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根廷國家氣象局在社交平臺上宣布,當地時間2月6日下午阿根廷位於南極半島上的阿根廷埃斯佩蘭薩基地當日記錄到的最高氣溫達到了驚人的18.4度,這是1961年以來南極大陸地區記錄到的歷史最高氣溫,打破2015年3月24日創造的17.5度的歷史記錄。除了該基地記錄到破紀錄的溫暖外,同樣位於南極的另一基地馬蘭比奧監測到了14.1度的日最高氣溫,這是1971年以來當地2月出現的最高氣溫。
對於南極大陸來說,這樣的氣溫的確是不常見的,雖然此次出現18.4度「高溫」的阿根廷埃斯佩蘭薩基地位於南極半島最北端,從位置上說已經並不位於南極圈內,但實際上它仍然是南極大陸的一部分。而之前的觀測數據顯示,埃斯佩蘭薩基地前一天的最高氣溫僅有1.7度,而再往前的幾天日最高氣溫也僅僅是在1度-6度之間徘徊,最高還沒能超過10度,而在現在一天之內就猛升至18.4度。
為何南極大陸會出現如此怪異的「高溫」?這是異常大氣環流造就的,從分析數據上看,南半球南美洲南部附近的西風帶中出現了異常強盛的阻塞高壓,最終使得這一地區的西風帶向南隆起形成強盛的西風暖脊,隆起的暖脊促使低緯度的暖空氣大量向南流向高緯度,最終湧入南極半島,讓南極半島多地升溫,以至於阿根廷基地出現破紀錄的罕見「高溫」。
雖然這只是南極半島的變化,對於南極大陸的影響似乎比較小,南極大陸大部分地區仍然是嚴寒狀態。但這種「高溫」的出現對於人類來說還是敲響了警鐘——因為南極大陸儲存著太多的冰川,這些冰川如果頻繁受到升溫影響,就可能加速消融,這些陸地冰川中的水進入海洋後,就會引發無可逆轉的海平面上升。
比如近年來,南極的懷特(Thwaites)冰川就一直備受科學家們的關注,因為科學家展開分析後認為,懷特冰川近年來流速一直在增加,但南極內陸的降雪沒有明顯改變,最終導致了懷特冰川成為西部南極冰蓋中對全球海平面上升的最大貢獻者之一。在南極大陸出現破紀錄高溫的情況下,這或許意味著南極冰蓋可能已岌岌可危,這很可能引發不可承受的後果,給人類的未來帶來巨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