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青睞」創新藥械上海聯影醫療、微芯生物等浮出水面

2020-12-25 東方財富網

科創板對尚未盈利的創新型藥企持「開放態度」,《徵求意見稿》明確,「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40億元,主要業務或產品需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市場空間大,目前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並獲得知名投資機構一定金額的投資。醫藥行業企業需取得至少一項一類新藥二期臨床試驗批件」,這樣的藥企就滿足上市條件。

因為條件明確,筆者預計會有一大批醫藥公司到科創板上市。基於筆者對生物醫藥行業的理解,在此篩選出了一批契合科創板定位和標準的醫藥公司,它們極有可能是潛在受益者,尤其是醫療器械企業中的上海聯影醫療、微創醫療和創新藥企業中的微芯生物、南京傳奇等幾家公司最具代表性。

上海聯影醫療遠超老牌微創醫療或成「微創系」

首先以「國家藥監局要聞公告過產品獲批」為前提,並將融資估值考慮在內,就可以篩選出一批「市場前景廣闊、突破核心自主技術」的企業,上海聯影醫療就是其中之一。

據統計,中國醫療影像市場有1000億元規模,在平板、監護儀、超聲等中低端市場中已經實現了較大程度的國產化,但在高端醫療影像領域依然被幾大外資高度壟斷,這也導致了國內高端醫療影像設備價格和影像檢查收費居高不下。上海聯影醫療是近年興起的新秀,在多個核心技術領域都有了質的突破,相關技術儲備已經顯著超越萬東醫療、新華醫療等傳統廠商。2017年上海聯影醫療A輪融資33億元,估值達到333億元,這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市場對高端國產醫療影像設備突破的信心與期待。目前公司還只有小几十億營收,相比千億行業規模而言仍然有不小的進口替代增長空間。

除此之外,上海本地的核酸診斷廠商之江生物、上市首個國產TAVI的啟明醫療、上市首個國產醫療機器人的天智航、上市首個國產神經刺激器的品馳醫療等企業也都契合科創板定位與標準且市場認可度高。

除了上文提到的國家藥監局要聞公告,國家藥監局下屬醫療器械技術審評中心(CMDE)的「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也是權威的認定。自2014年《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試行)》施行至今,創新醫療器械認可數量上位居榜首的是微創醫療(15個),先健科技次之(8個)。其中微創醫療已在港股上市,但公司在各個前沿業務都獨立設置了子公司,微創心脈、微創電生理、微創神通3家公司已經符合科創板標準,另有3家預計2~3年內達標,不排除未來在科創板形成「微創系」的可能。

以上海微創心脈為例,微創心脈已經獲得4個創新醫療器械認定,其中公司主要用於主動脈瘤治療的核心產品「大血管覆膜支架系列產品」的獲批徹底改寫了國內大支架完全依賴進口的歷史,並獲得2017年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除此之外,微創心脈的扣非淨利潤保持高速增長,2015年扣非淨利為3076.7萬元、2016年為4175.1萬元、2017年承諾不低於5225萬元;2017年營收同比增長33%,2018上半年營收同比增長51.4%。考慮到動脈瘤廣泛的發病率和國內相對較低的診療率,預計仍將保持良好的增長趨勢。更重要的是,2017年中金公司和華興資本,以18.5億元估值對微創心脈進行投資。另外還有兩處細節也可見政府對微創的認可,一是2018年促民營經濟座談會上,微創醫療董事長常兆華和恆瑞醫藥董事長孫飄揚是「唯二」坐在最內圈的醫藥嘉賓;二是上海市新市長在去年初上任的第一個工作日就去了微創調研。

上文只提到了兩個「官方認定」,除此之外,市場認可度高的企業也存在不少。比如擁有被認為是引領化學發光的第四代技術的科美生物,公司在2018年8月1日宣布完成近20億的私募股權戰略融資,獲得華興資本、君聯資本等鼎力支持,未來大概率也會走向科創板。

