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漫+文創:揭秘日本文化IP產業鏈

2020-12-13 央廣網

作為世界知名的「動漫王國」,日本在全球動漫領域具有不可替代的影響力。據日本動畫協會去年12月9日公布的《動漫產業報告2019》的統計顯示,2018年度日本動漫產業(含周邊產品)的產值已超2萬億日元,其中幾乎近半數來自海外市場,這一數據也說明了日本動漫在全球的影響力。

此外,受日本國內市場環境的影響,由動漫衍生出的文創商品產值近年來雖呈下降趨勢,但在2018年仍維持在5000億日元的水平。這一數值雖較2014年最高峰的6552億日元有所下降,但也佔據了日本本土動漫市場的半壁江山。基於動漫的文創產品的生命力可見一斑。

強大動漫IP為文創發展奠定基礎

經過半個世紀的發展,日本動漫產業形成了一個極其龐大的體系,讓日本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動漫製作和輸出國。日本動漫產業的開端可追溯至1920年代,日本電影人把西方最新的動畫片製作技術帶到日本,並試著製作動畫片。

不過,日本首部大受歡迎的動畫片直到1963年才出現。日本漫畫大師手塚治虫創作的作品《鐵臂阿童木》被改編成動畫片在富士電視臺播放。到1970年代,日本動漫產業放棄原本緊跟西方風格的路線,自行創作獨有的動畫片。當時著名的作品包括《魯邦三世》和《魔神Z》,而長壽漫畫則有《哆啦A夢》《蠟筆小新》等。在這一時期,後來著名的動漫電影人如宮崎駿、押井守等人也開始嶄露頭角。

1980年代,日本動畫片開始成為主流電視節目之一,並經歷了日本動漫史上第一個黃金時期。大友克洋的作品《阿基拉》更是在1988年被冠以最昂貴動畫片的稱號。

從1990年代開始,日本動漫在國際市場上愈來愈受歡迎。《獸兵衛忍風帖》和《攻殼機動隊》在1995年開始成為國際有名的動畫電影。日本電視動畫如《新世紀福音戰士》等亦吸引世界各國尤其是西方國家動漫迷的關注。2002年,宮崎駿憑《神隱少女》在柏林電影節中獲得金熊獎,在第75屆奧斯卡金像獎中獲「最佳動畫長片」獎。

隨著動漫的流行,各種動漫人物形象在深入人心的同時,也開始滲透到日本社會的各個角落,尤其是在文創產業。強大的動漫產業為文創產業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日本漫畫是動畫和遊戲創意的重要來源之一,也是動漫遊產業的核心。比如,日本漫畫被改編成動畫電視、動畫電影以及各個平臺上的遊戲。與此同時,漫畫的影響由於作品被改編而擴大,漫畫家的思維方式、漫畫的表現藝術和其被解讀的方式等,亦對日本的社會和文化產生了巨大影響。

動漫文創屬於動漫周邊,也是一個比較廣義的概念,是指以動漫、遊戲為載體,對其周邊的潛在資源進行挖掘而生產出來的產品。動漫文創既包括玩具、食品、飾品等實物,也包括音樂、圖像、書籍等文化產品。這些不同形式的動漫文創產品,圍繞某個IP構成了一個龐大的產業鏈,為商家帶來了豐厚的利潤。記者的一位熟悉中國三國史的日本朋友稱,他當年就是受日本《三國志》動漫的影響,後來玩遍了廠家推出的幾乎所有三國遊戲,所以他對中國三國時期的人物和故事都了如指掌。

手辦市場方興未艾,智能化是發展方向

隨著日本動漫產業的發展,其衍生的文創產品滲透到了人們生活的各個環節,尤其是玩具市場。動漫產業所創造的豐富資源,為玩具產業帶來了大量的創意靈感和市場商機,這使得兩者形成了密切合作的產業聯合體。

2018年,日本的玩具市場額高達8398億日元,其中以手辦、模型等為代表的興趣類玩具就佔到了1400億日元的份額,也是玩具市場中佔比最大的一部分。手辦市場在日本連年走強,背後的主要原因是動漫成為消費者與手辦之間的情感紐帶。日本的「70後」「80後」和「90後」們從小就十分喜愛動漫,成年後對相關手辦也保持著很高熱情,是手辦市場的主要支持者。而他們的這一愛好還將影響下一代,支撐著手辦市場穩步成長。

