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解析2019年中國專利申請量24年來首次下降的背後——質量大幅...

2020-12-16 雲南網

原標題:專家解析2019年中國專利申請量24年來首次下降的背後——質量大幅提升 對經濟發展支撐作用明顯提高

全球專利申請量10年來首次下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最新發布的基準性年度報告《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顯示,2019年全球專利申請下降3%。這主要是由於中國專利申請量的減少。如果不包括中國的數據,則全球去年的專利申請數將增長2.3%。

《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報告涵蓋全球150多個國家和地區。報告表示,2019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為140萬件,與2018年相比下降10.8%,是近24年來的首次下降,這主要是因為中國開展了整體監管轉型,以優化申請結構、提高申請質量。

「中國專利申請量24年來首次下降,這是個積極信號。」北京智慧財產權研究會會長、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智慧財產權與科技法研究所所長孫國瑞教授,在12月15日接受採訪時告訴科技日報記者,伴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和創新活動的日益活躍,我國專利申請量持續多年保持快速增長,「但我們也看到,龐大的申請量給行政審批部門帶來很大壓力,而且專利質量混雜,其中有大量沒用的專利。」

我國正在從智慧財產權引進大國向智慧財產權創造大國轉變,智慧財產權工作正在從追求數量向提高質量轉變。「要創造高質量智慧財產權產品,包括核心專利技術、版權精品、知名品牌,實現智慧財產權創造由多向優、由大到強的轉變。」孫國瑞分析,智慧財產權「多而不優」「大而不強」不符合我國新發展理念,也不符合構建新發展格局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

「正如報告所說,專利申請量的下降,是中國主動作為,優化申請結構,提高申請質量的一個表現。」孫國瑞說。

國家知識產權局有關負責人介紹道,在優化專利申請結構和提升專利申請質量方面,該局通過設立保護中心、優先審查等措施對重點產業關鍵領域給予審查政策傾斜,同時還在突出專利統計指標體系的質量導向、規範地方專利資助獎勵政策、動態監測全國專利申請質量、打擊無資質專利代理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這些舉措有效倒逼市場主體規範專利申請行為。

與此同時,我國專利申請結構進一步優化。2019年,我國國內發明專利申請中,職務發明所佔比重達到91.4%,較上年提高5.1個百分點。發明專利申請在全部專利申請中的比例穩步上升,企業佔國內發明專利申請比例達到6成以上,以企業為主的創新主體的專利創造運用能力不斷提高。

該負責人表示,我國專利申請質量有較大提升,專利對經濟發展質量支撐作用明顯提高。

尤其是在一些領域,智慧財產權創造有了較好基礎。目前我國在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生物工程等戰略性新興產業的專利申請量增長較快。

「此外,我國專利申請數量的變化在一定程度上也表明,部分政府、發明人對申請專利的態度可能正在發生改變。」孫國瑞說,在我國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初期,很多人對專利重要性認識不到位,因此各級政府部門採取系列措施,鼓勵發明人申請專利,「但逐漸地,專利數量成為考核指標,在一些地方,出現了『為申請而申請』的情況,甚至有用財政資金來補貼專利申請的現象,這是需要改變的。」

「能創造價值的專利才有意義。」孫國瑞說,當這樣的意識逐漸普及,我國專利含金量會越來越高,也會成為經濟發展的核心競爭力。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總幹事鄧鴻森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的暴發「推動了新技術的採用,促進了日常生活的數位化」,進一步刺激了對於智慧財產權工具的長期需求。鑑於智慧財產權與技術、創新和數位化之間的緊密聯繫,在後疫情時代,智慧財產權有望在更多國家發揮更加重要的作用。

記者從知識產權局獲悉,整體來看,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我國創新主體的發明專利申請在受到短暫影響之後,迅速企穩回升並始終保持積極發展勢頭。其中企業申請增速更是顯著高於全國平均水平,這表明企業作為創新主體,在國家相關政策的鼓勵和支持下,始終在積極應對疫情、加大創新力度、對衝疫情影響。在企業良好勢頭的帶動下,預計2020年全年我國發明專利申請將呈現較為積極的正增長態勢。(操秀英)

