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道是城市的靈魂,
在一個城市最美的街道漫步過,
你才能感受它的脈搏,它的靈魂。
不必憧憬遠方~
生活在銀川,處處有美景。
這十條銀川最美的街道~
小編想帶你走一回~
新華街:以前有一座明朝藩王的府邸
明朝藩王朱栴(zhān)在銀川的府邸在今銀川市新華飯店的位置。府邸建設之時,正門面南,門前怎能無路?於是開闢了一條街道,名「新街」,這就是新華街的雛形,民國初改為「新華街」。
說到新華街,應該沒有銀川人是不知道的吧,這樣的「老牌」商業購物街,承載著多少人的記憶。
人潮熙熙攘攘,叫賣聲、吆喝聲、音樂聲此起彼伏。
華燈初上,沿著新華街你會看到路上車水馬龍、燈光璀璨。
夜幕降臨,這裡就成了吃貨聖地,夜市上小吃攤一個挨著一個,好過癮!
懷遠路:銀川市原來是以前的懷遠鎮
現在人們口中的懷遠路,逐漸濃縮成為了「懷遠市場」和「懷遠路夜市」的代名詞。以前西夏區本無路,城市建設起來了,後來才有了路,而懷遠路是典型的因古代政區而得名的路名,地名就是當地人文的活化石,「懷遠」作為銀川的前身,不應該被忘卻。
說到懷遠路,就不得不說懷遠夜市了,懷遠夜市位於銀川市西夏區懷遠路和文萃北路的十字路口。
夕陽西下,銀川的街頭仍然人來人往,每天的這個時刻,懷遠夜市便開始熱鬧起來了。在這裡有讓銀川萬千吃貨心動的各!色!美!食!
這裡有美味的烤雞蛋~
也有上過央視的辣條~
這裡還有有極具銀川特色的辣糊糊~
沒有排隊買過牛肉餅、怎麼好意思說你來過懷遠夜市?讓人接受美食的色味誘惑,放鬆心緒,做一次徹底的吃貨,也許就是這條街道的魅力吧!
正源街:「正源」、「鎮遠」傻傻分不清
西門曾叫「鎮遠門」,位置大約在今天銀川市解放西街與進寧街的交叉路口。正源街修建通車後,「鎮遠」因有蔑視意味,便取諧音「正源」,取「正本清源」之意,命名正源街。
正源街附近有銀川最繁華的商圈和許多寫字樓裡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無論是白天還是晚上,這條街道都充滿了活力。
燈光的映襯讓松北大道在夜幕中煥發異彩,用「白天清新晚上妖嬈」來形容它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富寧街:這裡以前有個寺廟
寧夏史志專家吳忠禮在其《銀川市舊街巷探源》中提到過福寧寺:清代在這片空地上修建一座大型寺廟,名曰「福寧寺」(祈求賜福寧夏人民的寺廟),漸漸便呼此地為福寧寺街,再後又有大廟街和鄧家巷的不同名稱。今天的富寧街名稱就源自於福寧寺與福寧寺街。1970年更名至今,但是市民們仍習慣泛稱此街中段為「大廟」。故街西的一條小巷於1981年就冠名為「大廟北巷」。
富寧街是一條有著深遠人文歷史背景的街道。
街道不寬,路邊的飯店鱗次櫛比,總的來說,走到這條路上是不會怕餓肚子的。
富寧街不僅是「酒吧一條街」,這裡的烤肉也是讓人念念不忘。
麗景街:居然有一座王爺的私人花園廟
慶王在城外有一處「私家花園」,名為麗景園。在《嘉靖寧夏新志》中有明確記載。麗景園的位置便在今銀川市麗景湖公園一帶,這也是「麗景街」的由來。
沿著寬闊的麗景街,可以到達麗景湖公園。
蒼蒼蘆葦,茫茫之湖,畫境詩意如微風徐徐而來,充滿恬靜與悠然。
解放街:以前就如此的繁華