「高達」系列創作者富野由悠季就曾表示:「現在製作高達動畫片就是為了賣手辦。」手辦作為動漫周邊的產品之一,多數不是版權方生產,而是由版權方授權給生產商,從中獲取專利費。不過,日本一些玩具廠商除了購買版權外,還會主動參與到動漫製作中,甚至開發自家產品。日本老字號玩具廠商壽屋就進行了這樣的嘗試,並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2002年,壽屋拿下《星球大戰》手辦的生產許可,從此進入國際市場。壽屋藉此擴大與美國出版商的合作,並通過該公司獨特細緻技術,以及動漫產品的人氣,逐漸成為世界知名玩具廠商。2015年,該公司開始生產自創品牌「機甲少女」的組裝手辦,成為日本手辦市場的熱銷產品。借著手辦的熱度,壽屋在2017年推出了「機甲少女」電視動畫片,在2019年推出劇場版。壽屋也成為日本首個躋身動漫市場的玩具廠商。

對於手辦市場的未來發展,該公司副社長清水浩代女士表示,近年來手辦市場已經從此前的模型朝著可組裝的方向發展。而手辦市場得以發展的另一個原因是,原來高價格、高質量的手辦,正向低價格、物有所值的方向轉變,讓消費者可以用較低價格就能買到喜歡的手辦。

影響手辦市場的另一個主要因素是消費傾向的變化。以前,美系手辦和日系手辦可謂涇渭分明,市場銷售具有很強的區域性。近年來,由於網際網路技術的發展,動漫傳播範圍擴大,手辦市場的東西文化融合也開始顯現。例如,《火影忍者》在歐美人氣暴漲,《海賊王》則非常受亞洲消費者的追捧。清水浩代認為,在擴大手辦市場問題上,一是要給消費者多創造可觀看、可接觸的機會,雖然現在是網購時代,但如果能夠直接觀看和接觸到手辦實物,往往更能刺激消費者的購買慾望;二是要區別於以往針對不同性別顧客的開發理念,需要研發具有人見人愛魅力的產品;三是隨著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手辦也應朝著智能化方向努力。

「工匠精神」打造地方特色卡通紀念品

強大的動漫產業同時也為文創產品設計提供了人才支撐。在日本,不論是大賣場或是狹窄街道,各種樣式的文創產品無處不在,只要你身處其中就很難空手而歸。特別是一些極具地方特色的文創產品,更是成為當地的一張活名片。

旅遊業方面,具有各地特色的文創產品充斥著日本景區大大小小的商店,各個景區根據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與自然風貌,設計出風格迥異的文創產品。因此,遊客們在日本不同的景區很難見到相同的文創產品,即使是同款也會標上「區域限定」的標誌,成為只有在這裡才能買到的商品。

這些文創產品包括食品、文具、玩具、紀念品等,食品類大多根據本地特有食材製作,在包裝方面有著明顯的文化特徵與地區標識,地方特性極易識別;玩具類與紀念品類大多以當地特色建築或景觀為樣本設計成卡通形象,很是親民。

日本景區的文創產品在講求「量」的同時更追求「質」,日本的「工匠精神」讓這些產品做工精細、保證品質。

在生活中,日本不同地方人文風情各異。為了突出本地特色,有些地方甚至連下水道井蓋都設計出了新高度,在介紹當地特點的同時又美化了環境。就連日本各地的警察都有自己獨特的卡通形象。各地寺廟、神社等宗教場所的文創產品更是各具特色,比如包裝精緻的護身符等,除了帶有宗教祈福的特點外,還是很好的裝飾品。也有許多神社將守護神加以卡通化,例如京都伏見稻荷便設計出多款狐狸形象的文創產品。

此外,日本還根據地區特色設計吉祥物,事實證明,一個呆萌可愛的卡通形象蘊含著豐富的經濟效益。在許多地方吉祥物當中,最著名的可能就是近年來人氣爆棚的熊本縣「幸福部長」熊本熊了。熊本熊最初設計目的是以吉祥物的身份,為熊本縣帶來更多的觀光及其它附加收入。沒想到,熊本熊依靠自身呆萌的形象和獨特的授權運營方式,在日本國內及國外獲得了超乎想像的歡迎,成為在世界上擁有極高人氣的吉祥物,也讓熊本縣在全世界獲得了知名度。