相關焦點

  • 2019年中國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首次躍居全球第一位 中國專利...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智慧財產權事業,取得了一系列顯著成績——專利密集型產業穩定增長、《視聽表演北京條約》就將生效、PCT國際專利申請量首次躍居全球首位、《國家智慧財產權戰略綱要》目標基本實現,等等。智慧財產權強國戰略的實施,也推動了中國製造加速邁向中國「智造」。4月20日至26日是全國智慧財產權宣傳周。
  • 《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報告:2019年中國專利申請量全球第一
    報告顯示,2019年全球專利申請量超過322萬件,較前一年下降3%,為10年來首次下降。其中,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40萬件,排名全球第一,這一數字是排名第二的美國主管部門收到專利申請量的兩倍以上。  報告指出,2019年亞洲專利申請量佔世界總量的65%,與2009年的50.9%相比增幅顯著,主要得益於中國經濟長期增長的推動。
  •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2019年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活動增加 專利...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當地時間12月7日,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發布的基準性年度報告《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顯示,報告指出,2019年全球專利申請下降3%,這也是十年來首次下跌。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活動分別增加5.9%和1.3%。
  •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繼續保持智慧財產權強國地位
    報告指出,雖然2019年全球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活動持續上升,但專利申請罕見地出現下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長期增長持續推動全球智慧財產權事業顯著發展,2019年中國繼續在世界智慧財產權領域發揮引領作用並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大多數領域繼續位居世界第一。
  • 超2萬全球5G標準專利申請量增長迅猛
    近日,德國專利統計公司IPlytics發布的「5G標準專利聲明的實情調查」報告顯示,截至2020年1月1日,全球5G標準專利申請數量為21571件。  從通信設備製造商的角度來看,專利申請量前六名從高到低依次為華為、三星、中興通訊、LG、諾基亞和愛立信。
  • 中國專利申請數量連續9年排名全球第一
    來源:人民日報人民日報駐比利時記者 方瑩馨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日前發布《2020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受理的專利申請數量達到140萬件,連續9年排名全球第一,是排名第二位國家專利申請數量的兩倍以上。
  • 美、中、日,國際PCT專利申請量穩居前三,那印度、韓國、俄羅斯呢?
    首先簡單介紹下什麼是「國際PCT專利申請」,以免有些不明白的網友又以質量不夠來說事了。國際PCT專利申請,指的是「依據國際通用規則,專利申請人可以通過PCT途徑同時向多個國家遞交申請專利,減少申請人和各個專利局的重複勞動。
  • 2020年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行業技術發展現狀分析 專利申請總量...
    專利申請總量位居全球首位隨著北鬥全球系統建設和產業發展的快速推進,中國衛星導航專利年度申請量持續增長,尤其是最近3-4年專利申請勢頭強勁。據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智慧財產權中心對中國專利授予機構的著錄項目統計,2016-2018年中國衛星導航專利連續三年年度申請裡超過1萬件。2019年申請量雖有所下降,但截止到2019年12月31日(公開時間),專利累計申請量(包括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已達到74897件,保持全球領先。隨著北鬥應用的進一步推進,預計衛星號航技術專利申請還將繼續保持快速增長態勢。
  • 慈湖高新區專利申請量突破2000件
    根據安徽省智慧財產權事業發展中心發布的數據,截止2020年10月底,慈湖高新區專利申請量首次突破2000件大關,達2134件,比上年增長27.3%,其中發明專利申請量達1219件,佔申請總量的57.1%,專利申請量、發明專利申請量均位於全市第一。
  • 臺灣專利的春天都去哪兒了?
    雖然下降趨勢趨於緩和,但是72442這個數字還是有些令人跌破眼鏡,畢竟即使在金融海嘯重建期同時也是專利申請量急凍的2009年,至少還有7萬8千多件的申請量。如果申請量繼續衰退,恐怕就快出現全年申請量不足7萬件的情況了… 有人說臺灣的專利環境已然進入冰河時期,曾以創新聞名的亞洲四小龍之一,何以陷入這種慘澹的局面? 統計數字背後又蘊藏著什麼樣的信息?
  • 2020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中國繼續保持智慧財產權強國地位
