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運與共 攜手並肩——疫情下的中國與世界

2020-12-13 國際在線

作者:唐彥林 於玥輝(分別系遼寧大學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研究生)

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以來,中國本著對本國人民和國際社會負責的態度,全社會動員控制疫情蔓延和向外界傳播。目前,新增病例數持續下降,治癒人數不斷增加,疫情防控形勢積極向好態勢正在拓展。

把控制疫情的事情做好,就是中國對世界公共衛生安全與世界發展的最大貢獻。1月28日,習近平主席在會見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時明確表示,「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始終是第一位的,疫情防控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流行性疾病跨國蔓延是威脅全人類的非傳統安全課題,也是防控難題。新冠肺炎的主要暴發地是「九省通衢標重鎮,八方商旅聚行群」的武漢市,暴發時正值中國新春佳節,十四億人要闔家團聚、走親訪友,加之新型冠狀病毒是未知新病毒,且傳染力較強、防控難度前所未有,能否防控住疫情蔓延事關中國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也關乎全人類的福祉。

從左至右:阿聯杜拜哈利法塔、伊朗德黑蘭自由塔、埃及開羅薩拉丁城堡和日本東京塔紛紛點亮「中國紅」。圖片均為新華社發

面對大考,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迅速採取最全面、最嚴格、最徹底的防控舉措,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堅持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努力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1月20日,習近平總書記就新冠肺炎疫情作出重要指示,強調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1月25日正月初一,他又主持召開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再研究、再部署、再動員。全國人民眾志成城,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形成了抗擊病魔的強大合力。正如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所說,正是由於中方採取強有力防控措施以及中國人民作出的巨大犧牲,才有效阻遏了疫情向世界上其他國家的蔓延。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也認為,中國為了遏制病毒傳播所做出的犧牲,是對全人類的偉大貢獻。

病毒沒有國界。在迅速建立起聯防聯控的舉國體制基礎上,公開透明地開展國際衛生合作是必需的。與國際社會全力合作,是中國抗擊疫情的鮮明主張和重要舉措。人類文明史就是一場與疾病的抗爭史。疫病流行是典型的非傳統安全威脅,具有突發性、跨國性、不確定性和防控難度大等特點,超越偏見和狹隘利益觀的國際合作是遏制和消滅疫病流行的唯一正確選擇。中國始終走在與國際組織和世界各國合作應對跨國流行病的前列,為全球公共衛生治理提供公共產品。2003年中國成功阻擊「非典」擴散。2014年伊波拉疫情肆虐西非大地,中國當時是第一個派遣包機運送緊急救援物資、派出醫療隊趕赴疫區的國家。在此次疫情中,中國在短時間內確定並分享毒株全基因組序列,為疫苗和有效藥物研發奠定基礎,成功研製快速檢測試劑盒,為當前其他國家採取措施防控疫情提供了科學依據。中國積極主動同世界衛生組織和國際社會開展信息交流,接待世界衛生組織專家考察團在中國實地考察、評估疫情,接受並按照世界衛生組織有關建議和《世界衛生條例》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中國與世界衛生組織卓有成效的合作構築了遏制疫情蔓延的第一道防線。中國還積極同日本、韓國、伊朗等受疫情影響嚴重的國家加強溝通,互幫互助,很好地詮釋了國際合作的真諦。

此次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再次提醒我們,這是一個傳統安全與非傳統安全相互交織的時代,也是一個局部問題和全球問題彼此轉化的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獨善其身,任何一個國家也不可能包打天下,各國的利益已經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在此次抗擊疫情的全球合作中,中國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本著公開、透明、負責任態度,積極開展抗疫國際合作,為維護和健全開放合作的全球公共衛生治理體系作出了貢獻。與此同時,世界各國也同中國一道,守望相助,並肩作戰。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170多個國家領導人、40多個國際和地區組織負責人以電話、信函、聲明等方式對中國表示慰問和支持。患難見真情,在疫情當前的危難時刻,許多外國朋友堅定地同中國站在一起。2月5日,柬埔寨首相洪森為了表達對中國政府和人民的慰問與支持,在韓國訪問後臨時決定增加行程來華訪問;蒙古國總統巴特圖勒嘎在蒙古國傳統佳節白月節假期後第一天到訪北京,向中方贈送3萬隻羊;巴基斯坦緊急調集全國醫療儲備馳援中國;俄羅斯、白俄羅斯出動軍機向中國護送防疫專家和援助物資;日本松山芭蕾舞團為中國友人唱起《義勇軍進行曲》;部分在華非洲留學生主動「請戰」,前往救治一線或火車站等地擔任志願者……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中國人民不會忘記世界人民伸出的援手,中國在國內疫情尚未完全緩解之時,已經力所能及地為其他受疫情所困的國家提供幫助,而中國本身的抗疫經歷更是為世界各國防疫提供了有益的經驗參考。日前,中國—世界衛生組織新冠肺炎聯合專家考察組外方組長、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高級顧問艾爾沃德在結束中國疫情考察之後明確表示,中國所採取的應對新冠肺炎疫情的策略行之有效,世界其他地區應該加以效仿。展望未來,未知疾病總是走在人類醫療水平前面,合力應對國際公共衛生突發事件、健全全球公共衛生安全機制依然是各國的唯一正確選擇。沒有一個冬天不可逾越,沒有一個春天不會來臨。面對新冠肺炎疫情的嚴峻挑戰,只要各國人民齊心協力,團結如一,必能攜手迎來勝利時刻。