相關焦點

  • 廣西打造動漫IP《白堊紀》恐龍文創產品
    參加動漫IP《白堊紀》恐龍文創產品合作開發籤約儀式領導與嘉賓合影。卡斯特動漫供圖卡斯特動漫供圖廣西新聞網南寧10月12日訊(記者黃新躍)廣西自然博物館與廣西卡斯特動漫有限公司11日在南寧舉行動漫IP《白堊紀》恐龍文創產品合作開發籤約儀式,雙方將以動漫IP《白堊紀》為依託,聯合打造廣西白堊紀恐龍超億元衍生產品產業鏈,首期將開發精品恐龍模型和白堊紀恐龍科普讀物,然後向兒童玩具、手機周邊、日用品、學習教育、食品飲料、服裝鞋帽、遊戲應用等領域拓展
  • 西湖區:文創因動漫更精彩
    動漫衍生品展區、動漫遊戲體驗區、蔡志忠動漫作品區、中國動漫新銳榜……今年動漫節,西湖區除了以文創、旅遊和生活為特色舉辦好動漫節分會場活動外,還將積極為參展企業搭建展示、交流、銷售平臺。  中國國際動漫節成為宣傳打造美麗幸福的首善之區和全國文創產業示範區的平臺,展示西湖區打造文化創意與旅遊、生活融合的舞臺。
  • 從動漫IP到城市IP
    一隻熊打開一扇窗日本之所以成為「熊本模式」的先行者,與其對「萌文化」的推崇有關。生活壓力相對較大的日本人尤其注重吉祥物身上的幽默感,這些代表本地風物和民眾精神的「萌物」,往往都有一套自己的搞笑方式,也就是某種「萌點」。
  • 景區文創:旅遊的最後一個景點,城鎮文化IP
    >  顧名思義是文化創意產品,是指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藉助於現代科技手段對文化資源、文化用品進行創造與提升,通過智慧財產權的開發和運用,而產出的高附加值產品。◆ 第二個階段的文創多為家喻戶曉的IP形象的周邊產品開發,比如迪士尼的米老鼠、唐老鴨等,從產品的開發到包裝推廣營銷都會有完整的體系。還有一種是文化創意產業在空間上的實現,如民宿等。◆ 第三個階段的文創走進了一切皆IP的時代。
  • 「酷日本」助推文創產品「走出去」
    為了加強對文創產業的保護與支持,日本政府制定了相關法律法規,從根本上保障行業的長遠穩定發展。日本文創產業立法主要涉及3個領域,分別為「文化內容的監管與控制」「著作權」和「文化振興」。日本民族的文化自律意識為文創產業的發展奠定根基。行業自律要求生產者在開發衍生產品的過程中,追求原創、精緻的文創產品,這些都促進了行業的良性循環發展。
  • 日本動漫IP是如何打造出來的?其實每一步都很熟悉
    往往我們講到一個大火的動漫,尤其是日本動漫,它這個名字所代表的一般不僅僅是一個動漫作品而已,比如說道《fate grand order》這款手機遊戲,很多動漫迷很自然的想到fate的一些列作品,從最初的galgame到《fate stay night HF》最新的劇場版,無一不在粉絲們心中佔據著一席之地
  • 金馬文創《彩虹森林》動漫產業項目發布會在京舉辦
    在此基礎上,金馬文創聯盟從內容製作、傳播平臺建設,到全產業鏈開發運營三個維度上厚積薄發,在當日正式宣布啟動彩虹森林動畫產業項目,將會打造一個中國動漫英雄宇宙此次發布會,由央視著名少兒欄目主持人「月亮姐姐」主持。
  • 揭秘故宮超級IP!文創突起,超7成商標申請於近5年
    而近年來伴隨著有趣的文創產品、豐富的文化活動、層出不窮的跨界合作,從每年的「紫禁城初雪」刷屏,到手辦、彩妝等文創產品走進千家萬戶,從《上新了·故宮》《故宮回聲》等文化類綜藝節目接連上線,到還原紫禁城裡過大年場景引發大家爭相進宮「打卡」過年……如今的故宮,作為中國最大的古代文化藝術博物館,儼然已是「網紅」姿態,於古今交匯處為沉睡的文物找到新的可能。
  • 中國卡通形象營銷大會|功夫動漫揭秘超級IP生態平臺發展趨勢!
    中國動漫集團與泉州市動漫產業協會籤約儀式現場動漫文創的下一步,是IP授權動漫文創發展的背後,是數據的客觀變化。據艾瑞2019年中國動漫行業報告中的數據,中國泛二次元用戶規模近3.5億。在各大動漫平臺上,95、00後的年輕人超過80%。
  • 有妖氣攜重量級IP陣容亮相BICAF 推動動漫文化實現IP全鏈發展
    (有妖氣亮相BICAF,重量級IP陣容成焦點)實力亮相漫展,積極推動動漫文化此次BICAF北京國際動漫展匯集中、美、日人氣IP,將小說、漫畫、動畫、音樂、電影、遊戲等不同藝術進行跨平臺整合,集結成熱血且富有生命力的年度嘉年華。
  • 動漫文創IP為旅遊業轉型升級提供新動能
    他研究指出,當下旅遊產品具有IP打造、夜經濟、文創、互動性、主題化、康養等諸多熱點,並分析介紹了國內外成功的文旅IP案例。文旅小鎮是當下熱詞,陳南江特別指出國內眾多旅遊小鎮的失敗主要原因,是沒有統一文化主題,沒有鮮明特性,沒有形成真正IP。他表示,「激烈競爭下,旅遊產品要做好四個『度』,即高度、豐度、精度、熱度。」