    報告指出,雖然2019年全球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活動持續上升,但專利申請出現罕見下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長期增長持續推動全球智慧財產權事業顯著發展,2019年中國繼續在世界智慧財產權領域發揮引領作用並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大多數領域繼續位居世界第一。
  • 2020年人工智慧專利申請與授權排名,百度榜首,華為第二;中國首次...
    人工智慧AI已經成為未來十年以上整個科技時代的最重要的技術之一,隨著5G無線通信基礎設施的不斷普及和覆蓋,AI在其基礎上得到了更快的發展,這不僅僅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範圍的趨勢。最近,中國數據表明:中國AI專利申請數量全球第一,首次超越美國。那麼,國內人工智慧專利申請數量與最終授權排名如何呢?華為、百度誰能排第一?
  • 日經:日本以三分之一的全球專利申請量領跑電池技術競賽
    集微網消息(文/holly),據日經亞洲評論報導,一份新的報告顯示,日本仍然是電池創新強國,松下、豐田和其它品牌申請了該領域超過三分之一的國際專利。歐洲專利局(EPO)和國際能源署(IEA)日前發布的聯合研究報告顯示,日本在2018年公布了2339項電池相關發明的國際專利申請,幾乎是排名第二的韓國1230項發明的兩倍。
  • 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報告顯示:中國繼續保持智慧財產權強國地位
    報告指出,雖然2019年全球商標和工業品外觀設計申請活動持續上升,但專利申請出現罕見下降。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長期增長持續推動全球智慧財產權事業顯著發展,2019年中國繼續在世界智慧財產權領域發揮引領作用並作出了巨大貢獻,在世界智慧財產權指標大多數領域繼續位居世界第一。
  • 中國日記·7月11日|20年增200倍背後,是全球創新重心正在東移
    眾所周知,專利是科技創新的重要支撐,專利所有權是一個國家工業技術能力的重要標誌。統計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9年,我國國內(不含港澳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從8.4萬件增長至186.2萬件。而在國際專利申請量上,中國也是逐年突飛猛進,2011年超過韓國,2013年超過德國,2017年超過日本,2019年達到58990件,超越了美國的57840份,躍居世界第一,拿下了美國佔據40年的榜首之位。而令人難以相信的是,在1999年時,中國的國際專利申請量僅為276件。短短20年間,這一數字飆升至近6萬,增長了200倍。隨著專利擁有量大幅增長,中國已然成為名副其實的智慧財產權大國。
  • 2019年東營有效發明專利2138件 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9.92件
    日前,記者獲悉,去年東營市有效發明專利2138件,同比增長20.1%,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9.92件,較上年提高1.57件,其中東營區、東營港經濟開發區國內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增幅高於全市同期水平,同比分別增長29.7%、28.99%。PCT國際專利申請量為17件。
  • 2019年獲得美國實用專利的全球前100所大學排名出爐
    該報告使用了從美國專利和商標局(USPTO)獲得的數據,並強調了專利在大學研究和創新中發揮的重要作用。該報告自2013年以來每年發布一次,列出了美國專利與商標局2019年授予的實用專利第一受讓人名單排名前100的大學進行排名。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院長保羅•桑伯格(Paul R.
  • 食品飲料業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量排行榜:雙匯發展第一
    來源:新浪財經相關閱讀證監會發布科創板科創屬性評價指標體系新浪財經訊 中國的專利分為發明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量反映了公司技術創新的活躍度。那麼,食品飲料行業的外觀設計專利申請量究竟如何呢?「新浪財經科創屬性研究中心」將為你一一解答。Choice的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食品飲料行業共有97家公司。
  • 中國國際專利申請量躍居世界第一 每萬人口達13.3件
    ,邀請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申長雨、副局長何志敏,中宣部版權管理局局長於慈珂介紹2019年中國智慧財產權發展狀況。申長雨表示,2019年,智慧財產權強國建設加快推進。專利商標審查質量和效率持續提升,高價值發明專利審查周期壓縮至17.3個月,商標註冊平均審查周期壓縮至4.5個月,超額完成國務院確定的年度目標任務。全年累計減免專利商標相關費用79.3億元。智慧財產權保護全面加強。開展「鐵拳」「劍網」「網劍」「龍騰」等專項行動。
  • 中國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世界第一併率先實現5G商用!
    近期,根據《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中國網際網路發展報告2020》當中的統計數據顯示,我國的5G作業系統等技術取得了一系列突破,我國人工智慧(AI)專利申請數量首次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