相關焦點

  • 日本著名樂隊為中國寫歌,希望能攜手並肩戰勝疫情
    3月15日,《天氣之子》、《你的名字》主題曲的演唱者、日本著名樂隊RADWIMPS在社交平臺表示寫了一首歌給中國正在抗疫的人們,希望能夠一起並肩前行。
  • 要聞丨並肩攜手共克時艱 浙江省貿促會舉辦在浙日資企業新冠疫情...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穩外資工作部署,結合當前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實際,為落實防疫情、復生產「兩手都要硬」的精神要求,切實做好在浙外商投資企業儘快復工復產的服務支持工作,浙江省貿促會與浙江省靜岡福井事務局於3月10日下午共同舉行了在浙日資企業新冠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視頻交流會。
  • 東營市78名出租人與銀座商場攜手並肩 共克時艱
    東營市78名出租人與銀座商場攜手並肩 共克時艱 2020-04-23 17:0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俄媒:中俄並肩贏得二戰勝利 必將攜手戰勝新冠疫情
    本文轉自【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謝平 李潔):《俄羅斯報》網站8日刊發題為《中俄並肩贏得二戰勝利 必將攜手戰勝新冠疫情》的評論文章。文章指出,75年前,中俄兩國並肩戰鬥,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做出了巨大貢獻。
  • 攜手同心 命運與共—全球抗疫書畫藝術主題特展全力推送
    8.更多新聞展覽發布平臺更新中,歡迎合作—以下是原徵稿啟事—— 經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和旅遊部批准,由我會聯合相關藝術機構,共同組織「攜手同心 命運與共——全球抗疫書畫藝術主題特展」活動,實施方案如下: 一、活動意義 2020年3月26日習近平主席在二十國集團領導人特別峰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向全世界發出了「攜手抗疫 共克時艱」莊嚴承諾和特別倡儀。
  • 祁和暉:千年與共 巴蜀從來都是並肩前行
    岷山南麓發源的岷江,從4000米的高原而下,經過汶川、都江堰再到成都,流向宜賓。在這裡,岷江和金沙江攜手匯合後,稱為長江,宜賓也成為萬裡長江第一城。接著,長江之水再匯納沱江和嘉陵江,始成巨流。  可以說,金沙江、岷江、嘉陵江、沱江,這四條支流共同匯合而成了長江上遊,成都和重慶共同擁有長江上遊,自古便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呼籲攜手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
    新華社聯合國12月8日電  中國常駐聯合國副代表耿爽8日在第75屆聯大全會「海洋和海洋法」議題下發言,呼籲各方攜手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  耿爽說,我們共同生活的地球是一個藍色星球,建設美麗地球要求我們共同把這個藍色星球治理好、保護好、開發好、建設好。中方呼籲攜手建設高質量的海洋治理體系。
  • 人民觀點:命運與共,秉承「天下一家」理念
    國際社會秉持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堅持多邊主義、走團結合作之路,方能攜手應對各種全球性問題,共建美好地球家園  抗疫鬥爭偉大實踐再次證明,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所具有的廣泛感召力,是應對人類共同挑戰、建設更加繁榮美好世界的人間正道
  • 攜手抗擊疫情,守護人類光明!抗疫MV《Fight as ONE》
    疫情沒有國界,病毒不分種族,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讓「地球村」每個成員前所未有地意識到,我們的呼吸是如此息息相關,我們的命運是如此緊緊相連。4月3日,據最新統計數據,全球新冠肺炎確診人數超過百萬,疫情防控全球阻擊戰進入了更加嚴峻的階段。       寒夜裡唯有添薪取暖,方能保護共同的家園。
  • 攜手共建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 共同邁進數字經濟新未來
    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的致辭中指出的,中國-東協關係成為亞太區域合作中最為成功和最具活力的典範,成為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生動例證。  新冠肺炎疫情大流行對世界經濟和各國人民的福祉造成了嚴重影響。面對疫情常態化,經濟持續低迷,如何通過包容的、可持續的經濟復甦進程實現疫後經濟復甦?
  • 2020年終專稿丨守望相助,追求命運與共的中國擔當
    疫情在全球蔓延之際,中國抗疫鬥爭取得重大戰略成果,率先復工復產,向國際社會輸送了大量急需的抗疫物資。一箱箱碼放整齊的救援物資、一列列奮力疾馳的中歐班列、一架架平穩落地的貨運航班,將「中國溫暖」傳遞到世界,彰顯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  投桃報李,馳援海外溫暖人心  猶記得,2020年早春,世界各國紛紛慷慨相助。
