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尼康公司宣布關閉位於無錫的子公司尼康光學儀器(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尼康無錫公司」)的經營。「由於智慧型手機的崛起,小型數位相機市場正在急速縮小,無錫公司的開工率也顯著下降,持續運營變得非常困難。基於此,本司在2016年11月發表的『結構改革計劃』中宣布了針對全球規模的生產體制優化措施,經過反覆研究和慎重討論,最終決定停止尼康無錫公司的經營活動。」
據了解,尼康無錫公司成立於2002年,擁有員工約2285人,2016年的總產量為175萬臺,銷售額是12億元。尼康希望通過關閉無錫工廠預計將累計削減100億日元的固定費用。
此前,尼康的相機生產基地目前為日本國內的仙臺市、泰國和中國3處。江蘇無錫的工廠負責生產低價位卡片式數位相機和用於單反的鏡頭。因為卡片機銷售持續低迷,無錫工廠的產量相比2010年頂峰已經減少了80%,員工也減少了70%,目前的開工率降低至30%左右水平。「無錫工廠關閉後,中國市場相機的一部分供應將由泰國的工廠提供,其餘部分還未確定供應工廠。」 尼康相關人士介紹。
除了無錫工廠,尼康在中國還有位於南京、杭州、常州、廣東等地的5個生產基地,這些項目會繼續運營。「公司將在映像事業部的結構改革措施中,加大在高附加價值產品上的投入力度。中國是世界最重要的市場之一的地位不會改變。」
日本媒體擔心尼康關閉無錫工廠是否會引發大規模勞動爭議?此前的2015年,西鐵城集團決定關閉位於廣州市的手錶零部件工廠,解散1000人,最終發展成員工逼問負責人並闖入工廠的騷亂;2016年,位於廣州市的索尼相機零部件工廠發生大規模罷工,原因是索尼決定將該工廠出售給中國企業,員工要求提供經濟補償,並引發抗議。
據國內媒體報導,尼康當天就開啟了員工補償和遣散工作,並給予了「n+5」個月工資的經濟補償方案(n為工作年限),同時對於懷孕及哺乳期的婦女、殘疾人士有額外補償。目前,補償和遣散工作正常進行中。
相機業寒冬
這幾年,尼康的日子不好過。據尼康公布的2016年財政報告顯示,雖然其FPD微影系統銷售持續增長,然而在整體相機市場不景氣及萎縮的前提下,最重要的數位相機銷售額比去年減少39%,整體收入遠低於預期,情況相當嚴峻。除此之外,尼康在部份地方的市場佔有率也在不斷縮減,比如在美國及德國市場,其全畫幅相機的市場佔有率已經被索尼Sony超越。
其實,尼康業績在2013財年後就開始下滑。2013到2016財年,尼康銷售額分別為7512億日元、6854億日元、5860億日元和5204億日元,營業利潤分別為607億日元、642億日元、566億日元和457億日元。2016年11月,尼康還被曝出將在日本地區裁員1000人。
不只是尼康,包括佳能、富士、索尼等一眾影像巨頭的日子都頗為難熬,「相比之下,尼康利潤下跌最為嚴重。」根據佳能發布的2016年全年財報顯示,2016年佳能集團營業額達到34014.87億日元,同比下降10.5%。其中,影像系統業務領域,營業額同比下降13.3%,為10953億日元;富士膠片全年實現銷售收入215.02億美元,營業利潤15.95億美元。影像事業領域實現銷售收入達到31.65億美元,與上財年同比減少3.2%;2016財年,索尼集團實現銷售收入76033億日元,比上一財年下降6.2%。影像產品及解決方案業務銷售收入同比減少15.3%至5,796億日元,營業利潤達473億日元,同比減少221億日元。
據日本國際相機影像器材工業協會統計的數據顯示,全球數位相機銷量在2010年達到最高峰,此後開始逐年下滑,2014年數位相機市場的總體銷量甚至還要略低於2000年的水平,2016年前6個月的單月銷量幾乎只有2014年每月的一半。
數位相機產品銷量下滑,業內大部分將其歸因於智慧型手機的爆發。「智慧型手機拍攝功能完善和體驗升級逐漸改變了消費者的消費意識和方式。傳統相機市場遭受的衝擊日益加大,在智慧型手機擠壓的市場環境下,相機廠商只得尋找新的市場機會,改變發展戰略以抵禦侵蝕。」產業觀察家梁振鵬曾指出。
迫不得已的轉型
數位相機市場的頹勢仍將延續。近日,海外著名市場調研網站credence research發布的報告顯示,2017年至2023年,數位相機市場的銷量還將持續下跌。
尼康預計自身2017財年的數位相機銷量將比2016財年減少約24%,減至480萬部。如果單從卡片機來看,預計銷量將同比銳減約28%。
為了應對智慧型手機的衝擊,放棄研發便攜數位相機已經成為業界共識,廠商開始尋求差異化和專業化。2017年進入4月,尼康、松下、理光三個廠商均曝出重組計劃。松下的B2C影像和電話機事業部,從2017年4月開始在新組織下運行,新所屬為松下家電公司。尼康則在4月1日新成立「光學本部」,公司計劃將現有各事業部內光學工程部門整合成單一部門。4月12日,理光在官網稱重組後將其資源集中在高附加值產品上,會利用自己的相機技術發掘和拓展2B市場。
另一方面,佳能、尼康等開始拓寬產品鏈,嘗試多元化經營。2015年,尼康以478億日元收購英國視網膜成像診斷儀器生產商Optos,開發高精度診斷設備。2016年,尼康嘗試進入全景VR領域、極限運動相機領域,並推出全景相機KeyMission 360,在KeyMission系列運動相機中,有一款適合拍攝滑雪、單板滑雪、跳傘和登山等運動。
2015年,佳能斥資28億美元,收購了瑞典網絡視頻監控廠商Axis公司,進軍監控攝像頭領域;2016年,佳能與東芝正式對外宣布,佳能以總價6655億日元(約合59億美元)收購東芝旗下醫療設備部門,這一收購價格也創下了佳能併購史上的新高。
與此通知,奧林巴斯已將業務重點從相機轉移至醫療內窺鏡;柯尼卡美能達則完全退出相機市場,專注於列印和光學設備。
(責任編輯:DF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