解放街被稱為寧夏城第一街,明清時期到民國,這條街在地圖上都是最明顯的,一直是東西向主幹道。這條街歷史很悠久,也很成熟,沿線有政府及所屬部分機關,有老大樓、玉皇閣等古蹟也分布在這條街上。到1947年合併稱為中正東西街,1949年更為解放街名稱。
聽老一輩的人回憶,寧夏剛解放時,解放街還叫西大街,那時的街道塵土飛揚,商鋪都是清一色的土平房。1958年,政府翻新解放街,那年的10月,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立,來自全區的慶祝隊伍雄糾糾地壓過了解放街……
70年代,解放街再次翻新,電線桿換成了水泥高杆,時尚的路燈將入夜後的解放街映襯得燈火輝煌。此時,全市的下水管道四通八達,科技通訊線路也已入地鋪設。
到了90年代,解放街進一步搞了美化、亮化工程,街兩邊綠化帶榆槐松柏繁蔭,眾多花卉裝點街道兩邊,世紀廣場、怡園、鳳凰碑等沿街花園設計精巧美麗。
現在的解放街平坦寬闊,被五顏六色的霓虹燈妝扮成了燦若星河的不夜城。
解放街上的迎賓樓大概沒有人不知道吧,夏天去吃雙色冰點,冬天吃涮羊肉~
南薰路:在古代意味著物阜民豐
「南薰門」基本位置在今南門廣場南面,不是現在的南門樓。古代,人們認為風有八方之風,其中南方吹來的風潮溼溫暖,稱為薰風,薰字與南字結合,稱為南薰,所以古時多以南薰命名南門,意味著物阜民豐。銀川現在的南薰路由此得名。
漫步於南薰路,在它與中山街的交口,就可以看到南薰門了,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南門樓。
鳳凰街:老銀川記憶鳳凰碑
銀川鳳凰碑所在地,是舊時銀川城西門——鎮遠門。直到解放前,銀川城裡還保存有四座城門,東邊的清和門、西邊的鎮遠門、南邊的南薰門和北邊的德勝門。各處城門,除去進出往來的交通功能外,還兼具獨特的生活功能。
說到鳳凰街,就一定會想起鳳凰碑。曾經,去西門轉盤看噴泉,一度成為銀川人閒暇時最愛的休閒活動。外鄉人來到銀川,自然不會錯過與鳳凰碑合影的機會,如果恰巧噴泉噴水,「那才是倍兒有面兒的事兒」。
沿著鳳凰街繼續走,還會看到寶湖公園。
文化街:文化街上有文化
文化街是我們熟悉的「電腦一條街」。這條大街形成於明朝,是當時寧夏鎮城的一條骨幹街道,明廷設在寧夏鎮的許多重要軍政衙門,如寧夏都察院、按察司和遊擊府等都分布在這一街區之內。
新中國成立以來,文化街上先後有銀川二中、銀川十五中、寧夏財校、寧夏體校和區市婦幼保健院以及自治區政協機關、新華分社、人民日報駐寧夏記者站、寧夏人民廣播電臺、區文化廳、區體育局、區醫藥局、寧夏文聯、寧夏文史館、寧夏歌舞團、寧夏話劇團、寧夏京劇團、寧夏越劇團、化工研究所等許多文化、新聞、科研單位與文藝團體等都集中排列在大街兩側。
所以從這條街的歷史來看,確確實實是一處具有深厚的文化背景和相當高的文化品位與文化內涵的街區,把這樣的街區命名為文化街是名副其實,恰如其分的。
親水南大街:儼然置身於花的海洋
親水大街是綠化最美的街路之一,名副其實的景觀大道,清新自然,令人爽心悅目。
銀川哪條路的花兒最多?親水南大街當之無愧。薰衣草、向日葵、馬鞭草還有不知名的小花...
親水大街,一路上綠化得非常好,行駛其中,滿眼的綠色,滿心的歡喜,說不盡的喜歡!
每一個生活在銀川的人心中都有一條最美的街道
流逝的是歲月,不變的是風情
你最喜歡的是那一條街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