南京傳奇是標杆微芯生物或是創新方向

與醫療器械類似,創新藥上也有兩個可比的「官方認定」,即「國家藥監局要聞方式公告產品獲批」和「納入藥品審評中心(CDE)的明顯療效優勢創新藥的優先審評」。據筆者分析,目前有4類企業的產品表現更為契合,一是作為近年生物科技突破典範的「PD1單抗」,4個國產產品均在列,君實生物和信達生物的PD1已上市,但恆瑞醫藥和百濟神州的PD1仍然在報產;二是產品已進入突破初期的「CART」,也有4款產品入選;三是正在遍地開花、迅速崛起的國產靶向藥;四是不斷突破地其它大、小分子藥物(見表1)。

先以CART的廠商南京傳奇為例,公司產品的發展故事一如其「傳奇」之名。南京傳奇在2015年開啟LCAR B38M治療多發性骨髓瘤的研究性臨床,2017年6月隨即在美國公布引發轟動。強生對南京傳奇進行了深度調研,而後以3.5億美元首付款將南京傳奇的CART引入美國。另外,南京傳奇的母公司金斯瑞生物科技的股價也在短短2年內上漲20多倍。目前南京傳奇尚未有進一步股改等動作,但仍為CART新技術的標杆企業。

再以國產靶向藥西達本胺的廠商微芯生物為例,業內人士普遍將「貝達藥業的埃克替尼、康弘藥業的康柏西普、恆瑞醫藥的阿帕替尼、微芯生物的西達本胺」當作國產自主藥突破前期的4大標誌,其中微芯生物是唯一未上市企業,該公司的西達本胺是國家1.1類新藥,擁有全球專利保護。

另外,微芯生物的1.1類控糖尿病新藥「西格列他鈉」已經完成III期報產;1.1類抗腫瘤新藥「西奧羅尼」也已進入II期臨床。據微芯生物官網介紹,5個1.1類新藥處於臨床前研究階段,並已獲得禮來亞洲基金、同創偉業、德同資本等多輪融資,預計其估值在50億元以上。筆者認為,「真正聚焦全球創新而非一味追隨市場熱點」的微芯生物代表了具有更廣泛意義的創新藥發展方向,若公司新藥開發順利,仍然有很大成長空間。

其它大、小分子藥物也有幾家未上市但不可忽視的藥企,就不一一列舉了。除此之外,隨著國內藥品創新潮的逐年壯大,大量「技術先進、前景光明」的產品可能在優先審評制度前就已獲批臨床,但未到報產階段,就不會出現在上述兩個「官方認定」裡,致使上述產品和企業只顯示了冰山一角。如果換個角度,以「至少獲得1個1類自主新藥的II期臨床批件」為前提並考慮一定的估值門檻,有10家藥企比較契合條件,不過這些近半已在港股上市或已經提交了港股上市申請,由於已經完成了港股上市架構和準備,重新回到排隊等科創板概率不大,但尚無港股申報的公司仍然有不小機會考慮國內上市(見表2)。

(文章來源:證券市場紅周刊)