  • 東京:「酷日本」3年前升為國策,動漫遊戲電影形成產業鏈
    上世紀80年代起,動漫文化產業就成為日本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其高峰時甚至佔日本GDP比重的10%。簡而言之,日本政府要做的,就是為動漫等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內容產業加大馬力,讓酷日本「走出去」。日本經濟產業省媒介內容課的橫倉幹人向早報記者介紹,「酷日本」戰略主要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向海外傳達日本的魅力,包括動漫、時尚、飲食文化等內容;第二階段是讓本國企業通過在海外開發動漫、時尚等關聯產業的商品而獲利;第三階段則是吸引更多的海外遊客來日本觀光消費。
  • 旅遊文創IP
    文創產品是指依靠創意人的智慧、技能和天賦,藉助於現代科技手段對文化資源、文化用品進行創造與提升,通過智慧財產權的開發和運用,而生產出的高附加值產品。特色IP是生成品牌形象的重要元素,打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IP能產生很大的價值。
  • 搞IP聯名、玩品牌跨界,「網紅」故宮文創收入超15億
    《博物館條例》《關於推動文化文物單位文化創意產品開發的若干意見》《國家文物事業發展「十三五」規劃》等文件都明確指出,鼓勵各類文化文物單位挖掘館藏文化資源,開發文創產品。陝西歷史博物館及其打造的文化ip唐妞和奈雪的茶聯名合作。頤和園也是跨界多行業,和得力聯名文具,和陶陶居聯名美食,和《芭莎珠寶》聯名珠寶首飾。文博類文創可以說是始於外國的,國外的博物館在這方面做得都很不錯。
  • 懶蛋蛋:如何把喪文化打造成大IP進行文創
    最近幾年,由於因為生活、學習、事業、情感等的不順等因素,在一些90、00後群體中,形成了一種叫喪文化的文化趨勢,來表達或表現出自己的沮喪。「葛優躺」成為喪文化的代表而日本TBS電視臺根據青年的喪文化,創作了以懶蛋蛋為主人公,圍繞著早晨的餐桌的主題的小短劇,由大約30秒的劇情,和30秒的懶蛋蛋廣播體操組成。
  • 動漫IP與鄉村旅遊
    日本作為動漫的鼻祖,近年來,動漫文化開始陸續滲透至區域旅遊發展中去,形成了一系列的旅遊體驗產品,催生了一批以著名動漫IP為主體和本底的動漫主題小鎮。,是日本「動漫IP+文旅小鎮」發展模式的代表。:1、利用動漫旅遊在日本的產業融合度較高的現狀,將大家所熟知的動漫人物和形象應用到旅遊產業中:景區建設、遊樂設施設計、漫畫主題樂園以及配套動漫餐廳、咖啡廳、動漫主題表演等,為動漫旅遊增添了樂趣和文化氛圍。
  • 漢字俠超級IP運營公司——功夫漢字動漫有限公司在泉州正式成立
    ▲中國城市超級IP理念創造者李竹兵功夫漢字動漫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公司以傳承中華漢字文化為已任,潛心研究漢字演變規律,獨創漢字譜系解構識字邏輯,以創新思維提出以動漫形式打造中國文化超級IP《漢字俠》。
  • 「廣西文化符號和地標產品動漫IP形象設計」主題研討會在廣西桂林...
    ,培植優質動漫IP形象,助推廣西文化的傳播,加速廣西文化產業的發展、轉型與升級。廣西動漫協會副會長周衛煒 廣西動漫協會副會長周衛煒表示,動漫IP能促進旅遊業向輕資產轉化,推動差異化和產業鏈延伸,實現商業模式優化。
  • 天價IP的錢被誰掙了?——中國娛樂IP產業鏈研究之一:影視動漫篇
    擁有優勢自主IP、能夠在產業鏈下遊變現的公司也值得期待。金科文化旗下的湯姆貓已經實現了遊戲的成功變現, IP授權和主題公園也值得期待。阿里影業雖然在影視出品方面成就平平,在IP電商授權領域卻很有潛力。前言:天價IP的錢被誰掙了?「IP」這個詞不是中國的發明,卻在中國文化娛樂產業被發揚光大。
  • 非本土IP增多,日本動漫能否藉助外力拯救頹勢?
    而隨著中國資本的加入,以及美國技術的植入,近年來的日漫新番中非日本IP正在逐年增多,日本和其他國家合作推出的動漫作品更是源源不斷。那麼,是什麼原因,讓一直悶聲搞創作,近乎閉關鎖國的日本動漫,開始敞開胸懷擁抱外來文化呢?這樣的文化交融又會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日本動漫能否藉助外力重現輝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