哆啦A夢是怎麼誕生的?其實有兩個版本,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哆啦A夢是一個神奇的機器人,在他那裡沒有什麼事情是完不成的,總會掏出各種各樣神奇的小工具來讓我們大開眼界,恨不得自己變成大雄,擁有一隻自己的哆啦A夢。這個夢想從小時候一直到現在都沒有變過,只不過小時候還抱著一定的幻想,而現在知道那只是一個夢罷了,那麼你們知道哆啦A夢是怎麼誕生的嗎?估計大部分人都不知道。
最古老的一個版本就是我現在要說的這個。看到這個黃色的大貓頭沒有,就是一隻非常可愛的貓型機器人。有沒有覺得很熟悉?沒錯,他和哆啦A夢長得一模一樣,哆啦A夢原來就是長這個樣子的,黃色的皮膚,頭上還有兩隻耳朵,皮膚變成藍色,是因為他哭了三天三夜導致了褪色,耳朵是因為被老鼠咬掉了。
這個很萌的小機器人是一個勤勞的搬運工,就是它將所有貓型機器人的零件,放入一個籮筐,然後倒入機器人組裝機那裡,小機器人就一直重複這個簡單而枯燥的動作,沒有思想的機器人就只能做這些,和多啦A夢簡直是天壤之別。
剩下的工作就由貓型機器人組裝機完成,它會大力地嚼這些倒入他嘴中的零件,而且嚼的力度越大,製作出來的機器人性能就越好,這真是一個神奇的機器。
大雄在一旁看都驚呆了,換誰誰都得驚訝,確實沒有見過這樣的機器人製作方法。
貓型機器人組裝機在嚼了一會兒之後,吐出了一個新的貓型機器人,就這樣哆啦A夢也是這樣的方式誕生的,至於他為什麼會有思想能力會這麼強,應該是還有後面的步驟沒有放出來吧,既然被稱為是機器人,那麼肯定是批量生產,想著還有那麼多隻和多啦A夢一樣的機器貓,就想自己要一個。
上面所說的方法有些費時費力,而且並不利於批量生產,在未來那麼先進的科技下,怎麼能允許效率這麼低的製作方法,所以就有了哆啦A夢誕生的第二個版本。這就是一個真正的機器人製作工廠了,可以看到有無數和多啦A夢長得一樣一樣的機器人,通過一步一步的加工變成了最終的樣子。
你們更願意相信哪個版本?