相關焦點

  • 創新藥企業盯上科創板 用新估值模型測算企業創新屬性
    生物醫藥是科創板重點支持的六大行業之一,在科創板已上市和正在受理的生物醫藥企業中,醫療器械類企業最多,其次便是醫藥製造企業,而這類企業集中在藥物的創新研發上。國內醫藥行業已從過去的重規模提銷量,進入到創新驅動的新階段,科創板設立後,增加了創新藥企可選的融資通道,有助於這些企業做好新藥研發工作。目前科創板受理的創新藥企業,主要集中在免疫相關細胞因子藥物領域,致力於為病毒性肝炎、代謝疾病、惡性腫瘤等重大疾病和免疫治療提供更優解決方案。
  • 上海生物醫藥發展按下「快進鍵」!東方美谷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園區...
    為支持上海生物醫藥產業發展國務院專門發布了「上海方案」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上海按下快進鍵。4月28日召開的上海市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園區推進大會上,張江創新藥產業基地、臨港新片區生命藍灣、東方美谷、灣區生物醫藥港和北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園等五大生物醫藥產業特色園區正式授牌。
  • 一大波上海生物醫藥企業正在衝刺科創板!
    自2019年7月22日開市以來,科創板迅速成為全球範圍內生物醫藥企業IPO數量第二、IPO融資額第三的市場板塊。根據張通社Link資料庫顯示,截至2020年11月17日,按照一級行業劃分,累計有43家生物醫藥企業在科創板上市,遠高於同期港交所(27家)、境內主板(6家)和創業板(8家)的IPO數量,成為生物醫藥企業全球範圍內僅次於納斯達克的第二大上市地。上海也有一大波生物醫藥企業正款款走向科創板。
  • 科創板今日正式開板
    PingWest品玩6月13日訊,科創板今日正式開板,中國資本市場迎來了一個全新板塊。截至6月12日,科創板已受理企業達122家。其中,已問詢企業102家。科創板發行股票代碼為「688xxx」,發行CDR存託憑證代碼為「689xxx」。科創板股票或存託憑證不安排選號,上交所發行承銷管理部按發行方案審核通過順序排號,逢4、13結尾可跳號。
  • 科創板鳴槍開跑 這124位種子選手們有什麼殺手鐧
    華興源創成為科創板第一股。下周還將有5場發審會等待10多家公司「考生」上場。目前來看,科創板的考生近八成來自北上廣江浙五個省市,4成公司與信息產業相關。而高研發、高毛利率、高收入的三高公司也成了科創板的標配,更多的好公司正欲借科創板東風雄起。
  • 中國證券市場30年:科創板展企業「硬核實力」
    資料圖:2019年7月22日,籌備了8個月的科創板,首批25隻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集體鳴鑼上市。中新社記者 賀俊怡 攝2019年7月,首批25隻科創板股票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科創板正式開市。作為中國證券市場裡程碑式的探索,在新一輪產業科技競爭的背景下,科創板「百川匯流」,「築巢引鳳」為企業搭建展示自身科技創新「硬核實力」的舞臺。
  • 解密科創板企業城市地圖 地域分布不均是明顯特徵
    與此同時,上海市近期發布文件提出,配合推進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支持上海民營科創企業在科創板上市。 此外,上海市日前還出臺了《關於促進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高質量發展實施特殊支持政策的若干意見》,提出提高重點產業直接融資規模。
  • 財經深觀察丨從科創板看政府引導基金「擇優標準」
    海通證券研報認為,從市場規模、獲批數量、所獲投融資情況,IVD、心血管、影像為創新器械的主要前三名,雖然高端產品依賴進口,但國產替代的空間大。此次科創板同樣涉及上述領域,北京熱景生物為IVD,心脈醫療主打產品為主動脈及外周血管支架。賽諾醫療主要產品為冠脈支架。佰仁醫療為人工心臟瓣膜。深圳貝斯達、南京微創醫學、安翰科技主打影像。
  • 健康產業發展40年巡禮: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
    (圖1)2014年1月,中國第一臺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3.0T超導磁體在上海聯影研製成功,實現中國高端醫療設備行業MR核心技術破冰。至今,聯影已實現全線產品核心部件的自主研發,自研比例行業領先。(圖4)2016年12月,聯影憑藉磁共振創新技術「平面回波成像序列的圖像重建方法」從全國近百萬件專利中脫穎而出,斬獲中國高端醫療設備行業首個中國專利金獎。
  • 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科創板會誕生一批偉大的企業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 趙彬彬它是全球玻尿酸原料龍頭,獨佔全球市場36%份額;它毛利率接近80%,堪比貴州茅臺;登陸科創板後,成為資本追捧的寵兒,市值一度接近800億元。它就是濟南的第一家科創板上市公司華熙生物。在科創板開市一周年之際,《證券日報》記者採訪了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
  • 科創板日報:開沃汽車欲登陸科創板 旗下天美汽車或曲線上市