  • 新華社評論員: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論習近平...
    新華社北京11月27日電 題: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論習近平主席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重要講話新華社評論員「建設更為緊密的中國-東協命運共同體」,在第十七屆中國-東協博覽會和中國-東協商務與投資峰會開幕式上,習近平主席發表重要講話,
  • 中國駐東帝汶大使:中方對東施援是對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好詮釋
    東帝汶國家電視臺反覆播放馳援物資到來的鏡頭,當地主流媒體在頭版頭條或顯著位置持續報導多日,當地網友也紛紛在中國駐東使館社交媒體帳號下留言致謝。中方捐贈物資隨後火速轉交至東帝汶各地抗疫一線人員和病患手中,助力東政府和人民有效防控疫情。為友者,不以山海為遠。中、東兩國情誼久長,心氣相通。鼠年入春,正值中國抗疫關鍵時刻,東帝汶政府和人民以多種方式向中國聲援支持。
  • 世界網際網路大會組委會發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行動倡議》
    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給世界各國帶來嚴重衝擊。國際社會唯有同舟共濟、守望相助,才能打贏這場全人類與病毒的戰爭,走出這段艱難的時刻。面對新的風險和挑戰,如何在網絡空間加強團結協作、維護公平正義、共享數字紅利,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
  • 中國駐卡達大使:中卡兩國在並肩抗疫中逆勢前行
    中新網12月17日電 據中國駐卡達大使館網站消息,在卡達國慶來臨之際,中國駐卡達大使周劍接受卡達國家通訊社書面採訪。周劍指出,今年以來,中卡兩國在並肩抗疫中逆勢前行,兩國關係取得了新成績,譜寫了新篇章。中方願同卡方繼續攜手努力,將2021年打造成中卡關係大發展的一年。12月16日,卡通社全文刊登了採訪內容。
  • 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下的中國外交:為國家擔當 對世界盡責
    本文轉自【外交部網站】;百年變局與世紀疫情下的中國外交:為國家擔當 對世界盡責——在2020年國際形勢與中國外交研討會上的演講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 王毅(2020年12月11日,北京)突如其來的疫情引發全球性危機,各國人員往來按下了「暫停鍵」,世界經濟增長掛上了「倒車擋」,強權政治、冷戰思維沉渣泛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逆流橫行,人類發展面臨空前風險挑戰,國際形勢進入動蕩變革期。同時,國際格局的演進正在提速換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蓄勢待發,人類社會對健康安全、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命運與共的認知更加深刻。世界回不到過去,人們在求索未來。
  • 視頻|星海音樂學院校友雲合唱:有我有你,命運與共
    全國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直接領導和指揮下,疫情防控阻擊戰取得顯著的階段性成果。當前,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中國充分展現了大國擔當、大國情懷,踐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堅定信念,與各國同道相成,攜手戰「疫」。
  • 我駐緬甸曼德勒總領事館舉辦「胞波同心,共抗疫情」華人華僑線上...
    近日,我駐緬甸曼德勒總領事館舉辦「胞波同心,共抗疫情」緬北地區華人華僑線上論壇。來自緬甸曼德勒省、撣邦、克欽邦的58個僑團組織、35所華校的140多位僑領和院校負責人參會。陳辰總領事同與會代表分享了中國取得抗疫重大戰略成果的成功經驗,回顧了中緬兩國攜手抗擊疫情取得的積極成果,共同為兩國進一步加強疫情聯防聯控獻計獻策。
  • 2020年終專稿丨守望相助,追求命運與共的中國擔當-新聞中心-北方網
    一箱箱碼放整齊的救援物資、一列列奮力疾馳的中歐班列、一架架平穩落地的貨運航班,將「中國溫暖」傳遞到世界,彰顯了中國負責任的大國擔當。投桃報李,馳援海外溫暖人心猶記得,2020年早春,世界各國紛紛慷慨相助。
  • 為攜手構建中阿命運共同體貢獻民間智慧和力量
    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會長林松添、副會長林怡、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校長計金標、中國阿拉伯友好協會副會長周烈以及來自中國和阿爾及利亞、埃及、黎巴嫩、蘇丹13位知名智庫和學界代表出席。對話會達成廣泛共識,並一致發出了《中國和阿拉伯智庫學者關於團結合作抗疫,攜手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共同倡議》。活動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