣戰」,轉嫁經濟風險、謀取美元「鑄幣紅利」的意圖。緊盯美聯儲議息會議,日本央行決定將11月份的貨幣政策例會時間提前一周,至11月4日舉行。在當次會議上,日本央行意外決定下調基準利率,並承諾出資5萬億日元,購買包括日本國債和公司債在內的資產。
同時,G20中的新興經濟體代表,印度、巴西等國則採取加息、加稅措施阻止國內通脹、貨幣升值。與澳大利亞一樣,印度3日提前升息。儘管這兩個國家的央行用國內通脹壓力作為升息的主要原因,但印度央行也指出,美國和其他地方新一輪量化寬鬆可能引起新的資本洪流湧入新興市場,對上升中的資產價格造成進一步壓力。
對於預計中的中美匯率之爭,G20各國財政官員和經濟學家均認為人民幣不應該成為美國國內經濟的替罪羊。巴西財長曼特加儘管缺席了上月召開的G20財長與央行行長會議,但他的態度沒有缺席:「我們現在處於一場貿易戰爭中,這也是一場匯率戰爭,因為貨幣已經成為一種決定性因素,它將決定我們的商品有沒有競爭力。不過這場戰爭中,美國才是解決匯率問題的關鍵,而非中國。」
而作為峰會東道主的韓國,其央行隨後宣布將向市場拋售韓元,以防韓元進一步走高。
煮酒論戰
各國專家:
匯率衝突對誰都沒好處
劍拔弩張的局勢已經點燃了貨幣戰爭的硝煙,發達國家與新興經濟體能否達成共同意見,避免血戰,即將召開的G20成為惟一的救命稻草。
成都商報記者近日採訪了本次G20籌備委員會,該委員會表示,「人類歷史上不乏「貨幣戰爭」的慘痛教訓。上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危機爆發後,多個主要經濟大國放棄金本位,從狹隘利益出發,施行以鄰為壑的貨幣貶值政策,加劇了危機破壞性,毒化了國際經貿關係,成為誘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因素之一。在此敏感時刻開打「匯率戰爭」,可能刺激一些國家壓縮進口配額和提高關稅,從而引發貿易戰,損害各方利益。」
作為獨立的經濟學家,韓國慶熙大學經濟學教授金相國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指出,本次G20峰會必須達成一個普遍接受的協調辦法,不然互相衝突的匯率政策將不可避免地降低全球產出水平,所有國家都將受損。談及人民幣匯率問題,金相國教授表示,匯率問題在主要議題之下,是無法繞開的熱門話題,但美國的量化寬鬆政策勢必也會成為此次峰會討論的主要議題。
摩根史坦利亞洲區總裁羅奇認為「美國不存在什麼中國問題,而是儲蓄問題。美國人在現代所有大國當中是儲蓄率最低的……去年美國對90個國家都出現了貿易逆差,這不是中國的錯,是美國的錯。」日本經濟學家田代秀敏也認為「其他國家都在公然貶值自己的貨幣,卻要求人民幣升值,這一說法沒有說服力,對為世界經濟做出貢獻的中國也很不公平。」日本早稻田大學研究員木下俊彥也表示「我們並不贊成美國經濟復甦就需要人民幣升值這種說法。美國經濟能否復甦,完全是其國內的事情。」美國卡託研究中心的經濟學家埃克森則說:「2005年到2008年間,人民幣升值了21%,但是美國對華的貿易逆差不降反升。」
鹿死誰手
中國專家:
中國扛得住升值壓力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顧問委員會及研究委員會成員、《環球財經》總編輯向松祚日前就G20首腦峰會召開的有關問題接受了成都商報記者專訪。
向松祚對美國在本次G20會議上對中國施壓效果並不看好,「這次G20會議美國逼人民幣升值成功可能性幾乎為零。在要求人民幣升值的行動上,只有美國最堅定,其他國家很少會附和。各國在匯率問題上分歧巨大,不可能會一致對中國施壓。」
向松祚告訴成都商報記者,反而是美國近日的量化寬鬆貨幣政策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更可怕。向松祚解釋稱,所謂「量化寬鬆」其實是金融界術語,用通俗的話來說就是「印鈔票」。「美聯儲使用的這種方法很簡單,原來一些金融機構要把債券和承兌貨票拿到銀行去貼現,商業銀行再拿到美聯儲去貼現。金融危機之後,美國很多金融機構都是垃圾債券或者次級債券,美聯儲也同意讓他們也拿來貼現,債券由美聯儲接管,錢由金融機構拿去,市場獲得流動性。這是量化寬鬆的第一步,即降低美聯儲的資產標準,」向松祚說,「第二步,美聯儲直接去購買美國財政部的債券,財政部一發債,美聯儲就買入,等於是美聯儲直接印鈔票。」美國大量印鈔,人民幣匯率面臨升值壓力、出口競爭力下滑、經濟增速放緩等一系列問題也將隨之而來。