    日報主要內容有:科創50指數漲1.18%,前期大漲次新股顯著調整;5隻科創板股票破發,久日新材破發幅度最高;今年以來科創板股首發募資額達3348.46億元;開沃汽車欲登陸科創板,旗下天美汽車或曲線上市;銀河微電科創板
  • 細說科創板六大領域
    編者按:新一代信息技術領域、高端裝備領域、新材料領域、新能源領域、節能環保領域、生物醫藥領域——《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上市推薦指引》要求保薦機構重點推薦上述六大領域的科技創新企業。
  • 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科創之星」今天頒布,聯影、愛奇藝等團隊...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屠瑜)「2020年度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科創之星』評選表彰會」今天下午舉行。圖說:講座現場。屠瑜 攝表彰會上,授予芯訊通5G通信團隊、聯影智慧影像團隊、蠻酷自動駕駛團隊「科創之星」金獎榮譽稱號;授予藝賽旗RPA團隊、健霖新媒體團隊、愛奇藝人工智慧團隊、博世FCEV電動化團隊、盟廣自助機團隊「科創之星」銀獎榮譽稱號;授予鳳凰國禮研發團隊、貝貝拉姆NR團隊、卡恩IP新營銷團隊、訊飛多語種團隊、明基智能雷射團隊、益科德工藝團隊、錐智智慧零售團隊「科創之星」
  • 科創板掘金丨全面、深入、近距離,每天帶你走進兩家受理企業(持續...
    第一財經電視《科創板掘金》,每天兩期,帶你走進科創板受理企業,看清「科創」成色、投資價值和風險。(快速直達通道:第一財經APP「科創板」頻道)快速查詢:1. 貝斯達    2. 光峰科技    3. 六、科創板掘金丨廈門特寶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作為福建省首家科創板申報企業,特寶生物成立於1996年,是國內早期進入創新型生物醫藥領域的企業,也是福建省首家基因工程製藥企業。
  • 對話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借力顏值經濟,嚴守三大主營|科創面對面
    來源:一財網從港股退市後公司該如何發展,華熙生物(688363.SH)董事長趙燕思考了很久,她一直在等待一個機會。2019年1月30日,證監會發布《關於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註冊制的實施意見》,趙燕認為機會來了。
  • 上海研發投入佔GDP的4%,《2019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報告》新鮮出爐
    上海推進科技創新中心建設辦公室執行副主任彭崧介紹,《2019上海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報告》(以下簡稱報告)記錄了2019年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奮鬥足跡,不僅僅局限於科學技術本身,還囊括創新主體、創新產業、創新生態等重要內容;聚焦上海科創中心建設重點舉措和重大成就,突出眾人矚目的年度事件,比如科創板開板
  • 生物科技創新藥企艾力斯衝擊科創板,核心在研產品為小分子靶向藥
    記者 | 謝欣1又一家生物科技創新企業計劃在科創板上市,據科創板上市委員會信息披露,科創板已受理上海艾力斯醫藥股份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力斯)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計劃,艾力斯本次IPO計劃募集資金15.03億元。
  • 上交所科創板「選秀」 重慶創新企業百強誰有戲?
    重慶商報-上遊財經首席記者 劉勇 實習生 熊智強 本月,科創板的熱潮席捲全國。 作為中央的重大部署,上海證券交易所科技創新板設立得到了各地方政府的高度重視,他們正緊鑼密鼓地調研、布局和規劃。 重慶也不例外。
  • 上海虹橋臨空經濟示範區23顆「科創之星」揭曉
    在長寧區人才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指導和支持下,上海虹橋臨空經濟園區辦公室於今年10月正式啟動首屆「科創之星」評選活動,聚焦園區內成長性較高、核心競爭力較強的科創企業,經過材料初審及專家評審後評選出23個獲獎團隊。臨空園區黨委書記、臨空辦主任、臨空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胤致辭會議伊始,臨空園區黨委書記、臨空辦主任、臨空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孫胤致辭。
  • 西門子醫療收購心血管機器人公司「最·新聞0812」
    03【政策】國家藥監局:建立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通道,審批時限減少83天近日,在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上,國家藥監局醫療器械註冊管理司藥品稽查專員江德元表示,國家藥監局已制定並實施創新醫療器械特別審批程序,建立特別審批通道,加快創新器械的註冊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