G20首爾峰會會不會是新的「廣場協議」誕生地?向松祚堅定地對此表示否認,他說,「今天和上世紀80年代情況完全不一樣,同時中國與日本的情況也完全不一樣,日本在政治上和軍事上依附美國,它扛不住升值壓力。我對中國的實力有信心。」
新聞
前瞻
美國狂印鈔票引眾怒
G20可能變G19+1
在首爾G20峰會召開前夕,美聯儲突然宣布狂印6000億美元鈔票,以刺激美國經濟,這一舉動已經受到了多國譴責。英國媒體於7日發表評論,稱美國已經引犯眾怒,G20峰會恐將成為「G19對1」的尷尬局面。
美國總統貝拉克·歐巴馬身處二十國集團韓國首爾峰會之際,可能需要使出渾身解數,應對各方批評,辯護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採取的新一輪6000億美元定量寬鬆政策。
德國、巴西、南非和中國等國家的政府官員批評美聯儲開動印鈔機貶值美元,推升大宗商品價格,驅動熱錢流入新興市場。面對二十國集團其他成員的批評,歐巴馬回應說,世界需要美國經濟恢復健康,而美國經濟需要更強勁出口。
雖然債臺高築的美國希望從現金充沛的中國和德國那裡找回平衡,但美聯儲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表明,美國背離了二十國集團的「共同目標」。(新華社)
最新動態
主張用黃金指引各國匯率
世行行長呼籲回歸金本位
世界銀行行長羅伯特·佐利克近日提出主張稱,領先經濟體應考慮重新採用改良版的全球金本位制,為匯率變動提供指引。
據英國 《金融時報》7日報導,佐利克在該報上撰文稱,自布雷頓森林固定匯率體系於1971年解體以來一直實行的所謂 「布雷頓森林體系II」浮動匯率體系,需要有合適的「繼任者」。
佐利克呼籲建立一個新體系,該體系「可能需要包括美元、歐元、日元、英鎊,以及走向國際化、繼而開放資本帳戶的人民幣」。他還補充說:「該體系還應考慮把黃金作為通脹、通縮和未來貨幣價值等方面市場預期的國際性參考物。」佐利克指出,儘管許多將黃金作為一種古老的貨幣,但「金融市場目前仍在使用黃金作為可替代性的貨幣資產」。
佐利克的觀點反映了人們對當前全球金融體系的擔憂。將於本周在韓國召開的G20首爾峰會很可能出現更多有關匯率方面的衝突。此前,美國財長蓋特納希望通過將經常帳戶赤字或盈餘的目標設定為不超過GDP的4%來結束「貨幣戰爭」,但這一計劃遭到普遍反對。(國際臺)
首爾萬人抗議G20
首爾7日爆發大規模遊行示威,大約2萬名學生、工人、農民等韓國社會各階層民眾聚集在首爾市政府外的廣場上,抗議全球化以及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等。(中國日報)
專家聲音
貨幣戰爭,曾誘發二戰。
位於首爾的G20籌備委員會在接受成都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人類歷史上不乏『貨幣戰爭』的慘痛教訓。上世紀三十年代經濟危機爆發後,多個主要經濟大國放棄金本位,從狹隘利益出發,施行以鄰為壑的貨幣貶值政策,加劇了危機破壞性,毒化了國際經貿關係,成為誘發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因素之一。」
貨幣戰爭,讓房價虛高。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研究所副所長、國際貨幣金融機構官方論壇(OMFIF)顧問委員會及研究委員會成員、《環球財經》總編輯向松祚接受成都商報記者專訪時表示,「人民幣一旦升值,房價飆漲就是最大的直接影響。上世紀,日元在《廣場協議》中被迫升值,結果出口大受影響,被迫大降利率。利率一降低,房市股市大漲,最後搞了一個大泡沫。
(責任編輯:曾安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